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养上声 [jiàng qiǎng,勉强][shǎng,上升][zhǎng,长幼]广[bàng bǎng][详注1]仿[详注2][详注3][tǎng][chǎng][详注4][rǎng][zāng,肮脏][wàng][qiǎng][chǎng tǎng][dàng xiàng][huǎng][俱往切,《广韵》犷平,县名。在渔阳。][详注5]


注1:苍 仓上声。莽苍,寒状。一曰近郊之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唐书·韦述传》苍卒奔逼。
注2:攘 音壤。扰也。《前汉·陈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闲。
注3:向 《集韵》《正韵》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前汉·刑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
注4:泱 音坱。泱漭,广大貌。《冯衍·显志赋》览河华之泱漭。
注5:榔 音朗。木名。○按《左思·吴·蜀都赋》槟榔桄榔皆作榔。
末字词组
书幌风幌帏幌云幌佛幌轩幌摇幌装幌
罗幌月幌烟幌绡幌幨幌油晃晃,油幌幌演幌襜幌
岫幌翠幌碧幌春幌寝幌鸳帷罗幌油幌幌灵幌
绣幌纱幌帷幌帘幌蚊幌黼幌油幌 
虚幌珠幌飞幌金幌文幌酒幌明幌幌 

词语解释:书幌  拼音:shū huǎng
书帷。亦指书房。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犹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唐 刘长卿 《过裴舍人故居》诗:“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五更晓色来书幌,半月寒声落画簷。”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岱 ,字 次岳 ……《清明》云:‘忽忽春光过半时,浴蚕天气雨如丝,无端柳色侵书幌,忆着河桥折处枝。’”
词语解释:罗幌  拼音:luó huǎng
(1).丝罗床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八》:“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唐 权德舆 《玉台体》诗之八:“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死寃家,无分同罗幌。”
(2).丝罗帷幔。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唐 刘禹锡 《秋萤引》:“ 高丽 罘罳过珠网,斜歷琁题舞罗幌。” 唐 沉佺期 《长门怨》诗:“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词语解释:岫幌  拼音:xiù huǎng
(1).山洞居室的窗户。《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喘。” 吕延济 注:“岫幌,山窗也。” 宋 范成大 《偃月泉》诗:“我欲今年来结夏,莫扃岫幌掩云关。”
(2).引申指山林隐居之地。 宋 王禹偁 《商山》诗:“未能栖岫幌,犹道佐彤襜。”
词语解释:绣幌
乡花的帷幔,窗帘
词语解释:虚幌  拼音:xū huǎng
(1).指透光的窗帘或帷幔。 唐 杜甫 《月夜》诗:“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宋 苏辙 《次韵张耒学士病中》之二:“长空鴈过疑相答,虚幌萤飞坐恐烧。”
(2).同“ 虚晃 ”。空扬一扬。《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不想他把拳头虚幌了一幌,踅回身去就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説着虚幌一刀,故意的让出一个空子来。”
词语解释:风幌  拼音:fēng huǎng
指随风飘动的帷幔。 唐 白居易 《前亭凉夜》诗:“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 宋 秦观 《南歌子》词之二:“月屏风幌为谁开?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
词语解释:月幌  拼音:yuè huǎng
月光照耀的帷薄。语本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暉。”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风闺夕敞,携少女於歌筵;月幌宵朧,下 姮娥 於舞席。” 唐 陈山甫 《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寂寞瑶阶,永谢虚无之跡;凄凉月幌,犹分似是之形。”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月幌风襟,犹忆西楼著意深。”
词语解释:翠幌  拼音:cuì huǎng
绿色的帷幔。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寳瑟自相依。” 明 夏完淳 《钱长孺三春卧病合卺而起诗以嘲之》:“九天环珮石榴裙,翠幌妆楼謁细君。”
词语解释:纱幌  拼音:shā huǎng
纱制窗帘。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此何异乎在纱幌之外不能察轩房之内,而肆其倨慢,谓人之不见己。”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太武殿 西有 崑华殿 ,阁上輒开大窓,皆施以絳纱幌。” 宋 司马光 《阮郎归》词:“綺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因天暑,移牀近窗,隔纱幌视天晴阴。”
词语解释:珠幌  拼音:zhū huǎng
珠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美女 夷光 、 脩明 ﹞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靚妆於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人。” 清 黄鷟来 《癸未上元夜观灯》诗:“我闻仙人楼阁名十二,珠幌虚明擘麟髓。”
词语解释:帏幌  拼音:wéi huǎng
帷幌。 唐 许浑 《晨起》诗:“簷楹啣落月,幃幌映残灯。”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于頔 ﹞遂命婢同归,至於幃幌奩匣,悉为赠饰之物。”
词语解释:烟幌  拼音:yān huǎng
薄如烟雾的帘幕。 唐 李商隐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诗:“烟幌自应怜《白紵》,月楼谁伴咏黄昏?”
词语解释:碧幌  拼音:bì huǎng
绿色的帏幔。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椒庭承月,碧幌延日。” 唐 白居易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红釭霏微灭,碧幌飘颻开。”
词语解释:帷幌  拼音:wéi huǎng
室内的帷幔。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闻疾雷於阶枒,美奔星於帷幌。”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帷幌之间,有紫烟飘颻,风吹近人,其香非常。” 唐 薛调 《无双传》:“至於帷幌奩匣,悉为增饰之。”
词语解释:飞幌  拼音:fēi huǎng
飘拂的帷幔。 唐 元稹 《落月》诗:“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
词语解释:云幌  拼音:yún huǎng
(1).像布幔一样的垂云。 唐 杨炯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2).称道观中用的帷幕。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消磨尽緑鬢朱颜,恰离了云幌星坛。”
词语解释:绡幌  拼音:xiāo huǎng
轻纱帷幔。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之七:“慵整落釵金翡翠,象梳欹鬢月生云。锦屏綃幌麝烟薰。” 后蜀 毛熙震 《更漏子》词之一:“綃幌碧,锦衾红。博山香炷融。”
词语解释:春幌  拼音:chūn huǎng
春日的帷帐。《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宝罗暍兮春幌垂,珍簟空兮夏幬扃。” 唐 王易从 《临高台》诗:“汎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诗:“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遶宅墙。”
词语解释:帘幌  拼音:lián huǎng
犹帘幕。《南史·范缜传》:“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菱角》:“ 成 又泣曰:‘无论结髮之盟不可背,且谁以娇女付萍梗人?’媪不答,但为治帘幌衾枕,甚周备,亦不识所自来。”
词语解释:金幌  拼音:jīn huǎng
(1).华丽的帷幔。 唐 孟浩然 《崔明府宅夜观妓》诗:“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
(2).借指帝王。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玉欞违和,金幌輟念。” 胡之骥 注:“幌,帷幔也。不敢直言圣躬,而託之以玉欞金幌也。”
词语解释:佛幌  拼音:fó huǎng
佛坛上的帷帐。 唐 徐夤 《题泗州塔》诗:“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 明 汪道会 《墨赋》:“挹清华之仙露,标轻煤於佛幌。”
词语解释:幨幌  拼音:chān huǎng
犹帷幔。 南朝 宋 谢灵运 《日出东南隅行》:“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
词语解释:寝幌  拼音:qǐn huǎng
卧床的帐幔。 唐 杨衡 《他乡七夕》诗:“寝幌凝宵态,妆奩闭晓愁。”
词语解释:蚊幌  拼音:wén huǎng
用以阻拦蚊虫的帷幕。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二:“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词语解释:文幌  拼音:wén huǎng
有文彩的帷幔。 晋 袁宏 《拟古诗》:“文幌曜琼扇,碧疏映綺襦。”
词语解释:轩幌  拼音:xuān huǎng
门帘或窗帷。《文选·左思〈吴都赋〉》:“张组幃,构流苏,开轩幌,镜水区。” 吕向 注:“轩,门也;幌,帐也。”《宋书·傅亮传》:“于时风霜初戒,蛰类尚繁,飞蛾翔羽,翩翾满室,赴轩幌,集明烛者,必以燋灭为度。”
词语解释:油晃晃,油幌幌
油光闪亮
词语解释:鸳帷罗幌  拼音:yuān wéi luó huǎng
华美的帷帐。 后蜀 顾夐 《杨柳枝》词:“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词语解释:黼幌  拼音:fǔ huǎng
华丽的幔子。 北齐 刘昼 《新论·正赏》:“堂珠黼幌,缀以金魄,碧流光霞,耀烂眩目。”
词语解释:酒幌  拼音:jiǔ huǎng
即酒帘。《红楼梦》第十七回:“此处都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不必华丽,用竹竿挑在树梢头。”参见“ 酒帘 ”。
词语解释:酒帘  拼音:jiǔ lián
酒店所用的幌子。以布缀竿,悬于门首,作招徕酒客之用。 南唐 李中 《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緑树隐啼鶯。” 宋 陆游 《雨中出门闲望有作》诗:“説梅古谓能蠲渴,戏出街头望酒帘。” 清 赵翼 《扈从途次杂咏》:“遥知戎帐在,略似酒帘轻。”
词语解释:摇幌  拼音:yáo huǎng
摇晃。 闻一多 《死水·天安门》诗:“没瞧见那黑漆漆的,没脑袋的,蹶腿的,多可怕,还摇幌着白旗儿说着话。”
词语解释:演幌  拼音:yǎn huǎng
蒙骗,迷惑。《西游记》第二七回:“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词语解释:油幌幌  拼音:yóu huǎng huǎng
见“ 油晃晃 ”。
词语解释:油晃晃  拼音:yóu huàng huǎng
亦作“ 油幌幌 ”。 形容油光闪亮。《儒林外史》第三回:“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纔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捲一捲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 傅二棒锤 仔细看他二人:一个 呼里图 ,满脸的烟气,青枝枝的一张脸;一个 搭拉祥 ,满脸的滑气,油幌幌的一张脸。”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但我们走到交际场中去,就往往可以看见这样的事实,是两位胖胖的先生,彼此弯腰拱手,满面油晃晃的正在开始他们的扳谈--”
词语解释:油幌  拼音:yóu huǎng
涂油的帷幔。 元 马祖常 《送毛真人还山》诗:“雨洒石坛苔锦滑,日穿油幌竹书光。”
词语解释:明幌幌  拼音:míng huǎng huǎng
见“ 明晃晃 ”。
词语解释:明晃晃  拼音:míng huǎng huǎng
亦作“ 明熀熀 ”。亦作“ 明幌幌 ”。 光亮闪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 元 赵明道 《斗鹌鹑·题情》套曲:“明熀熀火烧此时休。”《西游记》第五十回:“长杆枪迎,明幌幌如龙离黑海。”《儒林外史》第九回:“明晃晃点着两对大高灯。” 赵树理 《登记》:“ 艾艾 没有醒来,只翻了一个身,有一个明晃晃的小东西从她衣裳口袋里溜出来。”
词语解释:装幌  拼音:zhuāng huǎng
见“ 装幌子 ”。
词语解释:装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亦称“ 装潢子 ”、“ 装样子 ”。比喻张扬,招摇。幌子,旧时酒家挂在门前用以招徕顾客的招牌。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能改斋漫録》云:‘俗以罗列于前者,谓之装潢子。’乃云装幌子耳。幌子者,市肆之慓,取喻张扬之意。” 清 李鉴堂 《俗语考原·装幌子》:“北人以事物专饰外观谓之装幌子。亦曰装样子。”亦省称“ 装幌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苏州 新兴百柱帽,少年浮浪的无不戴着装幌。”
(2).谓出丑。《水浒传》第二四回:“哥哥不要问,説起来,装你的幌子。你只由我自去便了。”《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已是出丑,平白又领了来家做甚么?没的玷辱了家门,与死的装幌子。”《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也好,一则两遍装幌子,二则坏了些钱物。却是又嫁甚么人是得?”
词语解释:襜幌  拼音:chān huǎng
即襜帷。 南朝 宋 谢灵运 《伤己赋》:“出衾裯而载坐,闢襜幌以廻临。”参见“ 襜帷 ”。
词语解释:襜帷  拼音:chān wéi
(1).车上四周的帷帐。《后汉书·郭贺传》:“ 显宗 巡狩到 南阳 ,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勑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章有德。”
(2).借指车驾。 唐 王勃 《滕王阁序》:“都督 阎公 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 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明 李攀龙 《赵州道中忆殿卿》诗:“忆尔襜帷出牧年,风尘谁识使君贤。”
词语解释:灵幌  拼音:líng huǎng
犹灵帐。 明 夏完淳 《招魂》:“腾光云盼,侍灵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