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末字词组
屏幛串幛雾幛恶幛箔幛祭幛  
贺幛邪幛寿幛挽幛喜幛夹箔幛  

词语解释:屏幛  拼音:píng zhàng
屏风。亦指屏风上的题词。《新唐书·魏徵传》:“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方以所上疏,列为屏幛,庶朝夕见之。”《宣和画谱·唐太宗》:“﹝ 太宗 ﹞一日作真草屏幛,以示羣臣。其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絶。” 元 揭傒斯 《吴歌送张清夫还吴中》:“家家屏幛待新词,日日王侯置醇醴。” 清 钱谦益 《福建布政使朱綵授中大夫制》:“歷岛屿之紆廻,瞭如屏幛。”参见“ 屏风 ”。
词语解释:屏风  拼音:píng fēng
(1).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太宗 令 虞监 写《烈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只好算个画里鸳鸯,便做他屏风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陆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风背后的好地方,悄悄说着话。”
(2).即荇菜。又名凫葵,茎呈紫色。《楚辞·招魂》:“紫茎屏风,文缘波些。” 王逸 注:“屏风,水葵也。”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药防风的别名。
词语解释:贺幛  拼音:hè zhàng
表示祝贺而赠送的幛子
词语解释:串幛  拼音:chuàn zhàng
同“ 串仗 ”。 明 朱有燉 《曲江池》第一折:“俊厖儿堪品题,串幛更整齐。”
词语解释:邪幛  拼音:xié zhàng
见“ 邪见幢 ”。
词语解释:雾幛  拼音:wù zhàng
轻薄如雾的帐幔。 清 龚自珍 《水仙花赋》:“雾幛低徊而欲步,冰綃掩映以疑无。”
词语解释:寿幛  拼音:shòu zhàng
呈赠给寿诞者的锦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一律挂的寿联、寿幛,红光耀眼。”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管账的 冯先生 这时候已把账杀好:进了二十五条寿幛,三堂寿桃寿面,一坛儿寿酒。”
词语解释:恶幛  拼音:è zhàng
亦作“ 恶障 ”。 犹魔障。原为佛教语,指人世间的贪欲、杀害等罪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谢 不受粟,故索金。女叹曰:‘此皆妾身之恶幛也!’遂以其情告 三郎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将来 申先生 庶几不至於搅到这两重恶障里去。就是 璵姑 ,道根尚浅,也该留心的为是。”
词语解释:挽幛  拼音:wǎn zhàng
题有挽词的整幅绸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只见四面掛的都是挽幛、挽联之类。” 李瑛 《一月的哀思》诗:“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
词语解释:箔幛  拼音:bó zhàng
用秫秸织成的帘子。《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所以淤济的这两箇婆娘米麦盈仓,衣裳满柜,要厨房就送稻草,夹箔幛就是秫秸。”
词语解释:喜幛  拼音:xǐ zhàng
一种贺人喜庆的礼品。多用整幅绸缎制成,上浮粘祝颂之辞。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二章:“咱们没有问你,自己做了主,给 任常有 送了一张喜幛。” 梁斌 《播火记》四:“你看 大贵 的喜事到了,咱也不送个喜幛、贺联的?”
词语解释:祭幛  拼音:jì zhàng
祭奠用的幛子。 巴金 《家》三五:“灵堂里挂起了挽联和祭幛。”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一:“一天,他送人家一轴祭幛,提起笔来写了‘瑶池返驾’四个大字。”
词语解释:夹箔幛  拼音:jiā bó zhàng
方言。指用高粱秆为原料作墙壁,把室内区分成里外间。箔幛,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