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末字词组
阑干若干石阑干晴干十二阑干库若干稀不相干外强中干
栏干兰干无相干烘干虾干枯干苏打饼干 
江干朱干天干分片包干蝉喘雷干浥干肉干 
相干河干旱干葡萄干包干水米无干寝苫枕干 
不相干无干香干口燥唇干非意相干晾干焦干 
丰干中干枕干口血未干乳臭未干笋干焙干 
比干何干冻干饷干黄干干唾面自干大包干 
一干风干抽干饼干梨干糕干白干 

词语解释:阑干  拼音:lán gān
(1).横斜貌。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金 史肃 《宿睦村》诗:“阑干河汉已西倾,独坐披衣过五更。” 陈三立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诗:“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竦听荒鸡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2).借指北斗。 明 杨基 《岳阳楼》诗:“春色醉 巴陵 ,阑干落 洞庭 。”
(3).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王与夫人叹曰:‘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万里凝。”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诗:“茧穴鸡窠正怯寒,清晨剥啄响阑干。”
(4).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含情佇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冰心 《往事二》五:“我看见船尾的阑干,与暗灰色的天末的水平线,互相重迭起落,高度相去有五六尺。”
(5).眼眶。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十四寒·干》:“又眼眶谓之阑干。”
(6).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一:“我前天才叫人买了一件衣料同周身的阑干回来,你拿去做棉袄穿,算是我送你的一点情谊。”自注:“在 光绪 中叶,即是在一八九○年前后, 四川 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颜色缎挽袖外,还要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
词语解释:栏干  拼音:lán gān
见“ 栏杆 ”。
词语解释:栏杆  拼音:lán gān
亦作“ 栏干 ”。 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南朝 梁 王筠 《奉和皇太子忏悔应诏》:“睿艷似烟霞,栏杆若珠琲。” 唐 李绅 《宿扬州水馆》诗:“閒凭栏干指星汉,尚疑轩盖在楼船。”《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六桥上朱红栏杆,堤上栽种桃柳。” 叶圣陶 《城中》:“城里的街道极窄……行人曲着身子贴着店家的栏干相让。”
词语解释:江干  拼音:jiāng gān
江边;江岸。 南朝 梁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唐 王勃 《羁游饯别》诗:“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王国良 ﹞至江干为渡船所苦,遂露宿江滸,平明始得渡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杨柳若干株,摇曳江干;小桥村市,出没烟云水气之中。”
词语解释:相干  拼音:xiāng gān
亦作“ 相奸 ”。
(1).互相干扰;互相干犯。《文子·下德》:“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干。”《韩非子·饬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淮南子·主术训》:“各守其职,不得相奸。” 宋 司马光 《和子华过王帅家见梅花盛开》:“犹足携觴同醉在,只愁风雨横相干。”
(2).相关联;相牵涉。《左传·僖公四年》“风马牛不相及” 唐 孔颖达 疏:“谓牛马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元 张养浩 《寨儿令·赴詹事丞》曲:“名不相干,利不相关,天地一身闲。” 茅盾 《劫后拾遗》二:“他笑了笑,‘反正是义勇队,和我们是不相干的。’”
(3).有所求。 宋 苏轼 《与蒲传正书》:“退居之后,决不能食淡衣麄,杜门絶客,贫亲知相干,决不能不应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太仓相公》:“﹝ 王忬 ﹞甫至京,而有 蒙阴 人 淮安府 同知 公一杨 者,故己未进士,从郎署屡蹶,至此具疏建白,而以私书相干。”
词语解释:不相干  拼音:bù xiāng gān
(1).不相犯;不相干扰。《淮南子·兵略训》:“前后不相捻,左右不相干。”
(2).不相关涉。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智与仁,不相干也。有不知之性,何妨为仁之行?” 宋 刘克庄 《再次竹溪韵》之一:“纵有閒愁天样大,此翁烂醉不相干。”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还不肯在不相干的大人前,披露我的弱点。”
(3).不要紧,没有关系。 宋 范成大 《次韵孙长文泊姑苏馆》:“闻道扁舟春共载,雪云虽冷不相干。”《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不相干。这书断然写不得。” 茅盾 《锻炼》二:“总而言之,不相干,腿上擦伤了一点。”
词语解释:丰干  拼音:fēng gān
(1).高大的茎干。 晋 张协 《安石榴赋》:“倾柯远櫂,沉根下盘,繁茎篠密,丰干林攒。”
(2).高大的躯干。 明 赵南星 《明孝廉曹仲子墓志铭》:“ 仲子 丰干皙颜,谈笑芬芳。” 清 王源 《张采舒诗序》:“予初意 采舒 必伟丰干,瞻视非常,持论雄快不覊。”
词语解释:比干  拼音:bǐ gān
商 纣王 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 纣王 ,被剖心而死。《庄子·人间世》:“昔者 桀 杀 关龙逢 , 紂 杀王子 比干 。” 成玄英 疏:“ 比干 , 殷紂 之庶叔,忠諫而被割心。”《史记·殷本纪》:“ 紂 愈淫乱不止。 微子 数諫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比干 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强諫 紂 。 紂 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 比干 ,观其心。”
词语解释:一干  拼音:yī gān
犹一帮,一伙。《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听得有杀人公事,即便陞堂,便叫一干人犯逐一从头説来。”《水浒传》第二六回:“众邻舍却待起身, 武松 把两隻手只一栏,道:‘正要説话,一干高隣在这里,中间高隣那位会写字?’”《红楼梦》第一回:“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在群众底叫声中,这一干人进了广场中间的圈地。”
词语解释:若干  拼音:ruò gān
多少。用于指不定量。《墨子·天志下》:“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汉书·食货志下》:“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 元 乔吉 《折桂令·寄远》曲:“乾闹了若干时,草本儿欢娱,书彻货儿相思。” 王统照 《山道之侧》:“谁明白老婆子从他手中用过若干钱?”
鲜卑 族复姓。 北周 有 若干惠 。见《周书》本传。
词语解释:兰干  拼音:lán gān
织品名。《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綾锦。”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古 哀牢国 ﹞有兰干细布。兰干,獠言紵也,织成文如綾锦。”
词语解释:朱干  拼音:zhū gān
红色的盾。《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舒和》:“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旧唐书·音乐志三》:“綵旞云迴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词语解释:河干  拼音:hé gān
河边;河岸。《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明 徐祯卿 《留别边子》诗:“孤杨生河干,嫋嫋何参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某官舟泊河干,闻汝善弹词,邀往一试。”
词语解释:无干  拼音:wú gān
(1).无所求。 晋 左芬 《啄木》诗:“无干於人,惟志所欲。”
(2).没有关系,没有牵涉。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五折:“鹿到原有,只你是梦中打的,我是醒时得的,与你无干。”《老残游记》第二十回:“倘若犯了案,你有这个凭据,就与你无干了。” 鲁迅 《三闲集·通信》:“但立意怎样,于事实是无干的。”
没有作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虽然聚得些人起来……无非打了火把,四下里照了一照,知他在何路上可以救得?乾闹嚷了一夜,一毫无干。”
词语解释:中干  拼音:zhōng gān
中型的盾。
词语解释:何干  拼音:hé gān
为何事,干什么。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胡纮》:“ 絃 又詰之曰:‘足下何干至此?’先生对曰:‘亲病求医。’”《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僉事 ﹞忽听得知县来到正厅上,想道:‘这时候到此何干?必有蹺蹊,莫非前事有人告发了?’”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九门都闭,青鸞有信凭谁寄?不如回去,立在这裡何干?”
犹言有什么相干。用反问语气表示不相干。《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五卷:“ 徽 商道:‘既然如此,与小儿何干?’”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他们孩子家,在闺中闷不过,要出去走走,与你何干?”
词语解释:风干  拼音:fēng gān
借风力吹干。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獾貍麅鹿,野豕黄羊,风乾冰冻。”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
風幹(fēng gàn):指人的风骨和才干。《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父 舆 ,有风幹。”
词语解释:石阑干  拼音:shí lán gān
石头栏杆。 元 萨都剌 《秋词》:“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亦省作“ 石阑 ”、“ 石栏 ”。 元 王逢 《景阳井》诗:“石阑漫涴臙脂色,不似湘筠染泪痕。” 清 邵长蘅 《夜游孤山记》:“竝湖行二里许,足小疲,坐 西泠桥 石栏。”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墙后花木,建筑耸出,后门一道斜向左,门前有月台,石栏回绕,有石阶数级。”
词语解释:无相干  拼音:wú xiāng gān
不相干,没关系
词语解释:天干  拼音:tiān gān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参见“ 干支 ”。
词语解释:干支  拼音:gān zhī
初作“干枝”。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 许用晦 :‘年长每劳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实对干支,殊欠浑厚,无乃晚 唐 本色歟?”参见“ 干2枝 ”。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用日干支》、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干支》
词语解释:旱干  拼音:hàn gān
干旱。《孟子·尽心下》:“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宋 曾巩 《襄州岳庙祈雨文》:“自秋不雨,方冬尚温,麦田苦於旱乾。” 鲁迅 《野草·一觉》:“草木在旱干的沙漠中间,拚命伸长他的根。”
词语解释:香干  拼音:xiāng gān
经过熏制的豆腐干。
词语解释:枕干  拼音:zhěn gān
(1).《礼记·檀弓上》:“ 子夏 问於 孔子 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干,盾。后因以“枕干”表示复仇志切。 唐 白居易 《田布赠右仆射制》:“ 镇阳 之乱, 弘正 殁焉。而 布 枕干尝胆,誓报寃耻。”
(2).指对君父忠心耿耿。 清 方苞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故不得已而呼号愤发,置其身於死地,以冀君之一寤,即古忠臣孝子枕干之义也。”
词语解释:冻干  拼音:dòng gān
在高真空下以冻结状态干燥,为此水或其他冻干溶剂快速升华,剩下多孔固体
词语解释:抽干  拼音:chōu gān
把水抽掉。例如:抽干稻田准备收割。
词语解释:晴干  拼音:qíng gān
犹晒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彊风情措大,晴乾了尤云殢雨心。”
词语解释:烘干  拼音:hōng gān
藉火烤干
词语解释:分片包干  拼音:fēn piàn bāo gān
划出范围,负责完成任务。 史良 《婚姻法执行情况中央检查组检查报告》:“在党、政、人民团体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对于群众的宣传和解决婚姻问题,采取了分片包干制,以期做到家喻户晓。”
词语解释:葡萄干  拼音:pú táo gān
晒干的葡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葡萄》:“西人及 太原 、 平阳 皆作葡萄乾,货之四方。”
词语解释:口燥唇干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亦作“ 口乾舌燥 ”。亦作“ 口乾舌焦 ”。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 柯岩 《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 袁静 《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词语解释:口血未干  拼音:kǒu xiě wèi gān
古人歃血为盟,结盟者以牲血涂口以示诚信。因谓定盟未久为“口血未乾”。《左传·襄公九年》:“ 子孔 、 子蟜 曰:‘与大国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周书·文帝纪上》:“君復与故将军同受密旨,屡结盟约,期於毕力,共匡时难。……口血未乾,匕首已发。”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嫁娶之盟,姆所亲许,天日临其上,鬼神鉴其旁,口血未乾,想或不负。”
词语解释:饷干  拼音:xiǎng gān
指军费。《清会典·户部十二·制天下之经费》:“凡岁出之款十有五……七曰餉乾之款。”
词语解释:饼干  拼音:bǐng gān
一种食品。用面粉加糖、鸡蛋、牛奶等烤制成的小而薄的块儿。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另一个问道:‘饼干呢,爸爸?’”
词语解释:十二阑干  拼音:shí èr lán gān
曲曲折折的栏杆。十二,言其曲折之多。 宋 张先 《蝶恋花》词之一:“楼上东风春不浅,十二阑干,尽日珠帘捲。” 清 陈廷焯 《蝶恋花》词:“镇日双蛾愁不展,隔断中庭,羞与郎相见。十二阑干閒倚遍,凤釵压鬢寒犹颤。”
词语解释:虾干  拼音:xiā gān
经过干燥加工的虾
词语解释:蝉喘雷干  拼音:chán chuǎn léi gān
蝉喘息,无雷声。形容酷热干旱。 前蜀 贯休 《苦热寄赤松道者》诗:“蝉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词语解释:包干  拼音:bāo gān
负责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工作。 谷峪 《萝北半月》:“留下省、地、县工作组的干部,又研究了一下分村、分片包干的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生宝 自己包干照顾 栓栓 。”
词语解释:非意相干  拼音:fēi yì xiāng gān
恶意相犯;无故寻衅。《晋书·卫玠传》:“ 玠 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将午,当有匠饼者负囊而至。囊中有钱二千餘,而必非意相干也。可闭门,戒妻孥勿轻应对。”
词语解释:乳臭未干  拼音:rǔ xiù wèi gān
身上的奶腥味还没有退尽。讥刺人幼稚无知。《说唐》第三一回:“我看你乳臭未乾,到此做什么?”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乳臭未干的 吉呵德 。”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七章:“ 成瑶 ,量她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逃不出我的手心!”
词语解释:黄干干  拼音:huáng gān gān
形容枯黄。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我见他皮壳骷髏,面色儿黄乾乾浑消瘦。”《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两弯眉叶,黄乾乾云鬟。”
词语解释:梨干  拼音:lí gān
梨子加工所制的果干。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又有托小盘卖乾菓子,乃旋炒银杏……梨条、梨乾、梨肉。”
词语解释:库若干  拼音:kù ruò gān
复姓。见《通志·氏族五》
词语解释:枯干  拼音:kū gān
亦作“ 枯榦 ”。
(1).枯老的树干。《梁书·侯景传》:“大风一振,枯干必摧。凝霜暂落,秋蔕自殞。” 唐 柳宗元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诗:“锻羽集枯榦,低昂互鸣悲。”
(2).指拐杖。 元 郝经 《楷木杖笏行》:“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 孟 韩 力。”
枯乾:1.枯竭;枯萎。 元 吴莱 《小园见园丁缚花》诗:“皮肤早蝎蚀,骨髓愳枯乾。” 老舍 《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
(2).指枯死之人或物。 明 刘基 《题林以仁平反诗卷》诗:“抗词动鬼神,润泽生枯乾。”
词语解释:浥干  拼音:yì gān
谓以干布等物敷湿处吸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 和父 笑曰:‘吾能三日已此疾。法当先以淡虀水涤疮口,浥乾。’”
词语解释:水米无干  拼音:shuǐ mǐ wú gān
见“ 水米无交 ”。
词语解释:水米无交  拼音:shuǐ mǐ wú jiāo
(1).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旧时指官吏为官清廉,无所取于民。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这 河南府 有个能吏 张鼎 ,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僂儸,却与百姓水米无交。” 明 张居正 《答云南巡抚言沐镇守安土司事》:“昔也受贿之人,皆袖手捲舌,莫一言为之辩释。乃僕,水米无交之人耳。故知凡避嫌者,皆内不足也。”
(2).多指互不相涉。《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是个远方过路的人,合他水米无交。”亦作“ 水米无干 ”。 朱自清 《我是扬州人》:“我知道 上海 虽然也许比知道 绍兴 多些,但是 绍兴 究竟是我的祖籍, 上海 是和我水米无干的。”
词语解释:晾干  拼音:liàng gān
放在空气中除水分。例如:把湿衣服拿去晾干。
词语解释:笋干  拼音:sǔn gān
亦作“笋乾”。将笋煮熟后,榨扁,晒干而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又去买了些笋乾、盐蛋、熟栗子、瓜子之类,以为下酒之物。”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顷奉到二十日函,知特以干菜笋干见惠,甚感甚感。”
词语解释:唾面自干  拼音:tuò miàn zì gān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词语解释:糕干  拼音:gāo gān
一种条块状食品。主要用米麦粉制成。 冰心 《姑姑·分》:“一两天内我们就得走了!我回去跟着六十多岁的祖母。我吃米汤、糕干……但是我不在乎!”
词语解释:稀不相干  拼音:xī bù xiāng gān
犹言毫不相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若是在别的人呢,这是稀不相干的事。”
词语解释:苏打饼干  拼音:sū dá bǐng gān
一种由苏打发粉与酸牛奶或酪乳发涨面粉而做成的饼干
词语解释:肉干  拼音:ròu gān
晒干的肉片(如牛肉)
词语解释:寝苫枕干  拼音:qǐn shān zhěn gān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礼记·檀弓上》:“ 子夏 问於 孔子 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孔子 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词语解释:焦干  拼音:jiāo gān
(1).极其干燥。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困》:“振急絶理,常阳不雨。物病焦乾,华实无有。”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三章:“晒得焦干的玉米棒、高粱穗捆得好好的。”
(2).喻拮据。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我这几日不曾见他,就弄我手里都焦乾了。”
词语解释:焙干  拼音:bèi gān
在火上烤干
词语解释:大包干  拼音:dà bāo gān
即“包干到户”。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农户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计划和组织领导下,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产品除扣去总的税款外,完全归己所有
词语解释:白干  拼音:bái gān
(1).平白无故。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八出:“白乾骗了我三文。”《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 郭威 ﹞走去他手中夺将剑来,白乾地把那廝杀了,将身逃归 邢州路 去。”
(2).白酒。高粱酒的通称。 闻一多 《诗与批评·飞毛腿》:“一天少了说也得二三两白干儿,醉醺醺的一死儿拉着人谈天儿。” 老舍 《四世同堂》六十:“ 李老人 看了 小文 一眼,向他点点手:‘ 文爷 ,你去弄几两白干吧,我心里难过!’” 杨朔 《〈铁流〉的故事》:“反正一听,就觉得特别够味,好像喝了四两白干,浑身上下都是力气。”
词语解释:外强中干  拼音: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彊中乾。精气内伤,神沮脉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笔大,不解理财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几万,虽不至于像从前吃尽当光光景,然而不免有点外彊中乾了。” 朱自清 《历史在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可也不免外强中干--外强是自大,中干是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