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微平声 [衣服][芳菲][jī,微也。如见几][穀不熟][详注1][féi]岿鬿[详注2]


注1:蜚 與飛通。《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注2:騩 音归。山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
末字词组
几希知希腾希阔希迷希狄希奇希 
古希相希依希鲜希梯希地广人希  

词语解释:几希  拼音:jī xī
相差甚微;极少。《孟子·离娄下》:“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 赵岐 注:“几希,无几也。”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则是未能察脉而欲试 华佗 之方,其异於操刀而杀人者几希矣。”《高子遗书·语》:“离却生,无处见性。而 孟子 所谓性,与 告子 所谓性,所争只在几希。”
词语解释:古希  拼音:gǔ xī
见“ 古稀 ”。
词语解释:古稀  拼音:gǔ xī
亦作“ 古希 ”。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明 李贽 《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词语解释:知希  拼音:zhī xī
《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后用“知希”表示知己难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此知希之贵,贤豪所以感结而不能自已也。”
词语解释:相希  拼音:xiāng xī
相望。《管子·君臣上》:“上惠其道,下敦其业,上下相希,若望参表,则邪者可知也。”
词语解释:腾希  拼音:téng xī
腾跃于空中。《文选·左思〈蜀都赋〉》:“猨狖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李周翰 注:“希,空虚。”
词语解释:依希  拼音:yī xī
见“ 依稀 ”。
词语解释:依稀  拼音:yī xī
亦作“ 依希 ”。亦作“ 依俙 ”。
(1).隐约;不清晰。 南朝 宋 谢灵运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诗:“依稀採菱歌,彷彿含嚬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字以训正,义以理宣,而 晋 末篇章,依希其旨。” 宋 梅尧臣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觉而录之》诗:“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题句犹存,而淡墨依稀,若将磨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稀。”
(2).相像;类似。《魏书·刘昶传》:“故令班镜九流,清一朝轨,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 唐 虞 ,卿等依俙元、凯。”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於 韩 ,或肖於 柳 ,或依稀於 元 白 ,或髣髴於 李 杜 。”
(3).少许;微少。 唐 黄滔 《祭陈先辈》:“谨以依稀蔬果,一二精诚,愿冥符於肹蠁,申永诀於幽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他是收集‘小摆设’的名人,临末还有依稀的感喟。”
词语解释:阔希  拼音:kuò xī
稀疏;稀少。 清 方苞 《读〈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其餘内史所藏, 孔子 盖未之见也……使得诸 周 内史所藏,则岂宜阔希而不类如此哉?”
词语解释:鲜希  拼音:xiān xī
希罕。 汉 蔡邕 《青衣赋》:“察其所履,世之鲜希。”
词语解释:迷希  拼音:mí xī
亦作“ 迷稀 ”。亦作“ 迷奚 ”。
(1).眼睛半闭貌;迷离,朦胧。 宋 沉端节 《西江月》词:“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喫得来眼脑迷希,口角涎垂。”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眼迷希细看春风玉一围,到今日归何地。” 元 刘庭信 《折桂令·忆别》曲:“眼落处痴呆,嘴脸迷稀。”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四折:“起初道眼迷奚,他如今则把手支持。”
(2).谓以微笑媚人。 宋 杨无咎 《瑞鹤仙》词:“渐娇慵不语,迷奚带笑,柳柔花弱。”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你只待弄轻盈,相嬉笑,放迷稀,贪恋着燕约鶯期,蝶使蜂媒。”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那一个笑迷奚口粘唇,度不了热气香涎。”
词语解释:梯希  拼音:tī xī
犹梯己;私下。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三折:“再把我二人远年干的梯希事,説的知心话,悄悄説上几件事儿,几句话儿,试我听的记的么。”
词语解释:狄希  拼音:dí xī
古代传说中能造千日酒的人。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狄希 , 中山 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词语解释:地广人希  拼音:dì guǎng rén xī
见“ 地广人稀 ”。
词语解释:地广人稀  拼音:dì guǎng rén xī
亦作“ 地广人希 ”。亦作“ 地旷人稀 ”。 谓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史记·货殖列传》:“ 楚 越 之地,地广人希。”《水浒传》第八三回:“ 吴用 道‘若是分兵前去,奈缘地广人稀,首尾不能救应。’”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三国二七》:“ 五丈原 之屯, 秦 、 陇 、 阶 、 文 之间,地广人稀。”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那地方是地旷人稀,实在很便于施展。”
词语解释:奇希  拼音:qí xī
希奇。《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无非是细巧蒸酥,异样甜食,美口菜蔬,奇希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