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首字词组
幼妇幼妇辞幼时幼艾幼少幼驹幼稚病幼苗
幼稚幼妇词幼眇幼龄幼布幼教幼碎幼色
幼子幼志幼冲幼秧幼体幼林幼弱 
幼学幼孤幼君幼愿幼功幼狐幼蒙 
幼妇碑幼儿幼童幼妙幼儿园幼昧幼虫 
幼小幼主幼累幼嫩幼齿幼辈幼稚园 
幼年幼壮幼海幼孺幼风幼钱幼科 

词语解释:幼妇  拼音:yòu fù
少女。借指“妙”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齏辛寻幼妇,醴酒忆先王。”参见“ 幼妇碑 ”。
词语解释:幼妇碑  拼音:yòu fù bēi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魏主 来顾,赏幼妇之碑。 秦 师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胡韫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证三生石,无奈重摩幼妇碑。”参见“ 幼妇辞 ”。
词语解释:幼稚  拼音:yòu zhì
亦作“ 幼穉 ”。
(1).年纪小;未成熟。《汉书·王莽传上》:“君年幼稚,必有寄託而居摄焉。”《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臣( 李泌 )幼稚时念《黄臺瓜辞》,陛下尝闻其説乎?”《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十五年》:“诸王幼穉,早离顾復。”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般地说, 中国 幼稚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替我们预备关于社会情况的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
(2).指幼孩。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 軾 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徒步相随。其餘守舍,皆妇女幼稚。” 元 耶律楚材 《又索六经》诗:“莫教幼穉空相忆,日月求书到鲤庭。”《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妇女幼稚,号啼道路,殊甚惨也。”
(3).谓缺乏经验或智能薄弱。《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加以幼稚愚惑,不明义理,幸得免离茅屋之下,备后宫埽除。”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词语解释:幼子  拼音:yòu zǐ
幼小的儿子。例如:弱妻幼子。
词语解释:幼学  拼音:yòu xué
(1).《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郑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宋 陆游 《杨夫人墓志铭》:“二子未从外塾,而於幼学之事,各已通贯精习,卓然为奇童矣。”
(2).称初入学的学童。《天雨花》第十二回:“众人尽赞 黄小姐 ,真乃仙才天纵成;此诗全不似幼学, 静英 谦逊不停声。”
词语解释:幼妇碑  拼音:yòu fù bēi
即 曹娥 碑。因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故名。 唐 张说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 魏主 来顾,赏幼妇之碑。 秦 师不侵,尊死士之壠。” 唐 杜甫 《偶题》诗:“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胡韫玉 《重展亡友朝露墓》:“何因再证三生石,无奈重摩幼妇碑。”参见“ 幼妇辞 ”。
词语解释:幼妇辞  拼音:yòu fù cí
亦作“ 幼妇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修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 修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泛指极好的诗文。 明 王世贞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絶妙文章幼妇词。”
词语解释:幼小  拼音:yòu xiǎo
年幼;未成年。《后汉书·李固传》:“帝尚幼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幼小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年纪幼小时,巴不得风吹得大。” 冰心 《寄小读者》十:“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词语解释:幼年  拼音:yòu nián
(1).谓年纪幼小。《汉书·王莽传上》:“皇帝幼年,朕且统政,比加元服。”《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 唐璧 道:‘某幼年定下一房亲事,因屡任南方,未成婚配。’” 冰心 《寄小读者》十:“暂时无从再打听关于我幼年的消息。”
(2).指年幼者。《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
词语解释:幼妇辞  拼音:yòu fù cí
亦作“ 幼妇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修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 修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泛指极好的诗文。 明 王世贞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絶妙文章幼妇词。”
词语解释:幼妇词  拼音:yòu fù cí
见“ 幼妇辞 ”。
词语解释:幼妇辞  拼音:yòu fù cí
亦作“ 幼妇词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修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齏臼’八字…… 修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泛指极好的诗文。 明 王世贞 《项子出新编索序余病未能讽咏来美聊成短述》诗:“浮名人自惜,孤调晚堪疑。欲定《三都》价,难评幼妇辞。”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絶妙文章幼妇词。”
词语解释:幼志  拼音:yòu zhì
幼年时的志向。《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弃尔幼志。”《楚辞·九章·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朱熹 集注:“幼志,言自幼而已有此志,盖其本性然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推远童稚之幼志。”
词语解释:幼孤  拼音:yòu gū
年幼的孤儿。《管子·四时》:“一政曰,论幼孤,舍有罪。”《汉书·景帝纪》:“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 晋 潘岳 《杨仲武诔》:“恤养幼孤。”
词语解释:幼儿  拼音:yòu ér
年幼的儿童。一般指一足岁到六、七足岁的小孩儿。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三:“这情景正像一个年青的母亲不得不把她底幼儿抛掉一样。”
词语解释:幼主  拼音:yòu zhǔ
年幼的君主。《汉书·魏相传》:“幼主新立。” 南朝 梁 沉约 《恩倖传论》:“权倖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王世子臣下呼称幼主万岁。”
词语解释:幼壮  拼音:yòu zhuàng
指青少年时期。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及轻年。”
词语解释:幼时  拼音:yòu shí
童年、儿时
词语解释:幼眇  拼音:yòu miǎo
(1).幽微;微妙。《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颜师古 注:“幼眇,精微也。” 汉 扬雄 《长杨赋》:“抑止丝竹晏衍之乐,憎闻 郑 卫 幼眇之声。”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乳哺动物愈进化矣,幼眇之音,姝丽之色,芳泽之气,至于蝯狙而能乐之,其所乐者,亦几微也。”
(2).窈窕,美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念穷极之不还兮,惟幼眇之相羊。” 颜师古 注:“幼眇犹窈窕也。”
词语解释:幼冲  拼音:yòu chōng
谓年龄幼小。《书·大诰》:“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歷服。”《汉书·循吏传序》:“ 孝昭 幼冲, 霍光 秉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周恭帝 幼冲,军政多决於 韩通 。”《明史·明昇传》:“足下幼冲,席先人业,据有 巴 蜀 。”
词语解释:幼君  拼音:yòu jūn
年幼的君主。《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 桓 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词语解释:幼童  拼音:yòu tóng
小孩。 汉 蔡邕 《与人书》:“ 邕 薄祜,早丧二亲,年踰三十,髩髮二色,叔父亲之,犹若幼童。” 晋 张翰 《周小史》诗:“翩翩 周生 ,婉孌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清文献通考·刑二》:“凡抢夺妇女、拐骗幼童,本犯从重治罪。”
词语解释:幼累  拼音:yòu lèi
指年幼的儿女。 唐 薛逢 《老去也》诗:“廻看幼累与老妻,俱是途中远行客。” 宋 王禹偁 《送鞠仲谋序》:“当时未名,以乞丐自给,无立锥之地以息幼累。”
词语解释:幼海  拼音:yòu hǎi
渚名。《山海经·东山经》:“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 无皋之山 ,南望 幼海 。” 郭璞 注:“即 少海 也。《淮南子》曰,东方有渚曰 少海 。”
词语解释:幼艾  拼音:yòu ài
(1).年轻美好的女子。《战国策·赵策三》:“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战国策·齐策三》“ 齐王 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汉 高诱 注:“孺子,幼艾美女也。”
(2).犹长幼。《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 王逸 注:“幼,少也;艾,长也。”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
词语解释:幼龄  拼音:yòu líng
幼年。 晋 曹毗 《对儒》:“奇发幼龄,翰披儒童。” 唐 孟郊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诗:“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臺。”
词语解释:幼秧  拼音:yòu yāng
秧苗。 明 杨慎 《悯旱》诗:“下田半湿高全圻,幼秧欲焦老差碧。”
词语解释:幼愿  拼音:yòu yuàn
年幼而谨慎老实。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词语解释:幼妙  拼音:yòu miào
幽微。《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復扬。” 刘良 注:“幼妙,细声。”
词语解释:幼嫩  拼音:yòu nèn
柔弱、稚嫩。例如:幼嫩的小脸儿。
年龄小,不成熟。例如:他还很幼嫩,不能担此重任。
词语解释:幼孺  拼音:yòu rú
孩童。 唐 萧颖士 《登宜城故城赋》:“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僕御,有啼呼之幼孺。”
词语解释:幼少  拼音:yòu shǎo
(1).幼小。《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 孔 传:“言王往日幼少,不敢及知,天始命 周 家安定天下之命,故已摄。”《汉书·王莽传上》:“ 周成王 幼少,称 孺子 , 周公 居摄。”《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
(2).指年幼者。《汉书·地理志下》:“濒 洙 泗 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词语解释:幼布  拼音:yòu bù
即幼钱。 清 龚自珍 《语录》:“ 莽 之十布,余获藏其八品,独少壮布、幼布耳。”参见“ 幼钱 ”。
词语解释:幼钱  拼音:yòu qián
钱名。 西汉 末 王莽 时制。《汉书·食货志下》:“ 莽 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銖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小钱径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銖,曰‘幺钱一十’。次八分,五銖,曰‘幼钱二十’。”
词语解释:幼体  拼音:yòu tǐ
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不久的幼小生物
词语解释:幼功  拼音:yòu gōng
指戏曲演员、杂技演员等童年时练成的功夫。
词语解释:幼儿园  拼音:yòu ér yuán
幼儿学前教育机构。旧时称蒙养园、幼稚园。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了便利教养,按照年龄划分为小班、大班等。
词语解释:幼齿  拼音:yòu chǐ
幼年。《隋书·徐孝肃传》:“唯 孝肃 性俭约,事亲以孝闻。虽有幼齿,宗党间每有争讼,皆至 孝肃 所平论之。”
词语解释:幼风  拼音:yòu fēng
靡靡之音。《大戴礼记·用兵》:“礼乐不行而幼风是御。”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洪氏三朝记》注曰,幼风谓幼眇之乐。《汉书》曰,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即所谓靡靡之音也。”
词语解释:幼驹  拼音:yòu jū
刚出生不久的牲畜
词语解释:幼教  拼音:yòu jiào
幼儿教育的简称
词语解释:幼林  拼音:yòu lín
尚未长成的树林
词语解释:幼狐  拼音:yòu hú
亦指某些其他幼兽(如熊,狼,狮,虎,有时还包括鲸或鲨)
词语解释:幼昧  拼音:yòu mèi
犹幽昧。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季阴幼昧,衰而不胜。”
词语解释:幼辈  拼音:yòu bèi
小辈;后辈。《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敍礼已毕, 高赞 看椅上坐。 钱 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 巴金 《家》三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主婚,幼辈不得过问--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违抗者必受惩罚。”
词语解释:幼钱  拼音:yòu qián
钱名。 西汉 末 王莽 时制。《汉书·食货志下》:“ 莽 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銖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小钱径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銖,曰‘幺钱一十’。次八分,五銖,曰‘幼钱二十’。”
词语解释:幼稚病  拼音:yòu zhì bìng
在成人生活中对于儿童般的身体、心理或情绪特征的保留;尤指不能达到性的成熟
看问题或处理问题简单化,不作深入分析的思想毛病。例如:《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词语解释:幼碎  拼音:yòu suì
犹幼弱。 宋 范仲淹 《奏乞差人部送吴遵路家属》:“本家只有一子,全未歷事,家眷幼碎。”
词语解释:幼弱  拼音:yòu ruò
(1).幼小。《礼记·明堂位》:“ 武王 崩, 成王 幼弱, 周公 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 ,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后汉书·袁安传》:“ 安 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
(2).幼童。《周礼·秋官·司刺》:“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亦指年幼的儿女。
(3).指年幼的儿女。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词语解释:幼蒙  拼音:yòu méng
年幼。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奇颖发翘,清藻在秀,诞自幼蒙,逮事 武皇 ,展矣太子,播此琼芳。”《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若事异今日,嗣子幼蒙,司徒当 周公 之事,汝不可不尽祗顺之理。” 胡三省 注引 陆德明 曰:“蒙,稚也。”
词语解释:幼虫  拼音:yòu chóng
从昆虫卵内孵化出来的幼小生物体,形态跟长成的昆虫不同
词语解释:幼稚园  拼音:yòu zhì yuán
幼儿园的旧称。 老舍 《骆驼祥子》五:“分头送少爷小姐们上学,有上初中的,有上小学的,有上幼稚园的。”
词语解释:幼科  拼音:yòu kē
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恰好这一年 青州 城里,不论大小人家,都害时行天气,叫做小儿瘟,但沾着的便死。那幼科就没请处,连大方脉的也请了去。”
词语解释:幼苗  拼音:yòu miáo
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用以比喻儿童、新生事物和新生力量等。 陶行知 《迎接民主年》:“拿出每一个人的血汗,培植民主的幼苗。”
词语解释:幼色  拼音:yòu sè
指美少年。《大戴礼记·用兵》:“踈远国老,幼色是与。” 卢辩 注:“言踈远老成而与幼色者,若 楚恭王 远 申叔时 而用 子反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