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尧舜 拼音:yáo shùn
唐尧 和 虞舜 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 道性善,言必称 尧 舜 。”《礼记·大学》:“ 尧 舜 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今者陛下圣明在上,虽 尧 舜 无以加之。”词语解释:尧天 拼音:yáo tiān
《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谓 尧 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 尧 天。”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主公统绍千春,名高三 郢 ,山河鼎盛,寰宇恩敷,正宜招寻胜地,共乐 尧 天。” 清 方文 《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 尧 天有宿归郎署,虞部无钱付酒家。” 郭沫若 《归国杂吟》:“托身期 泰岱 ,翘首望 尧 天。”词语解释:尧年 拼音:yáo nián
(1).古史传说 尧 时天下太平,因以“尧年”比喻盛世。 南朝 梁 沉约 《四时白紵歌·春白紵》:“佩服瑶草驻容色, 舜 日 尧 年欢无极。” 唐 元稹 《赋得数蓂》诗:“ 尧 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2).相传 帝尧 寿一百十六岁,因以“尧年”指长寿。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一:“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词语解释:尧蓂 拼音:yáo mì
(1).相传 帝尧 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诗:“休採古书探 禹 穴,自刊新历鬭 尧 蓂。” 宋 晏殊 《喜迁莺》词:“ 尧 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
(2).指时序、光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词林·吉士阁试诗》:“ 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长安新秋感怀七言律诗》云:‘鳷鹊楼高灝气横, 尧 蓂商律又敷荣。’”词语解释:尧心 拼音:yáo xīn
谓圣君的心愿、抱负。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山梁协 孔 性,黄屋非 尧 心。” 南朝 梁 沉约 《应诏游苑饯吕僧珍》诗:“我皇秉至德,忘己用 尧 心。”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土德三元正, 尧 心万国同。” 明 李贽 《初潭集·师友一》:“ 孔 之疏食, 颜 之陋巷,非 尧 心歟!”词语解释:尧封 拼音:yáo fēng
传说 尧 时命 舜 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 中国 的疆域。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沧海未全归《禹贡》, 蓟门 何处尽 尧 封?” 金 刘著 《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 尧 封作逸民。” 明 屠隆 《昙花记·定兴开宴》:“风清皇路,云迴帝輦,依旧 尧 封 禹 甸,秋槐宫井。”词语解释:尧龄 拼音:yáo líng
相传 尧 在位九十八年,寿逾百岁,后因以“尧龄”为祝颂帝王长寿的套语。 宋 晏殊 《喜迁莺》词:“金炉煖,龙香远,共祝 尧 龄万万。” 宋 柳永 《永遇乐》词:“祝 尧 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词语解释:尧禅 拼音:yáo chán
相传 帝尧 年老,让位于 舜 。后以“尧禪”指称盛世政治清明,明君相继。 南朝 陈 徐陵 《让右仆射初表》:“昔 李广 遗恨,不值 汉 初; 宁戚 自悲,不逢 尧 禪。” 清 顾炎武 《述古》诗:“空有济世心,生不逢 尧 禪。”词语解释:尧母门 拼音:yáo mǔ mén
汉昭帝 降生地 钩弋宫 的门名。《史记·外戚世家》“鉤弋夫人” 唐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 鉤弋宫 在 长安 城中,门名 尧母门 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倢伃》:“﹝ 昭帝 ﹞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 尧 十四月而生,今 鉤弋 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 尧母门 。”词语解释:尧尧 拼音:yáo yáo
至高貌。《墨子·亲士》:“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孙诒让 间诂:“《白虎通》云:‘尧犹嶢嶢,至高之貌。’”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其高也,拔乎原隰者九千六百步,轩轩尧尧,以捫银汉。” 清 刘大櫆 《内阁学士前工部左侍郎张公墓志铭》:“尧尧者石,丸丸者松,无敢毁拜,世闻其风。”词语解释:尧老 拼音:yáo lǎo
帝尧 与 老子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冏冏秋月明,凭轩咏 尧 老 。”词语解释:尧年舜日 拼音:yáo nián shùn rì
比喻盛世。 前蜀 毛文锡 《甘州遍》词:“ 尧 年 舜 日,乐圣永无忧。”参见“ 尧年 ”、“ 尧天舜日 ”。词语解释:尧趋舜步 拼音:yáo qū shùn bù
(1).谓如 尧 舜 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宋史·乐志十三》:“皇帝降席,流云四开; 尧 趋 舜 步,下躡天堦。”
(2).指 尧 舜 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黄鸿寿 《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先帝犹是 尧 趋 舜 步之时,我皇上已处 禹 驰 汤 骤之世。”词语解释:尧天舜日 拼音:yáo tiān shùn rì
比喻太平盛世。 宋 叶适 《代薛瑞明上遗表》:“巖栖穴处,未尝不戴于 尧 天;气尽形销,无復再瞻于 舜 日。” 清 梁章鉅 《致刘次白抚部书》:“仰见圣明覆载无私,洞鉴於万里之外。俾滨海臣庶均各安耕凿於 尧 天 舜 日之中,为之额手称庆。” 柳亚子 《阴霾》诗:“ 尧 天 舜 日匆匆尽,已是穷 新 闰位年。”参见“ 尧天 ”。
词语解释:尧天 拼音:yáo tiān
《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谓 尧 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 尧 天。”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主公统绍千春,名高三 郢 ,山河鼎盛,寰宇恩敷,正宜招寻胜地,共乐 尧 天。” 清 方文 《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 尧 天有宿归郎署,虞部无钱付酒家。” 郭沫若 《归国杂吟》:“托身期 泰岱 ,翘首望 尧 天。”词语解释:尧陵 拼音:yáo líng
帝尧 陵墓。在今 山西省 临汾县 东北七十公里 郭村 西隅 涝河 北侧。陵前有祠,传为 唐 初所建。自 元 历 清 ,多次重修,至今完好。按,古籍多载 尧陵 在 山东 菏泽 与 濮县 (今属 河南省 )交界处。因 河 水泛滥,今遗迹无存。依古史“ 尧 都 平阳 ”之说,陵墓宜在 山西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水经注·河水四》、《嘉庆重修一统志·平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