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息机 拼音:xī jī
(1).息灭机心。《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君子知命,达人息机。”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及其晚年,息机以归老,萧然一室,若不知有门外事者。”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八:“千里行程暂息机,江山依旧境全非。”
(2).停止机械运转。 宋 梅尧臣 《陪观新水硙》诗:“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词语解释:息肩 拼音:xī jiān
(1).卸去负担。《左传·襄公二年》:“ 郑成公 卒, 子駟 请息肩於 晋 。” 杜预 注:“欲辟 楚 役,以负担喻。” 汉 张衡 《东京赋》:“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 汉 。”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俟息肩,则勉力赋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下官治 蜀 三年,辛勤万状,正苦息肩无日。”
(2).栖止休息;停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於诸 印度 建一伽蓝,使客游乞士,息肩有所。” 宋 余靖 《晚至松门僧舍怀寄李太祝》诗:“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 周而复 《纪念鲁迅先生百年诞辰》诗:“雄篇作匕首,战斗不息肩。”
(3).谓休养生息。《史记·律书》:“故百姓无内外之繇,得息肩於田亩,天下殷富。”《秦併六国平话》卷上:“生灵免涂炭之灾,兵师有息肩之日。”词语解释:息心 拼音:xī xīn
(1).梵语“沙门”的意译。谓勤修善法,息灭恶行。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沙门者, 汉 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於无为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地形高显,下临城闕,房廡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
(2).排除俗念。 唐 岑参 《终南双峰草堂》诗:“歛跡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一:“到此身世宽,息心事樵牧。”
(3).谓不再想望。《明史·贾近山传》:“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4).静心,专心。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在开议的时候,陈述理由,滔滔不绝,大家都息心静听。”
(5).方言。放心。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四二回:“﹝ 桦林霸 ﹞心中暗想:‘是不是死了?要是死了可就息心啦!’”词语解释:息驾 拼音:xī jià
(1).停车休息。《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 河 梁而观焉。”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2).借指栖隐。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宋 曾巩 《隆中》诗:“ 孔明 方微时,息驾 隆中 田。”词语解释:息阴 拼音:xī yīn
(1).犹息影。《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卫生自有经,息阴谢所牵。” 李善 注:“息阴即息影。” 唐 窦参 《湖上闲居》诗:“避影将息阴,自然知音稀。”参见“ 息影 ”。
(2).乘阴凉。《文选·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 吕向 注:“谓倚密竹以就阴也。”
(3).犹浓阴。 明 陈子龙 《春郊》诗:“绪风吹息阴,青翠迷衣裳。”
词语解释:息影 拼音:xī yǐng
亦作“ 息景 ”。 语本《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因以“息影”谓归隐闲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逝将秋水至,息景偃旧崖。” 唐 白居易 《重题香炉峰下草堂东壁》诗:“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黄宗羲》:“ 宗羲 虽杜门息景,然位在列卿,而江湖侠士多来投止。” 徐迟 《牡丹》四:“他在 天津 租界上息影三年多,又出现在 武汉 。”词语解释:息影 拼音:xī yǐng
亦作“ 息景 ”。 语本《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因以“息影”谓归隐闲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逝将秋水至,息景偃旧崖。” 唐 白居易 《重题香炉峰下草堂东壁》诗:“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黄宗羲》:“ 宗羲 虽杜门息景,然位在列卿,而江湖侠士多来投止。” 徐迟 《牡丹》四:“他在 天津 租界上息影三年多,又出现在 武汉 。”词语解释:息兵 拼音:xī bīng
停止用兵。《战国策·秦策二》:“ 宜阳 未得, 秦 死伤者众, 甘茂 欲息兵。”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词语解释:息偃 拼音:xī yǎn
亦作“ 息宴 ”。 安息,休息。《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 汉 班固 《西都赋》:“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宋 曾巩 《金君墓志铭》:“啸歌息偃,以忘其年。” 清 刘大櫆 《与高督盐书》:“王事劬劳,不遑息偃。”词语解释:息交 拼音:xī jiāo
谓谢绝交游,不问世事。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復驾言兮焉求?”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八:“﹝ 刘斯立 ﹞屏居 东平 ,杜门却扫,息交絶游。”《明史·孙慎行传》:“数请假里居,键户息交,覃精理学。”词语解释:息虑 拼音:xī lǜ
消除担忧;消除杂念。《孔丛子·答问》:“寡人之军,先生无累也,请先生息虑也。”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他一直独住一间屋子;这非常适宜于静心息虑。”词语解释:息人 拼音:xī rén
犹息民。《后汉书·臧宫传》:“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 唐 陆贽 《赐吐蕃将书》:“息人继好,固是常规。”参见“ 息民 ”。
词语解释:息民 拼音:xī mín
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 汉 贾谊 《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无足取焉尔。” 清 鲁一同 《秦论》:“ 秦 之强不强於 惠孝 之耕战,而强於 景哀 之息民。”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其所主张,以为今之所务,惟在保境息民。”词语解释:息壤 拼音:xī rǎng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 鯀 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唐 柳宗元 《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息壤辩》:“《山海经》所云‘ 鯀 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
(2).泛指泥土。 唐 刘禹锡 《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来。”
(3).栖止之地。 清 龚自珍 《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殊不远, 江 东 浙 东一棹堪洄沿。” 林之夏 《干宝到杭翌日适余生日同泛西湖》诗:“戎马频年期息壤,风尘随地有迷津。”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 湖南 衡山 人 陈范 梦坡 ,以 江西 退职州官求息壤于 上海 ,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词语解释:息女 拼音:xī nǚ
亲生女儿。《史记·高祖本纪》:“臣有息女,愿为 季 箕帚妾。” 张守节 正义:“息,生也。谓所生之女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魏 大司马 曹休 所统中郎将 谢璋 部曲义兵 奚儂 息女,年四岁病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门生有个息女,生得虽不十分怎样,却还略知大义。”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使凡略於他部之妇,其息女皆从母姓,则无嫌於内娶。”词语解释:息民 拼音:xī mín
谓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 汉 贾谊 《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无足取焉尔。” 清 鲁一同 《秦论》:“ 秦 之强不强於 惠孝 之耕战,而强於 景哀 之息民。”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其所主张,以为今之所务,惟在保境息民。”词语解释:息马 拼音:xī mǎ
(1).畜养、蕃息马匹。《史记·秦本纪》:“今其后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 唐 孙樵 《兴元新路记》:“自 黄蜂岭 洎 河池关 ,中间百餘里,皆故 汾阳王 私田,尝用息马,多至万蹄。”
(2).放马,使马休息。 晋 张协 《七命》:“论最犒勤,息马韜弦。”词语解释:息意 拼音:xī yì
不再有意,绝意。《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比心欲从俗,启解今职,但厝辞为鄙,或貽物誚,所以息意缄嘿,一委时运。”《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 北汉主 始息意於进取。” 唐 李德裕 《赐回鹘书意》:“想可汗便须息意,勿更披陈。”词语解释:息息 拼音:xī xī
(1).呼吸;气息出入。《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午窗坐睡》诗:“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僧寺》诗:“劳魂与清气,息息共吁呐。”
(2).犹言时时刻刻。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下》:“夫自《三百篇》而下,三千餘年之作者,其间节节相生……衰旺相循而生物而成物,息息不停,无可或间也。” 鲁迅 《野草·死火》:“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
(3).歇一歇。 潘漠华 《游子》诗:“浮浪无定的游子,在门前草地上息息力,徐徐起身抹着眼泪走过去。”
(4).象声词。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炉里的木柴,爆裂得息息的响着,火花飞上裙缘。”词语解释:息劳
休息词语解释:息响 拼音:xī xiǎng
呼吸的声音。喻细微的声响。《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於守御。”词语解释:息子 拼音:xī zǐ
(1).亲生儿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菩提寺》:“﹝ 张秀携 ﹞问 畅 曰:‘卿有儿死否?’ 畅 曰:‘有息子 涵 ,年十五而死。’” 唐 李翱 《叔氏墓志》:“ 翱 始生时,叔氏弃殁,爰殯於野,年周四甲;岂无诸亲,生故或迫,亦有息子,旅宦京国。”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老母无抚兮,少妇失依;赖有息子兮,可望其隆。”
(2).方言。称曾孙。 章炳麟 《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三州谓曾孙曰息子。”词语解释:息顷 拼音:xī qǐng
顷刻,一会儿。《晋书·刘聪载记》:“ 刘琨 去此咫尺之间,狂狷刺客息顷而至。”词语解释:息徒 拼音:xī tú
休整步卒。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十四:“息徒兰圃,秣马 华山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天子乃輟驾迴虑,息徒解装。”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鲍昭〈戎行〉》:“息徒税征驾,倚剑临八荒。”词语解释:息调 拼音:xī diào
废除户调之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陆逊 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
呼吸调匀。《云笈七籤》卷五六:“气运息调,荣枝叶也。”词语解释:息怒 拼音:xī nù
止怒。 明 刘基 《二鬼》诗:“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依旧天上作伴同游戯。”《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姐姐请息怒,听妹子一言告禀。” 许杰 《邻居》三:“好了, 金龙 嫂嫂,且请息怒,这原是我的不是。”词语解释:息夫 拼音:xī fū
复姓。 汉 有 息夫躬 。见《汉书》本传。词语解释:息气 拼音:xī qì
(1). 宋 时乐器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又有吹簫、弹阮、息气、锣板、歌唱、散耍等人,谓之赶趁。”
(2).休息。 沙汀 《减租》:“中途他碰见表婶在路边息气。”词语解释:息耗 拼音:xī hào
亦作“ 息秏 ”。
(1).犹消长。指事物的盛衰、盈亏、吉凶等。《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天官书》:“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
(2).犹损耗。《魏书·食货志》:“运漕之利,今古攸同,舟车息耗,实相殊絶。”
(3).休养生息。《三国志·魏志·蒋济传》:“百事草创,农桑者少,衣食者多,唯当息耗百姓,不至甚弊。”
(4).消息,信息。《魏书·王肃传》:“ 肃 还京师, 世宗 临东堂引见劳之。又问:‘ 江 左有何息耗?’” 宋 欧阳修 《与大寺丞书》:“近 郭天锡 来后,便遣兵士作子等去,望人到,汝便离 潁 。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秏,不免忧疑。” 清 方苞 《送王篛林南归序》:“ 篛林 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词语解释:息稳 拼音:xī wěn
安稳。《全元散曲·悟叶儿·戒》:“问甚么腥和肉,管甚么素与荤,只要你认天真,一步步前程息稳。”词语解释:息足 拼音:xī zú
歇脚休息。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经麵馆,以钱四文买小麵置案间,其实借以息足,麵固不能食也。” 王统照 《沉思》:“湖滨有个亭子,是预备游人息足的所在。”词语解释:息宴 拼音:xī yàn
见“ 息偃 ”。
词语解释:息偃 拼音:xī yǎn
亦作“ 息宴 ”。 安息,休息。《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 汉 班固 《西都赋》:“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宋 曾巩 《金君墓志铭》:“啸歌息偃,以忘其年。” 清 刘大櫆 《与高督盐书》:“王事劬劳,不遑息偃。”词语解释:息口
停口词语解释:息养 拼音:xī yǎng
犹言休养生息。《魏书·邢峦传》:“若臣之愚见,谓宜修復旧戍,牢实边方,息养中州,拟之后举。”《旧唐书·突厥传上》:“我众新集,犹尚疲羸,须且息养三数年,始可观变而举。”词语解释:息男 拼音:xī nán
亲生儿子。 三国 魏 曹植 《封二子为公谢恩章》:“詔书封臣息男 苗 为 高阳乡公 、 志 为 穆乡公 。” 唐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经术弘义训,息男茂嘉闻。”词语解释:息心客 拼音:xī xīn kè
指僧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饭僧》诗:“同游息心客,暖然若可睹。” 黄节 注:“诗以息心客目沙门也。”参见“ 息心 ”。
词语解释:息心 拼音:xī xīn
(1).梵语“沙门”的意译。谓勤修善法,息灭恶行。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沙门者, 汉 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於无为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地形高显,下临城闕,房廡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
(2).排除俗念。 唐 岑参 《终南双峰草堂》诗:“歛跡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之一:“到此身世宽,息心事樵牧。”
(3).谓不再想望。《明史·贾近山传》:“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
(4).静心,专心。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在开议的时候,陈述理由,滔滔不绝,大家都息心静听。”
(5).方言。放心。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四二回:“﹝ 桦林霸 ﹞心中暗想:‘是不是死了?要是死了可就息心啦!’”词语解释:息休 拼音:xī xiū
休息。《宋史·乐志十二》:“天地闭藏,农且息休。”词语解释:息鞅 拼音:xī yāng
下马休息。 明 文徵明 《陈氏池亭纳凉》诗:“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堂。”词语解释:息景 拼音:xī jǐng
见“ 息影 ”。
词语解释:息影 拼音:xī yǐng
亦作“ 息景 ”。 语本《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后因以“息影”谓归隐闲居。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逝将秋水至,息景偃旧崖。” 唐 白居易 《重题香炉峰下草堂东壁》诗:“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黄宗羲》:“ 宗羲 虽杜门息景,然位在列卿,而江湖侠士多来投止。” 徐迟 《牡丹》四:“他在 天津 租界上息影三年多,又出现在 武汉 。”词语解释:息事 拼音:xī shì
平息事端。《后汉书·鲁恭传》:“刺史、太守不深惟忧民息事之原,进良退残之化,因以盛夏徵召农人,拘对考验,连滞无已。” 清 梅曾亮 《书棚民事》:“由前之説,可以息事;由后之説,可以保利。”词语解释:息停 拼音:xī tíng
停止。《南史·萧琛传》:“所以从来弹举,虽在空文,而许以推迁。或逢赦恩,或入春令,便得息停。”词语解释:息警 拼音:xī jǐng
不再告警。谓平静无战事。《魏书·蠕蠕传》:“ 阿那瓌 镇卫北藩,御侮朔表,遂使 阴山 息警, 弱水 无尘。” 唐太宗 《赐郑元璹书》:“知公已共可汗结和,遂使边亭息警,烽火不燃。” 明 张居正 《答应天抚院宋阳山言防倭》:“近年海寇息警,人心颇懈,僕窃以为忧。”词语解释:息讼 拼音:xī sòng
平息争讼。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 楚 夏 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姚乙 心里先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 月娥 説话儘可行得。”词语解释:息人,息民
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词语解释:息糜
制止;停止词语解释:息手
停手词语解释:息了心
断了念头;死心词语解释:息师 拼音:xī shī
谓遏止来犯之敌。《左传·昭公五年》:“敝邑虽羸,若早脩完,其可以息师。” 杜预 注:“息 楚 之师。”词语解释:息力 拼音:xī lì
休息。 宋 陈亮 《酌古论·李靖》:“节制之兵……前者鬭,后者息力;后者进,前者更休。”词语解释:息事宁人 拼音:xī shì níng rén
(1).谓不生事扰民。《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气。”《清史稿·高宗纪二》:“己卯,以用兵 金川 劳费,密諭 傅恒 息事寧人。”
(2).泛指平息人事纠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畏鬼者常情,非辱也。谬答以畏,可息事寧人。”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至于以息事寧人为藉口,而枉道以求合,吾党之士,所不屑为。” 夏衍 《于伶小论》:“先天的具备了旧时代儒生的谦让与息事宁人的心情。”词语解释:息借 拼音:xī jiè
出利息借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九月初六日度支部大臣载泽等奏折》:“为军需紧急,供给不敷,息借洋款,以资要用。”词语解释:息债 拼音:xī zhài
附有利息的债务。《旧唐书·武宗纪》:“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今年三銓,於前件州府得官者,许连状相保,户部各借两月加给料钱,至支时折下。所冀初官到任,不带息债,衣食稍足,可责清廉。”词语解释:息脉 拼音:xī mài
脉息。 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 扁鹊 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词语解释:息肌丸 拼音:xī jī wán
传说中的药物名。谓服之可使体态轻盈,容颜美丽。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后姊弟母事 阳华 , 阳华 善賁饰,常教后九廻沉水香泽,雄麝脐内息肌丸, 婕妤 亦内息肌丸。” 清 吴伟业 《戏赠》诗:“如共 王乔 旧相识,鍊方从乞息肌丸。” 白炎 《游仙》诗之二:“解释婉妗无限恨,鍊方还乞息肌丸。”词语解释:息胤 拼音:xī yìn
子嗣;子女。《旧唐书·后妃传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用事者不欲吾多息胤,恐祸及此妇人,其如之何?” 清 陈确 《与同社书》:“若乃家运之有兴废……息胤之有繁耗,或由人事,或由天命,祸福之机,何可深论!”词语解释:息肉 拼音:xī ròu
赘肉。增生组织的团块或肉瘤。息,通“ 瘜 ”。《说文·肉部》:“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段玉裁 注:“息当作瘜。《疒部》曰:‘瘜,寄肉也。’”《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东市百姓 王布 ……有女年十四五,艳丽聪悟,鼻两孔各垂息肉如皂荚子。” 唐 赵璘 《因话录·羽》:“相国 崔公 慎由 廉察 浙西 ,左目眥生赘,如息肉。”词语解释:息甲 拼音:xī jiǎ
谓解除盔甲。停战。《宋书·武帝纪中》:“﹝ 义熙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 彭城 ,解严息甲。”词语解释:息退 拼音:xī tuì
犹引退,告退。 汉 王充 《论衡·程材》:“不见任则执欲息退,见毗戏则意不得。”词语解释:息窒 拼音:xī zhì
窒息,呼吸困难。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这个工棚像个蒸笼,又闷热又息窒。”词语解释:息率 拼音:xī lǜ
定息的利率词语解释:息慎 拼音:xī shèn
(1).古代我国东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即 肃慎 。《竹书纪年》卷上:“二十五年, 息慎 氏来朝,贡弓矢。”《史记·五帝本纪》:“北 山戎 、 发 、 息慎 、东 长 、 岛夷 。”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 息慎 ,或谓之 肃慎 ,东北夷。”
(2).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名。八陵之一。《尔雅·释地》:“南陵 息慎 。”词语解释:息望 拼音:xī wàng
不再生妄想;绝望。《魏书·崔浩传》:“国有成主,民有所归,则姦宄息望,旁无覬覦。” 唐 柳宗元 《与许京兆孟容书》:“然此已息望,又何以云哉!”词语解释:息悒 拼音:xī yì
叹息忧闷。《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李善 注:“息,叹息也;悒,於悒也。”词语解释:息日 拼音:xī rì
休息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江 南人﹞九月九日,不用作事,咸以为息日也。”词语解释:息誉 拼音:xī yù
犹言默默无闻。《晋书·袁甫传》:“是以圣王使人,必先以器,苟非周材,何能悉长!廷尉之材,不为三公,自昔然也。 黄霸 驰名州郡,而息誉於京邑。”词语解释:息留 拼音:xī liú
犹栖息。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鸿鹊嬉游乎 江 汉 ,息留乎大沼。”词语解释:息燧 拼音:xī suì
熄灭烽火。指停止战事。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诗》:“从候照神世,息燧应颂道。” 明 石应嵩 《张文忠公改葬碑文》:“乃至振纲刷纪之计,诸凡安内攘外之谋,无不虑於针芒,剔蟊去蠹,防周户牖,息燧沉蠭。”词语解释:息词 拼音:xī cí
申请撤销诉讼的状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同着原告、被告、中证一干人进府里来。”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除非去求原告,大家处和了,烧一张息词到阴间去,或者能勾免提。”词语解释:息言 拼音:xī yán
(1).无言。佛教谓至理幽微,非言说能及。《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是以掩室 摩揭 ,用启息言之津。” 刘良 注:“此言歛心於 摩揭之国 ,用开不言之道也。”
(2).停止言事。《旧唐书·李渤传》:“ 渤 孤贞力行,操尚不苟合,而闒茸之流,非其沽激。至於以言摈退,终不息言。”词语解释:息票 拼音:xī piào
凭以领取利息的票据;附印在债券上按期剪下词语解释:息秏 拼音:xī hào
见“ 息耗 ”。
词语解释:息耗 拼音:xī hào
亦作“ 息秏 ”。
(1).犹消长。指事物的盛衰、盈亏、吉凶等。《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天官书》:“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
(2).犹损耗。《魏书·食货志》:“运漕之利,今古攸同,舟车息耗,实相殊絶。”
(3).休养生息。《三国志·魏志·蒋济传》:“百事草创,农桑者少,衣食者多,唯当息耗百姓,不至甚弊。”
(4).消息,信息。《魏书·王肃传》:“ 肃 还京师, 世宗 临东堂引见劳之。又问:‘ 江 左有何息耗?’” 宋 欧阳修 《与大寺丞书》:“近 郭天锡 来后,便遣兵士作子等去,望人到,汝便离 潁 。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秏,不免忧疑。” 清 方苞 《送王篛林南归序》:“ 篛林 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词语解释:息脚 拼音:xī jiǎo
歇脚休息。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卫士们要息脚,我也就立在高坡上,回望着 龙门 。”词语解释:息歇 拼音:xī xiē
休息。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大家送走了他们,各自息歇。”词语解释:息版 拼音:xī bǎn
谓停止读书。版,古时书写用的竹木片。指书籍。《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业不息版,以待清明。”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尔诸生沐浴圣化……露钞雪纂,修业无息版之时;电鑠虹舒,伏处有干霄之气。”词语解释:息息相通 拼音:xī xī xiāng tōng
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无间或关系密切。《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如今听了 张金凤 这话,正如水月镜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锁,息息相通。” 清 薛福成 《察看英法两国交涉事宜疏》:“大抵外交之道,与内治息息相通。” 叶圣陶 《坐羊皮筏到雁滩》:“我们的呼吸跟 黄河 的流动、 连山 的沉默、青天的明朗息息相通。”词语解释:息喙 拼音:xī huì
停止议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燕昭王》:“ 汉高 封 雍齿 ,而功臣息喙; 先主 礼 许靖 ,而 蜀 士归心。”词语解释:息息相关 拼音:xī xī xiāng guān
犹息息相通。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书表》:“ 昭明太子 为我撰成墓表,仍求 吴姐 书丹,恰好上仙亦至,可见三人息息相关。” 李大钊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盖人间之生活,莫不於此永远实在之大机轴中息息相关。” 闻捷 《布沙热,我要为你唱一支歌》:“你和党的关系,不能不是这样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啊!”参见“ 息息相通 ”。
词语解释:息息相通 拼音:xī xī xiāng tōng
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无间或关系密切。《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如今听了 张金凤 这话,正如水月镜花,心心相印,玉匙金锁,息息相通。” 清 薛福成 《察看英法两国交涉事宜疏》:“大抵外交之道,与内治息息相通。” 叶圣陶 《坐羊皮筏到雁滩》:“我们的呼吸跟 黄河 的流动、 连山 的沉默、青天的明朗息息相通。”词语解释:息币 拼音:xī bì
谓积压财货。《史记·货殖列传》:“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司马贞 索隐:“久停息货物则无利。”词语解释:息喘 拼音:xī chuǎn
(1).平息喘气。 元 戴良 《登尧峰》诗:“息喘倚茂松,济胜犯零露。”
(2).用以喻短暂的休息。《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汝等既要与我出战,可出城安营,待 魏 兵到,莫待他息喘,便急攻:此以逸待劳之法也。”词语解释:息土 拼音:xī tǔ
犹息壤。《淮南子·墬形训》:“ 禹 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 高诱 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一说指沃土。《大戴礼记·易本命》:“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 卢辩 注:“息土,谓衍沃之田。”参见“ 息壤 ”。
词语解释:息壤 拼音:xī rǎng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 鯀 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唐 柳宗元 《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息壤辩》:“《山海经》所云‘ 鯀 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
(2).泛指泥土。 唐 刘禹锡 《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来。”
(3).栖止之地。 清 龚自珍 《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殊不远, 江 东 浙 东一棹堪洄沿。” 林之夏 《干宝到杭翌日适余生日同泛西湖》诗:“戎马频年期息壤,风尘随地有迷津。”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 湖南 衡山 人 陈范 梦坡 ,以 江西 退职州官求息壤于 上海 ,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词语解释:息妇 拼音:xī fù
(1).媳妇,子妇。亦为子妇自称。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陈翰林》:“乃召子妇詰之。云:‘老嫗言,来日郎君欲就息妇房中宴饮。’”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媳》:“古人称子为息,息妇者,子妇也。”
(2).妻子。亦为妇人自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名捕﹞曰:‘余病甚,吾妇往足矣。’妇摇手:‘我不耐烦。’名捕嗔駡曰:‘懒息妇,今日不出手,祗会火坑上摶老公乎?’”词语解释:息利 拼音:xī lì
利息。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新唐书·食货志五》:“议者以两省、尚书省、御史臺总枢机,正百寮,而倍称息利,非驭官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