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愿去声 [yuàn,动词][详注1][详注2]奿

[lùn,名词][tùn][pèn][急赴][详注3]


注1:圈 《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万反。
注2:畹 《集韵》纡愿切《正韵》迂绢切,音怨,田亩。
注3:敦 通作顿。《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疏》诗卫风氓篇,至于顿丘,是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注》敦,音顿。《史记·历书注》困敦,混沌也。 又《庄子·列御寇》敦杖蹙之。《音义》敦,音顿。司马云:竖也。
首字词组
巽二巽坎巽方巽辞巽与巽地巽羽巽顺
巽风巽维巽懦巽隅巽他群岛巽柔巽软 
巽宫巽令巽词巽二郎巽命巽言巽抑 

词语解释:巽二  拼音:xùn èr
古时传说中的风神名。《易·说卦》有“巽为本,为风”之说,故借巽为名。 唐 牛僧孺 《幽怪录·滕六降雪巽二起风》:“若令 滕六 降雪, 巽二 起风,不復游猎矣。” 滕六 ,雪神名。 宋 范成大 《正月六日风雪大作》诗:“ 滕六 无端 巽二 痴,翻天作恶破春迟。”《西游记》第四五回:“慌得那 风婆婆 捻住布袋, 巽二郎 箚住口绳。”
词语解释:巽风  拼音:xùn fēng
东南风。又称清明风、景风。古有八卦主八风之说。《淮南子·墬形训》:“东南曰景风。” 高诱 注:“巽气所生也。一曰清明风。”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千佛堂转轮经石记》:“法音所及,无不蒙福,法力所摄,鲜不归心。佻然巽风,一变至道,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午夜未央,巽风未动,即闻此声,岂非恶声耶!”参阅《礼记·乐记》《史记·律书》
词语解释:巽宫  拼音:xùn gōng
《易·说卦》有“巽,为长女”之说,故以“巽宫”指长公主之居。 唐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
词语解释:巽坎  拼音:xùn kǎn
巽,顺;坎,险。一说,巽,风;坎,水。因以“巽坎”借喻旅途之艰难。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寺》诗之二:“自故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词语解释:巽维  拼音:xùn wéi
东南方。《梁书·沉约传》:“临巽维而骋目,即 堆冢 而流眄。”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吾故林在 长安 之巽维, 御宿川 之东畴。”
词语解释:巽令  拼音:xùn lìng
皇帝的诏令。《易·说卦》有“巽为风”之说,以诏令如风行之速,故称。 宋 梅尧臣 《袷享观礼二十韵》:“鸡声传巽令,鹤驭作天邮。”《宋史·乐志十》:“佑我皇家,巽令风行。”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当代天言,用施巽令;可授中书舍人,仍知制誥。”
词语解释:巽方
东南方
词语解释:巽懦  拼音:xùn nuò
亦作“ 巽愞 ”。 卑顺;怯懦。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自 崇 观 撤藩之蔽而 炎 兴 纷和战之谋,诞谩败事而巽懦则有餘。”《明史·杨思忠传》:“诸边将惰卒骄,寇至輒巽愞观望。”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路篇九》:“若只在不骄上用功,则且流入巽愞拘葸去。” 梁启超 《袁督师之冤狱》:“时( 崇禎 二年)督 蓟 者为 刘策 ,巽懦不知兵事。”
词语解释:巽词  拼音:xùn cí
亦作“ 巽辞 ”。
(1).委婉的言词。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聂从志》:“﹝ 李氏 ﹞语之曰:‘我几入鬼録,赖君復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愿以此身供枕席之奉。’ 聂 惊惧,但巽词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赵盾弑其君》:“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此 董狐 之巽辞也。”
(2).指柔媚的言辞。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史通》:“耻巽辞以諛今,假大言以蔑古。”
词语解释:巽辞  拼音:xùn cí
见“ 巽词 ”。
词语解释:巽词  拼音:xùn cí
亦作“ 巽辞 ”。
(1).委婉的言词。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聂从志》:“﹝ 李氏 ﹞语之曰:‘我几入鬼録,赖君復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愿以此身供枕席之奉。’ 聂 惊惧,但巽词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赵盾弑其君》:“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此 董狐 之巽辞也。”
(2).指柔媚的言辞。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史通》:“耻巽辞以諛今,假大言以蔑古。”
词语解释:巽隅  拼音:xùn yú
指东南角。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杨洞微》:“是时十月,菴旁近葵花荣茂。 洞微云 :‘於文章癸为葵,此殆水徵也。’与众道士行寻之,见巽隅草树间,隐隐有微润,掘之果得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景灵宫》:“造 献皇帝 庙於太庙之巽隅。其旧时营建名世庙者,遂空寂无所用。”
词语解释:巽二郎
传说中的风神
词语解释:巽与  拼音:xùn yǔ
顺从,附和。《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説乎?绎之为贵。” 朱熹 集注:“巽言,无所乖忤,故必説。”
词语解释:巽他群岛  拼音:xùn tā qún dǎo
亚洲东南部的群岛。其大部为印度尼西亚领土
词语解释:巽命  拼音:xùn mìng
皇命的诏令。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兹奉巽命涣颁,倍增感奋。” 清 林则徐 《会奏续获人烟枪具折》:“迨臣 林则徐 仰承巽命,来 粤 查办海口事宜。”参见“ 巽令 ”。
词语解释:巽令  拼音:xùn lìng
皇帝的诏令。《易·说卦》有“巽为风”之说,以诏令如风行之速,故称。 宋 梅尧臣 《袷享观礼二十韵》:“鸡声传巽令,鹤驭作天邮。”《宋史·乐志十》:“佑我皇家,巽令风行。”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当代天言,用施巽令;可授中书舍人,仍知制誥。”
词语解释:巽地  拼音:xùn dì
东南方位。《水浒传》第六一回:“ 吴用 再把铁算了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西游记》第六八回:“﹝ 孙悟空 ﹞朝着巽地上吸口仙气吹来,立起一陈旋风,将人都吹散。”
词语解释:巽柔  拼音:xùn róu
懦怯柔弱。 郑观应 《〈盛世危言〉序》:“有当世贤豪欲言而不知所以言,循谨巽柔之辈知言而不敢尽其所以言者,真所谓大言炎炎,小儒见而咋舌者也。”参见“ 巽懦 ”。
词语解释:巽懦  拼音:xùn nuò
亦作“ 巽愞 ”。 卑顺;怯懦。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自 崇 观 撤藩之蔽而 炎 兴 纷和战之谋,诞谩败事而巽懦则有餘。”《明史·杨思忠传》:“诸边将惰卒骄,寇至輒巽愞观望。”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路篇九》:“若只在不骄上用功,则且流入巽愞拘葸去。” 梁启超 《袁督师之冤狱》:“时( 崇禎 二年)督 蓟 者为 刘策 ,巽懦不知兵事。”
词语解释:巽言  拼音:xùn yán
语本《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説乎?绎之为贵。”后因以“巽言”谓恭顺委婉的言词。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以软美而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以 田文镜 之严苛明察,而 王 则面加訕誚, 杨 则诱以巽言,刚柔抑扬,若弄孺子,其才岂在 文镜 下?”参见“ 巽与 ”。
词语解释:巽与  拼音:xùn yǔ
顺从,附和。《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説乎?绎之为贵。” 朱熹 集注:“巽言,无所乖忤,故必説。”
词语解释:巽羽  拼音:xùn yǔ
指鸡。《文选·班固〈幽通赋〉》:“巽羽化于 宣宫 兮,弥五辟而成灾。” 李善 注:“ 曹大家 曰:《易·巽卦》为鸡。鸡,羽虫之属,故言羽也。”
词语解释:巽软  拼音:xùn ruǎn
同“巽輭”。
怯懦。
词语解释:巽抑  拼音:xùn yì
恭顺谦让。 宋 叶适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君自少时,顺悌长老无违行,虽已肃文,尤巽抑。”
词语解释:巽顺  拼音:xùn shùn
犹卑顺、顺从。《明史·曾鉴传》:“ 孝宗 末,阁部大臣皆极一时选, 鑑 亦持正。及与 韩文 等请诛宦官不胜,诸大臣留者率巽顺避祸, 鑑 独守故操。” 清 管同 《与友人论文书》:“圣贤论人,重刚而不重柔,取宏毅而不取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