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青韵 平声 梗 韵 上声 屏拼音:
 bīng píng 属 青韵,另见梗 韵
 
 
屏 píng〈名〉 
(形声。从尸,并声。这里的“尸”是由“广”(yǎn)演变来的,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本义:宫殿当门的小墙。又称“照壁”)同本义屏,屏蔽也。——《说文》天子在外屏,诸侯在内屏。——《荀子·大略》其社盖于周之屏。——《吕氏春秋·贵直》天子外屏,诸侯内屏。——《荀子·大路》又如:屏室(犹言幽深之室)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屏摄之位。——《国语·楚语下》。注:“屏,屏风也。”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又如:屏围(屏风);屏扆(宫殿上陈设在窗与门户间画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风);屏户(门屏);屏风儿(指诏书的草稿格式);屏室(幽深之室);屏著(指门屏);屏帐(室中张设的帷帐);屏帷(指内室)指类似画屏那样的东西 。如:荧光屏;网屏屏障之物大邦维屏,大宗惟翰。——《诗·大雅·板》皆正设于屏外。——《淮南子·时则》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宋史·李纲传》又如:屏翳(神话中的风神);屏插(笔筒);屏门(屏风);屏泥(车轼前的装饰。亦用以遮挡泥土);屏星(车前用以蔽尘的车挡);屏面(古代的一种扇子,用以遮面)成组的条幅 。如:屏幅(即屏条);屏对(屏条和对联) 康熙字典屏屛
 
 《廣韻》薄經切《集韻》《韻會》旁經切《正韻》蒲明切,𠀤音萍。 《說文》蔽也。从尸幷聲。《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註》小牆當門中。《廣雅》罘罳謂之屛。《禮緯》天子外屛諸侯內屛,在路門之內外。《鄭司農》曰依其制,如屛風然。《三禮圖》扆從廣八尺,畫斧文。今之屛風,則遺象也。《詩·大雅》大邦維屛。《註》屛,所以爲蔽也。《書·康王之誥》乃命建侯樹屛。《註》樹以爲屛藩也。又屛風,水葵別名。《博物志》太原以北有屛風草,依岸而生。一說即防風。又屛翳,雨師。又《廣韻》府盈切《集韻》卑盈切,𠀤音幷。 《廣雅》屛營,怔忪也。《吳語》屛營,徬徨於山林之中,今表箋言激切屛營,即此義也。《正字通》作上聲。又《廣韻》《集韻》《類篇》𠀤必郢切,音丙。 《詩·小雅》君子樂胥,萬邦之屛。叶上領。又《禮·玉藻》其在邊邑,曰某屛之臣某。又除也,去也,斥也。《書·金縢》我乃屛璧與圭。《禮·王制》屛之遠方。《註》屛,放去也。又退也。《禮·曲禮》侍坐於君子,有告者曰:少閒願有復也,則左右屛而待。《集韻》《韻會》作去聲。考證:〔《禮·曲禮》侍於君子。〕謹照原文侍下增坐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