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扇子 拼音:shàn zi
(1).摇动生风的用具。原指团扇,后泛指各式扇子。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冠子朵子扇子》:“披浅黄藂罗衫,把云母小扇子。”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龙皮扇》:“ 元寳 家有一皮扇子,製作甚质。”《朱子语类》卷九四:“譬如扇子只是一箇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
(2).量词。蒸笼一个称一扇子。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三折:“我买了恰下甑的馒头三扇子。”词语解释:扇影 拼音:shàn yǐng
(1).羽扇的影子。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奉寄故人》诗之二:“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2).指女子歌舞时摇扇的风姿韵态。 唐 李峤 《雪》诗:“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花月痕》第七回:“﹝ 采秋 ﹞每年四五月到了 并门 ,扇影歌喉,一时无两。”词语解释:扇摇 拼音:shàn yáo
煽惑动摇;煽动。《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充 西川 兵马都监 李严 ,扇摇军众,寻已处斩。”《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 王安石 ﹞力言:‘外间扇摇役法者,谓输多必有赢餘,若羣诉,必可免。’”《宋书·岳飞传》:“ 檜 捕 著 下大理寺,将以扇摇诬 世忠 。”词语解释:扇和 拼音:shàn hé
宣扬附和。《晋书·周嵩传》:“﹝ 周嵩 ﹞与散骑郎 张嶷 在侍中 戴邈 坐,褒贬朝士……廷尉 华恒 以 嵩 大不敬弃市论, 嶷 以扇和减罪除名。”词语解释:扇拂 拼音:shàn fú
即拂尘。用以拂除尘埃和驱除蚊蝇的用具。《埤雅·释鸟》:“﹝孔雀﹞尾有金翠,五年而后成……人採其尾以饰扇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堂中惟设一榻,有伟男子科跣坐其上,髮长及骭,童子数人执扇拂左右侍。”
用扇扬拂。后亦以称揄扬荐引。《方言》第十二“吹、扇,助也” 晋 郭璞 注:“吹虚扇拂,相佐助也。”词语解释:扇暍 拼音:shàn yē
以扇扇苦热中暑的人。暍,伤暑,中暑。语本《淮南子·人间训》:“ 武王 荫暍人於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后因以“扇暍”为颂扬德政之典。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解网放禽,穿泉掩胔,起泣辜之泽,行扇暍之慈。”《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於扇暍。”词语解释:扇车 拼音:shàn chē
(1).一种清选谷物的农具,利用片状转轴转动生风,清除谷粒中的糠秕、尘末。今名风车。《急就篇》卷三“碓磑扇隤舂簸扬” 唐 颜师古 注:“扇,扇车也;隤,扇车之道也……隤之言坠也,言既扇之且令下坠也。”
(2).古时一种用以取凉的扇具。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坐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词语解释:扇月 拼音:shàn yuè
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南朝 梁元帝 《咏池中烛影》:“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向晚,扇月斜窥,绳河半展。”词语解释:扇面 拼音:shàn miàn
(1).折扇或团扇的面儿,用纸、绢等做成。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夜市》:“衣市有……梅竹扇面儿。”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小识》:“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 曹禺 《雷雨》第一幕:“您给我画的扇面呢?”
(2).比喻展现眼前的美景。《西湖老人繁胜录》:“﹝ 金国 奉使﹞下节步行,争説城里湖边有千个扇面,不啻説,我北地草木都衰了,你南中树木尚青。” 元 徐再思 《梧叶儿·即景》曲:“烟中树,山外楼,水边鸥,扇面儿 瀟湘 暮秋。”词语解释:扇赫 拼音:shàn hè
谓火焰炽烈旺盛。《列子·黄帝》:“ 赵襄子 率徒十万,狩於 中山 ,藉芿燔林,扇赫百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因引 咸 看地狱,及门,烟焰扇赫,声若风雷,惧不敢视。”词语解释:扇虐 拼音:shàn nüè
犹肆虐。 清 吴肃公 《五人传》:“ 天启 朝,逆璫 魏忠贤 扇虐,诸卿大夫以忠直被刑戮,怨愤彻閭里。”词语解释:扇筤 拼音:shàn láng
古仪仗中伞的曲盖,为古华盖的遗制。 宋 制,皇帝出行,由老内臣于马上抱驾头前行,辇后张曲盖,称为筤,两扇夹心,并由内臣马上执之,通称为扇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正衙法座,香木为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曰‘驾头’,輦后曲盖谓之‘筤’,两扇夹心,通谓之‘扇筤’。皆绣,亦有销金者,即古之‘华盖’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太后乘大安舆輦,如肩舆而差大,无扇筤,不鸣鞭,侍卫皆减 章献 之半。”词语解释:扇坠 拼音:shàn zhuì
系于扇柄之饰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扇之有坠, 唐 前未闻, 宋高宗 宴大臣,见 张循王 扇有玉孩儿坠子,则当时有之矣。”《剪灯新话·渭塘奇遇记》:“女以紫金碧甸指环赠生,生解水晶双鱼扇坠酬之。”《红楼梦》第一回:“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 袁世凯 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词语解释:扇头 拼音:shàn tóu
扇面之上。 金 元好问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诗:“扇头唤起 西园 梦,好似 熙春阁 下看。”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过江书索扇头诗,简得遗香起梦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从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词语解释:扇扬 拼音:shàn yáng
(1).煽动。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加 刘备 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宋书·天文志三》:“ 陈郡 人 袁悦 昧私苟进,交遘主相,扇扬朋党。”
(2).播扬,宣扬。 唐 柳宗元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提唱雋流,扇扬雅道,餘韵流风,到今未沫。”词语解释:扇马 拼音:shàn mǎ
阉割过的马。《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俟主上千万岁,当尽去宦官,至於扇马,亦不可骑。”《旧五代史》作“騸马不可復乘”。词语解释:扇烈 拼音:shàn liè
炽烈。《汉书·叙传下》:“ 胜 广 熛起, 梁 籍 扇烈,赫赫炎炎,遂焚 咸阳 。” 颜师古 注:“扇,炽也。”词语解释:扇莨
-làng词语解释:扇隤 拼音:shàn tuí
旧时用扇风的方法把已碾过的谷类的壳和米粒分开的一种农械。后名风箱。《急就篇》卷三:“确磑扇隤舂簸扬。” 颜师古 注:“扇,扇车也。隤,扇车之道也……隤之言坠也,言既扇之,且令坠下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嗣后学者,遂以‘瓶’为‘军持’,‘桥’为‘略仢’……‘风箱’为‘扇隤’。”参见“ 风车 ”。
词语解释:风车 拼音:fēng chē
(1).传说中驾风而行的车子。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 高苍梧叔 能为风车,可载三十人,日行数百里。” 唐 元稹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
(2).旧时夏季用手摇动的风扇。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寒暑》:“寒犹可御而暑不可避,凉亭水榭,风车簟枕,世不多有。”《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云母床上铺着那水纹凉簟,鸳鸯珊枕四面挠起风车来。”
(3).扬谷器。利用风力扬除糠秕的一种农业机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攻稻》:“凡去秕,南方尽用风车扇去。”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苏沛霖 立即叫人搬过风车,插上来说:‘我准备筛哩,这样的谷子当然不能收。’”
(4).利用风为动力的机械装置。可以带动其它机器,用来发电、提水、磨面,榨油等。
(5).玩具。用纸做成叶轮,迎风转动。词语解释:扇骨子 拼音:shàn gǔ zi
支撑扇面的一组窄而薄的小棍或板条(有木质的、骨质的、象牙质的)词语解释:扇骨 拼音:shàn gǔ
指折扇的骨子。 明 周暉 《金陵琐事·良工》:“ 李昭 、 李賛 、 蒋诫 製扇骨极精工。”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 成弘 间,留都扇骨,以 李昭 製者为最……往 徐健庵 司寇为宫坊时,赠予 金陵 仰氏 扇,予谢以诗,有‘旧京扇贵 李昭 骨’之句。”《茶香室丛钞·濮仲谦》引 清 刘銮五 《石瓠》:“ 苏州 濮仲谦 ,水磨竹器,如扇骨、酒盃、笔筒、臂搁之类,妙絶一时。”词语解释:扇迫 拼音:shàn pò
侵削逼近。《吕氏春秋·辩土》“肥而扶疏则多粃” 汉 高诱 注:“根扇迫也。” 孙诒让 《札迻·〈吕氏春秋〉高诱注》:“案扇者,侵削之意……盖 汉 、 晋 、六朝人常语。”词语解释:扇酷 拼音:shàn kù
肆虐。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 会昌 二年, 武宗 以 回紇 累叶凭骄,缘边扇酷,久事埽平之计,尤难将领之权。”词语解释:扇面儿 拼音:shàn miàn ér
用纸、绢等做成的折扇或团扇的表面儿词语解释:扇面对 拼音:shàn miàn duì
亦称“ 扇对 ”。 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 少陵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 台州 去,时危弃硕儒,移官 蓬阁 后,穀贵殁潜夫。’” 明 王世贞 《曲藻》:“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词语解释:扇市 拼音:shàn shì
古时五月以出售扇子等节物为主的集市。《类说》卷六引 唐 李淖 《秦中岁时记》:“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 宋 赵朴 《成都古今记》:“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寳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词语解释:扇庖 拼音:shàn páo
指以萐莆为扇,拂除暑热于庖厨。《说文·艸部》:“萐,萐莆,瑞草也。 尧 时生於庖厨,扇暑而凉。” 宋 黄庭坚 《筠州新昌县瑞芝亭记》:“古之传者曰:上世盖有屈軼指佞,萐莆扇庖,蓂荚纪历,嶰竹生律。既不经见,后世亦不闻有之。”词语解释:扇荡 拼音:shàn dàng
扇摇,煽动。《宋书·武帝纪中》:“﹝ 刘毅 ﹞凌上罔主,志肆姦暴,附丽协党,扇荡王畿。”词语解释:扇訹 拼音:shàn xù
扇惑。《宋史·宦者传三·方腊》:“无弓矢、介胄,唯以鬼神诡祕事相扇訹。”词语解释:扇搋 拼音:shàn chuāi
梵语。意译为黄门。指不具备外生殖器的男子。《俱舍光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翻译名义集·人伦》:“扇搋……此云生天然,生者男根不满。”词语解释:扇形 拼音:shàn xíng
一种几何图形,由圆的两个半径及其间的弧围成词语解释:扇扉 拼音:shàn fēi
门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词语解释:扇提罗 拼音:shàn tí luó
梵语Sandhila的译音。意为不具生殖功能者。《翻译名义集·人伦》:“扇提罗:此云‘石女’,无男女根故。”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或绳 杨玉香 於某姬前。姬曰:‘若固梵言之扇提罗也。’”词语解释:扇轿 拼音:shàn jiào
见“ 扇舆 ”。
词语解释:扇舆 拼音:shàn yú
亦称“ 扇轿 ”。 有门帘的轿。《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亲迎,用涂金银装肩舆一,行障、坐障各一,方团掌扇四,引障花十树,生色烛笼十,高髻釵插并童子八人骑分左右导扇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辱朝士》:“ 万历 三十年,礼部侍郎 敖文楨 过 宣武门 ,遇三醉阉乘马突过,无端肆詈,且行凶肆殴,碎其扇轿。”词语解释:扇贝 拼音:shàn bèi
扇贝科海洋双壳软体动物中的一种,其外壳呈辐射肋状,边缘呈波形,套膜边缘生有发达的单眼和一块很大的闭壳肌,可食用;这种贝一般不关闭贝壳,但能藉贝壳的开合而游动词语解释:扇筤船 拼音:shàn láng chuán
指御船。皇帝所乘的船。 宋 岳飞 《军马行次状》:“近准指挥,令本司马军於扇筤船前行;续准指挥,为扇筤船在后隔远,令次 赵密 军马后行。”词语解释:扇舆 拼音:shàn yú
亦称“ 扇轿 ”。 有门帘的轿。《宋史·礼志十八》:“诸王纳妃……亲迎,用涂金银装肩舆一,行障、坐障各一,方团掌扇四,引障花十树,生色烛笼十,高髻釵插并童子八人骑分左右导扇舆。”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辱朝士》:“ 万历 三十年,礼部侍郎 敖文楨 过 宣武门 ,遇三醉阉乘马突过,无端肆詈,且行凶肆殴,碎其扇轿。”词语解释:扇诱 拼音:shàn yòu
煽惑引诱。《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缓不足为急者法,急则可为缓者师,更相扇诱,本其恒意,不可贷借,固实常辞。” 唐 白居易 《与昭义节度亲事将士等书》:“或被外人扇诱,令众意忧疑。”《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萇 曰:‘ 揭飞 等扇诱同恶,种类甚繁,吾虽克其魁帅,餘党未易猝平。’”词语解释:扇耀 拼音:shàn yào
宣扬,炫耀。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七章第一节:“即微论大节,其私德已不足表率流俗矣,而皆窃附 程 、 朱 、 陆 、 王 ,以一代儒宗相扇耀,天下莫或非之。”词语解释:扇聚 拼音:shàn jù
煽动纠合。《陈书·裴忌传》:“今贼徒扇聚,天下摇心,非公无以定之。”《元典章·刑部三·谋叛》:“据各道申,洞贼扇聚,杀死收捕军民官。”词语解释:扇舞 拼音:shàn wǔ
(1).以扇为舞具的舞蹈。如古时 南朝 梁 的鞞扇舞,今时的采茶扑蝶舞等。《通典·乐五》:“ 宋明帝 自改舞曲,歌词犹存,舞并闕。其鞞舞, 梁 谓之鞞扇舞也。幡舞扇舞今并亡。”《说郛》卷一百引 宋 乐史 《柘枝谱》:“ 汉 则巴渝舞、女舞, 晋 则白紵舞、幡舞、扇舞, 唐 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2).今民族舞蹈中亦有扇舞。词语解释:扇汗 拼音:shàn hàn
缠在马衔铁镳旁的饰巾。《诗·卫风·硕人》“四牡有骄,朱幩鑣鑣” 毛 传:“幩,饰也;人君以朱缠鑣扇汗,且以为饰。”一说即马衔外铁。 陆德明 释文:“鑣,表骄反,马衔外铁也,一名扇汗,又曰排沫。”词语解释:扇板 拼音:shàn bǎn
门板。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题宫门扇板四百餘字,皆説方来之事。”词语解释:扇构 拼音:shàn gòu
(1).煽惑挑拨。《晋书·谢安传》:“时 会稽王 道子 专权,而姦諂颇相扇构, 安 出镇 广陵 之 步丘 ,筑垒曰 新城 以避之。”
(2).煽动连结。《旧唐书·德宗纪下》:“﹝ 吴少诚 ﹞兇狡成性,扇构多端,擅动甲兵,暴越封壤。”《金史·移剌温传》:“ 宋 遣谍人扇构百姓,应者数万人。”词语解释:扇盖 拼音:shàn gài
古代仪仗中的扇和伞。用以障尘蔽日。《新唐书·贾餗传》:“ 大和 九年上巳,詔百官会 曲江 。故事,尹自门步入,揖御史。 餗 自矜大,不彻扇盖,骑而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排头踏青衣前走,高轩稳扇盖交抖。”词语解释:扇对 拼音:shàn duì
见“ 扇面对 ”。
词语解释:扇面对 拼音:shàn miàn duì
亦称“ 扇对 ”。 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 少陵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 台州 去,时危弃硕儒,移官 蓬阁 后,穀贵殁潜夫。’” 明 王世贞 《曲藻》:“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词语解释:扇发 拼音:shàn fā
(1).猛烈吹动。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炎旱赫羲,飈风扇发。”
(2).播扬,宣扬。《宋书·臧焘传》:“ 荆 玉含寳,要俟开莹;幽兰怀馨,事资扇发。”词语解释:扇地 拼音:shàn dì
侵削地力。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榆性扇地,其阴下五穀不植。”词语解释:扇夫 拼音:shàn fū
旧时一种役夫。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各役》:“轿夫、伞夫、扇夫。《赋役全书》:‘各县有此名目。’”《光绪永嘉县志·贡赋·田赋》:“吏书、快手、轿、伞、扇夫、听事吏、铺兵:银五两八钱。”词语解释:扇天卜 拼音:shàn tiān bǔ
宋 时风俗。流行于 山东 地区。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五:“ 山东 风俗,遇正月,取五姓女年十餘岁共卧一榻,覆之以衾,以箕扇之,良久如梦寐。或欲刺文绣,事笔砚,理管絃,俄顷乃寤,谓之扇天卜,以乞巧。”词语解释:扇子仙 拼音:shàn zi xiān
芭蕉叶的美称。 宋 陶穀 《清异录·扇子仙》:“ 南海 城中 苏氏园 ,幽胜第一, 广主 尝与幸姬 李蟾妃 微至此,憩酌緑蕉林。 广主 命笔大书蕉叶曰‘扇子仙’。”亦省作“ 扇仙 ”。《广群芳谱·卉谱三·芭蕉》:“蕉:一名芭苴,一名天苴,一名緑天,一名扇仙。”词语解释:扇结 拼音:shàn jié
煽动勾结。《后汉书·陈蕃传》:“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近习之权,復相扇结。”《明史·外戚传·张峦》:“ 让 狱中上疏言:‘ 东山 扇结奸党,图危宫禁。’”词语解释:扇奖 拼音:shàn jiǎng
怂恿。《魏书·刘辉传》:“ 正光 初, 辉 又私淫 张 陈 二氏女。公主更不检恶,主姑 陈留公主 共相扇奬,遂与 辉 復致忿争。”词语解释:扇伞 拼音:shàn sǎn
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南史·萧泰传》:“ 泰 至州,便徧发人丁,使担腰舆、扇繖等物。”词语解释:扇笼 拼音:shàn lóng
一架蒸笼称一扇笼。《水浒传》第二四回:“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词语解释:扇仙 拼音:shàn xiān
见“ 扇子仙 ”。
词语解释:扇子仙 拼音:shàn zi xiān
芭蕉叶的美称。 宋 陶穀 《清异录·扇子仙》:“ 南海 城中 苏氏园 ,幽胜第一, 广主 尝与幸姬 李蟾妃 微至此,憩酌緑蕉林。 广主 命笔大书蕉叶曰‘扇子仙’。”亦省作“ 扇仙 ”。《广群芳谱·卉谱三·芭蕉》:“蕉:一名芭苴,一名天苴,一名緑天,一名扇仙。”词语解释:扇翣 拼音:shàn shà
(1).古代仪仗中的长柄大扇,用以障尘蔽日。又称障扇或掌扇。《小尔雅·广服》:“大扇谓之翣。” 王煦 疏:“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雉尾扇…… 周 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輦车有翣,即缉雉羽为扇翣,以障翳风尘也。”《宋史·仪卫志一》:“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於文从‘羽’, 唐 开元 改为孔雀。”
(2).泛指一般的扇子。 唐 欧阳行周 《送无知上人往五台山序》:“上人从儒至道,从道至释,如歷星月以得白日,若弃扇翣而洒长风。”词语解释:扇箑 拼音:shàn shà
扇子。《方言》第五:“自 关 以东谓之箑,自 关 以西谓之扇。”《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徽宗 《艮岳记》:“清虚爽塏,使人有物外之兴而忘扇箑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