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末字词组
悠悠碧悠悠闲悠悠荡荡悠悠轻悠悠遐悠慢慢悠悠笃悠悠
转悠优悠忽悠悠颤悠悠冉冉悠悠任重道悠泄泄悠悠笑模悠悠
谬悠韵悠悠乐悠悠颤悠逛悠七魄悠悠晃悠缓悠悠
缪悠淡悠悠笑悠悠飘悠郁悠幽悠晃晃悠悠窈悠
长悠忽悠清悠悠飘悠悠袅袅悠悠慢悠悠忽忽悠悠焱悠

词语解释:悠悠  拼音:yōu yōu
(1).思念貌;忧思貌。《诗·邶风·终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郑玄 笺:“言我思其如是,心悠悠然。”《后汉书·章帝纪》:“中心悠悠,将何以寄?” 唐 乔知之 《定情篇》:“去时恩灼灼,去罢心悠悠。”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心绪悠悠,不明白这场迤逗。”
(2).辽阔无际;遥远。《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 传:“悠悠,远意。”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九:“世路廓悠悠, 杨朱 所以止。”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弟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鼎鼎百年言笑速,悠悠万里别离难。”
(3).久长;久远。《楚辞·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明 李东阳 《次钱与谦修撰韵》:“有口莫问天,天道长悠悠。” 韩北屏 《非洲夜会·非斯印象》:“我们可以从那里读到历史的章节,可以辨认出悠悠岁月的容貌。”
(4).连绵不尽貌。 晋 左思 《吴都赋》:“直衝涛而上瀨,常沛沛以悠悠。” 唐 温庭筠 《梦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暉脉脉水悠悠。” 清 许承钦 《回风矶》诗:“长年憎去楫,贾客怨回风,不分乾坤意,悠悠尽向东。” 朱德 《花溪》诗:“春风送暖百花开,流水悠悠曲折回。”
(5).众多貌。《史记·孔子世家》:“ 桀溺 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后汉书·朱穆传》:“然而时俗或异,风化不敦,而尚相诽谤,谓之臧否。记短则兼折其长,贬恶则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称乎!” 李贤 注:“悠悠,多也。称,举也。” 晋 傅玄 《两仪诗》:“日月西流景东征,悠悠万物殊品名。” 唐 欧阳詹 《怀忠赋》:“欲悠悠而罔极,毒浩浩其无涯。” 宋 曾巩 《雪后》诗:“风光苒苒流双轂,人事悠悠寄一枰。”
(6).世俗;一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二:“摆脱悠悠谈,请从余听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僕以礼处足下,则足下长者,僕心未忍;欲以故人处足下,则虑悠悠之人,以僕为诡。” 明 何景明 《赠李献吉》诗之三:“悠悠行路子,谁为识其音。”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张羽军》:“大丈夫一日定交,则终身生死以之。彼须金而结者,悠悠世上人耳,非所望於公也。”
(7).引申为庸俗,荒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大笑成文,亦一快事,何至以此褫革,如此主司,寧非悠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然官宰悠悠,竖人毛髮,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牀上半尺许哉?” 何垠 注:“悠悠,繆悠也。”
(8).指世俗之人,众人。《宋书·刘穆之传》:“﹝ 诸葛长民 ﹞乃屏人谓 穆之 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 宋 苏舜钦 《答和叔春日舟行》诗:“寄语悠悠莫疑我,五湖今作狎鸥翁。”
(9).飘动貌。《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 臧克家 《泪--悼念周总理》诗:“半旗悠悠,秋风漫吹。”
(10).动荡;飘忽不定。《孔丛子·对魏王》:“今天下悠悠,士亡定处,有德则往,无德则去。”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诗之一:“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折:“还只道沉沉的卧著床褥,谁知他悠悠的赴了冥途。” 周肖 《霞岛》第六章:“夜深了,乳白色的夜雾飘飘悠悠,漫上了座落在半坡的操场。”
(11).游荡貌;懒散不尽心貌。 唐 高适 《涟上送别王秀才》诗:“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朱子语类》卷六七:“某病后,自知日月已不多,故欲力勉。诸公不可悠悠!” 明 王廷相 《雅述上》:“机虽日发乎前,不过悠悠坐视而已,此国事所以日不可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世之折狱者,非悠悠置之,则縲繫数千人而狼籍之耳。”
(12).闲适貌。《梁书·张充传》:“若廼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悠悠琴酒,岫远谁来;灼灼文谈,空罢方寸。”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金 麻革 《晚步张巩田间》诗:“悠悠独鸟穿云下,策策寒乌掠日飞。” 清 卓尔堪 《雨中过秋浦》诗:“岸花红寂寂,江鸟白悠悠。”
(13).形容声音气息缓慢细长。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夜静羣动息,蟪蛄声悠悠。”《水浒传》第八一回:“ 李师师 执盏擎杯,亲与 燕青 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 燕青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安公子 此时已是魂飞魄散,背了过去,昏不知人,只剩得悠悠的一丝气儿在喉间流留。”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愫方 :(悠悠地)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
(14).黝黑幽暗貌。悠,通“ 儵 ”。 南朝 梁简文帝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鬱鬱方崖,悠悠洞天,三山白鹤,何时復旋。”《西游记》第六一回:“只杀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雾黑悠悠。”
词语解释:转悠  拼音:zhuàn yōu
(1).转动。如眼珠子直转悠。
(2).漫步;闲逛。 老舍 《骆驼祥子》二:“在 新街口 附近他转悠了一会儿。” 高凤阁 《垫道》:“大家都在歇着,只有 刘队长 一个人在泥洼子里转悠。”
词语解释:谬悠  拼音:miù yōu
虚空悠远。引申为荒诞无稽。《庄子·天下》:“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儻,不以觭见之也。” 成玄英 疏:“谬,虚也。悠,远也。”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此生岁月行飘忽,晚节功名亦谬悠。” 严复 《救亡决论》:“方其为学也,必无谬悠影响之谈,而后其应事也,始无颠倒支离之患。”
词语解释:缪悠  拼音:miù yōu
虚妄不实。《新唐书·宗室传赞》:“﹝ 李百药 ﹞又举 春秋 二百四十二年之祸,亟於 哀 、 平 、 桓 、 灵 ,而詆 曹元首 、 陆士衡 之言以为繆悠。” 明 高启 《胡应炎传》:“或其事多繆悠,初皆无有,特好事者为之説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说文古籀疏证》:“鐘鼎多贋物,又传橅多失真,读者亦多以意説, 庄氏 条例中亦自言之,而据此欲正 秦 篆之失,追 頡 史之遗,大率支离繆悠,凿空可笑。”
词语解释:长悠  拼音:cháng yōu
长久。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十救诏》:“遵此十救詔习鍊,上天常生福长悠。”
词语解释:碧悠悠  拼音:bì yōu yōu
形容碧蓝而旷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清湛湛洞天福地任逍遥,碧悠悠那愁他浴鳧飞雁争喧哄。”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院内有石溪、池塘、垂柳、雕栏,碧悠悠的青天映在水里。”
词语解释:优悠  拼音:yōu yōu
(1).悠闲舒适。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刘原甫游乐郊赠同游》:“优悠民亦康,何必苦吏为?” 明 李东阳 《习隐》诗之十四:“古来乐天意,每与忧世偕。优悠无已大,及我鬢末衰。”
(2).谓悠闲地居其中。《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得旨予告,驰驛还乡,优悠林下,每日训课儿孙之暇,同里中父老饮酒赋诗。”
(3).从容不迫。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四诗娄苑》:“制度兴废,於焉而究;风俗污隆,於焉而考。随其门目,粲然可观,吟哦讽味,浸润优悠。”
词语解释:韵悠悠  拼音:yùn yōu yōu
(1).声响舒缓悠扬。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到来日扑鼕鼕的征鼙慢凯,韵悠悠的角声哀。”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 明 杨文奎 《点绛唇·四时景》套曲:“韵悠悠歌着奇腔,按着宫商。”
(2).比喻香气飘散。 明 冯惟敏 《咏四美·手板》曲:“击玉敲金,移宫换羽……总不如韵悠悠彩袖香飘,斯琅琅宝剑声杂。”
词语解释:淡悠悠  拼音:dàn yōu yōu
不介意的样子。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文清 :(淡悠悠)管人家怎么说呢,我不就要走了么?”
词语解释:忽悠  拼音:hū yōu
晃动貌。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忽悠一下栽下去,只觉眼前一片乌黑。” 管桦 《不要让汽灯灭了》:“离火线三四里地,大炮咕咚咕咚,把房子震的直忽悠。”
词语解释:闲悠悠  拼音:xián yōu yōu
同“ 閒邀邀 ”。亦作“闲悠悠”。 元 李致远 《粉蝶儿·拟渊明》套曲:“闲悠悠无半点为官意,一任駟马高车聘不起。”
词语解释:忽悠悠  拼音:hū yōu yōu
晃动不定的样子。 华山 《山中海路》:“只觉得浑身忽悠悠的,恍如在海上骑着波浪浮沉。” 江渡 《发生在一九八三年内》:“只见一团白茫茫的雾团在林中忽悠悠地飘浮。”
词语解释:乐悠悠  拼音:lè yōu yōu
形容快乐的样子。 冰心 《〈儿童文学选〉序》:“他自己安闲地在树荫下吃着冰棒,乐悠悠地看着人家在烈日下替他劳动。” 陈其通 《悼念周总理》诗:“八亿利剑刺妖孽,含恨忠魂乐悠悠。”
词语解释:笑悠悠  拼音:xiào yōu yōu
微笑貌。 梁斌 《播火记》二十:“ 宋洛曙 笑悠悠地走过来,一把抓住 朱老忠 的手。”
词语解释:清悠悠  拼音:qīng yōu yōu
清澈明亮貌。《人民日报》1959.7.26:“在 青海高原 , 黄河 水自古就是清悠悠,像奶汁一样滋润着大地。”《十月》1981年第2期:“木屋后头是一条山溪,山溪一年四季都是清悠悠的。”
词语解释:荡荡悠悠  拼音:dàng dàng yōu yōu
飘忽貌。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一灵儿伴孤云冥冥杳杳,趁悲风荡荡悠悠。”《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却説 关公 一魂不散,荡荡悠悠,直至一处。” 清 洪昇 《长生殿·情悔》:“怨鬼愁魂……随风去,信路行,荡荡悠悠,日隐宵征。”
词语解释:颤悠悠  拼音:chàn yōu yōu
颤动摇晃貌。 华山 《鸡毛信·羊尾巴》:“又肥又厚的大尾巴,颤悠悠的,垂在屁股后面,不住地两边晃着,怪自在哩!”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七章:“她担上两大桶水,扁担儿颤悠悠地,一溜烟儿走在前面,脚步又轻又快。”
词语解释:颤悠  拼音:chàn yōu
形容颤动摇晃。 老舍 《骆驼祥子》二:“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迈一步,浑身就一颤悠。”
词语解释:飘悠  拼音:piāo yōu
在空中或水面上浮动。如:白云在天际飘悠;小船在水里慢慢地飘悠着。
词语解释:飘悠悠  拼音:piāo yōu yōu
形容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飘动
词语解释:轻悠悠  拼音:qīng yōu yōu
轻飘飘。例如:蝴蝶轻悠悠地飞着。
词语解释:冉冉悠悠  拼音:rǎn rǎn yōu yōu
行动飘忽貌。 唐 刘言史 《送婆罗门归本国》诗:“行多耳断金环落,冉冉悠悠不停脚。”《云笈七籤》卷六四引《金丹诀·金华玉女说丹经》:“六宫宫主及众真飞仙,冉冉悠悠,退杳隐冥。”
词语解释:逛悠  拼音:guàng yōu
转悠;闲逛。《鸭绿江》1988年第2期:“我说我的工作幸福是我可以乘客人电梯走遍全楼,以检查防火设施为名,堂堂皇皇地到处逛悠。”
词语解释:郁悠  拼音:yù yōu
忧思貌。《方言》第一:“鬱悠,思也。 晋 、 宋 、 卫 、 鲁 之间谓之鬱悠。” 郭璞 注:“鬱悠,犹鬱陶也。” 唐 皮日休 《正俗》诗:“乃指天而鬱悠兮,将天夺乎国之祜。”
词语解释:袅袅悠悠
婉转悠长
词语解释:遐悠  拼音:xiá yōu
悠远;悠长。 宋 王十朋 《再用前韵赠韶美》:“回首望故乡,天高路遐悠。”
词语解释:任重道悠  拼音:rèn zhòng dào yōu
见“ 任重道远 ”。
词语解释:任重道远  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论语·泰伯》:“ 曾子 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谓负担沉重,路途遥远。《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韩诗外传》卷一:“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后用以比喻担负的责任既重大又要经过长久的努力。《后汉书·祭遵传》:“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 洛阳 。问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唐 韩愈 《颜子不贰过论》:“知高坚之可尚,忘钻仰之为劳,任重道远,竟莫之致。” 宋 欧阳修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呜呼!岂所谓任重道远,而为善惟日不足者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 隺山 ( 魏隺山 )此论,可谓任重道远。” 徐特立 《对青年人的几点希望》:“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亦作“ 任重道悠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宋 司马光 《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
词语解释:七魄悠悠  拼音:qī pò yōu yōu
谓七魄离身飘荡。形容惊愕、昏厥或死亡。《水浒传》第一回:“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西游记》第九七回:“那众强人那容分説,赶上前,把 寇员外 撩阴一脚,踢翻在地,可怜三魂渺渺归阴府,七魄悠悠别世人。”参见“ 七魄 ”。
词语解释:七魄  拼音:qī pò
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籤》卷五四。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词话》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乡臺上。”
词语解释:幽悠  拼音:yōu yōu
犹深远。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左荡莽而无涯,右幽悠而无方。”
词语解释:慢悠悠  拼音:màn yōu yōu
形容缓慢。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十章:“‘我,不行了……’他捉住 生宝 的手以后,重新慢悠悠地说。”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一章:“花轱辘马车慢悠悠地走着。”
词语解释:慢慢悠悠  拼音:màn màn yōu yōu
犹慢吞吞。 水运宪 《祸起萧墙》:“他拎着一个暖水瓶,慢慢悠悠地走出办公楼,到水房去打开水。” 江波 《发生在一九八三年》一:“那男人再不说什么,若无其事地慢慢悠悠转过身。”
词语解释:泄泄悠悠  拼音:xiè xiè yōu yōu
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唐 杨炯 《浮沤赋》:“泄泄悠悠,匪徐匪疾。”
词语解释:晃悠  拼音:huàng yōu
晃荡。 老舍 《全家福》第一幕:“他走着走着直晃悠。” 峻青 《海啸》第四章:“小船一晃悠, 小于 只觉得那大海和天空翻了个身儿。”参见“ 晃荡 ”。
词语解释:晃荡  拼音:huàng dàng
亦作“ 晃盪 ”。 闪烁不定貌。 唐 柳宗元 《晋问》:“日出寒液,当空发耀,英精互绕,晃荡洞射。” 宋 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朦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亦作“ 晃盪 ”。
(1).形容空旷高远,空荡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晋子夜冬歌》:“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 宋 苏轼 《巫山》诗:“晃荡天宇高,崩腾 江 水沸。”
(2).摇曳;摇动。 唐 张说 《山夜听钟》诗:“前声既舂容,后声復晃盪。”《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权勿用 ﹞左手掮着个被套,右手把个大布袖子晃荡晃荡。”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枪声炮声喊声像狂风在吼,摇得山脉直晃荡。”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八章:“人和牲口都晃荡着树枝。”
(3).逛;游荡。 康濯 《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成天晃荡,一回来就吃,也不想想自个是个男子汉!” 柯岩 《特邀代表》:“一次,一人孩子逃跑了,和‘哥们儿’晃荡了几天。”
词语解释:晃晃悠悠  拼音:huàng huǎng yōu yōu
摇摇晃晃地很不稳定。例如:他晃晃悠悠地往前走。
词语解释:忽忽悠悠  拼音:hū hū yōu yōu
(1).形容神志恍惚。 谷峪 《强扭的瓜儿不甜》:“﹝她﹞脑子里发烧,忽忽悠悠,不知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赶她经过注射强心剂,忽忽悠悠缓醒过来。”
(2).形容悠闲。 梁斌 《播火记》三九:“这还用谁呢,自个儿赶吧!你坐在车上,忽忽悠悠,一会就到了。”
词语解释:笃悠悠  拼音:dǔ yōu yōu
悠闲的样子;不着忙的样子。《解放日报》1982.7.6:“一到晚上,社员都围坐在电视机旁,笃悠悠地收看自己所喜爱的节目。”《新民晚报》1983.2.22:“三时十五分,一位身材不高而又瘦小的人,笃悠悠地来了,这可能就是轮机长吧。”
词语解释:笑模悠悠  拼音:xiào mó yōu yōu
犹言笑悠悠。 梁斌 《播火记》二八:“ 朱老忠 笑模悠悠地跑上坟顶一看,人们站满了队伍。”《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当下, 老姜 笑模悠悠地叫着 苗新 说:‘风大,山不会摇;火猛,金不怕烘。’”
词语解释:缓悠悠  拼音:huǎn yōu yōu
慢悠悠,动作迟缓的样子。例如:老师缓悠悠地展开教案,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来。
词语解释:窈悠  拼音:yǎo yōu
深远貌。《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倚此兮巖穴,永思兮窈悠。”旧注:“悠,一作窕。”
词语解释:焱悠  拼音:yàn yōu
火花飘舞。《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 薛综 注:“悠,从风貌……焱,火华也。言风鼓动旌旗,纷紜盛乱,如火花之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