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怅望 拼音:chàng wàng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词语解释:怅然 拼音:chàng rán
失意不乐貌。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罔兮不乐,悵然失志。”《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 贾谊 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悵然噤口不能言。”《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无名氏《河东记·独孤遐叔》:“ 遐叔 悵然悲惋,谓其妻死矣。” 元 倪瓒 《人月圆》词:“悵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冰心 《寄小读者》八:“读此使我恍然如有所得,又怅然如有所失。”词语解释:怅恨 拼音:chàng hèn
惆怅怨恨。《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輟耕之垄上,悵恨久之。” 晋 刘琨 《答卢谌书》:“天下之寳,固当与天下共之。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悵恨尔。”《新唐书·敬晖传》:“ 三思 浊乱, 暉 每椎坐悵恨,弹指流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悵恨。”词语解释:怅而 拼音:chàng ér
犹怅然。 晋 陶潜 《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悵而。”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词:“中心悵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和 陶 诗。”词语解释:怅怀 拼音:chàng huái
怅然思念。《文选·张衡〈西京赋〉》:“於是众变尽,心酲醉,盘乐极,悵怀萃。” 薛综 注:“萃,犹至也……悵然思念,所当復至也。” 唐 杨巨源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诗:“悵怀 石门 咏,缅慕 碧鷄 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二》:“一日, 功加毛 副戎自述平生,悵怀今昔,偶为赋一絶句。”词语解释:怅惘 拼音:chàng wǎng
亦作“ 悵罔 ”。 惆怅迷惘。《楚辞·九辩》“愴怳懭悢兮” 汉 王逸 注:“中情悵惘,意不得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六:“会合邈未有期,不免悵惘。” 明 吴承恩 《围棋歌赠鲍景远》:“能棋处处争雄长,一旦遇君皆悵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值中秋,夫妻方狎宴,嫂招之, 珏 意悵惘。”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两位妇人目注于地,现出困顿、怅惘、惊惧的神情。”词语解释:怅怅 拼音:chàng chàng
失意不快貌。 晋 潘岳 《哀永逝文》:“悵悵兮迟迟,遵吉路兮凶归。” 唐 张南史 《草》诗:“青青千里遥,悵悵三春早。”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至 靖康 丙午岁,侯守 淄川 ,闻 金 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悵悵,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生乃知其非常人,错愕良久,悵悵自失。”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昨天回来后,休息之馀,心中只怅怅的,念不下书去。”词语解释:怅惜 拼音:chàng xī
惆怅叹惜。《新唐书·刘子玄传》:“ 至忠 得书,悵惜不许。”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三书》:“顾苟禄以弃时日,为可悵惜。” 清 姚鼐 《演纶入都赋赠兼怀橿亭作江汉书院山长》诗之二:“悵惜风尘里,萧疏江汉边。” 钱锺书 《围城》五:“狗为道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跟爱人如愿以偿结了婚,恐怕那时候肉骨头下肚,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子了。”词语解释:怅怏 拼音:chàng yàng
惆怅不乐。 晋 支遁 《咏怀》:“悵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北史·崔勉传》:“ 季景 於 世隆 求右丞,夺 勉 所兼, 世隆 启用 季景 , 勉 遂悵怏自失。”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寄语故人休悵怏,古来贤达事多殊。”《红楼梦》第七八回:“何心意之怦怦,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悵怏,泣涕徬徨。”词语解释:怅恍 拼音:chàng huǎng
恍惚。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悵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独坐思量,情殊悵怳。真箇可怜人也。”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 冯薇城 ﹞曾见 双卿 词,悵怳变色。”词语解释:怅触 拼音:chàng chù
惆怅感触。 胡蕴 《近感》诗:“悵触无端梦一场,遐思畴昔寄江乡。” 邹韬奋 《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展望‘双十’,回忆历史,殊令人怅触万端,不胜感慨!”词语解释:怅惋 拼音:chàng wǎn
惆怅惋惜。《晋书·孝友传·许孜》:“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 孜 悵惋不已。” 唐 张怀瓘 《书断·高正臣》:“ 高 尝许人书一屏障,逾时未获。其人出使 淮南 ,临别大悵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 方叔 归,求简不得,知为二 章 所窃,悵惋不敢言。” 清 唐孙华 《哭座主宛平王文靖公》诗之二:“溟竭山空争悵惋,纤纤弱羽復何依!”词语解释:怅如 拼音:chàng rú
犹怅然。 晋 挚虞 《答杜育》诗:“怀恋结好,心焉悵如。”词语解释:怅惆 拼音:chàng chóu
惆怅。 唐 王维 《叹白发》诗:“悵惆故山云,徘徊空日夕。”《敦煌变文集·八相押座文》:“每夜唯闻处处悲,借问因何怀悵惆。” 王统照 《华亭鹤》:“已往的梦痕,借两句古语引起了老人的怅惆。”参见“ 惆悵 ”。
词语解释:惆怅 拼音:chóu chàng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宋 苏轼 《梦中绝句》:“落英满地君不见,惆悵春光又一年。” 明 陆采 《怀香记·缄书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为灾瘴。” 巴金 《春》十五:“他惆怅地在 觉民 的窗下徘徊一阵,觉得没有趣味,一个人寂寞地走了。”
(2).惊叹。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仇兆鳌 注引 申涵光 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讶其画之似真耳,非妬其赐金也。”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不须对此更惆悵,会观瀑布青天上。”
(3).轻率。《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卿为臣下我为君,今日商量只两人,朝暮切须看听审,惆悵莫交外人闻。”
(4).仓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闻此语惆悵归家,问母来由,要知虚实。”《熟煌掇琐·十四十五上战场》:“昨夜马惊轡断,惆悵无人遮烂(拦)。” 蒋礼鸿 通释:“这个‘惆悵’就是仓猝的意思。”词语解释:怅慨 拼音:chàng kǎi
惆怅感慨。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六州歌头》:“《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之,闻其歌使人悵慨。”词语解释:怅恋 拼音:chàng liàn
惆怅留恋。 宋 司马光 《别刘孝叔杂端手启》:“前日暂得诣别,悵恋何可胜言。” 钱锺书 《围城》八:“虽然厌恶这地方,临走偏有以后不能再见的怅恋,人们就是这样捉摸不定的。”词语解释:怅况
恍惚词语解释:怅人琴 拼音:chàng rén qín
怅惜人琴俱亡。 明 张煌言 《重经南日吊沉彤庵相国》诗:“木落天空肃气森,重来海岸悵人琴。”参见“ 人琴俱亡 ”。
词语解释: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子猷 、 子敬 俱病篤,而 子敬 先亡…… 子敬 素好琴,﹝ 子猷 ﹞便径入坐灵牀上,取 子敬 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 子敬 ,人琴俱亡!’慟絶良久,月餘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尝抱人琴俱亡之惧,逢人即詔之学韵。” 鲁迅 《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现在 柔石 的遇害,已经有一年余了……所谓‘人琴俱亡’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亦作“ 人琴两亡 ”。 唐 张说 《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亦作“ 人琴俱逝 ”。 清 王鹏运 《彊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闃然。”亦省作“ 人琴 ”。 唐 刘禹锡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重题》诗:“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福清道中作》词:“细思二十年前事,叹人琴,已矣俱亡。” 郁达夫 《题诸真长〈病起楼图〉》诗之二:“痛绝人琴又一春,市楼诗梦久成尘。”词语解释:怅尔 拼音:chàng ěr
犹怅然。 唐 陈子昂 《上薛令文章启》:“悵尔咏怀,曾无 阮籍 之思。”词语解释:怅塞 拼音:chàng sāi
惆怅满怀。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六:“何时復得会面,临纸悵塞,惟千万自重不宣。”词语解释:怅悒 拼音:chàng yì
惆怅不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女亦悵悒曰:‘聚必有散,固是常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 廷銓 被促归署,心殊悵悒。”词语解释:怅悢 拼音:chàng liàng
惆怅。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十八日生归,见惟空室,悵悢若失。”词语解释:怅悼 拼音:chàng dào
惆怅哀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一夕忽惨然告别……公送诸门外,湮然没。公悵悼良久。”词语解释:怅憾 拼音:chàng hàn
惆怅遗憾。 明 李东阳 《纪行杂志》:“见殿宇敝陋,寝殿尤圯,塑像皆暴露风日中。因忆旧岁 兖州 尝求修庙记,而坏弛如此,悵憾不能置。”词语解释:怅然自失 拼音:chàng rán zì shī
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词语解释:怅罔 拼音:chàng wǎng
见“ 悵惘 ”。
词语解释:怅惘 拼音:chàng wǎng
亦作“ 悵罔 ”。 惆怅迷惘。《楚辞·九辩》“愴怳懭悢兮” 汉 王逸 注:“中情悵惘,意不得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六:“会合邈未有期,不免悵惘。” 明 吴承恩 《围棋歌赠鲍景远》:“能棋处处争雄长,一旦遇君皆悵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值中秋,夫妻方狎宴,嫂招之, 珏 意悵惘。”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两位妇人目注于地,现出困顿、怅惘、惊惧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