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弼拼音:bì 属 质韵
 
 
弼 bì〈名〉 
〈动〉同本义弼,辅也。——《说文》。按,当训弓辅也。辅佐君王的大臣柱石之臣,宜民辅弼。(左称辅,右称弼。)——《后汉书·伏湛传》梦帝赉予良弼。——《书·说命上》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新唐书》 
辅助,特指臣下辅佐君王择其能正色。弼违。——《晋书·武帝纪》能弼宁晋室,辅予一人。——《晋书·元帝纪》予违汝弼。——《书·益稷》建立辅弼。——曹操《求言令》又如:辅弼(辅佐);弼匡(辅佐改正);弼教(辅助教化) 康熙字典弼古文:𠡂㢸𠨒𢘍𢏇𢼥
 《唐韻》房密切《集韻》《韻會》《正韻》薄密切,𠀤頻入聲。 《說文》本作𢐀。㐁,舌也。舌柔而弓剛,以柔从剛,輔弼之意。《韻會》所以輔正弓弩者。《正韻》正弓器也。又《爾雅·釋詁》俌也。《註》俌猶輔也。《書·大禹謨》明于五𠛬,以弼五敎。又《說命》夢帝賚予良弼。《越語》憎輔遠弼。《註》相道爲輔,矯過爲弼。又戾也。《前漢·五行志》君臣故弼,兹謂悖。《註》弼,猶相戾也。悖,惑也。又《爾雅·釋詁》重也。《註》弼輔,所以爲重疉也。又《揚子·方言》弼,高也。又通作拂。《孟子》入則無法家拂士。又叶平祕切,音備。 《李嵩·述志賦》赳赳干城,翼翼上弼。志馘奔鯨,截彼醜類。《集韻》或作𢐡。考證:〔《前漢·𠛬法志》君臣故弼,兹謂悖。〕謹按所引係五行志文,非𠛬法志文。據改五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