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请选择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总目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下载平水韵表
(2011-11-5)
十二锡
入声
壁
敌
笛
滴
历
觅
激
戚
击
檄
的
锡
绩
沥
溺
雳
砾
觌
涤
枥
鹢
镝
狄
析
惕
羃
阒
皪
栎
寂
籴
淅
荻
吃
[详注1]
幂
晰
甓
剔
嫡
劈
逖
皙
鴃
迪
靮
菂
觋
幕
[详注2]
艗
踢
呖
瓅
适
[详注3]
轹
阋
趯
鵙
摘
焱
郦
疬
籊
赥
轣
樀
馰
甋
坜
汨
[汨罗江]
霹
墒
倜
砉
[xū]
蜥
踧
[详注4]
礰
墼
悐
緆
幦
惄
蹢
幎
殈
澼
鼊
磿
翟
[dí]
菥
玓
裼
毄
漃
秝
熐
湨
嚁
鼏
鹝
塓
苈
譤
憵
篴
鬲
蒚
蓧
糸
硩
纅
婥
蓨
蔋
樍
儥
扸
覛
啇
瞁
磩
椺
虳
鼜
鐴
觻
攦
敫
焃
扚
燩
轚
撽
鱳
虉
廦
釽
鼳
儮
鶪
漞
冖
欫
爏
犑
惁
濗
狊
薂
梑
獥
歒
擽
墑
吊
[详注5]
盢
镉
靋
鄓
銢
仢
焬
頔
鸄
糑
苖
礕
簚
趘
郹
蚸
讈
注1:
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
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
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
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
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辩音释义
首字词组
末字词组
末字诗句
末字诗句
无惊惕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
——唐·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
常惕惕
自从得此衾,梦觉常惕惕。
——宋·刘子翚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
皆怵惕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唐·李白
【古风 其二十四】
心怵惕
滔滔奸佞夫,见使心怵惕。
——宋·卫宗武
【赠赵月麓之霅】
常夕惕
以兹畏所知,负负常夕惕。
——宋·刘子翚
【读曾吉甫横碧斋诗】
夜战惕
鼋鼍缩首不敢近,暇蟆巡行夜战惕。
——宋·孔武仲
【龟石】
还自惕
百忧每多违,一诺还自惕。
——宋·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
之怵惕
使长孺居中司马遂相兮,狂酋当为之怵惕。
——宋·王柏
【挽蔡文叔】
情屡惕
揽胜心以愉,经险情屡惕。
——宋·张嵲
【刘谷山】
尚怵惕
浑忘值危途,去住尚怵惕。
——宋·董嗣杲
【梅根港欲泊不泊其况可想】
神惕惕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清·汤复
【黄山歌】
丛怵惕
终身负罪人,顾影丛怵惕。
——近现代·黄养和
【先君十周年忌日】
挂惊惕
仁贤保无恙,所想挂惊惕。
——宋·曾巩
【寄王介卿】
惟惕惕
荣耀老莱衣,孝心惟惕惕。
——宋·李处权
【哭驾部舅】
弥怵惕
渠魁已歼殄,非类弥怵惕。
——宋·杨亿
【偶兴】
兮夕惕
阜民财,形物力,圣志干干兮夕惕。
——宋·夏竦
【奉和御制崇政殿宴从臣】
我心惕
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
——唐·皎然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
魂方惕
态繁赏屡移,形变魂方惕。
——唐·宋之问
【缑山诗】
自惊惕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唐·李白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免兢惕
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
——唐·王周
【志峡船具诗 戙】
复愁惕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
——唐·韦应物
【过昭国里故第】
多忧惕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唐·白居易
【咏怀】
能夕惕
羡君齿发新,行己能夕惕。
——唐·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诈忧惕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
——唐·孟郊
【择友】
心神惕
因话近世仙,耸然心神惕。
——唐·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山魅惕
棱棱长钧锋,应使山魅惕。
——唐·崔全素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石笋
高
】
事夕惕
如闻恭俭语,謇謇事夕惕。
——唐·陆龟蒙
【杂讽九首 其三】
麋丸惕
袖馥麋丸惕,芸翻蠹简重。
——宋·程公许
【上泸州杨尚书四十韵】
怀夕惕
未报圣恩怀夕惕,更叨使领侍亲祠。
——宋·程无凤
【宝佑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宁四朝国史成上进九日明堂升侑高宗礼成进诗三章称贺】
劳夕惕
忧人劳夕惕,乡事惫晨兴。
——唐·阎宽
【松滋江北阻风】
闻乾惕
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于寻泻豫州。
——清·龚自珍
【咏史】
转惊惕
俯仰转
惊
惕,裴回独忧煎。
——唐·萧颖士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 其一】
方怵惕
炎时方怵惕,有若践霜露。
——唐·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尚惊惕
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
——宋·邵雍
【岁暮吟】
莫惊惕
未作金鳌莫惊惕,月澄清海漫如钩。
——宋·李廌
【和杨元忠主簿观鱼】
求兢惕
匪将履尾求兢惕,那效探雏所患争。
——唐·李绅
【忆寿春废虎坑余以春二月至郡主吏举所职称霍山多虎每岁采茶为患择肉于人至春常修陷阱数十所勒猎者采其皮睛余悉除罢之是岁虎不复为害至余去郡三载】
自惭惕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唐·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弥兢惕
承流宣泽弥兢惕,履险航湍敢滞留。
——宋·赵蕃
【举世美奉诏旨分督决狱甲戌判袂之武阳壬午还宿中兴寺而得世美自延平所寄诗因次韵】
心犹惕
触少心犹惕,慈多语易温。
——宋·洪咨夔
【祖母哀挽二首 其二】
忡惊惕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魏晋·潘岳
【悼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