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巇崄冒崄凹崄关崄憸崄峭崄猜崄 
绝崄天崄阻崄凶崄深崄岨崄坂崄 
峻崄履崄豪崄倾崄绝崄巉崄碍崄 
层崄危崄负崄梗崄嶂崄崎崄  

词语解释:巇崄  拼音:xī xiǎn
艰险;险恶。 唐 陆龟蒙 《彼农》诗:“世路巇嶮,淳风荡除。”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 昌言 操意巇嶮,诬陷大臣。”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不惧巇嶮,乘兴而步其上。”
词语解释:绝崄
见“ 絶险 ”。
词语解释:绝险  拼音:jué xiǎn
亦作“绝嶮”。
1.犹极险。亦指极险之处。《诗·小雅·正月》:“终踰絶险,曾是不意。”《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嶮而靡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西去 大剑 三十里,连山絶险,飞阁通衢,故谓之 剑阁 也。”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
2.越过险阻。《慎子·威德》:“絶险歷远者,不慢於御。”《史记·刺客列传》:“乡使 政 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絶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 韩 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 严仲子 也。”
词语解释:峻崄  拼音:jùn xiǎn
见“ 峻险 ”。
词语解释:峻险  拼音:jùn xiǎn
亦作“ 峻嶮 ”。 险峻,高而陡。《文选·张衡〈西京赋〉》:“襄岸夷涂,脩路峻险。” 薛综 注:“峻,陡也;险,危也。” 汉 班昭 《东征赋》:“既免脱於峻嶮兮,歷 滎阳 而过 卷 。” 宋 陆游 《入蜀记》:“洞大如三间屋,有一穴通人过,然阴黑峻嶮,尤可畏。” 明 李东阳 《山行记》:“凡为殿五层,最上有小殿,极峻险。”
词语解释:层崄  拼音:céng xiǎn
高峻险阻。 宋 欧阳修 《三游洞》诗:“探奇冒层嶮,因以穷人境。”
词语解释:冒崄  拼音:mào xiǎn
不顾险阻。《南史·孝义传上·庾道愍》:“至南而去 交州 尚远,乃自负担冒嶮,仅得自达。” 宋 苏轼 《入峡》诗:“伐薪常冒嶮,得米不盈甔。”
词语解释:天崄  拼音:tiān xiǎn
谓地势天然险要。《南史·刘季连传》:“据天嶮之地,握此盛兵,进可以匡社稷,退不失作 刘备 。”《南史·王玄谟传论》:“方復观兵 崤 渭 ,陈师天嶮。”
词语解释:履崄  拼音:lǚ xiǎn
见“ 履险 ”。
词语解释:履险  拼音:lǚ xiǎn
亦作“ 履嶮 ”。 身处险境。 晋 孙绰 《庾冰碑》:“履险思夷,处满思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陆机 犯顺履险, 潘岳 乾没取危。”《南史·侯安都传》:“ 周侯 交不择人,而推心过差,居危履嶮,猜防不设。”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金溪渡谶》:“工役者日有履险之劳。”
词语解释:危崄  拼音:wēi xiǎn
见“ 危险 ”。
词语解释:危险  拼音:wēi xiǎn
(1).亦作“ 危嶮 ”。艰危险恶,不安全。谓有可能导致灾难或失败。《韩非子·有度》:“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险,一本作“ 嶮 ”。 汉 匡衡 《奏徙南北郊》:“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祐。”《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欲泛 孟津 ,又虑危险。”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把自己的快乐完全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危险的。”
(2).指险恶、险要之地。《列子·黄帝》:“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南史·垣护之传》:“ 楷 愴然许之,厚为之送,於是间关危险,遂得至乡。”
词语解释:凹崄  拼音:āo xiǎn
形容深渊坎窞,峭壁巍峨。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故其处石则松栝交阴,泉雨长注。横磵俯视,崩壁仰顾。悲凹嶮兮,唯流水而驰騖。”
词语解释:阻崄  拼音:zǔ xiǎn
见“ 阻险 ”。
词语解释:阻险  拼音:zǔ xiǎn
亦作“ 阻嶮 ”。 险阻。 汉 贾谊 《过秦论下》:“ 秦 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闔,长戟不刺,彊弩不射。”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零陵县》:“ 兰陵山 ,其路阻嶮,絶人行跡。”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遡 鸣弦泉 而上,地皆阻险,行者如鼯鼠之穿林。”
词语解释:豪崄  拼音:háo xiǎn
奇特惊险。 宋 岳珂 《桯史·张元吴昊》:“﹝ 张元 、 吴昊 ﹞耻於自售,放意诗酒,语皆絶豪嶮惊人,而边帅豢安,皆莫之知。”
词语解释:负崄  拼音:fù xiǎn
见“ 负险 ”。
词语解释:负险  拼音:fù xiǎn
亦作“ 负嶮 ”。 凭借险固的地形。《三国志·魏志·刘廙传》:“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 孙权 负险於 吴 , 刘备 不宾於 蜀 。”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 刘 王负嶮,寇我西邻。” 唐 韦贯之 《南平郡王高崇文神道碑》:“蠢尔 庸 蜀 ,负险专地,帝谓 南平 ,总戎为帅。” 明 归有光 《送嘉定县令序》:“一二小丑,负险逋诛,出入洪波,肆行钞掠。”
词语解释:关崄
关隘险阻。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今自京至边,并无关嶮。”
词语解释:凶崄  拼音:xiōng xiǎn
见“ 凶险 ”。
词语解释:凶险  拼音:xiōng xiǎn
(1).亦作“ 凶嶮 ”。狠毒奸险。《宋书·高道庆传》:“ 道庆 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輒加捶拉,往往有死者。”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輒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 宋 苏辙 《再论渠阳边事札子》:“今者若用 彭孙 ,凶嶮多端,事有不可知者。”
(2).危险可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少奶奶一看病情凶险,便暗地里哀求姨妈,求他在婆婆跟前再求一个天高地厚之恩,准他昼夜侍疾。”
(1).凶狠险恶。《北史·宇文化及传》:“ 化及 , 述 长子也。性兇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騖道中,由是 长安 谓之轻薄公子。” 宋 叶适 《中奉大夫曾公墓志铭》:“右史 陈子翀 归自 泉州 ,众畏其兇险。”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我敢于说, 中国 人中,仇视那真诚的青年的眼光,有的比 英国 或 日本 人还凶险。”
(2).危险可怕。《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兇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迎头遇着一个家人,那家人见势头来得兇险,叫声:‘老爷不好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不要说得过于凶险,也不要太平观念,只要有准备就好了。”
词语解释:倾崄
倾险,奸邪险恶。 宋 王明清 《挥麈馀录》卷二:“駔卒鈐奴,一时倾嶮,不足比数。”
词语解释:梗崄  拼音:gěng xiǎn
见“ 梗险 ”。
词语解释:梗险  拼音:gěng xiǎn
亦作“ 梗嶮 ”。 犹险阻。《新唐书·路应传》:“ 贞元 初,出为 虔州 刺史,詔嗣父封,凿 赣 石梗嶮以通舟道。”《新唐书·叛臣传下·高骈》:“由 安南 至 广州 ,江漕梗险,多巨石, 駢 募工劖治,由是舟济安行,储餉毕给。”
词语解释:憸崄  拼音:xiān xiǎn
见“ 憸险 ”。
词语解释:憸险  拼音:xiān xiǎn
亦作“ 憸嶮 ”。 奸邪险恶。《旧唐书·熊望传》:“ 熊望 者,登进士第。粗有文词,而性憸险。”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六首·沉起》:“ 起 人材猥下,素行憸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元年》:“ 惟演 憸险,尝与 丁谓 为婚姻,缘此大用;后揣知 谓 姦状已萌,惧牵连得祸,因出力攻 谓 。”
词语解释:深崄  拼音:shēn xiǎn
深沉阴险。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黑漆船》:“ 赵梅石 孟立义 ,性侈靡而深嶮。”参见“ 深险 ”。
词语解释:深险  拼音:shēn xiǎn
(1).深沉阴险。《北史·文苑传·温子昇》:“ 子昇 外恬静,与物无竞,言有準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豫其间,所以终致祸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里人 张某 ,深险诡譎,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
(2).更加危险。《易·坎》“初六,习坎,入於坎窞,凶” 宋 程颐 传:“柔弱无援,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於深险耳。”
(3).偏僻险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 策 虽有 会稽 、 吴郡 、 丹阳 、 豫章 、 庐江 、 庐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宋史·兵志四》:“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词语解释:绝崄  拼音:jué yǎn
见"絶险"。
词语解释:嶂崄  拼音:zhàng xiǎn
险峻的山岭。《南齐书·张融传》:“广越嶂嶮, 獠 贼执 融 ,将杀食之。”
词语解释:峭崄  拼音:qiào xiǎn
见“ 峭险 ”。
词语解释:峭险  拼音:qiào xiǎn
亦作“ 峭嶮 ”。
(1).高陡险峻。亦指陡峭险峻的山路。 唐 柳宗元 《石涧记》:“某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法苑珠林》卷八二:“ 仲德 与兄 元德 ,携母南归,登陟峭嶮,飢疲絶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然夷境益峭险,马乏草,牛踣途。”
(2).严酷阴险。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道微俗弊,莫剧 汉 末也……苛碎峭嶮,怀螫挟毒者,谓之公方正直。”
词语解释:岨崄  拼音:qū xiǎn
亦作“ 岨险 ”。
(1).险阻。《鬼谷子·飞箝》:“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嶮之难易。”
(2).指险峻的山。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今陛下好凌岨险,射猛兽。”
词语解释:巉崄  拼音:chán xiǎn
亦作“ 巉险 ”。
(1).高峻;险峻。《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鳞眴,栈齴巉嶮。” 吕向 注:“皆殿阶高峻之貌。” 晋 左思 《吴都赋》:“陵絶嶛嶕,聿越巉险。”
(2).凶险,尖刻。《明史·黄道周传》:“上急催科,则下急贿赂;上乐鍥覈,则下乐巉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国语》:“数语巉险可怖,而文则曲折纵横,峭削奇特。”
词语解释:崎崄  拼音:qí xiǎn
见“ 崎险 ”。
词语解释:崎险  拼音:qí xiǎn
险阻。 元 石德玉 《紫云亭》第二折:“比俺娘那熬煎增十倍,恰才这些崎险艰难好做一回。”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拒奸》:“深山里,崎嶮屈曲路难通。”
词语解释:猜崄  拼音:cāi xiǎn
见“ 猜险 ”。
词语解释:猜险  拼音:cāi xiǎn
亦作“ 猜嶮 ”。 猜忌阴险。《晋书·王导传》:“ 峻 ( 苏峻 )猜险,必不奉詔。”《新唐书·刘文静传》:“ 文静 多权诡,而性猜险。” 宋 苏辙 《论张颉不可用札子》:“今 頡 猜嶮闇愎,又甚於 义问 ,而朝廷復加委任,则又三失之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李永贞 ﹞贪愎猜险,更善负心。”
词语解释:坂崄  拼音:bǎn xiǎn
亦作“ 坂险 ”。 险峻的山坡;艰险崎岖。 宋 苏辙 《上皇帝书一封》:“涉涂泥而车不僨,登坂嶮而马不躓。” 清 杜岕 《游嘉善寺》诗:“所歷虽坂险,酹地气犹愤。”
词语解释:碍崄  拼音:ài xiǎn
险阻。 宋 苏辙 《伤足》诗:“少年谬闻道,直往寡所疑。不知避碍嶮,造次逢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