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床头
亦作“床头”。
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武 将见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帝自捉刀立牀头。”《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太公病篤,唤 可成 夫妇到牀头叮嘱。”
2.床的一端。《晋书·艺术传·韩友》:“ 友 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牀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谌容 《人到中年》二:“ 孙逸民 抬头望着阴森森竖在墙角的氧气筒,又盯着床头的心电监视仪。”词语解释:床席 拼音:chuáng xí
(1).指坐卧用具。《汉书·游侠传·万章》:“ 显 貲巨万,当去,留牀席器物数百万直,欲以与 章 , 章 不受。” 汉 袁康 《越绝书·陈成恒传》:“孤身不安牀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好色,耳不听鐘鼓者,已三年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王丞相 作女伎,施设牀席。” 唐 元稹 《秋堂夕》诗:“书卷满牀席,蠨蛸悬復升。”
(2).特指坐榻。《南史·王微传》:“终日端坐,牀席皆生尘埃,唯当坐处独净。”词语解释:床敷
床铺。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诗:“牀敷每小息,杖屨或幽寻。” 宋 陆游 《午睡》诗:“如何得一室,牀敷暖如春。”词语解释:床榻 拼音:chuáng tà
(1).床和榻的总称。泛指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要睡,床榻被窝,都是现成的。”
(2).家具。似椅而长大,可坐可躺。《晋书·王祥传》:“穿深二丈,椁取容棺……棺前但可施牀榻而已。”《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建 初不知书,乃使人题其所服器皿牀榻,为其名目以视之,久乃渐通文字。”《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李元 酒醒……惊起视之,房内牀榻帐幔,皆是蛟綃围绕。”词语解释:床屏
置于床前的屏风。 明 高启 《睡觉》诗:“炉熏靄宿润,秋满牀屏里。” 明 吴宽 《夜坐怀斋居诸公次前韵》:“布衾寒拥对牀屏,鹊遶南枝月过庭。”词语解释:床帷
床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八:“开秋肇凉气,蟋蟀鸣牀帷。”《晋书·郑冲传》:“又赐安车駟马,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牀帷簟褥。”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乘舆,案褥,牀帷,用赤黄。”词语解释:床箦
床和垫在床上的竹席。泛指床铺。 宋 陆游 《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诗:“月黑叩店门,灯青坐牀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妾謫限未满,夫人请之天曹,暂使给役,去留皆在夫人,故得长侍牀簀耳。” 李少石 《南京书所见》诗:“不作寻常牀簀死,英雄含笑上刑场。”词语解释:床铺 拼音:chuáng pù
(1).床。睡卧用具。 清 李渔 《奈何天·掳俊》:“一人抢着一个,对面骑了,就把鞍轡当了牀铺,做一出走马看花,何等不妙!”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一望而知情商也没用,因为客堂里都搭起床铺,可知确实是住满了。”
(2).床和铺的总称。泛指床。《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睡的床舖,险些攧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他﹞在一个床铺旁边,嘴里嘰嘰咕咕説了两句听不懂的话。”词语解释:床寝
睡觉用的床。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迴身赴牀寝,此愁当告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婢子无耻,玷人牀寝。”词语解释:床单 拼音:chuáng dān
(1).用作床面铺饰的宽幅织物。以纯棉或混纺纱线为原料,采用平纹、斜纹、变化组织或提花组织,在宽幅织机独幅织制。有全白、素色、彩条、彩格、印花、提花、烂花、绣花等。花型美观,布面平整,手感挺爽,坚牢耐用,是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纺织品。
(2).一种生活用品。多以纺织品制成,大体与床等长而较宽,铺在床垫之上。 徐迟 《财神和观音》:“ 李妈 给他换上一条新的床单。”词语解释:床帏 拼音:chuáng wéi
(1).床帐。《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幃。”《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中间床幃桌椅,摆设得甚是济楚。”
(2).用以喻闺房之内,夫妻之间。《红楼梦》第八十回:“正是俗语説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此时正是公婆难断床幃的事了。”词语解释:床棱
床榻承坐面的棱角。 宋 苏辙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故人隐山麓,燕坐销牀稜。”词语解释:床头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五:“且愿得志数相就,牀头恒有沽酒钱。”后因称买酒之钱为“牀头钱”。 唐 岑参 《郡斋南池招杨辚》诗:“閒时耐相访,正有牀头钱。”词语解释:床锐
床稜。 宋 苏辙 《闲居五咏·杜门》:“牀鋭日日销,髀肉年年肥。”词语解释:床笫 拼音:chuáng zǐ
(1).床和垫在床上的竹席。泛指床铺。《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 郑玄 注:“笫,簀也。”《后汉书·安帝纪》:“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於牀笫之閒。” 清 赵翼 《惊闻心馀之讣》诗:“预乞碑铭如待死,久淹牀笫本长眠。”
(2).指闺房之内;枕席之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牀笫之言不踰閾,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宋书·恩倖传论》:“况 世祖 之泥滞鄙近, 太宗 之拘挛爱习,欲不纷惑牀笫,岂可得哉!” 南朝 梁 沉约 《恩倖传序》:“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鈇鉞疮痏,搆於牀笫之曲;服冕乘轩,出乎言笑之下。”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 蔡卞 之妻 七夫人 ,颇知书,能诗词, 蔡 每有国事,先谋於牀笫,然后宣之於庙堂。”
(3).指男女房中之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向云‘可一不可再’者,以相报不在牀笫也;为君贫不能婚,将为君延一綫之续。”词语解释:床衽
床席。泛指卧具。《礼记·曲礼上》“昏定而晨省” 汉 郑玄 注:“安定其牀衽,省问其安否何如。衽,席也。”词语解释:床公
床神的俗称。 翟灏 《通俗编·神鬼》引 明 杨循吉 《除夜杂诗》:“买餳迎灶神,酌水祀牀公。”词语解释:床垠
床边。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七日四鼓梦与孺人谢恩至尊令作诗枕上口占》:“空餘破窻月,流影到牀垠。”词语解释:床簟
竹篾编制的床席。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朣朧入牀簟,髣髴鉴窗帘。”词语解释:床背阁
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词语解释:床地平
床面词语解释:床腿 拼音:chuáng tuǐ
床下部的支撑柱之一词语解释:床罩 拼音:chuáng zhào
用于遮盖床上卧具以防尘污,兼有装饰作用的织物。以纯棉、化纤、棉与化纤混纺等为原料,也有棉与化纤交织的。大多是先将纱线漂白染色后在阔幅布机上独幅织制,也有在制成基布后再经簇绒机加工或用面料加工缝绣制成。有绉纹、提花、纱罗、簇绒、印花、毛巾、衬垫等床罩。织品厚实耐用,格局别致,外型美观。词语解释:床母 拼音:chuáng mǔ
见“ 牀婆子 ”。
词语解释:床婆子
亦称“ 牀母 ”。 床神的俗称。 清 李鉴堂 《俗语考原》:“《同话録》:‘ 崔大雅 在翰苑,夜值降旨,令撰祭牀婆子文。’牀婆即今俗称牀母也。”词语解释:床筵 拼音:chuáng yán
床席。《南齐书·王思远传》:“ 思远 清脩,立身简洁。衣服牀筵,穷治素净。”词语解释:床笫之私 拼音:chuáng zǐ zhī sī
笫:床上竹垫,亦为床的代称。指夫妇间的私话、私事词语解释:床公床婆,床公床母 拼音:chuáng gōng chuáng pó , chuáng gōng chuáng mǔ
床神。旧俗小儿生三日沐浴(叫三朝洗儿)必祭床公床婆词语解释:床下安床 拼音:chuáng xià ān chuáng
1.同"床上施床"。词语解释:床架 拼音:chuáng jià
床的框架,通常包括连床脚的搁头的一端,连床脚的搁脚的一端,以及连接的侧边或横杆
一种沿横向或纵向支托床板的结构词语解释:床头金尽 拼音:chuáng tóu jīn jìn
谓身边钱财耗尽,陷于贫困境地。语出 唐 张籍 《行路难》诗:“君不见牀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居娼家半年,床头金尽,大为姊妹行齿冷。” 元 乔吉 《山坡羊·冬日写怀》曲:“世情别,故交絶,牀头金尽谁行借。词语解释:床板 拼音:chuáng bǎn
通常铺在床的弹簧屉和草垫褥之间的硬且薄的宽木板
没有床架和弹簧的简陋小硬床词语解释:床位 拼音:chuáng wèi
医院、旅馆、轮船等为病人、旅客、住宿者设置的铺位,或为其服务对象设置的床铺。词语解释:床垫 拼音:chuáng diàn
垫在床上的用品词语解释:床头柜 拼音:chuáng tóu guì
一种小型床侧柜,放置灯具等物词语解释:床上迭床 拼音: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
1.同"床上施床"。词语解释:床公床婆,床公床母 拼音:chuáng gōng chuáng pó ,chuáng gōng chuáng mǔ
床神。旧俗小儿生三日沐浴(叫三朝洗儿)必祭床公床婆词语解释:床闼
指内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吾得一美人,而千古之美人皆在牀闥矣!” 清 龚自珍 《论私》:“日月不照人牀闥之内,日月有私也。”词语解释:床裙
古代一种生活用品。长方形,多为布制,安装于床的四周,用以防止沾污床帐。《宋史·舆服志五》:“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额道、项帕、覆旌、牀裙,毋得用纯锦徧绣。”《红楼梦》第十七回:“椅搭、桌围、牀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参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床帐》。词语解释:床贴
床帷。 宋 俞成 《萤雪丛说》卷二:“正如京师人卖牀贴,恰用得著。”按,《释名·释床帐》:“牀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词语解释:床栏
亦作“床栏”。 床两端(或兼后侧)的栏杆。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床帐》:“亦有反此旧制,而使帐出牀外者,善则善矣,其如夏月驱蚊匿于牀栏曲折之处,有若负嵎。” 鲁迅 《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夫妇在灯下作工,床栏上扶着一个小孩子。”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时时以杖代筑,练习打击,或击床栏,或击坐椅。”词语解释:床屋
谓迭床架屋。喻重复累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序》:“备书微婉,恐貽牀屋之尤;全採风謡,惧招流俗之説。”词语解释:床茵
床褥。《后汉书·桓荣传》:“赐以牀茵、帷帐、刀剑、衣被。” 清 姚鼐 《宋双忠祠碑文》:“既得死所,安於牀茵。烈士搏膺,市人流涕。”词语解释:床子弩
亦作“床子弩”。 带木架的大弩。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兵器》:“国工署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鎧、贝装……弩橦、牀子弩,凡三万二千。”《宋史·魏丕传》:“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 丕 增造至千步。”参阅《文献通考·兵十三》。词语解释:床婆子
亦称“ 牀母 ”。 床神的俗称。 清 李鉴堂 《俗语考原》:“《同话録》:‘ 崔大雅 在翰苑,夜值降旨,令撰祭牀婆子文。’牀婆即今俗称牀母也。”词语解释:床杌
上下马用的垫脚凳。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高帝 不欲勛武臣废习骑射,故虽公侯极品,而出必乘马,上下不用牀杌。”词语解释:床帐
挂在床上的帐子。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对牀帐而太息,慕二亲以增伤。”《南史·毛惠素传》:“性至孝,母服除后,更修母所住处牀帐屏帷,每月朔十五向帷悲泣。”《红楼梦》第二三回:“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牀帐。”词语解释:床上安床
同“ 床上施床 ”。 见“ 牀上施牀 ”。
词语解释:床上施床
喻无谓之重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 魏 晋 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牀上施牀耳。”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如 班 书《地理志》,首全写《禹贡》一篇。降为后书,持续前史。盖以水济水,牀上施牀,徒有其烦,竟无其用,岂非惑乎?”亦作“ 牀上安牀 ”。 宋 邵雍 《闲行吟》之三:“梦中説梦重重妄,牀上安牀叠叠非。”词语解释:床上施床
喻无谓之重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 魏 晋 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牀上施牀耳。”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如 班 书《地理志》,首全写《禹贡》一篇。降为后书,持续前史。盖以水济水,牀上施牀,徒有其烦,竟无其用,岂非惑乎?”亦作“ 牀上安牀 ”。 宋 邵雍 《闲行吟》之三:“梦中説梦重重妄,牀上安牀叠叠非。”词语解释:床沿
亦作“床沿”。 床边。《红楼梦》第二六回:“ 袭人 便走上来,坐在牀沿上推他。” 鲁迅 《呐喊·明天》:“ 单四嫂子 正抱着他的 宝儿 ,坐在床沿上。” 谌容 《人到中年》十七:“他歪倒身子在床沿上睡着了。”词语解释:床头人
指妻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君一丈夫,不能为牀头人吐气耶?”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临行,女泣告 叶 :‘若蹉跎,可不必回见牀头人矣。’”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四川马厂山》:“然须祕密,虽牀头人勿洩也。”词语解释:床上叠床
同“ 床上施床 ”。 明 徐渭 《〈四书绘〉序》:“而传註讲章,转相缠説,未免牀上叠牀。”词语解释:床垂
床沿。 汉 王粲 《神女赋》:“登筵对兮倚牀垂,税衣裳兮免簪笄。” 晋 潘岳 《寡妇赋》:“退幽悲於堂隅兮,进独拜於牀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