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共12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廊庙高庙赛庙灵庙告庙湘妃庙先师庙陆马庙
清庙太庙孔庙小庙哭庙五庙孔子庙飨庙
宗庙寝庙仁庙水庙辞庙武庙袄庙群庙
遗庙祖庙谒庙宫庙吴相庙二庙考庙召庙
九庙双庙神庙岩庙坛庙神女庙邑庙关帝庙
原庙家庙周庙园庙行庙社庙寺庙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塔庙佛庙龙庙楚庙黄陵庙祢庙吹笙庙道庙
野庙陵庙登庙公庙黄牛庙祧庙夫子庙逛庙
祠庙七庙文庙别庙鹤庙毁庙仙女庙二王庙
郊庙岳庙天庙徽庙世庙近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羽仪廊庙

词语解释:廊庙  拼音:láng miào
殿下屋和太庙。指朝廷。《国语·越语下》:“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后汉书·申屠刚传》:“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 李贤 注:“廊,殿下屋也;庙,太庙也。国事必先谋於廊庙之所也。” 宋 叶适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夫同在廊庙,徒晚觉于十年之后。”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既食朝廷之禄,敢忘廊庙之忧!”
词语解释:清庙  拼音:qīng miào
(1).《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 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 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
(3).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登明堂,坐清庙。” 郭璞 注:“清庙,太庙也。”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但听临春歌《玉树》,不闻清庙奏朱弦。” 章炳麟 《訄书·订文》:“清庙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于赋颂者,四千名而足。”
词语解释:宗庙  拼音:zōng miào
(1).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国语·鲁语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今 秦 攻 魏 , 魏 急而公子不恤,使 秦 破 大梁 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 唐 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叶恩 《上振贝子书》:“甲午之役,陵寝躪于戎马之足;庚子之乱,宗庙翻夫五色之旗。”
(2).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墨子·非命下》:“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后汉书·伏湛传》:“猾臣 王莽 ,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 莽 ,故羣下推立 圣公 ,以主宗庙。”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而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臣窃惑之。”《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统领禁省, 汉 家故事。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词语解释:遗庙  拼音:yí miào
犹古庙。 唐 杜甫 《武侯庙》诗:“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衢州 ,故 会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氏 ,支县 龙丘 有 偃王 遗庙。” 明 高启 《剡原九曲》诗之一:“石砚久难磨,空林闭遗庙。”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 西京 遗庙在,洒扫及冬烝。”
词语解释:九庙  拼音:jiǔ miào
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 王莽 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晋 潘岳 《西征赋》:“由伪 新 之九庙,夸宗 虞 而祖 黄 。” 清 顾炎武 《井中心歌》:“有 宋 遗臣 郑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庙。” 清 戴名世 《徐节妇传》:“数百年故国,威灵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庙隳,子孙夷,彼公侯将相,未闻有一如节妇者。”
词语解释:原庙  拼音:yuán miào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 ,以 沛宫 为 高祖 原庙。” 裴骃 集解:“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 唐 唐彦谦 《长陵》诗:“ 丰 上旧居无故里, 沛 中原庙对荒丘。”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庙在郡国亦名原庙》:“﹝ 汉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庙,原庙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蚕之原,既有大庙,又有此庙,是取‘重’、‘再’为义也。” 清 吴伟业 《钟山》诗:“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词语解释:塔庙  拼音:tǎ miào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塔庙:塔婆,或义译为庙。”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衞。”《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 胡三省 注:“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宫宇,号为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参见“ 塔 ”。
词语解释:野庙  拼音:yě miào
野外庙宇。 宋 陆游 《思蜀》诗:“瑞草溪桥路, 青衣 野庙壖。”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路当出其东隅,而遥闻洞前人声沸然,乃迂而西北至其下,则村氓之羣社於野庙者也。” 清 厉鹗 《八月十五日同敬身观潮》诗:“买酒旗亭望山远,焚香野庙拜潮生。”
词语解释:祠庙  拼音:cí miào
祠堂,庙堂。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旧俗存祠庙,空山泣鬼神。” 唐 杜甫 《登楼》诗:“可怜 后主 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明 常伦 《过韩信岭》诗:“带礪山河在,丹青祠庙新。”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巷议街谈,辗转相传……甚至记坛宇而陈仪跡,因祠庙而述鬼神,是谓 齐 东之谈,堪续 虞初 之著,此又一类也。”
词语解释:郊庙  拼音:jiāo miào
(1).古代天子祭天地与祖先。《书·舜典》“汝作秩宗” 孔 传:“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 孔颖达 疏:“郊谓祭天南郊,祭地北郊;庙谓祭先祖,即《周礼》所谓天神人鬼地祇之礼是也。”《清史稿·礼志十一》:“ 高宗 母 崇庆皇太后 钮祜禄氏 ,四十二年正月崩……礼臣上丧仪,援 雍正 九年例,二十七日内遇郊庙大事,素服致祭,乐设不作。”
(2).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使从事中郎 徐勛 ,就发遣 操 ,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章炳麟 《訄书·述图》:“ 汉 建昭 四年春正月,以诛 郅支 单于告祠郊庙,羣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
(3).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庙的音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暨 后汉 《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 夔 旷 。” 周振甫 注:“郊庙:郊,祭天乐;庙,祭祖庙乐。”
(4).借指国家政权。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王莽 窃位, 汉 祚中移。考翼佐 世祖 ,匡復郊庙,锡封茅土。”
词语解释:高庙  拼音:gāo miào
(1).死后庙号为“高”的君主。具体所指随文而定。(1)指 汉高祖 刘邦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 高庙 、太后何?’”(2)指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 乾隆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杭州 徐文穆 公,本为国朝贤相, 乾隆 九年,引疾去位。 高庙 赐诗,以宠其行云。” 康有为 《将至桂林望诸石峰》诗:“ 倪迂 狮林 少奥诡, 高庙 叹慕力追摹。” 陈迩冬 等注:“ 高庙 指 清高宗 ( 乾隆帝 ,名 弘历 。)”
(2).宗庙。《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建武 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於 洛阳 ,立郊兆于城南。” 李贤 注:“ 光武 都 洛阳 ,乃合 高祖 以下至 平帝 为一庙,藏十一帝主於其中。”
词语解释:太庙  拼音:tài miào
帝王的祖庙。《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新主入庙,礼合祧藏太庙中第一夹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其祭仪祭器,一如太庙之制。”
词语解释:寝庙  拼音:qǐn miào
(1).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 章炳麟 《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 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2).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孔颖达 疏:“寝,人所处,庙神亦有寝,但此宜揔据人神,不应独言庙事,故以为人寝也。”《左传·襄公四年》:“经起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经言寝庙,多指宗庙言之,此寝庙则指人之寝室言之,寝室为人之所居,故鼠不敢穴。”
词语解释:祖庙  拼音:zǔ miào
供祀祖先的宫庙。《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庙。”《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神器固有归,天命固有分,祖庙固有灵,忠臣固有心,陛下其念之哉!”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河神》:“ 元 兵入 临安 ,掳太后、少主去,义不臣虏,赴 江 死,尸僵不坏,乡人义而瘞之祖庙侧。”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边境要区,割削尽去,拊背扼吭,及其祖庙,卧榻之间,鼾声四起。”
词语解释:双庙  拼音:shuāng miào
奉祀两位功臣的庙。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愈 尝从事于 汴 徐 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説 巡 ( 张巡 ) 远 ( 许远 )时事。”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 睢阳 双庙,俗谓之五侯庙。双庙者,为 张 许 忠烈而始建庙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伏波将军庙》:“ 后汉 马援 及 路博德 ,俱有功于南方,仍皆为 伏波将军 。 岭 外有 伏波将军庙 ,莫能定其名。 政和 中,修《九域图志》,遂以双庙为例,祀两神。”
词语解释:家庙  拼音:jiā miào
祖庙;宗祠。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上古叫宗庙, 唐 朝始创私庙, 宋 改为家庙。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文潞公 作家庙,求得 唐 杜岐公 旧址。”《宋史·礼志十二》:“ 庆历 元年,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立家庙。”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风水客》:“先生发愤集房族百餘人,祭家庙毕,持香祷於天。”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六讲:“前几天我到乡下进了一所祠堂,走到最后进的一间厅堂去休息,看见右边有一个孝字,左边一无所有,我想从前一定有个忠字,象这些景象,我看见了的不止一次,有许多祠堂或家庙,都是一样的。”
词语解释:佛庙  拼音:fó miào
佛寺。 唐 柳宗元 《柳州复大云寺记》:“崇佛庙,为学者居,会其徒而委之食,使击磬鼓钟,以严其道而传其言。”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序》:“ 绰 避难圃田,寓居佛庙。”
词语解释:陵庙  拼音:líng miào
陵墓与宗庙。《后汉书·陈忠传》:“ 河閒 託叔父之属, 清河 有陵庙之尊。”《南史·谢裕传》:“ 安泰 以令史职拜謁陵庙,为御史中丞 郑鲜之 所纠,白衣领职。”《新唐书·姜謩传》:“故事,太常职奉陵庙。”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八:“在陵庙下的一段平台上安置着一对大铜鼎,左右各一。”
词语解释:七庙  拼音:qī miào
(1).《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此指四亲庙(父、祖、曾祖、高祖)、二祧(远祖)和始祖庙。后以“七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 唐 杨炯 《盂兰盆赋》:“上可以荐元符於七庙,下可以纳群动於三车。”
(2).王朝的代称。 汉 贾谊 《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七庙之基,于焉永固;万邦之本,由此克寧。”《南史·宋武帝纪》:“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辱,七庙毁坠。”
词语解释:岳庙  拼音:yuè miào
(1).五岳之神的庙宇。特指东岳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霍太山 有岳庙,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 唐 司空图 《陈疾》诗:“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 宋 赵昇 《朝野类要·退闲》:“选人使臣,则监岳庙及宫观之次等也。”《水浒传》第八回:“为是前月二十八日, 林冲 与妻到岳庙还香愿,正迎见 高太尉 小衙内,把妻子调戏。”
(2).指 岳飞 庙。详“ 岳飞庙 ”。
词语解释:岳飞庙  拼音:yuè fēi miào
民间习称“岳王庙”。 宋 代名将 岳飞 的祠庙。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 栖霞岭 下。 南宋 隆兴 元年(1163年), 孝宗 即位, 岳飞 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 嘉定 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 智果院 为祠庙,即今之 岳王庙 。现存建筑系 清 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又 河南省 汤阴县 亦有 岳飞庙 。在 汤阴 县城西南隅。建于 明 初,历经修葺,建筑群面积达四千平方米。庙内有正殿、寝殿,周围有 岳云殿 、 四子殿 、 孝娥殿 、 岳珂殿 、 三代祠 等建筑,并保存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今为 岳飞纪念馆 。
词语解释:赛庙  拼音:sài miào
(1).谓参与庙会活动。 宋 范成大 《马当洑阻风居人云非五日或七日风不止谓之重阳信》诗:“趁墟渔子晨争渡,赛庙商人晚醉归。” 明 袁宏道 《过华清宫浴汤泉有述》诗:“童子驱羊去,村姑赛庙还。”
(2).谓到庙中祭神。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大孤山龙》:“明日,发 南康 ,船人曰:‘当以猪赛庙。’”
词语解释:孔庙  拼音:kǒng miào
见“ 孔子庙 ”。
词语解释:孔子庙  拼音:kǒng zǐ miào
纪念和祭祀 孔子 的祠庙。多省称“孔庙”。以 山东 曲阜 孔 庙为最早、最大。 曲阜 孔 庙原为 孔子 故宅, 鲁哀公 时立庙,历代迭加增修,至 明 中叶扩至现存规模。主要建筑物有 大成殿 、 奎文阁 、碑亭等。 大成殿 前有杏坛,传说为 孔子 讲学处。 唐 贞观 时,下诏各州县皆立 孔 庙。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既新作 孔子 庙,又令工改为 颜子 至 子夏 十人像,其餘六十子……皆图之壁。”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然而 明 末有些士大夫,曾捧 魏忠贤 入 孔 庙,被以衮冕,现在却还不至此。”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凰翔》:“五岳的庙宇, 曲阜 的 孔 庙 孔 林…… 瑞金 和 延安 等等的革命圣地,这一切都在他心上,都属于他的工作。”
词语解释:仁庙  拼音:rén miào
(1).指 宋仁宗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给事中 寇瑊 , 临汝 人,仕 仁庙 朝。”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仁庙 将欲封皇女,下崇文院检寻典故。”
(2).指 明仁宗 。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和象棋诗》:“ 明 仁庙 在东宫时,尝观二内侍象奕。”
词语解释:谒庙  拼音:yè miào
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謁庙”。《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謁庙服,紺上皁下。”《宋史·礼志十一》:“自 汉文帝 以来,皆即位而謁庙。”参见“ 告庙 ”。
词语解释:告庙  拼音:gào miào
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称“告庙”。《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於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巡狩》:“王者出,必告庙何?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庄宗 受(三矢)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辞 齐太公 庙讫,不宿於家。”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 李建泰 出师西征,我家特奉朝命,以太牢告庙,此时何等烜赫。”
词语解释:神庙  拼音:shén miào
(1).帝王的宗庙。 唐 李商隐 《南朝》诗:“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2).犹佛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赵 建武 八年,比释 道龙 和 上竺 浮图澄 ,树德劝化,兴立神庙。”
(3).称 宋神宗 赵顼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且 英宗 受天下於 仁祖 ,故 神庙 所以养 慈圣光献 者备极隆厚。”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 介甫 初以 唐 虞 之事责 神庙 ,以 皋 、 夔 、 稷 、 契 自任, 汉 唐 而下皆所不道,何其高也。”
(4).称 明神宗 朱翊钧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 神庙 天性至孝,上事圣母,励精勤政。”
词语解释:周庙  拼音:zhōu miào
周 室的宗庙。《逸周书·世俘》:“ 武王 在祀,太师奉 商王 紂 悬首白旂,妻二首,赤斾,乃以先首或入燎於 周 庙。”《左传·昭公十八年》:“使祝史徙主祏於 周 庙,告於先君。”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在昔 周 庙铸金,以为慎言之人。”
词语解释:龙庙  拼音:lóng miào
指龙王庙。 元 徐再思 有《普天乐·吴江八景·龙庙甘泉》曲。
词语解释:登庙  拼音:dēng miào
登上庙堂;立庙受祭。《淮南子·缪称训》:“故 管子 文锦也,虽丑登庙; 子产 练染也,美而不尊。”《晋书·锺雅传》:“又礼,祖之昆弟,从祖父也。 景皇帝 自以功德为 世宗 ,不以伯祖而登庙,亦宜除伯祖之文。”
词语解释:文庙  拼音:wén miào
孔子 庙。 唐 朝封 孔子 为 文宣王 ,称其庙为 文宣王 庙。 元 明 以后省称为文庙。 元 方回 《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诗:“ 武林 增炳焕,文庙鬱岩嶤。”《明史·礼志四》:“天下文庙,惟论传道以列位次;闕里家庙,宜正父子以叙彝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
词语解释:天庙  拼音:tiān miào
(1).庙堂。 前蜀 贯休 《寄韩团练》诗:“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2).星名。即营室。《国语·周语上》:“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韦昭 注:“天庙,营室也。” 晋 陆云 《岁暮赋》:“天庙既底,日月贞观。”
词语解释:灵庙  拼音:líng miào
庙宇寺观。因其供奉神灵仙佛,故称。 汉 蔡邕 《王子乔碑》:“咨访其验,信而有徵,乃造灵庙,以休厥神。”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洪涛犹鼓怒,灵庙尚凄清。”《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七》:“其近京灵庙,宜委 河南 尹……祈之。”
词语解释:小庙  拼音:xiǎo miào
(1).古代帝王高祖以下的庙,与“大庙”对言。《周礼·夏官·祭仆》:“大丧,復于小庙。” 郑玄 注:“小庙,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
(2).帝王之庶出者为其生母所立之庙。《梁书·武帝纪中》:“﹝ 天监 元年﹞冬十一月己未,立小庙。”此即 梁太祖 庶母之庙。《隋书·礼仪志二》:“又有小庙,太祖太夫人庙也。非嫡,故别立庙。”
词语解释:水庙  拼音:shuǐ miào
(1).即龙王庙。 唐 李约 《观祈雨》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簫管迎龙水庙前。”
(2).指临水的庙宇。 元 陈旅 《潇湘八景图》诗:“归帆傍水庙,簫鼓下神鸦。”
词语解释:宫庙  拼音:gōng miào
(1).犹宗庙。《史记·天官书》:“宫庙邸第,人民所次。” 晋 挚虞 《太康颂》:“洋洋四海,率礼和乐;穆穆宫庙,歌雍咏鑠。” 南朝 梁 江淹 《拟袁太尉从驾淑》诗:“宫庙礼哀敬, 枌邑 道严玄。”《宋史·乐志七》:“ 绍兴 十三年,初举郊祀,命学士院製宫庙朝献及圜坛行礼、登门肆赦乐章,凡五十有八。”
(2).借指帝王与皇室。 晋 潘岳 《西京赋》:“愍 汉氏 之剥乱,朝流亡以离析; 卓 滔天以大涤,劫宫庙而迁迹。”《宋书·周朗传》:“运钟浇暮,世膺乱餘,重以宫庙遭不更之酷, 江 服被未有之痛,千里连死,万井共泣。”
(3).宫殿和宗庙的并称。《后汉书·献帝纪》:“己酉, 董卓 焚 洛阳 宫庙及人家。”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 洛水 浮桥。山川无改,城闕为墟;宫庙隳顿,钟簴空列。”
(4).即宫观。官名。 宋 代为安排闲散官员而设,无实职。《宋史·选举志六》:“﹝ 绍兴 二年﹞上自监司、倅贰,下至掾属、给使,一郡之中,兵官八九员,一务之中,监当六七员,数倍於前日。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禄,所以重困生民。请裁省其闕,否则以宫庙之禄畀之。”参见“ 宫观 ”、“ 祠禄 ”。
词语解释:岩庙  拼音:yán miào
高大的宗庙。借指朝廷。 唐 白居易 《祭崔相公文》:“惟公德望事业,识度操履,为时而生,作国之纪,巖庙匡辅,藩部政治,父母黎元,股肱天子。”庙,一本作“ 廊 ”。《新唐书·裴度传》:“若立巖庙,委参决,必使戎虏畏威, 幽 镇 自臣。”
词语解释:园庙  拼音:yuán miào
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汉书·苏武传》:“詔 武 奉一太牢,謁 武帝 园庙,拜为典属国。”《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幸 舂陵 ,祠园庙,大置酒与 舂陵 父老故人为乐。” 宋 梅尧臣 《送宋中道朝陵仍于西都省亲》诗:“西出 虎牢关 ,南瞻园庙戟。”
词语解释:楚庙  拼音:chǔ miào
指 楚 人奉祀祖宗和神明的庙舍。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若使 羽 ( 项羽 )位承前绪,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从命,则 楚 庙不隳,有后可冀。” 唐 无可 《夏日送田中丞赴蔡州》诗:“ 楚 庙繁蝉断, 淮 田细雨生。” 黄人 《〈清文汇〉序》:“故其文光怪瑰軼,汪洋恣肆,如披《王会》之图,如观 楚 庙之壁。”
词语解释:公庙  拼音:gōng miào
指诸侯国君之庙。《礼记·郊特牲》:“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於私家,非礼也。由三 桓 始也。”《孔子家语·庙制》:“ 卫 将军 文子 将立三军之庙於其家,使 子羔 访於 孔子 。 子 曰:‘公庙设於私家,非古礼所及,吾弗知。’”
词语解释:别庙  拼音:bié miào
太庙之外另立的庙。《南史·后妃传上·殷淑仪》:“又讽有司奏曰:‘据《春秋》, 仲子 非 鲁惠公 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乃立别庙於都下。”《新唐书·礼乐志三》:“其追赠皇后、追尊皇太后、赠皇太子往往皆立别庙。”《宋史·太宗纪一》:“又以 懿德皇后 符氏 , 淑德皇后 尹氏 祔别庙。”
词语解释:徽庙  拼音:huī miào
北宋 皇帝 赵佶 庙号 徽宗 , 宋 人因称 徽宗 为“徽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徽庙 尤喜书,立学养士,惟得 杜应稽 一人。” 宋 曹勋 《北狩见闻录》:“ 徽庙 出御衣之衬一领,俗呼背心。”
词语解释:告庙  拼音:gào miào
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称“告庙”。《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於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巡狩》:“王者出,必告庙何?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庄宗 受(三矢)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大将受命》:“《唐志》云:大将出军征讨,皆告庙受鉞,辞 齐太公 庙讫,不宿於家。”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 李建泰 出师西征,我家特奉朝命,以太牢告庙,此时何等烜赫。”
词语解释:哭庙  拼音:kū miào
清 代皇帝死后,地方官吏士绅到 万寿宫 或庙宇等处哭奠,称哭庙。 清 无名氏 《辛丑纪闻》:“ 薛尔张 等六人,则与哭庙之举者也。”按, 清 代各地道观中,凡供奉皇帝万岁牌的生祠称万寿宫。
词语解释:辞庙  拼音:cí miào
辞别祖庙。指帝王被俘,家国沦亡。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词语解释:吴相庙  拼音:wú xiāng miào
伍子胥 的庙。 子胥 父兄为 楚平王 所杀,奔 吴 ,佐 吴王 伐 楚 败 越 。后因谏 夫差 勿与 越 和,赐死。后人立庙祀之,称为 吴相 庙。 唐 方干 《旅次钱塘》诗:“云藏 吴相 庙,树引 越山 禽。”
词语解释:坛庙  拼音:tán miào
坛指天坛、地坛等;庙指祖庙及诸神庙。《周礼·春官》有典祀,负责四郊坛庙的祭祀。其后历代都有掌坛庙祭祀的官员。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
词语解释:行庙  拼音:xíng miào
天子巡幸或大军出征临时所立的庙。《晋书·温峤传》:“ 嶠 於是创建行庙,广设坛场,告皇天后土祖宗之灵,亲读祝文,声气激扬,流涕覆面,三军莫能仰视。”《魏书·高祖纪下》:“乙未,解严,设坛於 滑臺城 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
词语解释:黄陵庙  拼音:huáng líng miào
(1).庙名。传说为 舜 二妃 娥皇 、 女英 之庙,亦称 二妃庙 ,在 湖南省 湘阴县 之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水西流,逕 二妃庙 南,世谓之 黄陵庙 也。” 唐 郑谷 《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 清 吴伟业 《南风》诗:“ 九疑 望断 黄陵庙 ,曾共 湘灵 拂五絃。”
(2).庙名。即 黄牛庙 。《瞭望》1991年第52期:“ 唐宣宗 大中 九年(八五五年), 黄牛庙 重修扩建。大约是考虑到 大禹 致力于疏导江河,终于使天下黎民得享景福,重修者将原庙的主祭神改为 禹王 ,并将庙名改为 黄陵庙 。”参见“ 黄牛庙 ”。
词语解释:黄牛庙  拼音:huáng niú miào
庙名。在 长江 三峡 的 黄牛滩 边。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神有功助 禹 开 江 ,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僕復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 黄牛庙 ,以显神功。”《瞭望》1991年第52期:“﹝ 黄牛滩 ﹞滩边有座享祀千年的古庙,这就是历代文人多有歌咏的 黄牛庙 。庙的右前方草坪上,有一通刻着 诸葛亮 《黄牛庙记》的石碑。”参见“ 黄牛滩 ”、“ 黄陵庙 ”。
词语解释:黄牛庙  拼音:huáng niú miào
庙名。在 长江 三峡 的 黄牛滩 边。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神有功助 禹 开 江 ,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僕復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 黄牛庙 ,以显神功。”《瞭望》1991年第52期:“﹝ 黄牛滩 ﹞滩边有座享祀千年的古庙,这就是历代文人多有歌咏的 黄牛庙 。庙的右前方草坪上,有一通刻着 诸葛亮 《黄牛庙记》的石碑。”参见“ 黄牛滩 ”、“ 黄陵庙 ”。
词语解释:鹤庙  拼音:hè miào
指寺院。 唐 顾况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诗:“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 唐 陆龟蒙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不知天隐在何乡,且欲烟霞跡暂双。鹤庙未能齐月驭,鹿门聊拟并云窗。”
词语解释:世庙  拼音:shì miào
(1).世祖庙,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之庙。《文选·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雅乐。” 李善 注引《续汉书》:“ 明帝 为 光武 起庙,号世祖庙。”
(2). 明 嘉靖帝 为其父 兴献王 朱祐杬 所立之庙。《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明年修《献皇帝实録》,建世庙於太庙左。”
(3).指 明世宗 朱厚熜 。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海忠介 惟有一袍一僕之风,始能建言 世庙 。”
词语解释:湘妃庙  拼音:xiāng fēi miào
即 湘山祠 。 唐 白居易 《画竹歌》:“东丛八茎疎且寒,忆曾 湘妃庙 里雨中看。” 宋 孙光宪 《河渎神》词之二:“江上草芊芊,春晚 湘妃庙 前。”参见“ 湘山祠 ”。
词语解释:湘山祠  拼音:xiāng shān cí
供奉 湘水 神的庙宇。在 洞庭湖 君山 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浮 江 ,至 湘山祠 。逢大风,几不得渡。”
词语解释:五庙  拼音:wǔ miào
古代诸侯立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礼记·祭法》:“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公羊传·庄公三年》:“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清 姚鼐 《与许孝亷庆宗书》:“当七庙五庙无虚主。”
词语解释:武庙  拼音:wǔ miào
唐 至 元 称奉祀 吕望 的庙。 明 清 时称供奉 关羽 的关帝庙。 民国 时合祀 关羽 、 岳飞 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 文庙 ”相对。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关壮缪》:“ 万历 二十二年,因道士 张通元 之请,进爵为帝,庙曰英烈……继又崇为武庙,与 孔 庙并祀。”
词语解释:二庙  拼音:èr miào
指父和祖父之庙。《礼记·祭法》:“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 孔颖达 疏:“考庙者,父庙也。王考庙者,祖庙也。” 清 方望溪 《教忠祠规序》:“古者建国始得立五庙, 北宋 以前犹有四庙、三庙、二庙之制。”
词语解释:神女庙  拼音:shén nǚ miào
庙名。为 巫山 神女所立之庙。在 四川省 巫山县 东 巫山 飞凤峰 麓。《清一统志·夔州府·祠庙》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 赤帝 女曰 瑶姬 ,未行而卒,葬於 巫山 之阳,故曰 巫山 之女。 楚怀王 游於 高唐 ,梦与神遇,遂为置观於 巫山 之南,号为 朝云 。”一说 瑶姬 为 西王母 之女。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瑶姬 , 西王母 之女,称 云华夫人 ,助驱鬼神,斩石疎波,有功见纪,今封 妙用真人 ,庙额曰‘凝真观’。” 唐 罗隐 《渚宫秋思》诗:“ 襄王臺 下水无赖, 神女庙 前云有心。”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名山》:“ 巫山 亦曰 巫峡 ,在 夔州府 巫山县 东三十里,下有 神女庙 。”
词语解释:社庙  拼音:shè miào
(1).社与宗庙。《宋书·武帝纪论》:“ 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
(2).旧时祭祀土地神之庙。《晋书·郭璞传》:“ 璞 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拍打,当得一物,宜急持归。’” 鲁迅 《彷徨·长明灯》:“听说: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王灵官老爷,他就害怕了,硬不拜,跑了出来,从此便有些怪。”
词语解释:祢庙  拼音:mí miào
父庙。或称考庙。《左传·襄公十二年》:“凡诸侯之丧,异姓临於外,同姓临於宗朝。同宗於祖庙,同族於禰庙。” 杜预 注:“父庙也。同族谓高祖以下。”《左传·襄公十三年》:“所以从先君於禰庙者。” 杜预 注:“从先君代为禰庙。” 孔颖达 疏:“《祭法》云,诸侯立五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此云禰庙,即彼考庙也……禰,近也。於诸庙,父最为近也。”《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视朔。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禰庙。礼也。” 范宁 注:“每月天子以朔政班于诸侯,诸侯受而纳之禰庙。”
词语解释:祧庙  拼音:tiāo miào
远祖庙。《汉书·王莽传中》:“建郊宫,定祧庙。” 唐 韩愈 《禘祫议》:“其毁庙之主,皆藏於祧庙。”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庙后殿》:“是日,已於 奉先殿 告祭,故太庙惟祭祧庙云。” 清 龚自珍 《语录》:“《春官》注,古濯、祧音近。此循其祧庙,文义明白。”
词语解释:毁庙  拼音:huǐ miào
古代宗庙制度之一。撤除不再奉祀的前代宗庙。《公羊传·文公二年》:“毁庙之主,陈于大祖。” 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后汉书·祭祀志下》:“毁庙之主,陈於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太祖。”
词语解释:近庙  拼音:jìn miào
古时谓高祖以下祖先的宗庙。《孔子家语·庙制》:“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乃为亲疏贵贱多少之数。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太祖近庙,皆月祭之。” 王肃 注:“近,谓高祖下亲为近。”
词语解释:先师庙  拼音:xiān shī miào
指孔庙。 唐 令狐峘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诗:“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羣。”
词语解释:孔子庙  拼音:kǒng zǐ miào
纪念和祭祀 孔子 的祠庙。多省称“孔庙”。以 山东 曲阜 孔 庙为最早、最大。 曲阜 孔 庙原为 孔子 故宅, 鲁哀公 时立庙,历代迭加增修,至 明 中叶扩至现存规模。主要建筑物有 大成殿 、 奎文阁 、碑亭等。 大成殿 前有杏坛,传说为 孔子 讲学处。 唐 贞观 时,下诏各州县皆立 孔 庙。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既新作 孔子 庙,又令工改为 颜子 至 子夏 十人像,其餘六十子……皆图之壁。”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然而 明 末有些士大夫,曾捧 魏忠贤 入 孔 庙,被以衮冕,现在却还不至此。”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凰翔》:“五岳的庙宇, 曲阜 的 孔 庙 孔 林…… 瑞金 和 延安 等等的革命圣地,这一切都在他心上,都属于他的工作。”
词语解释:袄庙
拜火教的庙宇
词语解释:考庙  拼音:kǎo miào
父庙。《礼记·祭法》:“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孔颖达 疏:“父庙曰考。考,考成也,谓父有成德之美也。”
词语解释:邑庙  拼音:yì miào
指城隍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遂信步走到邑庙 豫园 ,游玩一番,然后出城。”
词语解释:寺庙  拼音:sì miào
(1).佛寺的通称。《晋书·艺术传·佛图澄》:“百姓因 澄 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 阿沛·阿旺晋美 《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胜利》:“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被摧毁了,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基本上废除了。”
(2).指其他宗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处所。
词语解释:吹笙庙  拼音:chuī shēng miào
仙人 王子乔 之庙。道家传说 王子乔 好吹笙,后登仙,曾语 桓良 于七月七日在 缑岭 ( 河南 偃师 境内)相见,至时果乘白鹤而至,于是立其祠于 缑氏山 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唐 许浑 《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诗:“ 緱山 住近吹笙庙, 湘水 行逢鼓瑟祠。”
词语解释:夫子庙  拼音:fū zǐ miào
即 孔庙 。系奉祀 孔子 的庙宇, 明 清 时称文庙。 宋 欧阳修 有《襄州穀城县夫子庙记》。今 南京 夫子庙 始建于 宋 景祐 元年(公元1034年), 清 重建,其址在 江苏省 南京市 城南 秦淮河 北岸。旧为游览之地,解放后辟为人民游乐场。
词语解释:仙女庙  拼音:xiān nǚ miào
(1).庙名。旧址在今 江苏省 江都县 。 清 吴嘉纪 《夜发》诗:“水喧 仙女庙 ,月上 谢公湾 。” 清 吴嘉纪 《仙女庙》诗:“梦中乡里觉来远, 仙女庙 前花纂纂。”
(2).镇名。即今 江苏省 江都县 县治所在地。南濒 运河 ,商业繁盛,因其地有 仙女庙 ,镇以庙名。
词语解释: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拼音:zǒu le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
比喻虽然暂时脱身,但终究无法彻底逃避。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二:“如今一听说改革他土地,他就溜了!溜了你就别回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点地,你一走咱们就不敢动你么?”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一回:“走了和尚走不了庙!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亦作“ 走了和尚走不了寺 ”。 马烽 《结婚现场会》:“ 周铁娃 道:‘走了和尚走不了寺,今晚上回来再和他算帐!’”
词语解释:陆马庙  拼音:lù mǎ miào
三国 吴 陆绩 ,曾任 郁林 太守; 东汉 马援 ,曾南征 郁林 。后土人立 陆马庙 以祀二人。庙在 广西 容县 西北 大容山 南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 陆马庙 者,在 大容 南麓,乃土人以祀 陆绩 、 马援 者。”
词语解释:飨庙  拼音:xiǎng miào
帝王祭祖庙。饗,通“ 享 ”。《管子·立政》:“天子服文有章,而夫人不敢以燕以饗庙。”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师培 曰:“饗庙犹言庙享。谓不得以燕服而用为祭祀之服也。”《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天宝 十三载, 玄宗 朝献 太清宫 ,饗庙及郊, 甫 奏赋三篇。”《清史稿·礼志五》:“除夕饗庙,实始 太宗 , 世祖 本之,著为祭典。”
词语解释:群庙  拼音:qún miào
诸宗庙。《孔丛子·巡守》:“命有司告羣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
词语解释:召庙  拼音:zhào miào
蒙古族喇嘛教的寺庙。 乌兰夫 《高速度发展畜牧业》:“对于召庙的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稳妥的改造办法……召庙的定息收入,由召庙主持人集议支配。”
词语解释:关帝庙  拼音:guān dì miào
旧时供奉 三国 蜀 关羽 的庙宇。《冷眼观》第十六回:“其时 袁廷尉 的行营,是驻在京师小站上一个 关帝 庙里。”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仙霞记险》:“北面出关,下岭里许,是一个 关帝 庙,规模很大。” 茅盾 《林家铺子》五:“ 关帝 庙前那空场上,照例来了跑江湖赶新年生意的摊贩和变把戏的杂耍。”
词语解释: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拼音: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iǎo miào
谓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蒋和森 《风萧萧》三:“正如俗语所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二部第三十章:“算了,叫他跑去。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按原计划行事。”亦作“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梁斌 《红旗谱》十三:“ 运涛 说:‘你们不要担心,他跑了和尚跑不了寺,跑了他有我顶着!’” 檀林 《一个女囚的自述》二八:“那个头目模样的人,仅仅冲我说了句:‘你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等着你的好看吧。’”
词语解释:道庙  拼音:dào miào
犹道观。 宋 张师正 《括异志·率子廉》:“中书舍人守 潭州 。立夏将命祀 祝融 ,至 衡岳 游览佛寺道庿殆遍。”
词语解释:逛庙  拼音:guàng miào
赶庙会。到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闲游。《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连那个 麻花儿 听见逛庙也乐的跳跳钻钻。”《孽海花》第三回:“不想孽缘凑巧,好事飞来,忽然在逛庙的时候,彼此又遇见了。”
词语解释:二王庙  拼音:èr wáng miào
又称二郎庙。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北 玉垒关 侧 岷江 东岸,背山面江。庙前即 都江堰 。传为纪念 秦 蜀 郡守 李冰 及其子 二郎 修建 都江堰 的功绩而建。
词语解释:羽仪廊庙
指受到朝廷重视,其德行为满朝文武之楷模
共12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