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首字词组
怛怛怛然怛惕怛伤怛惋怛怖  
怛化怛咤怛恻怛突怛悼   

词语解释:怛怛  拼音:dá dá
忧伤貌。《诗·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陈奂 传疏:“怛怛,亦忧劳之意。”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
词语解释:怛化  拼音:dá huà
《庄子·大宗师》:“俄而 子来 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犂 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 郭象 注:“夫死生犹寤寐耳,於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要惊动他。后谓人死为“怛化”。 唐 冉元一 《薛刚墓志》:“而积善无徵,俄惊怛化。”
词语解释:怛然  拼音:dá rán
(1).忧伤貌。《汉书·成帝纪》:“朕惟其难,怛然伤心,夫‘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其罢 昌陵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 金 王若虚 《感秋》诗:“怛然感时心,自亦不能释。”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诚使当涂诸君子见之,怛然有所伤,炯然知所戒……则诗人之为功於诗,良不少矣。”
(2).惊惧貌。《列子·黄帝》:“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内热,惕然震悸矣。”《汉书·杜邺传》:“臣闻野鸡著怪, 高宗 深动;大风暴过, 成王 怛然。”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 宋 苏轼 《夜梦》诗:“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词语解释:怛咤  拼音:dá zhà
悲伤感叹。 王闿运 《吊朱生文》:“慈亲依閭,靡靡怛咤。”
词语解释:怛惕  拼音:dá tì
(1).犹怵惕,惊惧。《史记·孝文本纪》:“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 三国 魏 曹植 《感节赋》:“内紆曲而潜结,心怛惕以中惊。”
(2).凄怆;悲伤。《文选·马融〈长笛赋〉》:“听簉弄者遥思於古昔,虞志於怛惕,以知长戚之不能閒居焉。” 李周翰 注:“怛惕,惻愴之声。”
词语解释:怛恻
忧伤
词语解释:怛伤  拼音:dá shāng
悲伤。《楚辞·九章·抽思》:“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洪兴祖 补注:“怛,悲惨也。”
词语解释:怛突  拼音:dá tū
犹忐忑。《西游记》第七一回:“娘娘见説,心中怛突,欲不取出铃儿,恐他见疑,欲取出铃儿,又恐伤了 孙行者 性命。”
词语解释:怛惋  拼音:dá wǎn
悲伤。 三国 魏 曹植 《鹞雀赋》:“鷂得雀言,意甚怛惋。” 明 何景明 《寡妇赋》:“遂躑躅以返室兮,心怛惋而若丧。”
词语解释:怛悼  拼音:dá dào
忧伤;悲伤。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见主上惨愴怛悼,诚欲効其款款之愚。”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遂薨殂,年六十二,奏闻怛悼,俾官临弔。”
词语解释:怛怖  拼音:dá bù
恐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当此际,心殊怛怖,乃折轩前凤仙花却步欲归。”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三:“知身为不死之物,虽杀之亦不死,则成仁取义,必无怛怖于其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