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吹弹 拼音:chuī tán
(1).吹竹弹丝。泛指演奏音乐。 宋 陆游 《秋夜独坐闻里中鼓吹声》诗:“时平里巷吹弹闹,岁熟人家嫁娶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我们倡和得许多感慨,他们吹弹出无限凄凉。”《红楼梦》第五四回:“吩咐 文官 等叫他们吹弹一套《灯月圆》。”
(2).指吹弹声。 叶圣陶 《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词语解释:讥弹 拼音:jī tán
讥讽并抨击。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僕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追记》:“不知何故将题名误为《钓鱼台访古》,致惹复旦大学某教授为文大事讥弹。”词语解释:重弹 拼音:chóng tán
比喻重新提起旧的主张等。例如:老调重弹。词语解释:抨弹 拼音:pēng tán
(1).弹劾。《汉书·杜周传赞》“ 业 因势而抵陒”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谓罪败而復抨弹之。” 宋 陆游 《贺蒋中丞启》:“某闻人情不远,立朝谁乐于抨弹。”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唐御史迁转定限》:“案 唐 世臺官,虽职在抨弹,然进退从违,皆出宰相。”
(2).批评;攻击。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 炎武 以管见为《日知録》一书……其已刻八卷及《钱粮论》二篇,乃数年前笔也,先附呈大教。倘辱收诸同志之末,赐以抨弹,不厌往復,以开末学之愚,以貽后人,以幸万世,曷胜祷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王奉常论诗语》:“此真高识迥论,令 于鳞 、 大美 早闻此语,当不开后人抨弹矣。”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 庄子 晚出,其气独高,不惮抨弹前哲。”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今为此篇,非云已尽西方最近思想之全,亦不为 中国 将来立则,惟疾其已甚,施之抨弹,犹神思新宗之意焉耳。”词语解释:乱弹 拼音:luàn tán
(1).戏曲名词。自 明 至 清 初, 陕西 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秦 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后亦以此称梆子腔系统的戏曲。
(2).戏曲名词。 清 代 乾隆 、 嘉庆 年间对昆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两 淮 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 崑山 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3).戏曲名词。指京剧。 瞿秋白 《乱弹·乱弹(代序)》:“在 同 光 之世,我们就渐渐、渐渐的听着那昆曲的笙笛声离得远了……而‘不登大雅之堂的’乱弹--皮黄,居然登了大雅之堂。”
(4).乱说,胡扯。 瞿秋白 《乱弹·乱弹(代序)》:“于是乎,咱们不肖的下等人重新再乱弹起来,这虽然不是机关枪的乱弹,却至少是反抗束缚的乱谈。”词语解释:评弹 拼音:píng tán
(1).评议弹劾。《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下》引 宋 谢伋 《四六谈麈》:“ 陆逸中 德先 , 宣和 间再为中执法,尝弹 蔡絛 , 范丞相 建炎 间答其啟云:‘久居言路,评弹多权贵之臣;屡掌文衡,登拔皆纯正之士。’”
(2).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江苏 、 浙江 一带,有说有唱,由评话和弹词结合而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你可出去看看戏,听听评弹。” 陈云 《关于评弹》:“评弹的语言比较其他曲艺来得精练,细腻,特别是具备了说表的特点。”
(3).评话和弹词的合称。词语解释:扯乱弹 拼音:chě luàn tán
谈些无关紧要的事,闲扯。例如:你们不要光扯乱弹,下午还要行动哪!词语解释:旧调重弹 拼音:jiù diào chóng tán
陈旧的调子再弹一遍。喻把陈旧的理论或主张重新搬出来。 朱自清 《回来杂记》:“ 北平 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词语解释:没包弹 拼音:méi bāo tán
谓无可批评、指摘;没有缺陷。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杜撰》:“ 包拯 为臺官,严毅不恕,朝列有过,必须弹击,故言事无瑕疵者曰没包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苦爱诗书,素闲琴画,德行文章没包弹。”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看他仪容娇媚,一个没包弹的俊脸,似一片美玉无瑕。” 张煦侯 《秋怀室杂文·闲话包拯》:“直到现在,口语中还留着‘包弹’这个词,评论人的好坏,一般都说‘有包弹’或者是‘没包弹’。”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四折:“我这里偷看,不由人心欢。没襃弹,忒丰韵,表正形端。”词语解释:回弹 拼音:huí tán
从弄弯的状态或位置弹回到正常的状态或位置的动作。例如:弓的回弹。词语解释:老调重弹 拼音:lǎo diào chóng tán
比喻把陈旧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 邹韬奋 《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弹罢了。”词语解释:珠泪偷弹 拼音:zhū lèi tōu tán
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例如:调羹平日也还算有涵养,被人赶到这极头田地,便觉也就难受,背地里也不免珠泪偷弹。——《儿女英雄传》词语解释:温州乱弹 拼音:wēn zhōu luàn tán
瓯剧的旧名。形成于 清 初,流行于 浙江省 温州 一带,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和乱弹,以唱乱弹为主,故称“温州乱弹”。 温州 地区古称 东瓯 ,建国后定名为瓯剧。词语解释:男儿有泪不轻弹 拼音:nán ér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
谓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泪。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