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弟兄 拼音:dì xiōng
(1).弟弟和哥哥。《墨子·非儒上》:“丧父母,三年其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唐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诗之一:“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善述 道:‘我爹做过太守,止生我弟兄两人,见今哥哥恁般富贵,我要一件衣服,就不能勾了,是怎地?’”
(2).弟弟。《元典章·吏部三·改正投下达鲁花赤》:“ 太祖皇帝 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兄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土地,共享富贵。”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
(3).指哥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归宅,与二弟评议…… 张飞 言曰:‘弟兄放心,我独自去破 董卓 ,诛 吕布 。’”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弟兄休作外,几盏儿淡酒,聊復致谢。”《水浒传》第九十回:“今者拜辞还京,某等众弟兄此去前程如何,万望吾师明彰点化。” 叶紫 《火》四:“现在局子里仅仅只剩了八个弟兄,你叫我拿什么来派给你呢?” 田野 《火烧岛·放下你的鞭子》:“那不幸的弟兄被反绑在木桩上,背后插着标子。”
(5).喻不相上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无辱又无荣,论文章是弟兄。”词语解释:弟子 拼音:dì zǐ
(1).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易·师》:“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邢昺 疏:“男子后生为弟。言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弟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自卿大夫之弟子,与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师以教之。”
(2).学生。《论语·雍也》:“ 哀公 问曰:‘弟子孰为好学?’”《仪礼·士相见礼》:“与老者言,言使弟子。” 贾公彦 疏引 雷次宗 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后汉书·张酺传》:“帝先备弟子之仪,使 酺 讲《尚书》一篇,然后脩君臣之礼。” 宋 叶适 《郭府君墓志铭》:“所得非一师,为之师者多自以为不及也, 澄 犹执弟子礼恭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愿委贄为弟子,肯收録否?”按,弟子与门人、门生有别。 宋 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今文经学是官学……如 蔡玄 教授经学,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常有千人。”
(3).称道教、佛教的徒众。亦为徒众、信徒自称。《后汉书·皇甫嵩传》:“ 鉅鹿 张角 自称‘大贤良师’,奉事 黄 老 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説以疗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僧 法聪 ,是这 普救寺 法本 长老座下弟子。”《水浒传》第九十回:“长老説罢,唤过 鲁智深 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西游记》第五二回:“童儿叩头道:弟子在丹房里拾得一粒丹。”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大慈大悲的 观世音 ,弟子吃斋唸佛,谢你老人家保佑了我的儿子。”
(4).弟弟的儿子。《后汉书·应劭传》:“弟子 瑒璩 ,并以文才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邓攸 始避难,於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梨园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六:“ 开元 二年, 玄宗 ……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於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至今谓优女为弟子,命伶魁为乐营将者,此其始也。” 清 孙枝蔚 《题梨园图》诗:“弟子教成月娥笑,能得花前听几回!”
(6). 宋 元 时也用以称妓女。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近世择姿容,习歌舞,迎送使客侍宴女子,谓之弟子,其魁谓之行首。”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卖弄的有伎俩,卖弄的有艳姿,则落的临老来呼弟子。”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恋着那送旧迎新泼弟子。”词语解释:弟昆 拼音:dì kūn
见“ 弟昆 ”。词语解释:弟妹 拼音:dì mèi
(1).弟弟和妹妹。《北史·崔亮传》:“弟妹饥寒,岂容独饱。”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2).弟弟的妻子。 刘梅村 等《李二嫂改嫁》第六场:“ 李七 :‘弟妹,这是给谁做的?’ 李二嫂 :‘给前方同志们做的。’” 魏连珍 《不是蝉》:“你还是大伯子哥哩,怎么和弟妹开起玩笑来了!”词语解释:弟子员 拼音:dì zǐ yuán
汉 对太学生、 明 清 对县学生员的称谓。《汉书·儒林传序》:“今天子太学弟子少,於是增弟子员三千人。”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交情敢説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词语解释:弟弟 拼音:dì di
(1).同父母、同父或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我有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2).称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如:叔伯弟弟;远房弟弟。
悌弟。言弟能敬顺兄长。《汉书·刘向传》:“ 舜 禹 忠臣, 周公 弟弟。” 颜师古 注:“弟弟者,言弟能顺理也。上弟音徒计反。”《汉书·黄霸传》:“孝子弟弟,贞妇顺孙。”词语解释:弟靡 拼音:dì mǐ
谓柔顺而随波逐流。《庄子·应帝王》:“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郭象 注:“变化頽靡,世事波流,无往而不因也。” 成玄英 疏:“頽者,放任;靡者,顺从。”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序》:“汝神禫其中,弟靡其侧,復何騖哉?”词语解释:弟父 拼音:dì fù
上古医师名。《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上古医曰 弟父 。 弟父 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蒭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復如故。”一说,弟为“茅”之讹。 许维遹 集释:“ 赵怀玉 云:‘弟’当是‘茅’之譌,《説苑·辨物篇》作‘苗父’。 赵 校是也。”词语解释:弟舍 拼音:dì shè
宅第。《后汉书·李固传》:“ 顺帝 览其对,多所纳用,即时出阿母还弟舍,诸常侍悉叩头谢罪,朝廷肃然。”《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张朔 ﹞因匿兄 让 弟舍,藏於合柱中。”词语解释:弟兄相狱
兄弟相互诉讼词语解释:弟郎
兄弟词语解释:弟老的
排行最小的词语解释:弟长 拼音:dì cháng
谓年少的和年长的相互友爱。《墨子·非命上》:“是以入则孝慈於亲戚,出则弟长於乡里。”《礼记·乡饮酒义》:“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於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陆德明 释文:“能弟,音悌。”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嫁聚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词语解释:弟子都养 拼音:dì zǐ dōu yǎng
替学生管理伙食的人。《汉书·儿宽传》:“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 孔安国 。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 颜师古 注:“都,凡众也。养,主给烹炊者也。贫无资用,故供诸弟子烹炊也。”词语解释:弟布 拼音:dì bù
王莽 时钱币名。《汉书·食货志下》:“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銖,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銖,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是为布货十名。” 颜师古 注:“布亦钱耳。谓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词语解释:弟道 拼音:dì dào
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第一件对着父母先要尽了子道,对着弟兄要尽了弟道。”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做弟弟的没有尽到弟道,所以连自己的哥哥都不相信他了。”词语解释:弟徒 拼音:dì tú
弟子;信徒。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人能受其中之益,则理明欲去而万事理矣,非基督之弟徒,天父之肖子乎?”词语解释:弟息 拼音:dì xī
弟弟与儿子。《南齐书·陆澄传》:“驃骑諮议 沉宪 等坐家奴客为刼,子弟被劾, 宪 等晏然。左丞 任遐 奏 澄 不纠,请免 澄 官。 澄 上表自理曰:‘……諮议参驃骑大将军军事 沉宪 、太子庶子 沉旷 并弟息,敕付 建康 ,而 宪 被使, 旷 受假,俱无归罪事状。’”词语解释:弟男子侄 拼音:dì nán zǐ zhí
泛指晚辈男子。 清 翟灏 《通俗编·伦常》:“《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男子侄结连恶少为害’,四字始见。”《何典》卷二:“不一时, 催命鬼 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词语解释:弟窑 拼音:dì yáo
宋 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 南宋 时有 章 姓兄弟二人在 龙泉 烧造瓷器,兄名 生一 ,所烧者称哥窑;弟名 生二 ,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词语解释:弟媳 拼音:dì xí
弟妇。《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兄弟,你自然是娶过弟媳的了。”《红楼梦》第五七回:“我见你令弟媳的丫头 篆儿 悄悄的递给 鶯儿 。”词语解释:弟媳妇 拼音:dì xí fù
弟妇。《水浒传》第四九回:“ 孙新 出来,接见嫂嫂,且请嫂嫂下了车儿,同到房里,看视弟媳妇病症。”《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有个乡里人 施美卿 卖弟媳妇与 黄祥甫 ,银子都兑了,弟媳妇要守节,不肯嫁。”词语解释:弟子孩儿 拼音:dì zǐ hái ér
骂人话。娼妓生的孩儿。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桩事都是那长老秃驴弟子孩儿,我明日慢慢的和他説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尀耐这没廉耻的小弟子孩儿!”词语解释:弟门 拼音:dì mén
古代天子宫的南门。即雉门。词语解释:弟共 拼音:dì gòng
谓弟弟对哥哥毕恭毕敬。共,通“ 恭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词语解释:弟及 拼音:dì jí
谓弟继兄位。为 商 代的主要继统法。《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鲁一生一及” 汉 何休 注:“兄死弟继曰及。” 清 王国维 《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 商 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词语解释:弟令 拼音:dì lìng
即使;假使。《史记·吴王濞列传》:“今大王与 吴 西乡,弟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结。”词语解释:弟妇 拼音:dì fù
弟弟的妻子。 清 刘大櫆 《封大夫方君传》:“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殂丧。”《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况且你嫂子们在乡下做的事,弟妇是一样也做不来。”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弟妇还能干,丢下他们一两年也不妨。”词语解释:弟佗 拼音:dì tuó
亦作“ 弚佗 ”。 颓唐;歪斜。词语解释:弟昆 拼音:dì kūn
亦作“ 弟晜 ”。 弟兄。 唐 杜甫 《彭衙行》诗:“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宋 苏轼 《东坡》诗之八:“吾师 卜子夏 ,四海皆弟昆。” 元 师严 《大阅》诗:“既同事王室,於义如弟晜。” 章炳麟 《印度中兴之望》:“矜华靡而羞质野,其视 印度 盖与 西羗 、 马来 相等。由是言之, 汉 土弟昆皆贾竪之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