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韵 去声

语韵,另见

御 yù
〈动〉
  •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 同本义。也作“驭”
  • 御,使马也。——《说文》
  • 徒御不惊。——《诗·小雅·车攻》
  • 以御见,侍中。——《汉书·荀彘传》
  •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大司徒》
  •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众…甚未足畏。——《资治通鉴》
  • 又如:御轮(赶车);御策(驾驭马匹的鞭子);御正(驾驶使不偏斜);御夫(驾驭车马的人)
  • 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 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三国·曹植《洛神赋》
  • 又如:御天(控御天道);御气(制御血气);御物(驾驭万物)
  • 统治;治理
  •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贾谊《过秦论》
  • 又如:御世(治理天下);御民(统治人民);御宇(统治天下)
  • 控制;约束以为己用 。如:御节(主掌季节);御气(制御血气)
  • 统率;率领
  • 皇帝亲御六师,即离三蜀,霜戈万队,铁马千群。——《旧唐书》
  • 又如:御兵(统率军队)
  • 使用;应用
  • 不可以御蓬。——·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又如:御器(使用器具)
  • 载,装运
  • 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说苑》
  • 抵挡
  • 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 不知御。——·刘基《卖柑者言》
  • 又如:御寒
  • 违逆
  • 天下服而无御,四境 静而无虞。——《新书》
  • [皇帝]驾临
  • 帝御温德殿。——《三国演义》
  • 又如:御便殿(皇帝驾临便殿)
  • 指侍奉皇帝的妃嫔
  • 倚嫔御歌。——·王谠《唐语林·雅量》
〈名〉
  • 驾驶车马的人
  •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
  •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史记》
  • 车和马
  • 沙市放船寒月白,渚宫留御古苔斑。——王安石《送王龙图》
  • 仆役,侍从,陪伴主人提供服务的人
  •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李白《南奔书怀》
  • 宫中女官名
  • 王御不参一族。——《国语》。韦昭注:“御,妇官也。”
  •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 出御便殿。——·张廷玉《明史》
  • 又如:御膳(皇帝的饮食);御笔(皇帝亲笔书写);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御弟(皇上的弟弟);御状(向皇帝告状)
  • 宫禁 。如:御街(京城里的大街);御试(殿试);御堤(禁苑中的堤);御殿(宫殿)
〈动〉
  • 息止;禁止;阻止
  •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则不御。——《易·系辞上》
  •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 于是又节用御欲。——《荀子·荣辱》
  • 又如:御水(避水旱灾);御火(避火灾);御守(防守);御捍(防御,保卫);御寇(防御贼寇);御备(防备)
  • 抵御
  • 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 御寒暑之美服。——《公羊传·桓公八年》
  • 人御师必于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又如:御凶(抗拒凶邪之气);御战(为抵御敌人的侵犯而作战)
康熙字典古文:𢓷𢕜

  • 《唐韻》《集韻》《類篇》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𠀤音禦。 (御韵)
  • 《說文》使馬也。《徐鍇》曰卸解車馬也。从彳从卸,皆御者之職。《詩·小雅》徒御不驚。
  • 又《正韻》統也。《賈誼·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
  • 又《韻會》凡天子所止曰御。前曰御前,書曰御書,服曰御服,皆取統御四海之內。《蔡邕·獨斷》御者,進也。凡衣服加於身,飮食適於口,妃妾接於寢皆曰御。《釋名》御,語也。尊者將有所欲,先語之也。亦言職𤰞,尊者有所勤御,如御牛馬然也。《禮·王制》千里之內以爲御。《註》御謂衣食。《疏》御是進御所須,故爲衣食。
  • 又《廣韻》侍也,進也。《詩·小雅》飮御諸友。《傳》御,進也。《箋》御,侍也。吉甫遠從鎬地來,飮之酒,使諸友侍之。
  • 又《正韻》勸侑也。《禮·曲禮》御食于君。《註》勸侑曰御。
  • 又主也。《禮·曲禮》問大夫之子,長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註》御猶主也。《疏》謂主事也。
  • 又禦也。《詩·邶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又傅御,日御,御史,𠀤官名。《詩·大雅》王命傅御,遷其私人《箋》傅御貳王治事,謂冢宰也。《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日官,日御,典曆數者。《前漢·百官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秩千石,有繡衣直指。《後漢·百官志》侍御史掌察舉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違失,劾舉之。凡郊廟朝會,則二人監威儀,有違失,則劾奏。
  • 又女官。《周禮·天官·女御》掌御敘于王之燕寢。《周語》內官不過九御。
  • 又姓。《正字通》周有御鞅。
  • 又《類篇》偶舉切,馭上聲。 (语韵)
  • 止也。《左傳·襄四年》季孫不御。《註》御,止也。《釋文》御,魚呂反。
  • 又魯邑名。《左傳·襄二十二年》雨過御叔,御叔在其邑。《註》御叔,魯御邑大夫。《釋文》御,魚呂反。
  • 又御龍,複姓。《史記·夏本紀》劉累學擾龍,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
  • 又《集韻》魚駕切,牙去聲。 (祃韵)
  • 相迎也。《詩·召南》百兩御之。《箋》御,迎也。《禮·曲禮》君命召,雖賤人,大夫士必自御之。《集韻》或作迓。
  • 考證:〔《詩·邶風》我有旨畜。〕
  • 謹照原文畜改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