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戡难 拼音:kān nán
消弭祸乱。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玡王公河中生祠碑》:“况顷者运属履危,时当戡难。”《新唐书·陆贽传》:“ 兴元 戡难功,虽爪牙宣力,盖 贄 有助焉。”词语解释:戡乱 拼音:kān luàn
平定叛乱。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而或者覩 汤 武 之龙跃,谓戡乱在神功;闻 孔 墨 之挺生,谓英睿擅奇响。”《隋书·音乐志下》:“成功戡乱,顺时经国。”《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和邦协佐能戡乱,典礼咸称善补貂。”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本大元帅夙以讨贼戡乱为职志,十年之秋,视师 桂林 。”词语解释:戡定 拼音:kān dìng
(1).能定,克定。《书·康王之诰》:“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孔 传:“当尽和天下赏罚,能定其功,用布遗后人之美言,施及子孙无穷。”
(2).平定。《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经纬天地之谓文,戡定祸乱之谓武。” 明 方孝孺 《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 高皇帝 以雄才神畧,戡定万方。” 邓慕韩 《史坚如事略》:“ 广州 省之中坚,吾自当之,先捣庭穴,次第戡定。”词语解释:戡剪 拼音:kān jiǎn
平定剪除。《新唐书·魏知古传》:“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顒顒,以谓朝有新政。”词语解释:戡济 拼音:kān jì
犹戡定。平定。 宋 曾巩 《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徇时,坐定大议。”词语解释:戡殄 拼音:kān tiǎn
平定歼灭。词语解释:戡夷 拼音:kān yí
平定。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序》:“神武震发,羣雄戡夷。”词语解释:戡戮 拼音:kān lù
平定诛戮。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至如戎王倾其部落,逆竖道其乡关,非厥英图,殆难戡戮。”词语解释:戡复 拼音:kān fù
犹言中兴。谓平定叛乱,复兴王业。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然终不免于罢兵增币,分裂南北以和寇讎;大则无东 汉 戡復之勋,小则无晚 唐 羈縻之政,何也?”词语解释:戡天 拼音:kān tiān
胜天;控制自然界。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郭沫若 《长春集·喜雪》诗:“戡天赢得天争助,万里银涛乐 舜 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