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有韵 上声 宥 韵 去声 扣拼音:
 kòu 繁体或异体字:釦属 宥韵,有韵同
 
 
扣 kòu〈动〉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同本义扣,牵马也。——《说文》扣马而谏。——《史记·伯夷叔齐传》梁由靡扣缪公之骖。——《淮南子·泛论》太子与郭荣扣马。——《左传·襄公十八年》又如:扣马(牵住马,不使前进。也作“叩马”);环环相扣;扣身(紧身,衣服紧贴身子)捆绑;拘押 。如:扣搭(扣住,捆住);把杀人犯扣起来假借为“敂”(击)。敲击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扣石垦壤。——《列子·汤问》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又如:扣扉(敲门);扣户(敲门);扣门(敲门);扣扃(叩门,敲门);扣阍(叩击宫门)求教;探问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又如:扣问(向人请教;询问);扣发(启发;提出意见);扣请(扣问)叩头,俯首向下之称 。如:扣头(叩头);扣额(犹扣头)截留 。如:扣刻,扣克(截留财物,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扣发(截留全部或部分不发);扣压(截留搁置)扣除逐日将本钱扣去。——《卖油郎独占花魁》又如:扣工资;扣分数;扣钱;扣抵(扣除抵偿);扣算(过分地算计)用钮扣固定或合拢 。如:把衣服扣上;把皮带扣上 
釦 kòu〈名〉 
结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王实甫《西厢记》又如:系一个扣带扣 。如:鞋扣钮扣 。如:衣扣通“筘”。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 。如: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腻) 
扣 kòu〈量〉 
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劳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银子往来的庄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螺纹的一圈叫一扣。如:拧了三扣 康熙字典扣
 釦《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𠀤音𡨥。 擊也。《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出一石鼓,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扣之則鳴矣。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后切,𠀤音口。 義同。又《說文》牽馬也。本作𢼒。通作叩。
 
 《唐韻》《正韻》苦厚切《集韻》《韻會》去厚切,𠀤音口。 《說文》金飾器口也。《後漢·鄧皇后紀》其蜀漢釦器,九帶,佩刀𠀤不復調。《註》釦,音口。以金銀緣器也。又鏤也。《班固·西都賦》𤣥墀釦砌。《註》墀,階也。以桼飾階。釦砌,鏤砌也。《揚雄·蜀都賦》雕鐫釦器,百伎千工。又《韻會》歡動也。《吳語》三軍皆譁釦以振旅。《註》譁釦,讙呼也。韋昭曰:釦,猶叩也,攷也,謂擊金聲。譁,讙呼也。又《集韻》丘堠切,音𡨥。 義同。又《正字通》俗謂衣紐曰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