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缿[音蚌。耜屬。《埤雅》䥯器。]
[jiàng qiǎng,勉强][shǎng,上升][zhǎng,长幼]广[bàng bǎng][详注1]仿[详注2][详注3][tǎng][chǎng][详注4][rǎng][zāng,肮脏][wàng][qiǎng][chǎng tǎng][dàng xiàng][huǎng][俱往切,《广韵》犷平,县名。在渔阳。][详注5]


注1:苍 仓上声。莽苍,寒状。一曰近郊之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唐书·韦述传》苍卒奔逼。
注2:攘 音壤。扰也。《前汉·陈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闲。
注3:向 《集韵》《正韵》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前汉·刑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
注4:泱 音坱。泱漭,广大貌。《冯衍·显志赋》览河华之泱漭。
注5:榔 音朗。木名。○按《左思·吴·蜀都赋》槟榔桄榔皆作榔。
[jiàng,升降][音绛。《元稹·送客游岭南诗》山头虹似巾。][zhuàng][音撞。短船。]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wǎng 繁体或异体字:养韵

徃 wǎng
〈动〉
  •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 同本义
  • 往,之也。——《说文》
  • 大夫有所往。——《礼记·玉藻》
  • 憧憧往来。——《易·咸》
  • 吾言既往矣。——《国语·晋语》
  • 往而不返。——《庄子·逍遥游》
  • 往见老聃。——《庄子·天道》
  •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 随其往。——·陶渊明《桃花源记》
  • 欣然前往。
  • 子何恃而往。——·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 又如:前往(前去;去);往造(前去拜访);往教(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往旋(往复回旋);往蹇来连(往来皆难);往人(派往的人);往至(前往);往程(去的路程);往夫(一往无前的战士)
  • 彼此间来往
  • 往复一月间事,过城池已固。——《三侠五义》
  • 又如:往回(来回;往返);往往来来(多次往返)
  • 亡去
  • 无以蓄之则往而不可止也。——《管子·权修》。注:“谓亡去也。”
  • 又如:往化(死亡)
  • 给予,送
  •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泰嘉《留郡赠妇诗三首》
  • 归向
  • 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往 wǎng
〈名〉
  • 昔时;过去
  • 不慕往。——《荀子·解蔽》。注:“古昔也。”
  • 往哲是与。——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 往闻之南。——·柳宗元《柳河东集》
  • 见往事耳。——《资治通鉴·汉纪》
  • 叩以往事。——·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俗语。从未有过冤仇);往哲(古代的哲人);往时(昔时);往代(前代);往岁(往年);往例(先例);往则(往昔的法则)
  • 死者
  • 送往事居。——《左传·僖公九年》。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
  • 后;以后
  •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 阳山以往,皆北假也。——《水经注·河水》
〈介〉
  • 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 叉开五指往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了踉跄。——《水浒传》
  • 又如:往虎口里探头(俗语。指冒失、危险的举动);往高枝儿上飞(借指依附上层人物,也有向上爬之意)
康熙字典古文:𢔎𨓹

  • 《唐韻》于兩切《集韻》雨兩切《正韻》羽枉切,𠀤王上聲。 (养韵)
  • 《說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無咎。《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又《玉篇》古往也。《廣韻》往,昔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 又約舉前事曰往往。《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 又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 又《集韻》於放切,王去聲。 (漾韵)
  • 歸嚮也。《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 又叶尹竦切,音勇。 (肿韵)
  • 《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