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阮(半)[yuǎn,远近][fàn][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无也。][地名][详注1][xuǎn]


注1:鄢 音偃。地名。在郑。《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
[sǎn sàn,散布][动词][音旱。《集韵》性急也。][音管。悹悹,无依也。][dǎn][详注1][详注2]


注1: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注2:棵 音緩。《廣韻》斷木也。《類篇》一曰新蒸束。
愿(半)[yuàn,动词][详注1][详注2]奿


注1:圈 《唐韵》巨万切《集韵》《韵会》具愿切,韏去声。地名。《公羊传·文十一年》楚子伐圈。《注》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万反。
注2:畹 《集韵》纡愿切《正韵》迂绢切,音怨,田亩。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jiàn,间开][详注1][《广韵》乌患切,音畹。钩系也。亦作綄。][màn,动词][详注2][shān]


注1:栈 《广韵》《集韵》《韵会》士谏切《正韵》助谏切,輚去声。木栈道也。
注2:刬 又《韵会》初谏切,铲去声。攻也,平治也。《韩愈诗》活计以锄刬。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màn 谏韵

慢 màn
〈动〉
  •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 同本义
  • 慢,一曰不畏也。——《说文》
  • 慢,惰也。——《广雅》
  • 我远而慢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可敬不可慢。——《礼记·缁衣》
  • 而长不简慢矣。——《吕氏春秋·处方》
  • 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左传·庄公八年》
  • 敬贤者存,慢贤者亡。——《荀子·君子》
  • 荆成王慢焉。——《吕氏春秋·上德》
  • 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庄子·则阳》
  • 管家,实是多慢了你。——《儒林外史》
  • 又如:慢骂(信口乱骂);慢亵(慢待;招待不周);慢狎(轻侮);慢视(轻视);慢公(怠忽公务);慢令(轻慢上司的命令);慢心(轻慢之心)
  • 怠慢
  • 攸之等之慢。——诸葛亮《出师表》
  • 又如:慢客(怠慢客人)
  • 放纵;无节制 。如:慢散(不严肃;不整齐);慢泄(轻浮);慢淫(浪荡遨游)
  • 通“谩”。欺骗
  • 驷东慢齐侯,南欺王。——《韩非子·说林上》
  • 通“墁”。涂抹
  • 郢人垩慢其鼻端。——《庄子·徐无鬼》
〈形〉
  • 懒惰
  • 慢,惰也。——《说文》
  •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 啴谐慢易。——《礼记·乐记》
  • 又如:慢憧(懈怠动摇);慢志(怠懈的心智);慢官(闲散的官职)
  • 不及时,迟了
  • 不及时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公羊传·隐公三年》
  • 从慢走引申为缓慢
  • 叔马慢忌,叔发罕异。——《诗·郑风·大叔于田》
  • 轻拢慢捻抹复挑。——白居易《琵琶行》
  • 又如:慢慢交(慢慢地;不着急);慢腾斯礼(慢条斯理;慢腾腾,不慌不忙的样子);慢板(戏曲中缓慢的曲调);慢慢(缓慢;犹言缓一缓);慢节奏(乐曲中的缓慢节奏);慢药(药性发作缓慢的毒药);慢声(缓慢悠扬的音乐);慢工出巧匠(谓慢而细致的操作能培养出精巧的匠师);慢工出细货(缓慢的操作会产生出精巧的产品来)
  • 骄傲;傲慢
  • 上慢下暴。——《易·系辞上》
  • 又如:慢世(傲世,玩世不恭);慢词(不恭敬的言词);慢书(侮辱性的书简)
  • 生疏
  • 张清原来只有飞石打将的本事,枪法上却慢。——《水浒传》
  • 又如:慢仗(武艺不精,本领不强)
  • 丰满 。如:慢脸(丰满的容貌)
〈副〉
  • 徒然
  • 麒麟慢有擎天才,怎出军师妙计中。——《水浒传》
康熙字典

  • 《廣韻》謨晏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韻會》莫綰切,𠀤音縵。
  • 《說文》惰也。从心曼聲。一曰不畏也。《廣韻》怠也,倨也,緩也。《朱子》曰慢,放肆也。
  • 又或作僈。《荀子·不苟篇》寬而不僈。亦作謾。《前漢·董仲舒傳》桀紂暴謾。
  • 又《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鄭氏云》命,讀爲慢。
  • 又《集韻》亦作漫。詳水部漫字註。
  • 又《集韻》䁕見切,音麫。 (霰韵)
  • 慢訑,弛縱意。
  •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寒韵)
  • 惑也。
  • 又叶民堅切,音眠。 (先韵)
  • 《古詩》太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
  • 又叶莫半切,音幔。 (翰韵)
  • 《謝惠連·秋懷詩》夷險難預謀,倚伏昧前算。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
  • 考證:〔《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鄭氏云》命,當作慢。〕
  • 謹照原文當作改讀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