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憩棠 拼音:qì táng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败, 召伯 所憩。”此为 周 人怀念 召伯 德政的颂诗。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宋 梅尧臣 《送棣州唐虞部》诗:“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参见“ 爱树 ”。
词语解释:爱树 拼音:ài shù
推爱及树。用以称颂好官的德政。语本《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思人爱树,甘棠勿翦。” 唐 张次宗 《请立前节度使李德裕德政碑文状》:“虽 黄霸 入用,宠方盛於登贤,而 邓侯 不留,情犹深於爱树。”参见“ 爱棠 ”。词语解释:憩息 拼音:qì xī
休息。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严备供具,憩息有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作亭之意,盖为四方祈祷者憩息之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时候已经不早了,大家安排憇息。” 李若冰 《在柴达木盆地》:“每天,我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憇息在空旷的滩地里。”词语解释:憩歇 拼音:qì xiē
亦作“憇歇”。 休息;歇息。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二:“行至 定州 界内,去州三百餘里,於路旁树阴憇歇。” 唐 欧阳詹 《南阳孝子传》:“平田积雨,潦淖到脛,不至店舍,竟无憇歇。”词语解释:憩泊 拼音:qì bó
犹栖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西有 鸞冈 , 洪崖先生 乘鸞所憩泊也。” 唐 沉佺期 《夜泊越州逢北使》诗:“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黄 虑其害己,驰还乡,中途憩泊,纳凉桑下。”词语解释:憩偃 拼音:qì yǎn
停息。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 席大光 以母葬,碑铭皆数千言,屈 吴傅朋 书之。 大光 立於碑侧,不数字,必请 傅朋 憩偃。”词语解释:憩休 拼音:qì xiū
歇息。 宋 苏轼 《雄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回程御筵口宣》:“跋履冰霜,憩休馆舍。”词语解释:憩止 拼音:qì zhǐ
歇息,休息。《晋书·刘寔传》:“ 寔 少贫窶,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 黑闥 ﹞至城旁市中憩止, 德威 馈之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温 ﹞客 晋 ,经由古寺,繫马门外,暂憩止。”词语解释:憩赏 拼音:qì shǎng
亦作“憇赏”。 休息观赏。 清 恽敬 《分霞岭记》:“ 玉液亭 之左为 洞宾仙馆 ,祀 纯阳真人 ,曰 天香室 ,为憇赏之所。”词语解释:憩馆 拼音:qì guǎn
亦作“憇馆”。 别墅。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序:“﹝ 丁隐君 ﹞居 钱塘 龙泓洞 之左右,或曰憇馆耳。”词语解释:憩室 拼音:qì shì
开口于中空脏器(例如肠或膀胱)上的异常的囊袋
从体腔或管道中突出的盲管或囊词语解释:憩脚 拼音:qì jiǎo
亦作“憇脚”。 歇脚。指行进中的休息。 清 曹寅 《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诗:“ 蒋 家酒楼堪憇脚,十日醉倒青芙蓉。”词语解释:憩睡 拼音:qì shuì
熟睡。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每天的晚上,他总要撒一次捕鱼网,把蚊帐放下来,四周罩起,而把憩睡了的鲛人一样的 少琳 捕住。” 孙犁 《白洋淀纪事·纪念》:“月亮升上来,照亮半个窗户,我听见 门楼 像大人一样呼呼的憩睡。”词语解释:憩宴 拼音:qì yàn
休息饮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树下有十二方石……言诸仙之所憩讌,故以‘坛讌’名山。”词语解释:憩燕 拼音:qì yàn
休息饮宴。词语解释:憩流 拼音:qì liú
在海峡、水道、河口或狭窄的港湾内,当涨落潮流交替时,出现短时间近乎停止流动的状态,称为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