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拼音:cháng 阳韵

常 cháng
〈名〉
  •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 同本义
  •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 裙子
  •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 规则,规律
  •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 天行有常,不为存,不为亡。——《荀子·天论》
  •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量〉
  •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形〉
  • 恒久;长久不变
  • 常,质也。——《广雅》
  •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注:“恒也。”
  • 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 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 一般;普通;正常
  •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杂说》
  •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沈括《梦溪笔谈》
  •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副〉
  • 经常,常常
  •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 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杂说》
  •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 通“尝”。曾经
  •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