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共211,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千岁卒岁旧岁蚤岁千秋岁改岁稔岁逼岁
百岁壮岁中岁明岁积岁逾岁闲岁顷岁
今岁往岁残岁开岁嗣岁分岁常岁寒岁
万岁度岁望岁成岁歉岁竟岁问岁初岁
晚岁乐岁连岁太岁累岁占岁凶岁时岁
去岁丰岁前岁同岁多岁贺岁仍岁荒岁
新岁昔岁徂岁故岁期岁晏岁星岁受岁
来岁芳岁阅岁近岁历岁周岁饯岁得岁
终岁年岁无岁弱岁满岁穷岁罪岁椿岁
早岁守岁献岁当岁频岁曩岁比岁间岁

词语解释:千岁  拼音:qiān suì
(1).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鵠千岁,年之殊也。” 宋 苏轼 《三槐堂铭》:“贯四时閲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2).古人祝寿之词。《诗·鲁颂·閟宫》:“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於是 范蠡 与 越王 俱起为 吴王 寿,其辞曰:‘下臣 勾践 从小臣 范蠡 奉觴上千岁之寿。’”
(3).封建时代臣下对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称。《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媚的破儿,搊一个紧颼颼的筝儿,道一个甜甜嫩嫩的千岁儿。”《再生缘》第三一回:“娘娘千岁坐中宫,干父干娘妾侍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天王詔令:王世子,臣下呼称幼主万岁;第三子,臣下呼称王三殿下千岁。”
(4).即千岁树。《太平御览》卷九六○引 晋 袁山松 《宜都山川记》:“ 佷山 有异木,人无见其朽者。其名曰千岁,叶似枣,色似桑,冬夏青贞,强少节目。”
词语解释:百岁  拼音:bǎi suì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词语解释:今岁  拼音:jīn suì
今年。 唐 元稹 《赋得数蓂》诗:“ 尧 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岂去岁之人皆忠厚,而今岁之士皆虚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临别,约今岁復来。”
词语解释:万岁  拼音:wàn suì
(1).万年;万代。《庄子·齐物论》:“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史记·田叔列传》:“故 范蠡 之去 越 ,辞不受官位,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万岁持之护天子,得君乱丝与君理。”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少陵 ﹞似已预识二人之必传千秋万岁者。”
(2).祝颂之词。意为千秋万世,永远存在。《战国策·齐策四》:“﹝ 冯諼 ﹞驱而之 薛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宋 苏轼 《九马图赞》:“牧者万岁,绘者惟 霸 , 甫 为作诵,伟哉九马。”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万岁》:“葢古人饮酒必上寿称庆曰万岁,其始上下通用为庆贺之词,犹俗所云万福万幸之类耳。因殿陛之间用之,后乃遂为至尊之专称,而民间口语相沿未改,故 唐 末犹有以为庆贺者,久之遂莫敢用也。” 毛泽东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3).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专称。京剧《杨门女将》第三场:“快请万岁早临朝。”
(4).帝王死之讳称。《战国策·楚策一》:“﹝ 楚王 ﹞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史记·高祖本纪》:“吾虽都 关中 ,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 沛 。”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安有陛下万岁之后, 魏王 持国执权,为天子而肯杀其爱子,传国 晋王 者乎?”《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夫人哭曰:‘陛下万岁后,妾母子何所托?’”
(5). 汉 宫殿名。《三辅黄图·未央宫》:“又有殿阁三十有二,有 寿成 、 万岁 ……等殿。”
词语解释:晚岁  拼音:wǎn suì
(1).晚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宋 叶适 《高令人墓志铭》:“晚岁,三子始育,始有宅居。” 清 沉钦圻 《赠徐元叹》诗:“晚岁依空门,菴名落木归本根。”
(2).岁暮。 隋 孙万寿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晚岁出 函关 ,方春度 京口 。”
(3).谓欠收。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李善 注:“无晚岁、多丰年,喻必荣也。”《北史·杨侃传》:“亲朋劝其出仕, 侃 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词语解释:去岁  拼音:qù suì
去年。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且去岁冬初,国学之老博士耳;今兹首夏,将亚冢司。” 唐 张说 《幽州新岁作》诗:“去岁 荆 南梅似雪,今年 蓟 北雪如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兹復以去岁有功,且通夷、汉语,授把总。”
词语解释:新岁  拼音:xīn suì
犹新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 韦庄 《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词语解释:来岁  拼音:lái suì
来年。《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 郑玄 注:“社祭土为取财焉,卜者问后岁稼所宜。” 晋 陶潜 《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印卖状元赋》:“梦神授以《来岁状元赋》。”
词语解释:终岁  拼音:zhōng suì
终年;整年。《管子·治国》:“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唐 白居易 《丘中有一士》诗:“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嘆声。”
词语解释:早岁  拼音:zǎo suì
早年。 南朝 宋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惟君之懿,早岁飞声。”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钱塘 李道坦 坦之 ,早岁入道 洞霄宫 。” 清 徐嘉 《论诗绝句》之六:“早岁才名达紫宸,筌蹏一悟弃如尘。”
词语解释:卒岁  拼音:zú suì
(1).度过年终。《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新唐书·辛替否传》:“今计仓廪,度府库,百僚共给,万事用度,臣恐不能卒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邑有贫民某乙,残腊向尽,身无完衣。自念:何以卒岁?” 黄遵宪 《邻妇叹》诗:“饥寒将奈卒岁何,哭声呜呜往以復。”
(2).度过岁月。 汉 郭泰 《答友劝仕进者》:“未若巖岫 颐 神,娱心 彭 老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呈上姊夫》诗:“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苏门孙先生言行》:“老而学《易》,欲探厥旨,聊以卒岁,如斯而已。”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材力日苦弱,意气徒纵横;优游幸卒岁,已有妻孥情。”
(3).终年,整年。《管子·大匡》:“行此卒岁,始可以罸矣。”《淮南子·主术训》:“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一:“餘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卒岁守藜藿,短褐苦不完。”
词语解释:壮岁  拼音:zhuàng suì
壮年。 唐 白居易 《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 宋 陆游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邓溥 《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 扬子 知。”
词语解释:往岁  拼音:wǎng suì
往年。《管子·国蓄》:“夫往岁之糶贱,狗彘食人食,故来岁之民不足也。” 宋 徐铉 《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诗:“往岁曾游 弄水亭 , 齐峯 浓翠暮轩横。” 元 王恽 《苦热叹》诗:“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岁。”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往岁之败,由 李準 握有重兵,不如炸毙 李準 ,合攻督署, 赵声 由城外以新军合攻为佳。”
词语解释:度岁  拼音:dù suì
过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此时已是十二月天气, 满生 自思囊无半文,空身家去,难以度岁。”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不知先生回家度岁否?”
词语解释:乐岁  拼音:lè suì
丰年。《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 汉 桓宽 《盐铁论·未通》:“乐岁粒米狼戾而寡取之,凶年饥饉而必求足。” 宋 叶适 《绩溪县新开塘记》:“若夫计田而掘,量亩而浚,必使水无不足,而不以雨暘之节听於天,时有水旱而田无高下,皆欲为乐岁。” 太平天囯 黄期陞 《贬妖穴为罪隶论》:“乐岁有资,仍肆行无忌;凶年无赖,愈效恣为非。”
词语解释:丰岁  拼音:fēng suì
犹丰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 唐 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元史·礼乐志三》:“丰岁穰穰,延洪有引。”
词语解释:昔岁  拼音:xī suì
去年;早年。《左传·宣公十二年》:“昔岁入 陈 ,今兹入 郑 ,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昔岁文为理,羣公价尽增。”
词语解释:芳岁  拼音:fāng suì
(1).指农历每年的首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
(2).芳春;盛年。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唐 李白 《书情寄仲弟邠州长史昭》诗:“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宋 王安石 《露坐》诗:“芳岁老易晚,良宵闲独多。”
词语解释:年岁  拼音:nián suì
(1).犹年月。岁,年。《楚辞·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南朝 宋 谢灵运 《邻里相送至方山》诗:“资此永幽期,岂伊年岁别。” 明 刘基 《帝台春》词:“年岁促,欢去速,意易足,事难续。”
(2).指年头。 叶紫 《丰收》:“春分奇冷,一定又是一个大水年岁。” 沙汀 《航线》:“这年岁,少开口啊!”
(3).犹年成,年景。《墨子·七患》:“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后汉书·鲁恭传》:“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儒林外史》第一回:“年岁不好,柴米又贵。”《中国歌谣资料·南社会饮歌》:“耕田园遇好年岁,收得麻,收得米,捕得鹿且多。”
(4).年纪。《周礼·夏官·司士》:“辨其年岁,与其贵贱。” 贾公彦 疏:“知羣臣在任及年齿多少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见人家后房或北里娼女多隐讳年岁,往往不肯出二十以上。” 康濯 《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儿子并且怕他娘,也觉得应该体贴他娘,不敢逼着上了年岁的老太婆逃出去拼死活。”
词语解释:守岁  拼音:shǒu suì
阴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谓之守岁。 晋 周处 《风土记》:“ 蜀 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唐 孟浩然 《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 宋 朱淑真 《除夜》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乾,无应者。” 徐玉诺 《一只破鞋》中:“守岁一般将一夜熬过去,我们又冷又饿,正要预备些热水喝,忽然县知事又来了,立逼着我们上城。”
词语解释:旧岁  拼音:jiù suì
过去的一年;去年。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大人》:“旧岁客 云南 ,日暮失道,入大山中。”
词语解释:中岁  拼音:zhōng suì
(1).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 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
(2).中年。 南朝 齐 谢朓 《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维 《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吴承恩 《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词语解释:残岁  拼音:cán suì
(1).馀年。 唐 方干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诗:“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唐 唐彦谦 《梅亭》诗:“髮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2).岁末。 宋 杨万里 《悯农》诗:“已分忍饥度残岁,不堪岁裡闰添长。”
词语解释:望岁  拼音:wàng suì
(1).盼望丰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杨伯峻 注:“岁谓丰收。” 晋 潘岳 《藉田赋》:“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诗:“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清 钱谦益 《父宗翘先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加赠中宪大夫》:“然而本仁祖义,尔之底法既勤;而读书纘言,尔之望岁良苦矣。” 胡蕴 《杂诗》之十四:“万事多空惟望岁,无聊意绪入诗筒。”
(2).满一岁。即周岁。 晋 潘岳 《皇女诔》:“迎时夙智,望岁能言。”
词语解释:连岁  拼音:lián suì
犹连年。《汉书·宣帝纪》:“巫蛊事连岁不决。” 唐 韩愈 《崔评事墓铭》:“连岁大穰,军食以饶。” 宋 戴复古 《庚子荐饥》诗:“连岁遭饥饉,民间气索然。” 清 彭孙贻 《昼雪》诗:“山中连嵗约,孤负故人心。” 清 万开燧 《沿途见饿殍》诗:“侧闻此地飢,连岁掘草根。”
词语解释:前岁  拼音:qián suì
(1).前年。《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 泰始 四年夏,詔有司曰:‘ 崇宪 昭太后 脩寧陵 地, 大明 之世,久所考卜。前岁遭诸蕃之难,礼从权宜,未暇营改,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可式遵旧典,以礼改创。’”按, 路太后 卒于 泰始 二年。
(2).去年。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前岁之春,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按, 韩愈 于 元和 十四年贬 潮州 ,十五年作此文。
(3).前几年。 唐 白居易 《花前叹》诗:“前岁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词语解释:徂岁  拼音:cú suì
(1).徂年。 南朝 宋 谢灵运 《伤己赋》:“眺徂岁之骤经,覩芳春之每始。始芳春而羡物,终岁徂而感己。”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献杨常侍》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
(2).谓光阴流逝。 宋 陆游 《道院》诗:“摇落悲徂岁,漂流忆故园。”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徂岁怜青镜,廻飈託素笺。”
(3).岁暮。《周书·武帝纪上》:“寒暑亟周,奄及徂岁,改元命始,国之典章。”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之二十:“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加悽断。”
(4).往年。 清 杜岕 《〈楝亭集〉序》:“徂岁, 荔轩 寄《舟中吟》一卷,读之如对謦咳欠伸而握手留连也,盖至今日始得敍 曹子 之诗。”
词语解释:阅岁  拼音:yuè suì
(1).经过一年。《新唐书·班宏传》:“ 参 亦以 宏 素贵,私谓曰:‘閲岁当归使於公。’ 宏 喜。” 明 文徵明 《送嘉定尹王君赴召叙》:“盖君自戊辰入官,抵今六七閲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元旦诗》:“是年, 百穀 下世,再閲岁甲寅,而 文定 亦捐宾客矣。”
(2).经历年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仁宗 时,最先言立皇嗣者, 明州 鄞县 尉,不记姓名。 晁以道 尝为予言,閲岁久,又经此丧乱,若史家又復不载,可惜也。”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改火一周,便是阅岁一周,这可见古代有以‘钻燧改火’为历岁一周的记号的习惯了。”
词语解释:无岁  拼音:wú suì
谓荒年。《后汉书·郎顗传》:“﹝ 顗 ﹞并陈消灾之术曰……‘靁者号令,其德生养。号令殆废,当生而杀,则靁反作,其时无岁。’” 李贤 注:“雷以冬鸣,则岁飢也。” 唐 张说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诗:“ 河 朔 人无岁, 荆 南义廪开。”
词语解释:献岁  拼音:xiàn suì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 王逸 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 宋 司马光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 清 刘献廷 《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词语解释:蚤岁  拼音:zǎo suì
早年。指年少之时。蚤,通“ 早 ”。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復,盖亦有年。”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杂言上》:“ 嘉兴 有 济舟和尚 ,蚤岁不曾识字,因口授礼观音文。”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 淄川 孙先生 名 若羣 ,学赡品端,言动有则,乡里咸称小圣人,蚤岁成进士。”
词语解释:明岁  拼音:míng suì
(1).预示年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新虹明岁,高月照秋。”
(2).明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明岁的蚕时我想来。”
词语解释:开岁  拼音:kāi suì
(1).新的一年开始。 汉 冯衍 《显志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开岁倐五十,吾生行归休。” 宋 陆游 《幽居杂题》诗之一:“开岁频风雨,清明气始和。”
(2).特指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首岁、初岁、开岁。”
(3).明年,明年初。 唐 卢照邻 《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意者欲以开岁五月穀子熟时,试合此药,非天下名流贵族、王公卿士,於仁惻之心,达枯骨朽株者,孰能济之哉!” 宋 苏轼 《与孙志康书》之二:“示諭开岁来此相见,虽为厚幸,然窜逐中,惟欲亲故谢絶为孤寂可怜者,则孤危犹可粗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一见我面,晓得我要募化他盖大殿,不等我开口,一捐就是一万;还约我开岁后再到 山东 走一趟。”
词语解释:成岁  拼音:chéng suì
(1).成为一年。《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明 邵璨 《香囊记·看策》:“真是八柱擎天,高明之位列,以致四时成岁,停毒之功存。”
(2).丰年。《隋书·礼仪志一》:“但帝之为名,本主生育,成岁之功,实为显著。” 明 李贽 《兵食论》:“然蒐狩之礼不举,得无有伤吾之苗稼者乎?且何以祭田祖而告成岁也?”
词语解释:太岁  拼音:tài suì
(1).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古代认为岁星(即木星)十二年一周天(实为11.86年),因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部分作为岁名。但岁星运行方向自西向东,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相反,故假设有一太岁星作与岁星运行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如太岁在寅叫摄提格,在卯叫单阏等。又配以十岁阳,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参阅《尔雅·释天》《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
(2).指太岁之神。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亦有岁神,凡太岁神所在之方位及与之相反的方位,均不可兴造、移徙和嫁娶、远行,犯者必凶。此说源于 汉 代,传至后世,说愈繁而禁愈严。 汉 王充 《论衡·难岁》:“方今行道路者,暴病仆死,何以知非触遇太岁之出也?” 汉 王充 《论衡·难岁》:“且太岁,天别神也,与青龙无异。”
(3).喻凶恶强暴的人。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普天无处不闻名,则我是权豪势宦 杨衙内 !”《水浒传》第二六回:“两边众邻舍看见 武松 回了,都大吃一惊,大家捏两把汗,暗暗的説道:‘这番萧墙祸起了!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必然弄出事来!’”《文明小史》第三二回:“街坊见是这几位太岁闯事,那敢出来探望,紧闭着门不管。”
词语解释:同岁  拼音:tóng suì
(1). 汉 时称同一年被荐举为孝廉者。犹科举时代的同年。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 南阳 五世公 为 广汉 太守,与司徒长史 段辽叔 同岁。” 吴树平 校释:“同岁,同年被辟举。”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参见“ 同年 ”。
(2).同一年。《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韩遂 请与公相见,公与 遂 父同岁孝廉。”《晋书·刘弘传》:“ 侃 与 敏 同郡,又同岁举吏。”
(3).年龄相同。 唐 白居易 《自觉》诗之一:“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同岁 崔舍人 ,容光何灼灼,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刘心武 《班主任》:“ 尹老师 和 张老师 同岁,同是一个师范学院毕业。”
词语解释:故岁  拼音:gù suì
去年;往年。 唐 乔知之 《定情篇》:“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隻。” 宋 王安石 《道人北山来》诗:“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词语解释:近岁  拼音:jìn suì
亦作“ 近嵗 ”。犹近年。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逮乎近岁,又婴沉痼。” 宋 王十朋 《壬申中秋交朋解散不期而会者郑生逊志夏生伯虎因小饮玩月二子各以诗赠依韵酬之》:“遥指桂枝因贺客,文星近岁属 温 台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近岁民间无隔宿之储,官府无经年之积。”
词语解释:弱岁  拼音:ruò suì
男子弱冠之年,女子及笄之年。亦泛指幼年,青少年。《晋书·姚泓载记论》:“ 景国 弱岁英奇,见方 孙策 。”《北史·儒林传下·沉重》:“ 沉重 字 子厚 , 吴兴 武康 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述旧言怀》诗:“弱岁游 玄圃 ,先容幸弃瑕。” 孙汝听 注:“弱岁,谓弱冠也。” 宋 司马光 《送崔尉之官巢湖》诗:“弱岁家 淮 南,常爱风土美。” 曾延年 《阅历》诗:“弱岁甘嬉笑,心如浊水浑。”
词语解释:当岁  拼音:dāng suì
本年;同一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梧桐﹞生后……当岁即高一丈。”
词语解释:千秋岁  拼音:qiān qiū suì
(1).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2).词牌“念奴娇”的别称。参阅《词谱》卷二八。
(3).曲牌名。南北曲均属中吕宫。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词语解释:积岁  拼音:jī suì
多年。《南史·到洽传》:“ 洽 覩时方乱,深相拒絶,遂筑室巖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 宋 苏辙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诗:“ 淮南 旱已久,疲民食田蔬……要须贤使君,均此积岁储。” 元 杨维桢 《送海盐知州贾公秩满序》:“故狱者积岁不决者,部使者多以属公而得其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未能取赢积岁之逋欠,而先失土著之民心,使邑境空虚,田庐荒废。”
词语解释:嗣岁  拼音:sì suì
《诗·大雅·生民》:“载燔载烈,以兴嗣歳。” 毛 传:“兴来岁,继往岁也。” 郑玄 笺:“嗣岁,今新岁也。”后以“嗣岁”指来年、新的一年。 宋 苏轼 《杭州祷观音祈晴文》:“永惟嗣岁之忧,将有流离之惧。” 宋 苏辙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之一:“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词语解释:歉岁  拼音:qiàn suì
荒年。 金 元好问 《十一月五日暂往西张》诗:“歉岁村墟更荒恶,穷冬人影亦伶俜。”《宋史·黄廉传》:“久饥初稔,累给併偿,是使民遇丰年而思歉岁也。”
词语解释:累岁  拼音:lěi suì
历年;连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九州之土,以种五穀,累岁不絶。”《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扬》:“ 杨 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餘里,数年乃立,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新唐书·萧倣传》:“ 滑州 濒 河 ,累岁水坏西北防, 倣 徙其流远去,树堤自固,人得以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食鱼羹》:“ 金川 用兵时,累岁未得进。至乙未冬,始克 勒乌围 。”
词语解释:多岁  拼音:duō suì
丰年。《商君书·垦令》:“商不得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 朱师辙 解诂:“多岁,丰年也。”
词语解释:期岁  拼音:qī suì
亦作“朞岁”。
(1).一周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朞岁而孤,叔父司空 简穆公 ,早所器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朞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効,十二朝身死。”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我死无乳,故日市粥以活之,今已期岁。”
(2).指一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芳林十哲》:“ 秦韜玉 ……驾幸 西蜀 ,为 田令孜 擢用;未期岁,官至丞郎,判盐铁,特赐及第。”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朞岁, 晋公 黜 岭 外, 李 復謁 唐 。”
词语解释:历岁  拼音:lì suì
经过一年;超过一年。《战国策·赵策一》:“夫用百万之众,攻战踰年歷岁,未见一城也。”《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随从,周旋歷岁。”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不见 詹 久者,惟 詹 归 闽 中时为然;其他时与 詹 离,率不歷岁。”
词语解释:满岁  拼音:mǎn suì
(1).一年,整年。 汉 王充 《论衡·气寿》:“物有为实,枯死而堕,人有为儿,夭命而伤。使实不枯,亦至满岁,使儿不伤,亦至百年。” 唐 杜甫 《树间》诗:“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 唐 李翱 《疏改税法》:“一年水旱,百姓菜色,家无满岁之食,况有三年之蓄乎?” 宋 陈师道 《别乡旧》诗:“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
(2).任职期满。《汉书·尹翁归传》:“以高等入守 右扶风 ,满岁为真。”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职劳可举,德懋宜升,不俟踰时,寧拘满岁。”《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三年》:“朝士迁除,各守满岁之法。如先朝臣僚奏请迁转格式,可讨论以闻。”
词语解释:频岁  拼音:pín suì
连年。《后汉书·赵孝王良传》:“十三年,降为 赵公 ,频岁来朝。”《晋书·李特载记》:“ 元康 中, 氐 齐万年 反, 关 西扰乱,频岁大飢,百姓乃流移就穀,相与入 汉川 者数万家。”
词语解释:改岁  拼音:gǎi suì
由旧岁进入新年。《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陈奂 传疏:“改,更也。改岁,更一岁也。” 宋 苏轼 《与韩昭文书》:“某启:违远旌棨,忽已数月,改岁缅想台候胜常。” 清 唐孙华 《戊子元旦》诗:“改岁仍餘料峭寒,双扉合闭一泥丸。”
词语解释:逾岁  拼音:yú suì
(1).超过一年。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草木无欲,寿不逾岁。” 唐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序:“ 刘兄 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任逾岁,职修人治。”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欧阳公辞官》:“今纔逾岁,又超转两资。”
(2).过了一年;到了第二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乐饮逾月,忽飘然浮海去,逾岁而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逾岁,择吉迎女归,夫妻相得甚欢。” 清 薛福成 《〈寄龛文存〉序》:“逾岁復来,趣之益力。”
(3).犹超龄。 清 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卷二五:“挑选八旗秀女事隶户部……年已在十七以上谓之逾岁,则列於本届合例女子之后。”
词语解释:分岁  拼音:fēn suì
旧俗农历除夕守岁至半夜,谓之分岁。谓新旧岁自此而分。 晋 周处 《风土记·岁时》:“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餘即分岁。”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除夕元旦词》引 明 沉宣 《蝶恋花·除夕》词:“分岁酒阑扶醉起,闔门一夜齐欢喜。”
词语解释:竟岁  拼音:jìng suì
终岁;整年。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 宋 沉遘 《和江邻几送文丞相》:“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词语解释:占岁  拼音:zhàn suì
(1).观察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以推算制历。《吕氏春秋·勿躬》:“ 羲和 作占日, 尚仪 作占月, 后益 作占岁。”
(2).占卜一年的吉凶。《史记·天官书》:“夫自 汉 之为天数者,星则 唐都 ,气则 王朔 ,占岁则 魏鲜 。” 宋 王安石 《寄杨德逢》:“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词语解释:贺岁  拼音:hè suì
贺年。 清 查慎行 《六迭前韵答楼村同年》:“陋巷几家还贺岁,东郊昨日又班春。” 清 谢文翘 《都门新年词》之三:“贺岁何曾滥应酬,乡情寅谊始停騶。”
词语解释:晏岁  拼音:yàn suì
(1).晚岁;晚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吾晏岁年暮,寿将尽矣。” 宋 梅尧臣 《依韵答李晋卿结交篇》:“平生相与亲,晏岁谁可决。”
(2).谓岁暮。《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晏岁荒村因邂逅,芳樽小酌且留连。” 清 金农 《晏岁山舍夜卧》诗:“峪中气凄厉,晏岁百端结。”
词语解释:周岁  拼音:zhōu suì
(1).一年。 唐 白居易 《府酒·变法》诗:“自慙到府未周岁,惠爱威稜一事无。”
(2).指年龄满一岁。《宋史·曹彬传》:“ 彬 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於席,观其所取。”《红楼梦》第二回:“那周岁时, 政老爷 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如:那孩子快两周岁了。
(1).年龄满一岁。《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三朝满月,取名唤做 翠翠 。百日週岁,做了多少筵席。” 清 归庄 《姚文毅公传》:“公生未週岁而孤。”《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年正是你的週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
(2).一年到头,整年。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诗:“侍从週岁,忠力尽竭。”
词语解释:穷岁  拼音:qióng suì
犹终年。一年到头。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夫耳目所闻见,内侍之斥外臣者月常四五,而大璫之考核其属,穷岁不得一也。”
词语解释:曩岁  拼音:nǎng suì
往年。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卷二:“太常少卿 陈公 希亮 ,曩岁刺 宿州 厅事,后门常扃钥。”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溯曩岁盖簪之盛,既皆睽迸。”
词语解释:稔岁  拼音:rěn suì
犹稔年。丰年。 唐 耿湋 《东郊别业》诗:“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一居士上》:“盖蝗遗子於地,若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麦得雪则资茂而成稔岁;此老农之语也。”
词语解释:闲岁  拼音:xián suì
亦作“间岁”。亦作“闲岁”。 隔一年。《汉书·西南夷传》:“后间岁, 武都 氐人 反,遣执金吾 马适建 、 龙頟侯 韩增 与大鸿臚 广明 将兵击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上乃亲閲狱囚,决遣五百七人,然犹间岁一行。至 孝宗 登极,始令遇夏月,凡监犯可矜疑者,俱上闻减等。”《清史稿·礼志十》:“故事, 琉球 间岁一贡,至( 道光 )十九年,詔改四年为期。”
亦作“间岁”。亦作“闲岁”。 空闲的岁月。
词语解释:常岁  拼音:cháng suì
(1).长年,整年。《晋书·五行志上》:“ 吴 孙皓 时,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实不成,百姓因飢,闔境皆然,连岁不已。”
(2).正常的年成。《新唐书·刘晏传》:“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紝,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大率年增十之一。”《元史·董俊传》:“我立法治财,视常岁当倍增,而民不扰也。”
(3).往年。 宋 徐铉 《稽神录·姚氏》:“明日,鱼乃大获,倍於常岁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孝》:“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词语解释:问岁
询问年岁的丰歉
词语解释:凶岁  拼音:xiōng suì
凶年,荒年。《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宋 苏轼 《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欲将百瀆起凶岁,免使甔石愁 扬雄 。”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积仓之家,独喜凶岁;舞法之吏,不乐清朝。” 吴恭亨 《得君复上海书却寄》诗之二:“凶岁大兵儼相接,长蛇封豕欲安归。”
旧谓不吉利的年份。 巴金 《神·鬼·人》:“ 中国 人也有所谓凶岁罢。我们是以三十三岁为凶岁的。这年纪是一个很大的难关。”
词语解释:仍岁  拼音:réng suì
连年,多年。《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旧 楚 萧条,仍岁多故。” 宋 秦观 《盗贼中》:“自古盗之所以兴,皆出於仍岁水旱,赋歛横出,徭役数发。” 清 戴名世 《诰封光禄大夫张公墓志铭》:“自辛酉以来, 淮 徐 之间仍岁饥饉。”
词语解释:星岁  拼音:xīng suì
(1).岁月。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虽誓投纤生,昊天罔极,乞无犬马,孤慙星岁。” 唐 乔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调丝独弹声未移,感君行坐星岁迟。”
(2).岁星。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星岁再周十二辰,尔来不语今为君。”
词语解释:饯岁  拼音:jiàn suì
设酒宴送别旧岁。 明 欧大任 《除夕九江官舍》诗:“饯岁 潯阳 馆,羈怀强笑欢。”
词语解释:罪岁  拼音:zuì suì
归罪于年岁天灾。《孟子·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力耕不罪岁,嘉穀有逢年。”
词语解释:比岁  拼音:bǐ suì
(1).连年。《管子·枢言》:“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汉书·卫青传》:“其后 匈奴 比岁入 代郡 、 雁门 、 定襄 、 上郡 、 朔方 ,所杀略甚众。” 颜师古 注:“比,频也。”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而我州之民,比岁飢殍凋残之餘,不復堪命。”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年老还乡》:“ 元 末,天下扰攘,比岁饥饉。”《清史稿·高宗纪四》:“庚申,以 甘肃 比岁偏灾,免通省民欠籽种口粮仓穀。”
(2).近年。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 蜀 本次之, 福建 最下。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 杭州 ,但纸不佳。” 宋 沉遘 《上殿札子》:“臣伏见朝廷比岁置官遣使,自京师达於天下,凡征赋之重、力役之众,有所病於民者,悉宽除之。”
词语解释:逼岁  拼音:bī suì
犹言逼近年关。 唐 岑参 《岁暮碛外寄元撝》诗:“别家逢逼岁,出塞犹离羣。”《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张二官 ﹞把货都赊与人上了,旧帐又讨不上手,俄然逼岁,不得归家过年。” 明 李贽 《寿焦太史尊翁后渠公八秩华诞序》:“九年冬, 侯 以书来曰:‘逼岁当走千里,与 宏甫 为十日之饮。’”
词语解释:顷岁  拼音:qǐng suì
(1).近年。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禎应四塞。”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臣又窃闻之,自顷岁以来,大臣奏事,陛下无所詰问,直可之而已。” 章炳麟 《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三章:“顷岁政变,内阁迭更,彼独阴结外援,盘据要职。”
(2).昔年。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鏤贞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 裴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令闻旅寄 衡水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顷岁王师薄伐,克平 太原 ,未赏军功,逮兹二载。”
词语解释:寒岁  拼音:hán suì
寒冷的岁月。《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寒岁豕多死,及为怪。” 唐 白居易 《村居卧病》诗之三:“葺庐备阴雨,补褐防寒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五:“贞心耐寒岁,造化不能易。”
词语解释:初岁  拼音:chū suì
古以腊日为岁终,祭祀送岁。腊日的次日,称为“初岁”。 汉 代以后,沿用 夏 历,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泛指一年之初。《大戴礼记·夏小正》:“初岁祭耒,始用畼。”《史记·天官书》:“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 三国 魏 曹植 《元会》诗:“初岁元祚,吉日惟良。”《初学记》卷三引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初岁。”
词语解释:时岁  拼音:shí suì
岁月。《后汉书·桓帝纪》:“比起陵塋、弥歷时岁,力役既广,徒隶尤勤。” 唐 孟郊 《憩淮上观公法堂》诗:“动觉日月短,静知时岁长。” 清 黄景仁 《杂咏》之四:“胡为閲时岁,忽忽恩变移。”
词语解释:荒岁  拼音:huāng suì
荒年。《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寧饥寒於 尧 舜 之荒岁兮,不饱暖於当今之丰年。”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 唐 卢纶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诗:“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词语解释:受岁  拼音:shòu suì
(1).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含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2).泛指增加一岁。 唐 李嘉祐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宋 陈师道 《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词语解释:得岁  拼音:de suì
(1).谓受到岁星的照临。古人以岁星为祥星,得岁者有福。《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越 得岁而 吴 伐之,必受其凶。” 杜预 注:“岁星所在,其国有福。 吴 先用兵,故反受其殃。”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 绍兴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岁,虏且送死。詔以问太史,考步如言。”
(2).犹有年,丰收。 北周 庾信 《郑常墓志铭》:“西蚕得岁,东作逢秋,草烂狱户,星低市楼。”
(3).谓收成。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方书》:“ 万历 甲午 东兖 大饥, 济南 少得岁,当事者軫念,救荒之令无日不下,而指意殊,州邑有司,莫知所适从。”
(4).谓增长年岁。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岁旦饮酒》:“《时镜新书》 晋 董勛 云:‘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 勛 云:‘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词语解释:椿岁  拼音:chūn suì
大椿的年岁。比喻长寿。 唐 孟郊 《井上枸杞架》诗:“花盃承此饮,椿岁小无穷。”参见“ 椿年 ”。
词语解释:椿年  拼音:chūn nián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词语解释:间岁
隔一年
共211,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