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温恭 拼音:wēn gōng
温和恭敬。《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温和之色,恭逊之容。”《诗·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北史·王杰王勇等传论》:“夫文士怀温恭之操,其弊也懦弱;武夫禀刚烈之资,其弊也敢悍。”《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勾践 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词语解释:虔恭 拼音:qián gōng
诚敬。《汉书·叙传下》:“ 秺侯 狄 孥,虔恭忠信。”《晋书·袁瓌传》:“陛下以圣明临朝,百官以虔恭莅事。” 明 沉鲸 《双珠记·术士玄谋》:“苦刑期已迫,无门诉控。致虔恭欲求转日回天策,歷尽关山几万重。” 茅盾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也只有从早餐的牛奶里太太可以表现她是怎样虔恭地‘回到厨房’。”词语解释:寅恭 拼音:yín gōng
恭敬。 宋 范仲淹 《谢转礼部侍郎表》:“臣敢不夕惕三省,寅恭一心,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帝亲习封禪仪于 崇德殿 。初,礼官言帝王无亲习之文,帝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乎!’” 明 李东阳 《约斋记》:“比予校文南畿,公寔主聘荐,周旋閲月。寅恭如一,日见其衣服舆乘不饰华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四六小启式》:“无任寅恭,仰祈丙鉴。”词语解释:不恭 拼音:bù gōng
(1).不尊敬;不严肃。《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孟子·万章下》:“﹝ 万章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一:“斯盖罔道不恭,为天罚也。” 单复 《蜗牛》:“这虽然有些不恭,也有些不伦不类,但我前面说过,有些联想,是很奇特而引人深思的!”
(2).不奉行,不重视。《魏书·律历志上》:“今 崇 徒教乐童书学而已,不恭乐事,臣恐音律一旷,精赏实难,习业差怠,转乖本意。”词语解释:严恭 拼音:yán gōng
亦作“ 严龚 ”。 庄严恭敬。《书·无逸》:“昔在 殷王 中宗 ,严恭寅畏天命。” 孔 传:“言 太戊 严恪恭敬,畏天命。”《亢仓子·训道》:“君后所爱,虽小物,必严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所以寅虔於神祇,严恭於宗庙也。” 唐 陈叔达 《太庙祼地歌辞》:“大哉孝思,严恭祖禰。” 清 曾国藩 《养晦堂记》:“吾友 刘君 孟容 ,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词语解释:敬恭 拼音:jìng gōng
恭敬奉事;敬慎处事。《诗·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唐 元稹 《于季友授右羽林将军制》:“尔其敬恭,无替朕命。” 清 吴定 《祭何生文》:“自子来游,于今三岁。炤炤修修,高志敏事。敬恭师长,雍睦同儕。”词语解释:肃恭 拼音:sù gōng
端严恭敬。《书·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肃恭神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肃恭明神,敬事耆老。”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又 梁孝王 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唐 张嘉贞 《北岳庙碑序》:“高柯古榦,幽蔚荫翳,俯仰瞻对,精魂肃恭。”《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进门,早见 安老爷 、 安太太 在院子里肃恭将事的伺候,教儿妇两个在院子望空先拜过宗祠。”词语解释:谦恭 拼音:qiān gōng
谦虚恭敬。《汉书·于定国传》:“为人谦恭。” 唐 白居易 《放言》诗之三:“ 周公 恐惧流言后, 王莽 谦恭未篡时。”《红楼梦》第三回:“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 吴组缃 《山洪》二八:“ 戚先生 说话语气温和谦恭。”词语解释:恪恭 拼音:kè gōng
恭谨;恭敬。《国语·周语上》:“王则大徇,耨穫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徒知立志廉谨,絶朋势之交,处官恪恭,免请託之累。” 明 刘基 《〈甘露颂〉序》:“恪恭天地,孝敬祖宗。”《清史稿·醇亲王奕譞传》:“十餘年来,殫竭心力,恪恭尽职。”词语解释:允恭 拼音:yǔn gōng
信实而恭勤。《书·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 传:“允,信。”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不懈於位曰恭。”《汉书·叙传下》:“ 太宗 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帅下以德。”《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曹公 允恭明哲,翼戴天子,伐叛柔服,寧静四海。”词语解释:靖恭 拼音:jìng gōng
亦作“ 靖共 ”。
(1).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高亨 注:“靖,犹敬也。共,奉也。”《文选·班昭〈东征赋〉》:“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刘良 注:“靖思恭敬。”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
(2).借指职位、职守。 宋 曾巩 《赠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於靖恭。”词语解释:孝恭 拼音:xiào gōng
孝顺恭谨。《书·君陈》:“惟尔令德孝恭。” 孔颖达 疏:“孝是事亲之称,恭是身之所行。言其善事父母、行己以恭也。”《孔子家语·弟子行》:“盖 蘧伯玉 之行也,孝恭慈仁。”词语解释:貌恭 拼音:mào gōng
(1).谓容貌谦恭。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2).谓夙夜敬谨从事。 明 刘定一 《宋论》之一:“故 禹 平九年之水,非但以貌恭作肃; 汤 弥七年之旱,非但以言从作乂。”词语解释:友恭 拼音:yǒu gōng
指兄弟间相处的准则。兄应友爱,弟应恭敬。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为人之弟,继体承祧,岂使沽名之贼臣,重害友恭之大义。”词语解释:俭恭 拼音:jiǎn gōng
俭约恭敬。 宋 陈亮 《祭徐子宜父文》:“孝友慈恕,俭恭和粹。”词语解释:懿恭 拼音:yì gōng
和善恭谨。《书·无逸》:“徽柔懿恭,怀保小民。” 孔 传:“以美道和民,故民怀之;以美政恭民,故民安之。”《隶释·石经尚书残碑》作“徽柔懿共,怀保小人”。 宋 曾巩 《蒲宗孟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制》:“县官某妻某氏,言容功德,柔闲懿恭。”词语解释:静恭 拼音:jìng gōng
静肃恭谨。《韩诗外传》卷四:“《诗》曰:‘静恭尔位,好是正直。’”《北史·李彪传》:“恢大明以烛物,履静恭以和邦。”参见“ 靖恭 ”。
词语解释:靖恭 拼音:jìng gōng
亦作“ 靖共 ”。
(1).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诗·小雅·小明》:“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高亨 注:“靖,犹敬也。共,奉也。”《文选·班昭〈东征赋〉》:“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刘良 注:“靖思恭敬。”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寅清重秩,自应夙夜靖共。”
(2).借指职位、职守。 宋 曾巩 《赠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质异甚,不好戏豫,安於靖恭。”词语解释:协恭 拼音:xié gōng
勤谨合作。《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 传:“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学士臣 宋濂 、待制臣 王禕 协恭刊裁。”《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词语解释:恭恭 拼音:gōng gōng
恭敬貌。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其接长者,恭恭然如不足。”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好恶顺逆,几几恭恭。”词语解释:足恭 拼音:zú gōng
亦作“ 足共 ”。 过度谦敬,以取媚于人。《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 耻之, 丘 亦耻之。”《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 彭祖 为人巧佞,卑諂足共。” 颜师古 注:“共读曰恭。足恭,谓便辟也。” 清 孙枝蔚 《讥老翁》诗:“南隣一老翁,足恭尔何求?朝扣富人门,夜饮富人楼。” 汪敬熙 《一个勤学的学生》:“将军越夸奖他,他愈做出足恭的样儿。”词语解释:训恭 拼音:xùn gōng
谓遵行恭敬之道。《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 高步瀛 义疏:“《左传》,见《成十二年》。‘恭’作‘共’……《诗·卷耳》 孔 疏、《仪礼·燕礼》 贾 疏引皆作‘恭’。” 唐 张郊 《对升高判》:“《礼》经有紊,檟楚收威,实长者之训恭,何薄言之速讼。”词语解释:象恭 拼音:xiàng gōng
犹言貌似恭敬。后多以喻巨奸大恶。《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孔 传:“言 共工 貌象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象恭无赦,干纪必诛。”《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词语解释:出虚恭 拼音:chū xū gōng
谓放屁。词语解释:贞恭 拼音:zhēn gōng
坚贞而恭敬。《石点头·江都市孝妇屠身》:“百行先尊孝道,闺闈尤重贞恭。”词语解释:卑恭 拼音:bēi gōng
谦卑恭顺。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四》:“初,上过 赵 ,王甚卑恭,上箕踞骂詈,甚辱之。”《后汉书·窦融传》:“ 融 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帝以此愈亲厚之。”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 郭沫若 《孤鸿一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却故意卑恭地说:‘我是 支那 人,姓名不好写,让我替你写吧。’”词语解释:鞠恭 拼音:jū gōng
曲体弯腰貌。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门下·黄牛庙诗》:“方拜时,神像为起鞠恭,且使人邀予上,耳语久之。” 清 魏源 《登太行绝顶》诗之三:“诸山听指挥,趋侍何鞠恭。”词语解释:出恭 拼音:chū gōng
从 元 代起,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因俗称入厕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出大恭,小便为出小恭。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俺这里茶迎三岛客,汤送五湖宾,喝上七八盏,管情去出恭。”《西游记》第二九回:“ 沙僧 ,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 老猪 出恭来。”《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可巧那天店中伙计约会了出去喫馆子,只賸了 王 李 二人在店中。 毓生 急急的要去出恭,託 悔生 暂时照应店面。” 张天翼 《儿女们》:“他们还把人家的祖宗牌位扔到茅房里,拿《论语》、《孟子》撕碎了去出恭。”词语解释:虚恭 拼音:xū gōng
(1).表面上很恭敬。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某比年以来,殊有闕乏……懟妻很妾,既嗟且憎;瘠子羸孙,虚恭实怨。”
(2).谦虚、恭敬。 老舍 《赵子曰》第一:“第三号的主人是 天台公寓 最老的住客……是位最和蔼谦恭的君子。不用说对朋友们虚恭有礼,就是对仆役们也轻易不说一个脏字。”词语解释:出小恭 拼音:chū xiǎo gōng
小便的别称。《红楼梦》第九回:“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説话。”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他说:‘唔,我还得出小恭!’慌张地跑回去了。”词语解释:出大恭 拼音:chū dà gōng
大便的别称。《冷眼观》第一回:“那男子回道:‘这纔叫做戏台上出大恭,大家唱不成哩。’”参见“ 出恭 ”。
词语解释:出恭 拼音:chū gōng
从 元 代起,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因俗称入厕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出大恭,小便为出小恭。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俺这里茶迎三岛客,汤送五湖宾,喝上七八盏,管情去出恭。”《西游记》第二九回:“ 沙僧 ,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 老猪 出恭来。”《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可巧那天店中伙计约会了出去喫馆子,只賸了 王 李 二人在店中。 毓生 急急的要去出恭,託 悔生 暂时照应店面。” 张天翼 《儿女们》:“他们还把人家的祖宗牌位扔到茅房里,拿《论语》、《孟子》撕碎了去出恭。”词语解释:五恭 拼音:wǔ gōng
谓五种仁让行为。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恭、五暴。何谓五恭?入境而恭,军失其常。再举而恭,军无所粮。三举而恭,军失其事。四举而恭,军无食。五举而恭,军不及事。”参见“ 五暴 ”。
词语解释:五暴 拼音:wǔ bào
指军队进入敌境后的五种暴戾行动。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恭、五暴……入境而暴,谓之客。再举而暴,谓之华。三举而暴,主人惧。四举而暴,卒士见诈。五举而暴,兵必大耗。故五恭、五暴,必使相错也。”参见“ 五恭 ”。词语解释:桀傲不恭 拼音:jié ào bù gōng
同“ 桀驁不逊 ”。 《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人有不及,开导诱掖,惟恐其不至。故虽桀傲不恭,见先生,莫不感悦而化服。”词语解释:桀骜不恭 拼音:jié ào bù gōng
同“ 桀驁不逊 ”。 《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 围 乃 共王 之庶子,年齿最长,为人桀驁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词语解释:鹄恭 拼音:hú gōng
肃立恭敬。用作敬词。 清 蒲松龄 《代孙树百贺钞关周礼部郎庄启》:“稟启何胜鵠恭雀跃之至!”词语解释:打恭 拼音:dǎ gōng
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走出门前,恰好太守下轿。两下一路打恭,直至茶厅上坐下攀谈。” 清 沉起凤 《谐铎·况太守祠赝梦》:“予昨夜梦到此堂, 况太守 离席揖予上坐,且打恭屈膝,奉予若上司状,予逊谢不敢。” 曹禺 《日出》第三幕:“﹝卖报的﹞规规矩矩地抽出一份报,放在书桌上,打手势要钱,行外国礼,立正,打恭,口里呀呀地叫着。”词语解释:小恭 拼音:xiǎo gōng
小便。《红楼梦》第九回:“ 秦钟 趁此和 香怜 弄眉挤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説话。”《老残游记》第二十回:“适逢小人在窗外出小恭听见,进去捉住。”词语解释:愿恭 拼音:yuàn gōng
恭谨。 宋 王安石 《赠左屯卫大将军李公神道铭》:“公幼而愿恭,长而敏武。”词语解释:曲恭 拼音:qǔ gōng
十分恭谨。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亦有人皮肤好喜,而信道之诚,不根心神,有所索欲,阳为曲恭,累日之间,怠慢已出。” 宋 曾巩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有 冯异 以化黄金干太后,得奉职监 鄂州 税,知州 欧阳颖 事之曲恭。”词语解释:笃恭 拼音:dǔ gōng
纯厚恭敬。《礼记·中庸》:“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且平原则有枣栗之属,池沼则有菱芡之类,虽非上药,犹于黍稷之篤恭也。”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灵而理万化。”词语解释:前倨后恭 拼音:qián jù hòu gōng
先傲慢而后恭敬。语出《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帝以媪前倨后恭詰之,曰:‘公贵不可言也。’”《西游记》第五一回:“旁有 葛仙翁 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菲亚 听説,心里疑惑不解他前倨后恭的缘故,估量著他又来发作,只是不语。”词语解释:却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你 车老爷 那么赏脸,实在是却之不恭,咱们就同去。” 原非 《曹书记买马》十:“话说到此处,却之不恭, 喜有娘 也就叫 喜有 收下。”词语解释:同寅协恭 拼音:tóng yín xié gōng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 传:“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此 皋陶 在 帝舜 前对 禹 所说的话。后用为同僚恭谨事君,共襄政事之典。 汉 蔡邕 《中鼎铭》:“率夫百辟,媚于天子,天子曰:‘都!慎厥身,脩思永,同寅协恭,以和天衷,德则昭之。’”《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中》:“兼以修奉园陵,崇建宗庙,右贤左戚,同寅协恭,多事之中,大礼无闕。” 宋 沉遘 《乾元节罢散道场斋文》:“相公枢密参政,伏愿同寅协恭,奋庸熙载。”《儒林外史》第七回:“可见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词语解释:大不恭 拼音:dà bù gōng
即大不敬。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紫阁山村诗》:“护视微不谨,则被以大不恭罪。”《宋史·礼志二五》:“其合行典礼,令有司集议来上。如敢沮格,是使朕为人子而忘孝之道,当以大不恭论其罪。”词语解释:玩世不恭 拼音:wán shì bù gōng
对现实社会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颠道人》:“予乡 殷 生 文屏 , 毕司农 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孽海花》第七回:“与其被人出首,见快仇家,何如老老实实,自行检举,倒还落个玩世不恭,不失名士的体统。”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至少我在 北京 见着他是如此。”词语解释:大恭 拼音:dà gōng
屎;大便。《西游记》第七五回:“这一口吞在腹中,今日还是个和尚,明日就是个大恭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那里好出大恭?我也去。”词语解释:煴恭 拼音:yūn gōng
温和恭顺。 汉 徐干 《中论·考伪》:“託之乎煴恭,然而时有距絶击断,严厉。”煴,一本作“ 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