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安恬 拼音:ān tián
(1).安然恬静。 宋 陶穀 《清异录·酒浆》:“﹝ 法常 ﹞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明 张居正 《答楚按院雷信庵》:“ 楚 民咸获安恬之利,公之造福於 楚 人,所宜世世而俎豆之者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炸爆洪声,震天动地,枪林弹雨,硫烟迷闷的新环境,立刻便震惊了‘东方稚儿’安恬静寂的‘伪梦’。”
(2).淡泊,不追求名利。《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元年》:“ 相王 宽厚谨恭,安恬好让,故经 武 韦 之世,竟免於难。”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嗟嗟勿復问,安恬固无媿。”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先 文康公 尝有诗云:‘平生趣操号安恬,退亦怡然进不贪。’”
(3).满不在乎,坦然。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方 王敦 篡势已成,举朝不悟,尚安恬自若。”词语解释:养恬 拼音:yǎng tián
培养恬静寡欲的思想;过恬静的生活。《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寧违。” 宋 梅尧臣 《睡意》诗:“万事易厌此不厌,真可养恬无夭促。”词语解释:蒙恬 拼音:méng tián
秦将。始皇时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词语解释:静恬 拼音:jìng tián
犹恬静,安静。 张天翼 《新生》:“那样静恬的世界,说是竟有战事发生,这真太不可想象。”词语解释:熙恬 拼音:xī tián
谓安于逸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正阳门庙》:“ 焦太史 竑 铭其庙碑曰:‘……矧国熙恬,边陲中盬。’”词语解释:虚恬 拼音:xū tián
清虚恬淡。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虚恬窃所好,文学少所经。” 晋 庾阐 《衡山》诗:“寂坐挹虚恬,运目情四豁。”词语解释:清恬 拼音:qīng tián
(1).清静恬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 太宰 共载,密令人在舆前后鸣鼓大叫,卤簿中惊扰。 太宰 惶怖,求下舆,顾看 简文 ,穆然清恬。”《宋书·王弘传》:“ 弘 少好学,以清恬知名。”《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诸子中最为清恬,有意思,廉让好学。”
(2).犹清淡。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大约是由于久病中的绝食和病愈后的严格的食物限制的原故吧,口味非常的清恬。”词语解释:冲恬 拼音:chōng tián
亦作“冲恬”。 平和淡泊。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达人廼冲恬,谦让犹未遑。”词语解释:贞恬 拼音:zhēn tián
谓志行高洁,淡薄名利。 明 蔡复一 《与长沙府书》:“ 新化 陈 令 治安 ,曾见所著《贞言》及古诗数首,类贞恬士。”词语解释:轻恬 拼音:qīng tián
轻淡;淡薄。《韩非子·解老》:“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韩非子·解老》:“夫内无痤疽癉痔之害,而外无刑罚法诛之祸者,其轻恬鬼也甚。” 陈奇猷 集释:“恬,淡也。《忠孝篇》:‘恬淡,无用之教也。’以恬淡连文可证。此文轻恬,犹言轻淡也。上文‘轻恬货财’,轻恬与此轻恬同。”词语解释:雍恬 拼音:yōng tián
和洽安乐。 清 陈梦雷 《西洋黄狮子赋》:“覃雍恬之文教,昭赫濯之武功。”词语解释:帖恬
科举考试的一种程式文章词语解释:日暖风恬 拼音:rì nuǎn fēng tián
见“ 日暖风和 ”。
词语解释:日暖风和 拼音:rì nuǎn fēng hé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水浒传》第六九回:“日暖风和,草青沙软,正好廝杀。”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二月初,日暖风和,以 靖江 之项薄备行装,访故人 胡肯堂 于 邗江 盐署。”亦作“ 日煖风恬 ”、“ 日和风暖 ”。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访》诗:“日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宋 范纯仁 《鹧鸪天·和韩持国》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词语解释:心旷神恬 拼音:xīn kuàng shén tián
同“ 心旷神怡 ”。 明 无名氏 《三化邯郸》第二折:“这枕抱着呵,骨清毛爽;靠着呵,心旷神恬。”词语解释:易恬 拼音:yì tián
和悦恬淡。 明 李东阳 《李公墓志铭》:“公为人简默易恬,无疾言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