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门户 拼音:mén hù
(1).门扇。《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 宋 刘攽 《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奇门》:“今夜门户不须锁闭。”
(2).房屋墙院的出入处。《孟子·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饿不能出门户。”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清 孙枝蔚 《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诗:“出门乞米去,日中妇彷徨。归来见駟马,齐嘶门户傍。”
(3).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三国志·吴志·孙贲传》“上 賁 领太守,后封都亭侯”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 孙策 )谓 賁 曰:‘兄今据 豫章 ,是扼 僮芝 咽喉而守其门户矣。’”《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且説 郢城 与 鲁城 ,这两个城是 嘉湖 的护衞, 建康 的门户。” 杨朔 《海市》:“ 渤海湾 素来号称 北京 的门户,有这条长链子挂在门上,门就锁的又紧又牢。”
(4).途径;门径。《荀子·成相》:“蒙揜耳目塞门户。” 唐 韩愈 《答侯继书》:“至于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其门户。”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十六·艺文志考证》:“《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
(5).比喻事物的关键。《淮南子·人间训》:“是故智虑者,祸福之门户也;动静者,利害之枢机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乾坤,《易》之门户邪?”
(6).家庭;户口。《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讎,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王利器 集解:“门户,犹今言家庭。”《红楼梦》第九三回:“迄今门户雕零,家人星散。” 茅盾 《子夜》十七:“姑奶奶帮着妹子和小兄弟,一句一句话都派 荪甫 的不是,要 荪甫 分财产,让四小姐和 阿萱 自立门户。”
(7).犹门第。指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等级。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门户虽高,官资殊屈。”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稹 , 酒泉公 义琰 姪孙,门户第一,而有清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 家不过市井之人,门户低微。”《儿女英雄传》第九回:“门户儿,模样儿,人品儿,心地儿,大约也还配得上妹妹你罢?”
(8).指家世、出身履历。《旧唐书·张玄素传》:“陛下礼重 玄素 ,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羣臣,穷其门户。”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 包待制 云:]你是何门户?[正旦云:]本是箇守农庄百姓家。”
(9).犹门包。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齐集之后,始得载盐。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纔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
(10).衙门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 黄老爹 的意思哩。”《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还亏你当了这几十年的门户,利害也不晓得。”
(11).派别;朋党。《韩非子·八说》:“明君之道,贱德义贵,不必坐上,决诚以参,听无门户,故智者不得诈欺。” 陈奇猷 集释:“门户,谓一人及其朋党。”《新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多 山 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尝就天下之大势观之,门户不同,风气亦异。”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12).指妓院。 宋 周邦彦 《瑞龙吟·春景》词:“因念箇人痴小,乍窥门户。” 明 黄尊素 《说略》:“门户二字,伎院名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虽在门户,素愿从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高三 ﹞举止大雅,望之无门户习气。”
(13).武术用语。犹架势。《水浒传》第九回:“﹝ 洪教头 ﹞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说唐》第七回:“ 史大奈 见有人来交手,就立一个门户等候。”《说岳全传》第七回:“ 洪先 叫家人取过一柄三股托天叉来,使个门户。”词语解释:万户 拼音:wàn hù
(1).一万户。《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二:“寧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3).官名。 金 初设置, 元 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词语解释:闭户 拼音:bì hù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 孙敬 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词语解释:窗户 拼音:chuāng hù
亦作“窻户”。 窗。 南朝 梁 何逊 《嘲刘谘议孝绰》诗:“房櫳灭夜火,窗户映朝光。”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窻户忽已凉。”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翦烛写诗无语,漠漠寒生窗户。”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四面窗户洞开,水天一色。” 曹禺 《雷雨》第一幕:“大概是窗户没有开。”词语解释:庭户 拼音:tíng hù
(1).犹门户。喻指某种造诣、境界。 南朝 梁 陆倕 《将至浔阳郡教》:“ 光武 灵臺 之籍,较涉根基; 张华 聚土之书,略见庭户。”
(2).官署。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於庭户。数日之閒,而人自得於湖山千里之外。”
(3).泛指庭院。 唐 方干 《新秋独夜寄戴叔伦》诗:“遥夜独不卧,寂寥庭户中。” 宋 柳永 《二郎神·七夕》词:“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
(4).犹门庭;门户。 宋 辛弃疾 《沁园春·迭嶂西驰》词:“似 谢 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 庭户,车骑雍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 霍桓 ﹞以神童入泮。而母过於爱惜,禁不令出庭户。”词语解释:朱户 拼音:zhū hù
(1).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
(2).泛指朱红色大门。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凤头绣帘高卷,兽鐶朱户频摇。”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娟娟斜倚凤凰楼,窥朱户,应自半含羞。”
(3).指富贵人家。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南唐 冯延巳 《虞美人》词:“碧波朱户垂帘暮,帘下鸎鸎语。”词语解释:当户 拼音:dàng hù
(1).对着门户。《礼记·檀弓上》:“既歌而入,当户而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南朝 宋 鲍照 《梦还乡》诗:“孀妇当户叹,繅丝復鸣机。” 唐 王建 《乌夜啼》诗:“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2).指主持门户。 宋 陈师道 《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诗:“嫁女不离家,生男已当户。”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凡寡妻女子当户者,能耕,耕也;不能耕,即鬻。”
(3).匈奴官名。《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明 高启 《戎王追彘图》诗:“大小当户左右贤,单于勇鋭閼支妍。” 曹禺 《王昭君人物志》:“ 休勒 --约四十岁。 温敦 帐下的小当户。”
(1).本户。 唐 元结 《举处士张季秀状》:“免其当户徭役,令得保遂其志。”
(2).旧时指当铺里当东西的人。词语解释:入户 拼音:rù hù
(1).进入门户。《北史·儒林传上·权会》:“ 会 方处学堂讲説,忽有旋风吹雪入户。” 唐 沉佺期 《夜宿七盘岭》诗:“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2).加入户籍。如:公安局已批准 小王 入户。词语解释:开户 拼音:kāi hù
(1).开门。《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汉 贾谊 《新书·傅职》:“帝自为开户,自取玩好,自执器皿。”
(2).开建门户。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3). 清 代指家奴因立战功等原因而获得单独立户的资格。《清会典事例·户部一二一·旗员壮丁著绩分户》:“国初定:首先登城壮丁,准其开户,并将胞兄弟嫡伯叔带出,仍偿原主身价。”《清史稿·食货志一》:“至八旗户下人开户,必有军功劳绩,或艺能出众,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亦有不准放出为民,但准开户者,其例又各不同云。”
(4).机关或个人在银行设立户头,建立储蓄、信贷等业务关系。词语解释:绣户 拼音:xiù hù
亦作“綉户”。
(1).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宋 陆游 《蝶恋花》词:“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 青衣渡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绣户朱帘,时露娇娥半面。”
(2).指富户。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綉户而畧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词语解释:千户 拼音:qiān hù
(1).即千户侯。《战国策·秦策五》:“ 秦王 大悦, 贾 封千户,以为上卿。”
(2).古代武官名。《宣和遗事》利集:“掌骑吏千户,姓 幽西 ,名 骨碌都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同里有个姓 繆 的千户,与他从幼往来相好。”参见《续文献通考·职官七》。
(3).特指富农。《革命民歌集·百户跟我走》:“‘万户’欠我钱,‘千户’不管闲,‘百户’跟我走,月月八块钱。” 萧三 注:“万户指地主,千户指富农。”词语解释:北户 拼音:běi hù
(1).古国名。亦借指南方边远地区。《尔雅·释地》:“ 觚竹 、 北户 、 西王母 、 日下 ,谓之四荒。” 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户 在南。” 邢昺 疏:“ 北户 者,即 日南郡 是也。 颜师古 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 秦 李斯 《琅玡台刻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 流沙 ,南尽 北户 ,东有 东海 ,北过 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唐 郎士元 《送林宗配雷州》诗:“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 北户 月,与子独相亲。”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圣孝攸崇,推恩庻类, 北户 而北, 穷髮 之南,靡弗欣懌。”
(2).向北开的门。 晋 左思 《吴都赋》:“开北户以向日,齐 南冥 於 幽都 。” 唐 宋之问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诗:“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户墐兮行人絶。” 宋 戴复古 《大热》诗之四:“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词语解释:洞户 拼音:dòng hù
(1).房间与房间门户相通。《后汉书·梁冀传》:“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
(2).门户。 南朝 梁 刘邈 《见人织聊为之咏》:“檐花照初月,洞户未垂帷。” 金 宇文虚中 《岁寒堂》诗:“洞户延清吹,庭除贮緑阴。”
(3).借指幽深的内室。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4).洞口。 唐 王贞白 《游仙》诗:“我家三岛上,洞户眺波涛。”词语解释:蓬户 拼音:péng hù
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指穷人居住的陋室。《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 唐 戴叔伦 《新秋夜寄江右友人》诗:“遥夜独不寐,寂寥蓬户中。” 明 何景明 《东门赋》:“朱棺而葬,不如生处蓬户。” 王闿运 《哀江南赋》:“余以蓬户寂寥,斗室回旋。”词语解释:酒户 拼音:jiǔ hù
(1).酒量。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 唐 元稹 《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宋 陆游 《深居》诗:“病来酒户何妨小,老去诗名不厌低。” 钱仲联 校注:“户, 唐 人语,指酒量。” 清 钱谦益 《吴门林若抚胡白叔二诗人劝破诗戒》诗:“酒户下中禁亦得,诗肠枯涩戒何曾。”
(2). 唐 宋 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旧唐书·食货志下》:“ 元和 六年六月,京兆府奏:‘榷酒钱除出正酒户外,一切随两税青苗据贯均率。’从之。”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酒户知贫焚旧券,医翁怜病献新方。”《宋史·食货志下七》:“ 天禧 初,著作郎 张师德 使 淮 南,上言:‘乡村酒户年额少者,望并停废。’…… 治平 四年,手詔蠲京师酒户所负麴钱十六万緡。”词语解释:玉户 拼音:yù hù
玉饰的门户,亦用作门户的美称。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唐 崔颢 《相逢行》:“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元 王玠 《挂金索》曲:“玉户鸞驂,金顶龙蟠绕。”词语解释:蛰户 拼音:zhé hù
蛰虫伏处的洞穴。《后汉书·马融传》:“刊重冰,拨蛰户。”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登歌》:“乘长日,坏蛰户。” 宋 曾巩 《多雨》诗:“嗟江之滨地多雨,冬雷不收开蛰户。”词语解释:三户 拼音:sān hù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 楚 人怨 秦 ,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 ,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柳亚子 《赠李瑞熙》诗:“袖底 田郎 诗讖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县 境。《左传·哀公四年》:“ 蛮子 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师于 三户 。” 杜预 注:“ 三户 ,今 丹水县 北 三户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个渡口。在今 河北 磁县 境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使 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 三户 ,军 漳 南,与 秦 战,再破之。” 裴骃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张晏 曰;‘ 三户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峡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词语解释:月户 拼音:yuè hù
(1).月下的门户。 南朝 宋 鲍照 《园中秋散诗》:“既悲月户清,復切夜虫酸。” 唐 白居易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诗:“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宋 向子諲 《鹧鸪天·戏韩叔夏》词:“只有梅花似玉容,云窗月户几尊同。” 清 阮大鋮 《燕子笺·闺忆》:“月户砧声,露堦虫语,件件无非催人愁具,怎又与愁人相对?”
(2).神话传说中修月的人家。语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寳合成乎……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数事。”后用以喻能文者。词语解释:竹户 拼音:zhú hù
竹编的门。 唐 赵嘏 《早发剡中石城寺》诗:“竹户半开鐘未絶,松枝静霽鹤初还。” 宋 杨万里 《访三十二叔祖于小蓬莱》诗:“槿篱竹户重復重,鸡鸣犬吠青霞中。”词语解释:扃户 拼音:jiōng hù
闭户。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留怙香囊》:“入室即扃户,非温凊与宾客至,輒不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郭子仪》:“崇垣扃户,不通内外。”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类·赤蛇》:“自扃户就寝,天明起视,前鞋宛然在故处。”词语解释:编户 拼音:biān hù
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汉书·梅福传》:“今 仲尼 之庙不出 闕里 , 孔 氏子孙不免编户。”《北齐书·文宣帝纪》:“ 周 曰 成 康 , 汉 称 文 景 ,编户之多,古今为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至那仆底国》:“编户安业,国用丰赡。” 宋 王安石 《敕榜交趾》:“比闻编户,极困诛求。” 清 唐甄 《潜书·存言》:“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 梁启超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至於匹夫编户,岂直不能与闻国是,乃至视之若奴隶。”词语解释:牖户 拼音:yǒu hù
(1).窗与门。《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朱熹 集传:“牖,巢之通气处。户,其出入处也。”《仪礼·有司》:“司宫闔牖户。”《汉书·食货志上》:“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明 张居正 《紫宸宫贺表》:“奄四海以为家,恒念绸繆於牖户。”
(2).特指窗户。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赤藤杖歌》:“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3).借指屋舍。 宋 范仲淹 《泰州张侯祠堂颂》:“比比牖户,鳞鳞场圃。”词语解释:生户 拼音:shēng hù
指未入州城定居的人户。 宋 欧阳修 《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今忽见 沪 先得罪,带枷入狱,则新降生户岂不惊疑。”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其间自 涇原 章川堡 至 秦州 麻穰寨 ,一百三十里,并是生户所居。”《宋史·兵志五》:“西北边 羌 戎 种落不相统一,保塞者谓之熟户,餘谓之生户。”《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大约 党项 、 吐蕃 ,风俗相类,其帐族有生熟户,接连 汉 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僻远者谓之生户。”词语解释:省户 拼音:shěng hù
(1).宫门;禁门。《汉书·王莽传上》:“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书者日千餘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汉书注》:“省户,即禁门也。”
(2).泛指门下、中书诸省。 宋 张孝祥 《清平乐》词:“向来省户,谋国参 伊 吕 。”词语解释:涧户 拼音:jiàn hù
(1).山涧中的陋室。 南朝 梁 孔稚珪 《北山移文》:“涧户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一本作“ 磵户 ”。
(2).指家居山涧者的门户。 唐 温庭筠 《清旦题采药翁草堂》诗:“解藤开涧户,蹋石过溪泉。”词语解释:轩户 拼音:xuān hù
门户;窗户。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 唐 高适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唐 白居易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中有古精舍,轩户无扃关。”词语解释:墐户 拼音:jìn hù
涂塞门窗孔隙。《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孔颖达 疏:“墐户,明是用泥涂之,故以墐为涂也。” 宋 苏轼 《秋阳赋》:“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披裘御雪,墐户避风。” 贝青乔 《冬窗杂兴》诗:“涛声万壑沸乔松,墐户围炉逸兴浓。”参见“ 墐 ”。词语解释:外户 拼音:wài hù
(1).从外面关闭的门。《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颖达 疏:“扉从外闔也。”《吕氏春秋·慎大》:“故 周 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
(2).泛指大门。《宋书·索虏传》:“边城之下,外户不闭。” 宋 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3).喻屏障或出入要地。 子虚子 《湘事记》:“其城与 岳州 犄角,又为 湘 之外户。”词语解释:地户 拼音:dì hù
(1).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天运歷纪,千岁一至, 黄帝 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於地户。”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吴 越 二邦,同气同俗,地户之位,非 吴 则 越 ,乃入 越 。”《河图括地象》:“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原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门;地不足东南,是地户。” 唐 杨炯 《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银衡用九,天门厌西北之荒;铜盖虚三,地户坼东南之野。”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四·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 时,能病 楚 者 吴 ,能病 吴 者 越 ,以其当地户也。”
(2).泛指大地。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粤若真无混沌,抱一气於天门;象化童蒙,构三灵於地户。”
(3).土地的所有者。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地户有荒地一段,招佃常数十家。”
(4).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家。犹佃户。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七:“好歹我们是地东、地户多年了,平常谁对谁不对……全是有个担待的。” 萧红 《生死场》四:“我们是地东、地户,哪有看着过去的?”
(5).道教称人的鼻子。《黄庭内景经·若得》:“日月飞行六合间,帝乡天中地户端。” 梁丘子 注:“鼻为上部之地户。”词语解释:网户 拼音:wǎng hù
(1).雕刻有网状花纹的门窗。《楚辞·招魂》:“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王逸 注:“网户,綺文鏤也。” 唐 李白 《明堂赋》:“ 玉女 攀星於网户, 金娥 纳月於璇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其中之洞房曲室,网户罘罳,尚未齐备。”
(2).渔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网户, 沙河 二十六人, 霸州 四十六人, 江 南六人,岁给银米有差。”《清史稿·食货志一》:“其渔船网户、水次搭棚趁食之民,均归就近保甲管束。”词语解释:扣户 拼音:kòu hù
敲门。 宋 苏轼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诗:“朝来闻好语,扣户得 吴 餉。”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平居昬暮扣户,宿舂饭之。”《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忽闻扣户声急, 阿巧 惊遁而去。”词语解释:小户 拼音:xiǎo hù
(1).小门。《汉书·孙宝传》:“杜门不通水火,穿舍后墙为小户。” 元 萨都剌 《晓起》诗:“矮窗小户坐终日,煮茶绕坐松风生。” 清 汪懋麟 《奉送益都公致政归里》诗:“勇退高车疾,虚拘小户扃。”
(2).人口少的人家。
(3).贫苦人家;社会地位卑微的人家。《宋史·赵必愿传》:“至郡,免催 绍定 六年分小户綾罗钱三万緡有奇。” 明 朱朴 《苦哉行》:“虚名及小户,米入官家仓。” 清 朱佐朝 《吉庆图·邻契》:“怎奈他出身小户,未习闺风。”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和工作队全体人员又都联络了不少的小户,这里头,也有个别的马户。”
(4).酒量小。 唐 白居易 《醉后》诗:“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宋 黄庭坚 《南康席上赠刘李二君》诗:“浪许薄才酬大雅,长愁小户对洪钟。” 清 黄景仁 《夜饮孙吟秋斋头》诗:“可怜小户初当筵,已见流珠眼芒起。”
(5).指酒量小的人。 唐 杜荀鹤 《雪中别诗友》诗:“酒寒无小户,请满酌行杯。”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三:“人能饮不能饮有大小户之称……小户虽不入,并浇灌取尽。”参见“大户”。
词语解释:大户 拼音:dà hù
(1).普遍清查户口。《左传·成公二年》:“乃大户,已责,逮鰥,救乏,赦罪,悉师。” 杜预 注:“閲民户口。”
(2).酒量大。《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变文》:“帝又问:‘尊师饮户大小?’ 浄能 奏曰:‘此尊大户,直是饮流。’”
(3).指酒量大的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饮量》:“有 黄懋昭 广文 训 者,可称大户。”
(4).指有财势的人家。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这人没钱时无些话,纔的有便説夸,打扮似大户豪家。”《水浒传》第二四回:“那 清河县 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 潘金莲 。” 茅盾 《春蚕》一:“这时候, 老通宝 家在东村庄上被人人所妒羡,也正象‘ 陈老爷 家’在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词语解释:琼户 拼音:qióng hù
饰玉的门户。形容华美的居室。 唐 宋之问 《明河篇》:“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后蜀 孟昶 《木兰花》词:“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疎星渡河汉。” 清 龚自珍 《瑶华·董双成画像》词:“ 云英 嫁了, 弄玉归 来,向翠楼琼户。”词语解释:启户 拼音:qǐ hù
(1).开门。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姤》:“牙孽生齿,室堂启户。幽人利贞,鼓翼起舞。”《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左伯桃 ﹞乃推开篱障,轻叩柴门。中有一人,启户而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清晓启户,有一兔缓步而入。”
(2).指打开洞穴之口。《礼记·月令》:“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孔颖达 疏:“户,谓穴也。” 陈澔 集说:“谓始穿其穴而出。”词语解释:比户 拼音:bǐ hù
(1).家家户户。《魏书·李安世传》:“无私之泽,乃播均於兆庶;如阜如山,可月积於比户矣。” 五代 李中 《献乔侍郎》诗:“九霄恩復降,比户意皆忻。”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祇为着苍黔凋敝,水旱频仍,比户嗟呀。”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试游于都会,入於閭井,听乡謡,比户可忧焉:老妇隆冬无被,乃典衣而疗子孙之疾;老翁白首无裤,乃力作而偿子孙之负。”
(2).形容人多而普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泉近体》:“何以效 苏 陆 者比户,谈 王 李 者塞途也?”
(3).一户挨着一户。 清 唐甄 《潜书·远谏》:“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邻里乡党,比户而居。”词语解释:司户 拼音:sī hù
官名。 汉 魏 以下有户曹掾,主民户。 北齐 称户曹参军。 唐 制:府称户曹参军,州称司户参军,县称司户。 宋 亦设司户参军,兼司仓之职。 元 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五》、《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四下》、《续通典·职官十五》。词语解释:绮户 拼音:qǐ hù
彩绘雕花的门户。 唐 元稹 《生春》诗之十七:“何处生春早,春生綺户中。”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 元 张宪 《白苧舞词》:“璚窗綺户锁风色,桃树日长蝴蝶飞。”词语解释:渔户 拼音:yú hù
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元 戴表元 《江行杂书》诗:“须臾雷风涨深墨,渔户悉闭收牛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石篋中白金一封……失手落水中,倩渔户没水求之,仅得一半。”《清史稿·循吏传一·缪燧》:“旧有涂税,出自渔户网捕之地。”词语解释:百户 拼音:bǎi hù
(1).犹百家。《淮南子·氾论训》:“ 尧 无百户之郭, 舜 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史记·封禅书》:“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后汉书·章帝纪》:“加赐 河南 女子百户牛酒。” 李贤 注:“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
(2).官名。 元 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为世袭军职。 明 清 为低级军官。《元典章·兵部·整治军兵》:“万户、千户、百户不肯奉公优恤军人,专务尅取益己。”《清史稿·食货志一》:“ 嘉庆 初, 铜仁 、 石峴 苗 地建碉卡,置屯军,每军百名,设百户一,总旗二。”词语解释:大户 拼音:dà hù
(1).普遍清查户口。《左传·成公二年》:“乃大户,已责,逮鰥,救乏,赦罪,悉师。” 杜预 注:“閲民户口。”
(2).酒量大。《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变文》:“帝又问:‘尊师饮户大小?’ 浄能 奏曰:‘此尊大户,直是饮流。’”
(3).指酒量大的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饮量》:“有 黄懋昭 广文 训 者,可称大户。”
(4).指有财势的人家。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这人没钱时无些话,纔的有便説夸,打扮似大户豪家。”《水浒传》第二四回:“那 清河县 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 潘金莲 。” 茅盾 《春蚕》一:“这时候, 老通宝 家在东村庄上被人人所妒羡,也正象‘ 陈老爷 家’在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词语解释:猎户 拼音:liè hù
(1).以打猎为业的人家。 宋 黄庭坚 《戏咏江南土风》:“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三:“只从明府到,猎户得安眠。”《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原来二人都是 桂阳岭 山乡猎户出身。”
(2).指猎人。 宋 范成大 《戏题索桥》诗:“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们山里可就出来一隻磣大的老虎……州里派了多少猎户们打他。” 田汉 《获虎之夜》:“ 易四聋子 是我们镇上有名的猎户……他有一个朋友姓 袁 ,也是个有名的猎户。”词语解释:逃户 拼音:táo hù
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 天兴 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 清 邵廷采 《田赋略》:“ 唐 之分崩离析也,由 宇文融 括羡田、逃户始也。”词语解释:柴户 拼音:chái hù
用柴薪作的门。多借指清贫人家。 唐 李端 《忆皎然上人》诗:“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唐 白居易 《小台晚坐忆梦得》诗:“月明候柴户,藜杖何时来?” 唐 顾非熊 《题马儒乂石门山居》诗:“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词语解释:排户 拼音:pái hù
(1).推门。《晋书·光逸传》:“属 辅之 与 谢鯤 、 阮放 ……散髮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 逸 将排户入,守者不听。” 宋 陈师道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无锡幻人》:“ 冯 大骇,急排户,则人马都散。”
(2).挨家挨户。 唐 元稹 《为河南府百姓诉车状》:“今假令府司排户差遣,十分发得一二,即来岁春农必当尽废,百姓见坐流亡。”
(3).谓赋税。 唐 薛能 《边城作》诗“管排蛮户远,出箐鸟巢孤”自注:“ 蜀 人请税为排户。”词语解释:戟户 拼音:jǐ hù
(1).贵家门户,显贵之家。 唐 高适 《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唐 张继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诗:“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 明 高启 《木兰花慢·过城东废第》词:“正春来梦好,春忽去,怎留将?早月坠筝楼,尘生戟户,草满毬场。”
(2).军营。《新唐书·任迪简传》:“承 茂昭 奢纵后,公私屈覂,欲饗士,无所给,至与下同糲食,身居戟户。踰月,军中感其公,请安卧内, 迪简 乃许。”词语解释:四户 拼音:sì hù
(1).四门。《大戴礼记·盛德》:“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南朝 陈后主 《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餘暉斜四户,流风颺八音。”
(2). 南朝 齐 永明 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南史·恩倖传·吕文显》:“三年,带 南清河 太守,与 茹法亮 等迭出入为舍人,并见亲幸……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词语解释:夜户 拼音:yè hù
夜间的门户。 南朝 梁简文帝 《楚妃叹》诗:“幽闺情脉脉,漏长宵寂寂,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莫不积恨绵绵,伤心悄悄,逝川东咽以无驻,夜户下扃而莫晓。”词语解释:疏户 拼音:shū hù
亦作“疎户”。
(1).窗户。 唐 韦应物 《送中弟》诗:“秋风入疏户,离人起晨朝。”
(2).门扉。 宋 苏舜钦 《沧浪静吟》:“山蝉带响穿疎户,野蔓盘青入破窗。”词语解释:下户 拼音:xià hù
贫民;贫苦之家。《史记·酷吏列传》:“即下户羸弱,时口言,虽文致法,上财察。”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七:“惟下户所得亦不多,又诚可哀。” 明 归有光 《又乞休文》:“职拘集小民,俱係贫难下户。”词语解释:当门户 拼音:dāng mén hù
支撑门户;主持家务。 唐 张籍 《筑城词》:“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赠右仆射史公神道碑》:“僕射之丧,自復魄至葬,当门户,备祭祀,建碑表,皆县君之能。”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着当门户,第三个哥哥休言语,你偿命正合去。”词语解释:桑户 拼音:sāng hù
(1).即 子桑户 。又名 子桑伯子 。 鲁 人。古代的隐士。《庄子·大宗师》:“ 子桑户 死,未葬。 孔子 闻之,使 子贡 往待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2).鸟名。即桑扈。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未济》:“桑户窃脂,啄粟不宜,乱政无常,使心孔明。”原注:“桑户,鸟名,窃脂即桑扈也。”参见“ 桑扈 ”。
(3).桑枝编成的门。参见“ 桑户棬枢 ”、“ 桑户蓬枢 ”。
词语解释:桑扈 拼音:sāng hù
(1).鸟名。即青雀。又名窃脂。《诗·小雅·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朱熹 集传:“桑扈,窃脂也,俗呼青觜,肉食不食粟。” 唐 卢鉟 《勗曹生》诗:“桑扈交飞百舌忙,祖亭闻乐倍思乡。” 元 马祖常 《用乐天韵因效其题咏闲意》:“邨北邨南桑扈叫,家前家后竹鷄飞。” 清 唐孙华 《莺粟花》诗:“栗留影里垂蕤重,桑扈飞时拂槛斜。”
(2).即 子桑伯子 。古代隐士。 鲁 人。《楚辞·九章·涉江》:“ 接舆 髠首兮, 桑扈 臝行。” 王逸 注:“ 桑扈 ,隐士也。” 清 姚鼐 《本出先伯之门追感往昔》诗之二:“闻説 伯高 真可学,从游 桑扈 见长贫。”参阅 清 梁玉绳 《人表考》卷五。参见“ 桑户 ”。
(3).古代传说 少皞 时主管蚕桑的官。 汉 蔡邕 《独断》:“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复姓。参阅《通志略·氏族四》。词语解释:拥户
挤满一屋子词语解释:落户 拼音:luò hù
谓在某地报入户口,长期定居。 陈毅 《喜雪祝干部下放》诗:“干部下农村,发动大建设。生根而落户,实际干改革。” 丁玲 《杜晚香·这是什么地方》:“我听部长的话,把爱人、小孩都接来了,就在这里扎根落户干一辈子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 秦妈妈 也是 梅村镇 的人……现在是沪江纱厂的接头工,在 上海 落户了。”词语解释:书户 拼音:shū hù
犹书屋。 唐 皮日休 张贲 等《药名联句》:“鸓鼠啼书户,蜗牛上研臺。”词语解释:阖户 拼音:hé hù
闭门。《易·繫辞上》:“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 孔颖达 疏:“闔户,谓闭藏万物若室之闭闔其户。”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积薪》:“纔暝,妇姑皆闔户而休。”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 翠 闔户悲号,截髪以誓,奸谋乃寝。”词语解释:房户 拼音:fáng hù
犹门户。《史记·吕太后本纪论》:“ 高后 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唐 李郢 《茶山贡焙歌》:“山中有酒亦有歌,乐营房户皆仙家。”《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教女童看守房户,起身来到东院门口。”词语解释:家户 拼音:jiā hù
(1).每家每户,家家户户。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暴兵百万,动数十年,天下有生离之哀,家户怀怨旷之叹。”
(2).家族,部族。《宋书·氐胡传》:“十一月, 茂蔓 闻 定 败,将家户及 兴国 东征,欲移居 上邽 。”词语解释:堂户 拼音:táng hù
犹庭户。指门庭之内。 宋 曾巩 《宜黄县学记》:“其在堂户之上,而四海九州之业,万世之策皆得;及出而履天下之任,列百官之中,则随所施为,无不可者。”词语解释:立户 拼音:lì hù
(1).古代设立户神的祭祀。《礼记·祭法》:“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2).立户口;立户头。词语解释:席户 拼音:xí hù
犹蓬户。指贫寒之家。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鸞凤腾翻,诚万世之良规,但某蓆户幽人,蓬门下客。”词语解释:茶户 拼音:chá hù
栽茶的农户。亦指茶商。 宋 苏轼 《新城道中》诗之二:“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宋史·赵开传》:“榷茶之初,预俵茶户本钱……茶户坐是破产。”《元史·食货志五》:“茶户本图求利,反受其害,日见消乏逃亡,情实堪悯。”《明史·食货志四》:“茶户欲办本课,輒私贩出边。”词语解释:坏户 拼音:huài hù
亦作“坯户”。
(1).谓昆虫在地里封塞巢穴。坏,通“ 培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户。” 宋 王安石 《草端无华滋》诗:“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
(2).指昆虫所封塞的巢穴。 金 元好问 《秋夜》诗:“春雷谩説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词语解释:燕户 拼音:yàn hù
(1).燕巢。 宋 陆游 《新凉书怀》诗之二:“无日榿林无坠叶,有时燕户有新雏。”
(2).闲居之室。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鸡鸣起漱,无处问安;燕户添香,自嫌如客。”词语解释:泉户 拼音:quán hù
墓门。 唐 包佶 《昭德泉后挽歌词》:“龟兆开泉户,禽巢闭画梁。” 唐 白居易 《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勒名泉户,作范闺门。” 清 彭孙贻 《虔台寒食怨诗》:“几人江上共招魂,瘴海青蝇弔泉户。”词语解释:珠户 拼音:zhū hù
(1).指采珠的民户。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廉州 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每年太守修贡,自监珠户入池采珠,以充贡赋。”
(2).珠饰的门户,多指闺房。 南唐 冯延巳 《应天长》词:“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元 周巽 《阳春曲》诗:“殿阁千门御气通,金窗珠户光玲瓏。”词语解释:人户 拼音:rén hù
(1).民户。《北史·张彝传》:“故 孝文 比校天下人户,最为大州。” 宋 王禹偁 《黄州谢上表》:“今人户不满一万,税钱止及六千。”《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
(2).人家。指亲友家。 沙汀 《减租》:“装做走人户样,先让母亲带了大娃动身。”词语解释:石户 拼音:shí hù
(1).上古传说中的地名。《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 石户 之农。”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 石户 ,地名。”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表》:“岂可逡巡固让,方示 石户 之农。”
(2).见“ 石户农 ”。
(3).石门。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饭僧》诗:“钻燧断山木,揜岸墐石户。” 南朝 梁 江淹 《杂词·构象台》:“苔蘚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 宋 苏轼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词语解释:石户农 拼音:shí hù nóng
《庄子·让王》:“ 舜 以天下让其友 石户 之农。 石户 之农……以 舜 之德为未至也,於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於海,终身不返也。”后因以指称高士。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故 子州 称疚, 石户 乘桴, 许由 鞠躬,辞长九州。”词语解释:高户 拼音:gāo hù
(1).富室。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乾元 二年,御史中丞 元载 为 江 淮 五道租庸使,高户定数徵钱,谓之白著榷酤。”《新唐书·食货志五》:“﹝ 开元 ﹞十八年,復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户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 元 胡三省 注:“ 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
(2).高大的房屋。 唐 陆龟蒙 《记梦游甘露寺》诗:“高户承北风,声号太波白。”
(3).比喻酒量大的人。 唐 白居易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诗:“ 陈郎中 处为高户, 裴使君 前作少年。”词语解释:贫户 拼音:pín hù
(1).穷困的民户。 唐 白居易 《别州民》诗:“税重多贫户,农飢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明 归有光 《南京车驾司员外郎张君墓志铭》:“田有不均,丈量以宽贫户。” 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惟曲班始於 咸 同 之际,至 同 光 间为盛,其初仅三两家,皆本地贫户之女,或大家之婢。”
(2).贫家的门户。 南唐 李中 《寄左偃》诗:“贫户懒开元爱静,病身纔起便思吟。”词语解释:射生户 拼音:shè shēng hù
猎户。 宋 欧阳修 《驯鹿》诗:“饮泉嚙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词语解释:楚户 拼音:chǔ hù
指 楚 地人家。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十暑 岷山 葛,三霜 楚 户砧。”词语解释:破落户 拼音:pò luò hù
(1).衰败没落的人家。《咸淳临安府志》卷八九:“ 绍兴 二十三年四月甲戌,上谓大臣曰:‘近令 临安府 收捕破落户,编置外州,本为民间除害,而所谓小火下者,乃为人诉其恐吓取钱,妄有供具,甚非为民除害之本意。’”《水浒传》第二回:“且説 东京 开封府 汴梁 宣武军 ,一箇浮浪破落户子弟,姓 高 ,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僕,图荫庇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三:“她们的家庭悲剧,由官宦人家成为破落户的经过, 立忱 在 日本 时曾经告诉过我。”
(2).游荡无赖的败落人家子弟。《水浒传》第三回:“ 鲁达 喝道:‘咄!你是箇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当时有一个破落户,叫做 王酒酒 ,专一在街市上帮閒打哄,赌骗人财,这廝是个泼皮,没人家理他。”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要帐的乙咒骂的声音](几乎同时地)老太爷没有钱还不跟我们一样破落户!”词语解释:上户 拼音:shàng hù
(1).富裕之家。 唐 杜宝 《大业杂记》:“﹝ 大业 二年﹞五月,敕 江南 诸州科上户,分房入 东都 住,名为部京户,六千餘家。”《水浒传》第三三回:“这厮又是文官,又没本事,自从到任,把此间些少上户诈骗。”
(2).上等的店家。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宣德楼前》:“街南遇仙正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缾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词语解释:狱户 拼音:yù hù
牢门;监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诸宪司弹人事,事虽不重,而以教义见辱者,或被轻繫而身死狱户者,皆为怨讎,子孙三世不交通矣。” 唐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诗:“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郑邻再生》:“ 邻 举首观殿下铁柱,繫者甚众……狱户施金钉,图大海兽张口衔之。”词语解释:中户 拼音:zhōng hù
指中等资产的人家。《宋史·高宗纪七》:“三月丁丑,雨雹。丁亥,蠲 江 、 浙 、 荆 、 湖 等路中户以下积年逋负。”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载緋载緑,顿增中户三家之产。” 清 张新标 《派夫行》:“上户买脱中户随,寂寥穷巷悲何极。”词语解释:后户 拼音:hòu hù
后门。 汉 蔡邕 《独断》卷下:“上但以青縑为盖,羽毛,无后户。” 宋 杨万里 《雨后晓登碧落堂》诗:“清晨上 碧落 ,亲手啟后户。”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陈夫人年谱》:“一为 忠宣 明 末家居时添建厢楼,本无后户。舘客 杨硕甫 通术数,於壁间开一门,通别室,题曰‘留汝一门’。”词语解释:东户 拼音:dōng hù
见“ 东户季子 ”。
词语解释:东户季子 拼音:dōng hù jì zǐ
传说中的上古君主。《淮南子·缪称训》:“昔 东户季子 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餘粮宿诸畮首。” 高诱 注:“ 东户季子 ,古之人君。”亦省称“ 东户 ”。 晋 陶潜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仰想 东户 时,餘粮宿中田。” 北齐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玄风冠 东户 ,内范軼 西陵 。” 唐 李邕 《谢敕书及彩绫表》:“求 西山 之药,愿补圣躬;论 东户 之人,以分帝念。”词语解释:金户 拼音:jīn hù
(1).指朱门豪富之家。 南朝 梁 沉君攸 《薄暮动弦歌》:“金户半入藂林影,兰径时移落蕊香。”
(2).指从事淘金的人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伎作户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如绫罗户从事丝织,金户从事淘金。”词语解释:民户 拼音:mín hù
(1).民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 奉高县 ﹞西六十里有 季札儿 冢……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标誌而已。自昔恆蠲,民户洒埽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遗矣。”《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三年》:“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殫尽,委输无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呵,你就是 韩六爷 吗?’ 萧队长 讥讽地说着。‘不敢,民户就是 韩凤岐 。’ 韩老六 哈着腰说。”
(2). 清 代户籍的一种。《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凡户之别,有民户(土著者,流寓入籍者,八旗销除旗档者, 汉 军出旗者,所在安置为民者,皆为民户)、有军户、有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