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徼福 拼音:jiǎo fú
祈福,求福。《左传·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 献 穆 。” 唐 白居易 《戒药》诗:“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 明 宋濂 《重塐释迦文佛卧像碑铭》:“州民攀慕徼福者,殆无虚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八:“我无徼福心,来就白云睡。”词语解释:徼外 拼音:jiǎo wài
塞外,边外。《史记·佞幸列传》:“人有告 邓通 盗出徼外铸钱。”《梁书·诸夷传·海南》:“其徼外诸国,自 武帝 以来皆朝贡。” 宋 司马光 《五哀诗·马伏波》:“ 汉 令班 南海 ,蛮兵避 鬱林 ,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收復诸土司,又收……新土司徼外地四、五千里入版图。”词语解释:徼巡 拼音:jiào xún
巡查。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中尉掌徼巡京师,位秩与卿同。” 唐 柳宗元 《古东门行》:“赤丸夜话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緹綺二百,尅静神州。金门九重,遂成高枕。徼巡无怠,仪位有光。”《清史稿·辅国恪僖公察尼传》:“宜於湖水涸后,围以木栰,立桩列礮,以小舟徼巡,为久困计。”词语解释:徼幸 拼音:jiǎo xìng
(1).徼,通“ 侥 ”。作非分企求。《国语·晋语二》:“人实有之,我以徼倖,人孰信我?”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盖闻智者不背时而徼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
(2).徼,通“ 侥 ”。希望获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左传·哀公十六年》:“以险徼幸者,其求无饜。”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行险徼倖,大言面欺。” 清 刘大櫆 《方桤林墓表》:“病篤,则又刲股和药,以徼幸於万一之生。” 鲁迅 《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孔子 曰:‘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怕未必有这样徼幸的事罢。”词语解释:徼道 拼音:jiǎo dào
巡逻警戒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周庐千列,徼道綺错。” 李周翰 注:“徼道,循禁道也。”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由是徼道长巡,严扃每奉,朝求夕警,不怠於风霜。”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十八:“徼道严更护棘丛,果然牢狱不通风。”词语解释:徼求 拼音:jiǎo qiú
求取。 唐 陆贽 《请不与李万荣汴州节度使状》:“今所陈奏,颇涉张皇,但露徼求之情,殊无退让之礼。”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此则臣所谓朝廷方 夏 人恭顺,朝贡以时,则多方徼求,苟欲自利者也。”词语解释:徼塞 拼音:jiǎo sāi
边塞。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然后海隅徼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清 姚鼐 《书制军六十寿序》:“以忠孝入侍禁垣,以勋绩外著徼塞。”词语解释:徼名 拼音:jiǎo míng
谋求名声。《汉书·扬雄传上》:“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后汉书·吴祐传》:“昔 马援 以薏苡兴谤, 王阳 以衣囊徼名。” 宋 王安石 《王子直挽辞》:“ 太史 有书能叙事, 子云 於世不徼名。” 明 文徵明 《谢李宫保书》:“其有可知者,多是立异徼名,工言无实之人, 柳子 所谓士之贼也。”《再生缘》第二回:“归家静守田园乐,莫为徼名弃膝前。”词语解释:徼妙 拼音:jiǎo miào
精微;微妙。语出《老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唐 独孤及 《对诏策》:“至如希微大体,徼妙元键,陛下得 黄帝 之遗珠久矣。”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论语〉》:“ 释 氏之棒喝,独属不亲, 老耼 之徼妙,皆为餘食矣。”词语解释:徼功 拼音:jiǎo gōng
犹求功。《后汉书·皇甫规传》:“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三国志·吴志·全琮传》:“与其获罪, 琮寧 以身受之,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明 张景 《飞丸记·埋轮没产》:“使其出则挑衅,没则徼功,待上无礼,驭下少恩。”词语解释:徼利 拼音:jiǎo lì
谋利,求利。《后汉书·臧洪传》:“足下徼利於境外, 臧洪 投命於君亲。”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郑 有旧怨, 戴 何罪乎!不过乘时徼利以凌弱而犯寡耳。”词语解释:徼天 拼音:jiǎo tiān
求天赐福。犹言天佑。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一夕主妻感慨,蹴主公谓曰:‘阿公徼天,颇饶於貲,视瞽奚若,乃终生营营,反不逮渠之适何也?’”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常笑文人偃蹇,枉自有 宋 才 潘 面,都贫贱,争似区区,痴顽福分徼天。”词语解释:徼荣 拼音:jiǎo róng
求荣。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寧容復徼荣於家耻,宴安於国危?” 明 文徵明 《赠长洲尹高侯叙》:“岂若区区健吏,收誉於一邑,徼荣於当世哉!”词语解释:徼遮 拼音:jiǎo zhē
(1).拦截。《旧唐书·于頔传》:“ 頔 顷镇 襄 汉 ,杀戮不辜,恣行兇暴。移军 襄 邓 ,迫胁朝廷,擅留逐臣,徼遮天使。”
(2).指反复核实,排除虚妄的成分。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説文》:徼,循也,古尧切。覈,实也。攷事襾笮徼遮,其辞得实曰覈。”《说文·襾部》“覈”下本作“邀遮”。 段玉裁 注:“言攷事者定於一是,必使其上下四方之辞皆不得逞,而后得其实,是谓覈。”词语解释:徼人 拼音:jiǎo rén
边民。《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传论》:“且临守偏海,政移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胡貊数级於郊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新唐书·杨恭仁传》:“ 仁寿 中,累迁 甘州 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词语解释:徼驳 拼音:jiǎo bó
谓揭发、批驳。 明 文徵明 《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他所奏儗及徼駮论荐,咸切事机。”词语解释:徼障 拼音:jiǎo zhàng
边境;边塞。《旧唐书·夏侯孜传》:“昨者徼障初安,疮痍復衅。” 明 王廷相 《慎言·御民》:“圣王慎内修,戎狄徼障,御之而已。”词语解释:徼进 拼音:jiǎo jìn
犹倖进。非分求进。徼,通“ 侥 ”。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 巩 少之时,尚不敢饰其固陋之质,以干当世之用;今齿髮日衰,聪明日耗,令其至愚,固不敢有徼进之心,况其少有知邪?”词语解释:徼战 拼音:jiǎo zhàn
截击。《后汉书·南蛮传序》:“ 尚 食尽引还,蛮缘路徼战, 尚 军大败,悉为所没。”词语解释:徼讦 拼音:jiǎo jié
揭人阴私。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用行舍藏,进退可度,不徼訐以干时,不迁怒以临下。”《后汉书·陈元传》:“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以刺举为明,徼訐为直。”词语解释:徼迎 拼音:jiǎo yíng
迎合。《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馥 怀惧,从 绍 索去” 裴松之 注引《英雄记》:“ 绍 以 河内 朱汉 为都官从事。 汉 先时为 馥 所不礼,内怀怨恨,且欲徼迎 绍 意,擅发城郭兵围守 馥 第,拔刃登屋, 馥 走上楼,收得 馥 大儿,槌折两脚。”词语解释:徼劫 拼音:jiǎo jié
拦截。《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五年》:“会帝欲北巡 河间 旧宅, 芬 等谋以兵徼劫。”词语解释:徼候 拼音:jiǎo hòu
巡察守候。《周礼·天官·宫伯》“授八次八舍之职事” 汉 郑玄 注:“卫王宫者必居四角四中,於徼候便也。” 贾公彦 疏:“必於八所以为次舍者,相徼察来往,候望皆便,故次舍皆八也。”词语解释:徼乱 拼音:jiǎo luàn
谓招致祸乱。《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寧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国语·周语下》:“将焉用饰宫?其以徼乱也。”词语解释:徼伺 拼音:jiǎo sì
谓窥伺希冀。徼,通“ 侥 ”。《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 朝恩 好引轻浮后生处门下,讲五经大义,作文章,谓才兼文武,徼伺误宠。”词语解释:徼取 拼音:jiǎo qǔ
求取;攫取。《金史·萧拱传》:“ 海陵 为宰相,徼取人誉,荐大臣子以为达官,遂以 拱 为礼部侍郎。”词语解释:徼冀 拼音:jiǎo jì
希求。徼,通“ 侥 ”。《宋史·刘安世传》:“辨士好为可喜之説,武夫徼冀不貲之宠,或为所误,不可不戒。”词语解释:徼亭 拼音:jiǎo tíng
边境的哨所。《战国策·韩策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廝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词语解释:徼祸 拼音:jiǎo huò
招致祸害。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斯乃愚诚愤发,所以徼祸也。”词语解释:徼怨 拼音:jiǎo yuàn
招怨。《左传·宣公十二年》:“我则不德,而徼怨於 楚 。” 杨伯峻 注:“徼音邀,求也,要也。”词语解释:徼绕 拼音:jiǎo rào
缠绕;错综。徼,通“ 缴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 唐 司马贞 索隐:“徼,音叫。谓徼绕不明也。”词语解释:徼欢 拼音:jiǎo huān
博取欢心。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词语解释:徼惠 拼音:jiǎo huì
请求加惠;求取恩赐。 明 唐顺之 《休宁陈氏墓庐记》:“窃愿徼惠於君子,録其一二事可记者而鑱於庐之壁,庶几使我后之人其无忘乎。”《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今寡君欲效 践土 故事,徼惠於天子,以镇抚诸 夏 ,请诸君同歃为信!”词语解释:徼灵 拼音:jiǎo líng
祈求神灵(保佑)。 明 宋濂 《重建宝婺观碑》:“先是 杭州卫 都指挥使 徐君 司马尝出镇於 婺 ,屡徼灵于星祠。”词语解释:徼觊 拼音:jiǎo jì
非分希冀。徼,通“ 侥 ”。 唐 柳宗元 《瓶赋》:“功成事遂,復于土泥。归根反初,无虑无思。何必巧曲,徼覬一时。”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爵禄之来天也,吾敢有徼覬之心哉!”词语解释:徼墨 拼音:jiǎo mò
谓田猎时烧田的区域。词语解释:徼守 拼音:jiǎo shǒu
巡逻守卫。《后汉书·董卓传》:“为州兵马掾,徼守塞下。”词语解释:徼循 拼音:jiǎo xún
巡查。《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 秦 官,掌徼循京师。”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新唐书·侯仲庄传》:“ 德宗 幸 奉天 ,迁左卫将军,为防城使。脩垒堞,昼夜执戈徼循。”《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戊寅,詔 陕西 、 河东 经略司,其新復城砦徼循,毋出二三里。”《清史稿·礼志九》:“巡警八所,护军统领率羽林军徼循。”词语解释:徼恩 拼音:jiǎo ēn
求取恩宠。 唐 元稹 《钱货议状》:“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之利权,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哉!”词语解释:徼捕 拼音:jiǎo bǔ
巡捕。《新唐书·李揆传》:“於是京师多盗,至驂衢杀人,尸沟中,吏褫气。 李辅国 方横,请选羽林骑五百,备徼捕。”词语解释:徼极 拼音:jiǎo jí
谓伺其疲困而拦截。《史记·匈奴列传》:“ 信 教单于益北絶幕,以诱罢 汉 兵,徼极而取之,无近塞。” 司马贞 索隐:“徼,要也。谓要其疲极而取之。” 张守节 正义:“要 汉 兵疲极则取之,无近塞居止。”词语解释:徼能 拼音:jiǎo néng
谓博得有才能的名声。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名微墨客,短才本谢於徼能;事僭词臣,牢让岂申于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