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阮(半)[yuǎn,远近][fàn][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无也。][地名][详注1][xuǎn]


注1:鄢 音偃。地名。在郑。《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
[sǎn sàn,散布][动词][音旱。《集韵》性急也。][音管。悹悹,无依也。][dǎn][详注1][详注2]


注1: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注2:棵 音緩。《廣韻》斷木也。《類篇》一曰新蒸束。
愿(半)[yuàn,动词][详注1][详注2]奿


注1:圈 《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万反。
注2:畹 《集韵》纡愿切《正韵》迂绢切,音怨,田亩。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jiàn,间开][详注1][《广韵》乌患切,音畹。钩系也。亦作綄。][màn,动词][详注2][shān]


注1:栈 《广韵》《集韵》《韵会》士谏切《正韵》助谏切,輚去声。木栈道也。
注2:刬 又《韵会》初谏切,铲去声。攻也,平治也。《韩愈诗》活计以锄刬。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zhǎn 铣韵

展 zhǎn
〈动〉
  • (形声。小篆字形假卧的人形。从尸,与人体动作有关。本义:转动)
  • 同本义
  • 展,转也。——《说文》
  • 展,转,反侧也。——《广雅》
  • 展转伏枕。——《韩诗泽陂》
  • 忧心展转。——《楚辞·惜贤》
  • 展眼已是夏末秋初。——《红楼梦》
  • 又如:展动(翻动);展轮(转轮。多指启程出行);展思(展转思念)
  • 舒展;伸展
  • 侈必展。——《国语·晋语》
  • 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庄子·盗跖》
  • 又如:展放(舒展);展眉舒眼(眼、眉舒展开来。形容称心如意而高兴的样子);展舒(舒展);展怀(舒怀,开怀)
  • 张开;展现或进入视野
  • 破笼展翅当远去。——柳宗元《鹧鸪词》
  • 又如:展卷(展开卷状物);展目(犹放眼);展阅(展读,观览);展诵(开卷诵读);展拓(开辟,扩充)展见(展现);展陈(显示、呈现)
  • 延长;放宽
  • 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史记·王温鉥列传》
  • 又如:展赈(指延长赈济的日期);展延(延展);展日(延期)
  • 扩大,扩展 。如:展业(谓扩充发展产业);开疆展土;那块荒地已展到七八亩
  • 陈述;申述
  • 天子非展义不巡守。——《左传》
  • 又如:话已跟大家展直了;展谢(致谢,陈谢);展仪(申其礼仪)
  • 施展,发挥
  •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骥:千里马)——·罗贯中《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 又如:展爪(施展手段);展施(施展发挥)
  • 陈列;展览
  • 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展车马。——《左传·成公十六年》
  • 敢展谢其不恭。——《左传·哀公二十年》。注:“展,陈也。”
  • 贡之机密,展之力用。——《后汉书·边让传》
  • 又如:展品
  • 省视;视察
  • 大祭祀,展牺牲。——《周礼》
  • 又如:展省(省视、看);展墓(省视坟墓)
  • 瞻仰
  • 展先人之墓,宁祖母于堂。——·王安石《上徐兵部书》
  • 又如:展拜(拜谒,行跪拜之礼);展奉(敬辞。看望侍奉);展脚伸腰(下拜);展敬(祭拜;省侯致敬)
  • 演奏
  • 江总以下,展乐赋诗。——《陈书》
  • 又如:展乐(奏乐);展玩(玩赏)
  • 揩抹
  • 将宝瓶抬出,放在三层门外,展得干净。——《西游记》
  • 又如:展灰(抹去灰尘)
  • 眨 。如:展眼(眨眼;转眼。形容刹那时间)
〈形〉
  • 诚实
  •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雉》
〈副〉
  • 诚然;确实
  • 諓如之人兮,邦之媛也。(真像这个人啊,才是一国的女人呢。)——《诗·慵风·君子偕老》
〈名〉
康熙字典古文:

  • 《集韻》《韻會》《正韻》𠀤知輦切,邅上聲。 (铣韵)
  • 《說文》轉也。本作㞡,从尸,𧝑省聲。隸作展。《爾雅·釋言》展,適也。《註》得自申展適意也。一曰誠也。《詩·鄘風》展如之人兮。《小雅》展也大成。《揚子·方言》荆吳淮汭之閒,謂信曰展。
  • 又舒也,開也。《儀禮·聘禮》有司展羣幣以告。《疏》展,𨻰也。
  • 又《周禮·天官》展其功緒。《註》展,猶錄也。
  • 又《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時庸展親。《註》使益厚其親也。
  • 又《廣韻》整也,審也,視也。《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註》展,省閱也。
  • 又姓。魯大夫展禽,展喜。
  • 又叶諸延切,音旃。 (先韵)
  • 《詩·鄘風》瑳兮瑳兮,其之展也。叶下顏媛。《註》展與襢通。
  • 又叶章忍切,音軫。 (轸韵)
  • 《張衡·西京賦》五都貨殖,旣遷旣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
  • 考證:〔《書·旅獒》分寶玉于叔伯之國。〕
  • 謹照原文叔伯改伯叔。〔《周禮·春官·大宗伯》大祭祀,展犧牲。〕
  • 謹照原文大宗伯改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