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恺悌 拼音:kǎi tì
亦作“ 愷弟 ”。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词语解释:恺乐 拼音:kǎi lè
庆祝作战胜利的军乐。《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愷乐。” 郑玄 注:“愷乐,献功之乐。”《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鉞以先,愷乐献於社。” 清 李必恒 《铙歌·大恺》:“奏愷乐,歌《彤弓》。”
安乐。《新唐书·柳泽传》:“乃今蠲烦省徭,法明德举,万邦愷乐,室家胥欢。”词语解释:恺弟 拼音:kǎi dì
见“ 愷悌 ”。
词语解释:恺悌 拼音:kǎi tì
亦作“ 愷弟 ”。 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 杜预 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 宣 为人恭俭有法度,而 崇 愷弟多智,二人异行。”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词语解释:恺歌 拼音:kǎi gē
军队战胜归来奏恺乐时所唱的歌。《周礼·春官·乐师》:“凡军大献,教愷歌,遂倡之。” 孙诒让 正义:“愷歌即作愷乐时所歌。” 宋 叶适 《次王道夫舟中韵》之三:“旧读愷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 西京 。”词语解释:恺恻 拼音:kǎi cè
和乐恻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古人制律之心,原存愷惻。”《文明小史》第十二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愷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词语解释:恺直 拼音:kǎi zhí
恳切直率。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韦 孟 讽諫,愷直有餘,深婉不足。” 章炳麟 《文学说例》:“此犹 埃及 古文……以驼鸟之羽纤纬平滑表性行愷直者。”词语解释:恺风 拼音:kǎi fēng
和风。后指南风。《淮南子·墬形训》“南方曰巨风” 汉 高诱 注:“一曰愷风。”词语解释:恺切 拼音:kǎi qiè
犹恳切。《明史·归善王朱当沍传》:“因劝帝法祖宗,重国本,裁不急之费,息土木之工,词甚愷切。”《镜花缘》第十二回:“凡乡愚误将子女送入空门的……向其父母愷切劝諭。”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若 陆宣公 之文,亦属详明愷切。”词语解释:恺献 拼音:kǎi xiàn
军事胜利献功时奏恺乐。《周礼·春官·眡瞭》:“宾射,皆奏其钟鼓。鼜、愷献亦如之。” 郑玄 注:“愷献,献功愷乐也。”词语解释:恺豫 拼音:kǎi yù
和乐。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归福慈寧,乾坤愷豫。”词语解释:恺至 拼音:kǎi zhì
犹恳切。 清 刘大櫆 《〈曹氏诗〉序》:“余观夫人之诗,丽而不雕,温和而愷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