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大岘 拼音:dà xiàn
(1).山名。在 山东省 临胊县 东南,即 穆陵关 ,旧称 齐 地天险。 东晋 刘裕 攻 南燕 慕容超 , 南燕 大将 公孙五楼 谓宜断据 大岘 ,坚壁清野,以绝 晋 军之资, 超 不从。即此山。见《宋书·武帝纪上》。后泛指险关。 宋 陆游 《夜登千峰榭》诗:“度兵 大峴 非无策,收泣 新亭 要有人。”
(2).山名。在 安徽省 含山县 ,又名 赤焰山 。 南北朝 时与 小岘 并为军争之地。词语解释:小岘 拼音:xiǎo xiàn
山名。在 安徽省 含山县 。 南北朝 时与 大岘山 同为军事要冲。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一·含山县》:“ 大峴山 :县东北十三里,一名 赤焰山 。又 小峴山 在县北二十里,一名 照关 。稍西曰 城山 。两山屹峙,为 庐濠 往来衝要。”词语解释:羊岘 拼音:yáng xiàn
见“ 羊碑 ”。
词语解释:羊碑 拼音:yáng bēi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十年,有德政。及卒, 襄阳 百姓为立碑于 岘山 。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南朝 梁 刘孝绰 《栖隐寺碑铭》:“ 召 棠且思, 羊 碑犹泣。”亦称“ 羊公碑 ”、“ 羊峴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 羊公 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出 虎溪 ,泪碑有同 羊 峴。”参见“ 堕泪碑 ”。词语解释:陉岘 拼音:xíng xiàn
山谷与山岭。《文选·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逶迆傍隈隩,迢递陟陘峴。” 李善 注:“《尔雅》曰:‘山絶曰陘。’ 郭璞 曰:‘连山中断曰陘。’《声类》曰:‘峴,山岭小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