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养韵 上声 tǎng 虞 韵 平声 nú 帑拼音:
 tǎng 属 养韵,另见虞 韵
 
 
帑 tǎng〈名〉 
〈动〉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说文》库藏曰帑。——《通俗文》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后汉书》又如: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指国家库藏的金帛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又如: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裹金帛的囊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旧唐书》 
藏匿帑金帛舍。——《晋书音义》又如: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康熙字典帑
 《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𠀤音奴。 與孥通。《詩·小雅》樂爾妻帑。《傳》帑,子也。《左傳·文十三年》秦人歸其帑。《註》帑,妻子也。又鳥尾曰帑。《左傳·襄二十八年》以害鳥帑。《註》鳥尾曰帑。《疏》帑,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人之後,鳥尾爲鳥之後,故俱以帑爲言。又《廣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𠀤音曭。 《說文》金幣所藏也。《玉篇》金布所藏之府。《前漢·匈奴傳》以爲虛費府帑。《後漢·鄭弘傳》人食不足,而帑藏金幣。考證:〔《左傳·文十三年》秦人送其帑。〕謹照原文送改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