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竹批论批顶批蝇头细批报批总批夹批眉批
内批分期分批趸批中批宪批朱批大批 
御批分批勾批核批排批旁批片批 
手批附批全批横批揭批签批审批 
成批脂批全批钧批挨批解批朱批 

词语解释:竹批  拼音:zhú pī
竹制刑具。 明 徐树丕 《识小录·汉景帝定箠令》:“ 景帝 既减笞法,又定箠令……今之竹批,盖其遗制,则所从来久矣。”《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州守相公没奈何,只苦得批较差人 张千 、 李万 ,一连比了十数限,不知打了多少竹批,打得爬走不动。”
词语解释:内批  拼音:nèi pī
从宫内传出来的皇帝圣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文惠陈公 之相 仁祖 ,每内批夜下,不过十刻。” 明 宋濂 《题宋孝宗付史丞相内批》:“凡有旨从内出者,曰内批,又谓之御笔,皆内夫人代书。”《明史·毕自严传》:“京师数地震,因言内批宜慎,恩泽宜节,人才宜惜,内操宜罢。”
词语解释:御批  拼音:yù pī
皇帝的批示。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代宗 称叹良久。御批曰:‘ 沙吒利 宜赐绢二千匹, 柳氏 却归 韩翊 。’” 明 张居正 《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伏奉御批:‘ 石星 这廝,恶言訕上,好生无理,著锦衣卫,拏在午门前,著实打六十棍,为民当差,不许欺纵。’臣一闻此旨,不胜惊骇。”
词语解释:手批  拼音:shǒu pī
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忽见县差奉着手批拘唤,时刻不容停留, 善继 推阻不得,只得相随到县。”
词语解释:成批  拼音:chéng pī
整批,一批批。 柯岩 《特邀代表》:“我衷心祝愿各条战线都能成批涌现像 王胜利 和他的教师集体这样具有无产阶级事业心的内行、专门家、实干家。”
词语解释:论批  拼音:lùn pī
评论,加批。 清 朱之瑜 《答野传书》之九:“来教览后论批;朋友之道,点次已为过,而一下论批,僭越不更甚乎?”
词语解释:分期分批  拼音:fēn qī fēn pī
分阶段分成组地
不同时期一组接一组地
词语解释:分批  拼音:fēn pī
一批一批,一组一组(人或事物)
轮流参加
词语解释:附批  拼音:fù pī
附加批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史部·外察附批》:“又科道拾遗疏下,上又附批 谢九仪 致仕, 沉良材 闲住。疏中无二人名也,亦异矣。”
词语解释:脂批  拼音:zhī pī
指 脂砚斋 对 清 曹雪芹 的小说《红楼梦》的批语。 脂砚斋 为《红楼梦》最早评注者的别号,姓名不详,观其评语,当与 曹雪芹 关系密切。但今称“脂批”非皆 脂砚斋 一人所写,各种脂批本亦不全出于同一底本,文字颇多参差,评语亦有多寡,对研究《红楼梦》原本内容、创作过程及 曹雪芹 家庭身世情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凡脂批的《红楼梦》,通称“脂批本”。
词语解释:顶批  拼音:dǐng pī
在书眉或文稿上方空白处所写的评语。也称眉批。 王鲁彦 《我们的学校》:“他教我们这一班的国文,作文卷子改得非常仔细,有了总批还有顶批。”
词语解释:趸批  拼音:dǔn pī
谓货物整批售出。 邹韬奋 《经历》四七:“那时我在 辣斐德路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上办《生活》周刊,他已在一家趸批匹头的字号里做账房先生了。”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三章:“同时还忙着讲斤头、做生意,零买趸批,一应具全。”
词语解释:勾批  拼音:gōu pī
经长官用朱笔批过的勾牌上的文字。《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话説 卜老爹 睡在床上,亲自看见地府勾牌,知道要去世了,即把两个儿子、媳妇叫到跟前,都吩咐了几句遗言,又把方才看见勾批的话説了。”
词语解释:全批
全体
词语解释:全批
统统
词语解释:蝇头细批
用小字密密批注
词语解释:中批  拼音:zhōng pī
指皇帝的诏令。《宋史·哲宗纪二》:“﹝ 绍圣 元年夏闰四月﹞戊子,詔在京诸司,所受传宣中批,并候朝廷覆奏以行。”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漏下数刻,忽报中批, 陈良祐 除諫议大夫。”
词语解释:核批  拼音:hé pī
审查批示。 清 林则徐 《收呈示稿》:“所有民间词讼,除实係事关海口应行收閲核批外,其与海口事件无关者,一概不应准理。”
词语解释:横批  拼音:héng pī
(1).即横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马三立 张庆森 《开粥厂》:“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参见“ 横披 ”。
(2).指同对联相配的横幅。 周立波 《懒蛋牌子》:“门楣上贴着新的红纸的横批,上书‘天作之合’,两边的对联是:‘庄稼传家久,翻身继世长。’”
词语解释:横披  拼音:héng pī
长条形横幅字画。 宋 米芾 《画史·唐画附五代国朝》:“ 荆浩 画, 毕仲愚 将叔 处有一轴, 段缄 家有横披。” 元 许衡 《学题武郎中〈桃溪归隐图〉》诗:“桃溪风景写横披,浑似 秦 人避乱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横披始於 米 氏父子,非古制也。”《花月痕》第十六回:“东边板壁上,挂着一幅泥金小横披,草书七言絶句两首:玉漏催宵酒半醒,月钩初上照春屏。”
词语解释:钧批  拼音:jūn pī
对长官批示的敬称。《水浒传》第十七回:“我自从领了这道钧批,到今未曾得获。”
词语解释:报批  拼音:bào pī
报请上级审查批准。《人民日报》1984.5.12:“该厂为了解决改造旧厂房资金不足问题请求贷款,但层层报批,手续极为繁琐,时间一拖再拖,使企业耽误了大好时机。”
词语解释:宪批  拼音:xiàn pī
旧称上司批复的公文。《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据地保那张报单,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批了‘如详办理’四个大字。”
词语解释:排批  拼音:pái pī
见“ 排比 ”。
词语解释:排比  拼音:pái bǐ
(1).亦作“ 排批 ”、“ 排枇 ”。安排,准备。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至十二月内,即须排比农具使足。”《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排批舟船,横军渡水。”《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是时大王排枇鑾驾,亲自便往天祀神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文》:“公闻之,即处分所司,排比迎新使。”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闺喜》:“天来大喜音热坏我的耳朵,则排比十里笙歌接着他。”
(2).排列连比;编排。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则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偶因见《岭海杂记》,有载六目龟出 钦州 ,只两眼,餘四目乃斑纹,金黄色,圆长,中黑,与真目排比,端正不偏。子细辨认,方知为非真目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诗林广记〉参评》:“ 潜溪 所谓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出於勉强之言,甚当。”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晚侨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触其中之所积,乃尽发其櫝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復,先出其专涉兵事及尝所论议若干篇,为十有四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将其中的关于驾御 汉 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
(3).修辞方式之一。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词句排比过长,有失于含蓄。”
词语解释:揭批  拼音:jiē pī
揭发批判
揭发批判
词语解释:挨批  拼音:ái pī
受批判或批评。例如:他正在挨批。
词语解释:总批  拼音:zǒng pī
总括性批语。 王鲁彦 《我们的学校》:“他教我们这一班的国文,作文卷子改得非常仔细,有了总批还有眉批。”
词语解释:朱批  拼音:zhū pī
朱批:1.用朱笔写的批语。 清 代,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所作的批示。
(2).用朱笔写的批语。评校书籍时用朱笔写在书页上的批语。
硃批:1.见“ 硃批諭旨 ”。
(2).旧时官府的朱笔批示。《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牌上硃批:‘如违限一日,县差与原差各重责二十板革役。’”
(3).评校书籍时用朱笔作的批语、校记。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 脂砚斋 残本有夹缝硃批云:‘ 贾蔷 、 贾菌 之祖,不言可知矣。’”
词语解释:朱批谕旨
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 硃批 ”、“ 硃諭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 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琦公 ( 琦善 )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亲笔硃諭。”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不多一会儿,就硃諭下来,叫老爷回籍。”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来有许多话写不明白,二来上一个奏折,要起草稿,要誊正,送进宫来,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问的地方,再下诏书, 秀成 再上奏折,这样一来,就要半个月。”
词语解释:旁批  拼音:páng pī
在正文旁边写评语。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寄曲》:“这微言妙旨,精详可爱,更夹註旁批笺又改。”
词语解释:签批  拼音:qiān pī
签字批准。例如:签批法案使其成为法律。
词语解释:解批  拼音:jiě pī
解送犯人或货物的公文。《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却説 沉昱 是 东京 机户,轮该解段疋到京,待各机户段疋完日,到府领了解批,回家吩付了家中事务起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解官将一干人犯仍带至府中,当堂迴销解批。” 清 李渔 《慎鸾交·受降》:“差官免见,把解批收了进来。”
词语解释:夹批  拼音:jiā pī
在书籍、文稿等文字行间进行批阅、注释
词语解释:大批  拼音:dà pī
数量很多。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这样,大批的优秀人物就会产生。”
词语解释:片批  拼音:piàn pī
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肉行》:“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生熟肉从便索唤,濶切、片批、细抹、顿刀之类,至晚即有燠曝熟食上市。”
词语解释:审批  拼音:shěn pī
审查批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岑溪县收支计划》:“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按计划办事。”
词语解释:朱批
1.见“ 硃批諭旨 ”。
2.旧时官府的朱笔批示。《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牌上硃批:‘如违限一日,县差与原差各重责二十板革役。’”
3.评校书籍时用朱笔作的批语、校记。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 脂砚斋 残本有夹缝硃批云:‘ 贾蔷 、 贾菌 之祖,不言可知矣。’”
词语解释:朱批谕旨
清 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 硃批 ”、“ 硃諭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二十三人。多者以一人分数册,少者以数人合一册。所奉硃批,一一恭録。”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 乾隆 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硃批曰:‘所奏情形是。’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 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琦公 ( 琦善 )递亲供时,随呈黄摺匣一扣,内皆 宣宗 亲笔硃諭。”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不多一会儿,就硃諭下来,叫老爷回籍。”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一来有许多话写不明白,二来上一个奏折,要起草稿,要誊正,送进宫来,等候朱批;主上有什么要问的地方,再下诏书, 秀成 再上奏折,这样一来,就要半个月。”
词语解释:眉批  拼音:méi pī
书页或文稿上端空白处的批注、评校和音注等。 胡适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三回有墨笔眉批一条,字迹不像 刘铨福 ,似另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