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末字词组
嵯峨巍峨轲峨岢峨嶪峨魁峨嵾峨 
峨峨三峨大峨郁峨嶒峨崄峨玉嵯峨 
岷峨嵬峨岌峨危峨业峨岒峨  

词语解释:嵯峨  拼音:cuó é
(1).山高峻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王逸 注:“嵯峨嶻嶭,峻蔽日也。” 唐 唐彦谦 《送许户曹》诗:“将军楼船发浩歌,云檣高插天嵯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投吴》:“宝殿嵯峨对紫宸,帘櫳映碧云。” 峻青 《海滨仲夏夜》:“这儿的山,没有 江 南的山那样纤巧秀丽,但却非常雄伟、嵯峨。”
(2).指高耸的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欧阳公 謫 夷陵 时,诗云:江上孤峰蔽緑萝,县楼终日对嵯峨。”
(3).屹立。 唐 姚合 《送潘传秀才归宣州》诗:“ 李白 坟三尺,嵯峨万古名。” 宋 范成大 《春日览镜有感》诗:“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清 侯方域 《与任王谷论文书》:“运骨於气者,如纵舟长江大海间……苟能操舵覘星,立意不乱,亦自可免漂溺之失。此 韩 欧 诸子所以独嵯峨於中流也。” 柳亚子 《论诗六绝句》之四:“ 浙 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
(4).坎坷不平。 明 钱士升 《满庭芳》词:“往事千端,閒愁万斛,世情无数嵯峨。”
(5).形容盛多。《文选·陆机〈前缓声歌〉》:“长风万里举,庆云鬱嵯峨。” 刘良 注:“嵯峨,云盛貌。” 唐 韦应物 《送苏评事》诗:“嵯峨夏云起,迢递山川永。”
词语解释:峨峨  拼音:é é
亦作“峩峨”。
(1).高貌。《文选·〈楚辞·招魂〉》:“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吕向 注:“峨峨,高皃。”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 九嵕 嶻嶭, 南山 峩峩。”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三:“峩峩高山巔,浼浼青川流。”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昭君出塞图》曲:“羽盖峨峨,虎皮驮驮。”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王子﹞傅粉涂脂,峨峨云髻,状若好女焉。”
(2).盛壮,盛美。《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毛 传:“峨峨,盛壮也。” 清 王士禄 《顾云美八分书歌》:“当年海内无干戈,留都之物尤峨峨。”
词语解释:岷峨  拼音:mín é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词语解释:巍峨  拼音:wēi é
亦作“ 巍峩 ”。
(1).高大;高大雄伟。《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张铣 注:“巍峨岌嶪,高壮貌。” 晋 葛洪 《抱扑子·博喻》:“五岳巍峨,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 唐 孟郊 《自叹》诗:“ 太行 耸巍峩,是天产不平。”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北有小城,城中楼殿巍峩,若王居。”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 故宫 的傍晚……瑰丽堂皇的角楼巍峨地矗立在这傍晚的浮云下面。”
(2).倾侧不稳。多形容醉态。《云笈七籤》卷一一一:“ 扈谦 者, 魏郡 人也。性纵诞,不耻恶食,好饮酒……常作巍峩醉。”
(3).比喻居高第,名列前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 裴思谦 ﹞自怀 士良 一缄入贡院……书中与 思谦 求巍峨, 鍇 曰:‘状元已有人,此外可副军容意志。’”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峨先蘂榜,词章斐亹动文奎。” 清 冯桂芬 《〈金咏雩遗文〉序》:“天假其年,掇巍峨,躋馆阁,左券可待。”
词语解释:三峨  拼音:sān é
四川 峨眉山 有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故称 三峨 。 宋 苏轼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韵》:“ 三峨 吾乡里,万马君部曲。” 宋 范成大 《凌云九顶》诗:“江摇 九顶 风雷过,云抹 三峨 日夜浮。” 宋 唐庚 《次张天觉见赠韵》:“会引 鑑湖 为故事,要从英主乞 三峨 。”
词语解释:嵬峨  拼音:wéi é
亦作“ 嵬峨 ”。
(1).高大雄伟。《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嵬峩以岌嶪。” 张铣 注:“嵬峩、岌嶪,高壮貌。” 唐 柳泌 《玉清行》:“嵬峩丹凤冠,摇曳紫霞裾。” 明 陆采 《怀香记·佳会赠香》:“有树枝无他患,任嵬峨亦可攀。”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宋 都中 豫 ……水陆都会也。而势多平衍以弘普,山无嵬峨以岌嶫。”
(2).形容声音高亢。《文选·潘岳〈笙赋〉》:“终嵬峩以蹇愕,又颯遝而繁沸。” 刘良 注:“嵬峩、蹇愕,声高直貌。”
(3).倾侧不稳。形容醉态。 唐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谈薮》:“ 武阳 太守 卢思道 常晓醉,於省门见从侄 賁 , 賁 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峩?’ 思道 曰:‘ 长安 酒,二百价,不嵬峩,何嵬峩!’” 宋 陆游 《江郊》诗:“喧呼估船客,嵬峩饮江流。”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权奇》:“﹝ 匡业 ﹞唯曰:‘通判醉性不可当也。’ 易 嵬峩喑哑自如。”
词语解释:轲峨  拼音:kē é
高耸貌。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軻峨,儂入无度数。” 宋 陆游 《估客乐》诗:“軻峨大艑望如豆,骇视未定已至前。”
词语解释:大峨  拼音:dà é
四川 峨眉山 有 大峨 、 中峨 、 小峨 、 大峨 为三峰之一。今游览地即 大峨 、主峰 万佛顶 海拔约三千米。
词语解释:岌峨  拼音:jí é
亦作“ 岌峩 ”。
(1).高貌。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冠北辰兮岌峨,带长虹兮凌厉。” 宋 朱松 《送志宏西上》诗:“岳立培塿中,喜此高岌峨。”
(2).倾颓貌。 宋 欧阳修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诗:“宾欢正諠譁,翁醉已岌峨。”
词语解释:岢峨  拼音:kě é
高峻。 清 钱谦益 《和烧香曲》:“玉山岢峩珠树泣, 汉 宫百和迎仙急。”
词语解释:郁峨  拼音:yù é
巍峨高峻貌。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云木盪胸起,鬱峩一峯危。”
词语解释:危峨  拼音:wēi é
高峻的山岭。 唐 韩愈 《南山诗》:“新曦照危峨,亿丈亘高袤。”
词语解释:嶪峨  拼音:yè é
亦作“嶫峨”。 高大巍峨。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瀆鬼濛鸿,岳祇嶪峩。”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米小仪〈题禊帖〉诗》:“ 天章 宝塔高嶫峨,永表 文皇 好文艺。”《宋史·乐志七》:“庆阴彷彿,从坐嶫峨。”
词语解释:嶒峨  拼音:céng é
高耸。 宋 黄庭坚 《到桂州》诗:“ 桂岭 环城如 雁荡 ,平地苍玉忽嶒峨。”
词语解释:业峨  拼音:yè é
高大巍峨。《后汉书·班固传上》:“增槃业峨,登降炤烂。” 李贤 注:“业峨,高也。”
词语解释:魁峨  拼音:kuí é
高大壮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词语解释:崄峨  拼音:xiǎn é
险峻。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山之在 楚 豫 者虽亦高大,而不如 秦 蜀 之嶮峨。”
词语解释:岒峨  拼音:qián é
高下不齐貌。
词语解释:嵾峨  拼音:cēn é
高峻貌。
词语解释:玉嵯峨  拼音:yù cuó é
比喻高洁的形象。 吕碧城 《丁巳二月偕诸女伴探梅》诗之五:“色相窥来销未得,心头常贮玉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