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qū 物韵

屈 qū
〈动〉
  •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 同本义
  • 屈,拗曲。——《广韵》
  •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 不可屈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安能屈豪杰。——·张溥《五人墓碑记》
  • 屈膝叩首。——·方苞《狱中杂记》
  • 不当屈。——·张廷玉《明史》
  •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 委屈;冤屈
  •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 大书一屈字。——·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 求一屈己。——·刘开《问说》
  • 被诬负屈。——·张廷玉《明史》
  •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 屈服
  •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 屈人之兵而非战。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 治理,收治
  •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 强迫
  •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 理亏
  • 理屈词穷。——·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名〉
  • 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形〉
  •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康熙字典古文:𡕜𡲶

  • 《廣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𠀤音詘。 (物韵)
  • 《說文》無㞑也。从㞑出聲。又曲也,請也。又《增韻》鬱也,軋也。《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孟子》威武不能屈。
  • 又作絀。《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註》猶屈伸也。
  • 又通作詘。《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勿切,音掘。 (物韵)
  • 竭也,盡也。《前漢·食貨志》賈誼曰: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與詘絀𠀤通。
  • 又與倔通。倔彊,梗戾貌。《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師古》曰不柔服也。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九勿切,音𠜾。 (物韵)
  • 地名。晉公子夷吾所居,出良馬。在今河東縣。《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 又姓。楚公族屈原,楚大夫屈宜申。又屈侯,複姓。
  • 又大屈,弓名。《左傳·昭七年》楚靈王享公於新臺,好以大屈,旣而悔,公反之。
  • 又《廣韻》九月切《集韻》《類篇》丘月切,𠀤音闕。 (月韵)
  • 《歐陽修·程文𥳑墓銘》不學而剛,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剛不屈。
  • 又與絀通。《禮·玉藻》君命屈狄。《註》狄,翟也。后夫人之服,刻雉爲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繒不畫,故曰屈狄。《周禮》作闕翟。
  • 又叶居詣切,音計。 (霁韵)
  • 《曹植·王陵贊》從漢有功,少文任氣。高后封呂,直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