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无憾 拼音:wú hàn
没有怨恨;没有不满。《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宋 魏了翁 《题孙教授志铭》:“吾同年友 孙次龙 之葬, 张义立 誌之, 刘文节公 铭之,可以无憾矣。” 巴金 《爝火集·一颗红心》:“他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放下他的笔,他死而无憾。”词语解释:遗憾 拼音:yí hàn
(1).犹遗恨。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仇兆鳌 注:“《文赋》:恒遗恨以终篇。” 元 姚云文 《摸鱼儿·艮岳》词:“便乞与 媧皇 ,化成 精卫 ,填不尽遗憾。” 清 孙鼎臣 《与郭筠仙书》:“徒使忠臣藎士魂魄,遗憾千古耳。”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 王瞎子 毕生最大的遗憾,是他到 蛤蟆滩 以后,拾便宜‘买’得女人不够精明,生下的 拴拴 ,没有他十分之一的机灵。”
(2).不称心;大可惋惜。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然时有古今,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吾在世已久,踰越分愿,无所遗憾。” 清 管同 《馀霞阁记》:“自 餘霞 之阁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 道静 ,我很遗憾,没有来得及多和你谈谈工作。”词语解释:宿憾 拼音:sù hàn
旧日结下的仇恨。 三国 魏 曹植 《酒赋》:“和睚眦之宿憾,虽怨讎其必亲。”《宋史·李继隆传》:“时权臣与 处耘 有宿憾者,忌 继隆 有才, 继隆 因落魄不治产,以游猎为娱。”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吴应期 岳州 失守,退至 交水 , 郭壮图 绞杀之,以其失陷封疆也。 壮图 与 应期 ,有宿憾焉。”词语解释:释憾 拼音:shì hàn
(1).谓借事报复以解恨。《左传·隐公五年》:“ 宋 人取 邾 田。 邾 人告于 郑 曰:‘请君释憾于 宋 ,敝邑为道。’”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章惇 、 蔡卞 执政,谋所以释憾于 元祐 旧臣者。”
(2).消除仇怨。《旧唐书·张延赏传》:“ 晟 入朝。詔 晟 与 延赏 释憾。” 明 方孝孺 《象山王府君行状》:“府君明而能断,民趋其令。争斗相讼者,不之邑而之府君,闻一言释憾而去。”词语解释:余憾 拼音:yú hàn
遗憾。 明 王守仁 《大学古本问》:“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復餘憾而自谦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踰年,復为礼部尚书,卒终於任,至今 臺 民犹有餘憾焉。”词语解释:缺憾 拼音:quē hàn
不够完美而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清 曾国藩 《季弟事恒墓志铭》:“呜呼予季,缺憾孔多。天乎人乎,归咎谁何?” 鲁迅 《坟·寡妇主义》:“为社会所逼迫,表面上固不能不装作纯洁,但内心却终于逃不掉本能之力的牵掣,不自主地蠢动着缺憾之感的。” 冰心 《往事二》六:“没有一点缺憾!月儿圆满光明到十二分。”词语解释:私憾 拼音:sī hàn
(1).私人间的怨恨。《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谓 羊斟 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后汉书·应劭传》:“今 次 玉 公以清时释其私憾,阻兵安忍,僵尸道路。”《新唐书·李袭传》:“坐在 凉州 以私憾杖杀 番禾 丞 刘武 ,当死。”
(2).个人的遗憾。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夫不明古乐,终不能研究古礼, 国藩 之私憾也。”词语解释:发憾 拼音:fā hàn
产生怨恨。 唐 陆贽 《兴元请抚循李楚琳状》:“以诸镇危疑之势,居二逆诱胁之中……儻 楚琳 发憾,公肆猖狂,南塞要衝,东延巨猾,则我咽喉梗而心膂分矣。”词语解释:陈咸之憾 拼音:chén xián zhī hàn
《汉书·陈咸传》:“ 万年 尝病,召 咸 教戒於牀下,语至夜半, 咸 睡,头触屏风。 万年 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 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 咸 讇也。’”后因以“陈咸之憾”为谄谀奉承之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评论·汪南溟文》:“ 江陵 封公名 文明 者七十诞辰, 弇州 、 太函 ,俱有幛词,諛语太过,不无 陈咸 之憾。”词语解释:逞憾 拼音:chěng hàn
犹解恨。《新唐书·于頔传》:“然暴横少恩,杖前部尉以逞憾,观察使 王纬 以闻, 德宗 不省。”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太宰笑曰:‘尚未逞憾乎?’”词语解释:雠憾 拼音:chóu hàn
亦作“讐憾”。 仇恨,不满。 明 李贽 《寄答留都》:“且彼来书时时怨憾 邓和尚 ,岂以彼所恶者必令人人皆恶之,有一人不恶,便时时讐憾此人乎!”词语解释:隐憾 拼音:yǐn hàn
内心的遗憾。 清 俞正爕 《癸巳类稿·名士论驳义》:“ 迁 著於篇者,或云书缺有间,或云论其軼事,《汉高》一纪,多於《五帝》,不能纪远,古人之隐憾,非云优也。”词语解释:震憾 拼音:zhèn hàn
形容人心受外力刺激震动而导致紧张不安或强烈的情绪。《水经注疏·卷二十九》:“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坠死疋马啼嗥。《舆地纪胜》,马嗥震憾海盐县东南三百步。” 《中国中立汇志》:“旋有国书电致俄皇,略谓陵寝重地兵队逼近,难免震憾,朕心旦夕不安。”词语解释:夙憾
旧恨;旧怨词语解释:追憾 拼音:zhuī hàn
事后悔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征安南》:“ 杨士奇 等举先帝遗意,以闻 宣宗 ,亦曰皇考追憾此事,时形慨嘆。” 明 王思任 《〈世说新语〉序》:“每奏一语,几欲起 王 、 谢 、 桓 、 刘 诸人之骨,一一呵活眼前,而毫无追者。”词语解释:隙憾 拼音:xì hàn
仇隙;仇恨。词语解释:愤憾 拼音:fèn hàn
愤恨。 宋 苏辙 《蜀论》:“至於其心有所不可復忍,然后聚而为羣盗,散而为大乱,以发其愤憾不洩之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方其试而未得也,则愤憾而有不屑之志。”词语解释:抱憾 拼音:bào hàn
心怀遗憾。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今存者幸荷国恩,封赏进秩,而没者抱憾无穷。” 巴金 《家》三一:“趁她年轻时候就糊里糊涂地把她的命运决定了,将来会使她抱憾终身的。”词语解释:悔憾 拼音:huǐ hàn
悔恨。 明 高攀龙 《送陈二尹序》:“其橐中装,已可耀示妻儿,了无所悔憾。”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乃不陨灭我躬,而延祸於吾母,椎心悔憾。” 李大钊 《青春》:“以四十年之青春,娱心不过三日,悼心悔憾,寧有穷耶?”词语解释:怼憾 拼音:duì hàn
怨恨。《列子·黄帝》:“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浹时,而懟憾者再三。”词语解释:快憾 拼音:kuài hàn
犹雪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平军民变》:“于是焚刼诸豪有力家以快憾。”词语解释:怨憾 拼音:yuàn hàn
仇恨;怨恨。《南史·檀珪传》:“吾与足下素无怨憾,何以相苦?” 明 李贽 《寄答留都书》:“且彼来书时时怨憾 邓和尚 ,岂以彼所恶者必令人人恶之,有一人不恶,便时时讐憾此人乎?”《清史稿·理亲王允礽传》:“ 凌普 更为贪婪,包衣下人无不怨憾。”词语解释:怪憾 拼音:guài hàn
责怪与不满。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恐览者或生怪憾,故名曰《焚书》,言其当焚而弃之也。”词语解释:欿憾 拼音:kǎn hàn
意有不足,引以为恨。《楚辞·严忌〈哀时命〉》:“志欿憾而不憺兮,路幽昧而甚难。” 王逸 注:“言己心中欿恨,意识不安。”词语解释:怅憾 拼音:chàng hàn
惆怅遗憾。 明 李东阳 《纪行杂志》:“见殿宇敝陋,寝殿尤圯,塑像皆暴露风日中。因忆旧岁 兖州 尝求修庙记,而坏弛如此,悵憾不能置。”词语解释:悲憾 拼音:bēi hàn
悲伤怨恨。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西骨 秦 气,悲憾如懟;北质 燕 声,酸极无已。”《诗刊》1978年第3期:“耳闻哀音却又不相信,心中不敢想却又泪落成行……是极度悲憾而又极其思念所产生的矛盾心理。”词语解释:忿憾 拼音:fèn hàn
怨恨。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忿憾者,仁之螣也。” 清 刘大櫆 《左仲郛诗序》:“刑罚之烦,赋歛之苛,皆有以自达其隐,抑塞之情舒,而忿憾无聊不平之气寝以微矣。”词语解释:叹憾 拼音:tàn hàn
叹息遗憾。 清 曾国藩 《〈国朝先正事略〉序》:“余尝以大 清 达人杰士,超越古初,而纪述闕如,用为叹憾。”
叹息遗憾。 明 李贽 《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嘆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餘以自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