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把酒 拼音:bǎ jiǔ
(1).手执酒杯。谓饮酒。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儒林外史》第十回:“今日喜遇着二位世兄,正好把酒话旧。”
(2).谓行酒,敬酒。《水浒传》第七三回:“ 刘太公 説道:‘两日前 梁山泊 宋江 ,和一箇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来庄上来。老儿听得説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词语解释:把钓 拼音:bǎ diào
(1).垂钓。 唐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诗:“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疎。” 唐 吴融 《自讽》诗:“本是 沧洲 把钓人,无端三署接清尘。”
(2).指垂钓的人。 唐 翁洮 《渔者》诗:“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词语解释:把玩 拼音:bǎ wán
亦作“ 把翫 ”。 握在或置在手中赏玩。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猒。” 唐 柳宗元 《与李翰林建书》:“復所得者,其不足把翫,亦已审矣。” 明 高启 《观顾蕃所藏宋赐进士丝鞭歌》:“令人把玩忆当时,零落春风几缕丝。” 朱自清 《白采》:“我得此小影,反复把玩而不忍释,觉得他真是一个好朋友。”词语解释:把笔 拼音:bǎ bǐ
(1).执笔。借指书写;写作。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失职不把笔,珠璣为君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强记则博闻,博闻必强记,此常理而不尽然。至博闻强记而不解把笔者,又比比也。” 清 曹寅 《朱园看梅忆子猷》诗:“我行 石城 东,每拟写横幅。远惭北枝妙,把笔手先缩。” 王统照 《〈王统照短篇小说集〉序言》:“由于年来久病,住医院和休养时多,不能把笔。”
(2).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把字》:“把笔犹言握笔,今小儿初就塾,蒙师把笔。”词语解释:把手 拼音:bǎ shǒu
(1).握手。《三国志·魏志·张邈传》:“ 吕布 之捨 袁绍 从 张杨 也,过 邈 临别,把手共誓。” 宋 欧阳修 《奉酬扬州刘舍人见寄之作》诗:“把手或未能,尺书幸时寓。”
(2).器物上供手执握之处。 郑观应 《盛世危言·火器》:“其弹子均由后膛旁孔纳入,膛下设木把手,用右手把住扳手,再用左手推挽。” 周立波 《第一夜》:“我们上了二层楼,蓝衫人转动一个房间门的把手。”
(3).指扶手。 张天翼 《儿女们》:“ 广川伯伯 将手抹一下下巴,放到太师椅的把手上。”
(4).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 浦金 《瓦窑堡的炭》:“炭窑上,有所谓‘场内’与‘场外’之分,窑头和炭工都是下到炭窑里的场内人,把手(摇绞把的)以及掌柜的、站盘的、窑主都是场外人。”
(5).引申指负责人。与序数字连用。 邓小平 《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解决领导班子问题,主要是配备好一、二把手,一、二把手敢字当头,就可以把队伍带起来。”词语解释:把盏 拼音:bǎ zhǎn
亦作“ 把醆 ”。 端着酒杯。多用于斟酒敬客。 唐 罗隐 《雪中怀友人》诗:“所思谁把醆,端坐恨无航。” 宋 卢炳 《诉衷情》词:“同把盏,且伸眉,对残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凡 十娘 相厚者,无不毕集,都与他夫妇把盏称喜,吹弹歌舞,各逞其强,务要尽欢。”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二先生亲自敬酒,亲戚朋友,也都来轮流把盏。”词语解释:把臂 拼音:bǎ bì
同“ 把鼻 ”。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
(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
(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词语解释:把杯 拼音:bǎ bēi
拿着酒杯。 元 虞集 《题南野亭》诗:“前涧鱼游留客钓,上林鶯囀把杯听。”词语解释:把卷 拼音:bǎ juàn
持卷;展卷。 唐 杜牧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唐 杜荀鹤 《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诗:“披衣起行愁不愜,归坐把卷闔且开。” 清 吴伟业 《题庄桤庵小像》诗:“把卷无人意惘然,故乡云树梦魂边。”词语解释:把定 拼音:bǎ dìng
(1).控制住,把握住。《朱子语类》卷五二:“ 告子 不动心,是硬把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沙三 把定了手,才画得一个十字。”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我款款地行,我从容地走,把定前程,我一人敢承当。”
(2).结亲前下定礼,送信物。亦指定礼,信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须把定,这七絃琴便是大媒人。”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二折:“贤女许箇‘肯’字,接了公子把定,再与你父母议亲。”词语解释:把袂 拼音:bǎ mèi
拉住衣袖。表示亲昵。 南朝 梁 何逊 《赠江长史别》诗:“饯道出郊坰,把袂临洲渚。” 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把袂相看衣共緇,穷愁只是惜良时。” 清 黄景仁 《哭龚梓树》诗:“十年旧雨阻 燕 云,把袂俄惊冥契分。”词语解释:把住 拼音:bǎ zhù
(1).控制住,掌握牢。《朱子语类》卷二:“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説‘收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箇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是我元初本有底。”
(2).守卫,守住。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令人传我的号令去,着下将军 韩厥 把住府门。”词语解释:把火 拼音:bǎ huǒ
手持炬火。 唐 温庭筠 《夜看牡丹》诗:“高低深浅一栏红,把火殷勤遶露丛。”词语解释:把握 拼音:bǎ wò
(1).指一把所握之大小长短。《国语·楚语下》:“郊禘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 韦昭 注:“把握,长不出把。”按,指祭祀用的牛的角。 汉 晁错 《论贵粟疏》:“其为物轻微易藏,在於把握。”《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子执分寸而罔亿度,处把握而却寥廓。” 吕向 注:“把握,言把握之狭也。”
(2).掌握;执持。《淮南子·原道训》:“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 唐 柳宗元 《贞符》:“运臂率指,屈伸把握,莫不统率。” 明 高攀龙 《讲义·君子修己以敬章》:“不知圣人把握宇宙枢纽,万化都在於此,人也以此去安百姓也。” 侯外庐 《坎坷的历程》:“ 周恩来 同志通过参加读书会,把握我们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和思想脉搏,从而能够及时地给我们作一些原则性的指导。”
(3).手相携握。《子华子·神气》:“今世之人,其平居把握,附耳咕咕,相为然约而自保,其固曾胶漆之不如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公子以为然,蚤起,肃衣冠,踵门请謁,刺甫投, 韦 即趋出,把握甚懽。”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微微的一笑,抽出手来,又和后面一位文学教授把握。”
(4).成功的根据或信心。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开首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商务一端,必须统筹全局,果有把握而后可行。” 魏巍 《冬天和春天》:“在指挥上,我一次比一次觉得更有把握些。”词语解释:把断 拼音:bǎ duàn
(1).把住。 宋 汪元量 《越州歌》之三:“官司把断 西兴渡 ,要夺渔船作战船。”《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楚王 令 周霸 、 邹阔 ,各兵一千,把断 函谷关 。”
(2).占尽。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词:“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把断春消息。” 元 刘致 《水仙操》曲:“彤云把断山中寺,软红尘,不到此。”词语解释:把似 拼音:bǎ sì
(1).假如。 宋 许棐 《落花》诗:“把似悤悤又飞去,不消裁染费春工。” 宋 辛弃疾 《浪淘沙·送吴子似县尉》词:“来岁菊花开,记我清杯。西风雁过 瑱山臺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三折:“怎生腿瘸,师父也,把似你与我个完全尸首,怕做什么呢!”
(2).不如;何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先生本待观景致,把似这里閒行随喜。” 元 张可久 《普天乐·别情》曲:“把似当初休相识,今日倒省得别离。”
(3).常与“譬如”、“比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取的分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譬如对灯闷闷的坐,把似和衣强强的眠。”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比如包尸裹骨棺函内烂,把似遇节迎寒你子母每穿。”《全元散曲·〈青杏儿·天宝遗事〉》:“娘娘休虚谬,譬如怕寡人生受,把似你描不成,画不就。”
(4).与其。常与“不如”、“何如”、“争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舍的分句。 宋 邵雍 《先几吟》:“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詼谐!”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把似你受惊受怕将家私办,争如我无辱无荣将道德学。”《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把似他日在家守着,何如今日不去的是。”
(5).譬作。 宋 刘辰翁 《永遇乐》词:“而今无奈,月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词语解释:把蟹 拼音:bǎ xiè
手持蟹螯。谓饮酒吃蟹。 宋 苏轼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书空渐觉新诗健,把蟹行看乐事全。”词语解释:把捉 拼音:bǎ zhuō
(1).把守;管理。 唐 李德裕 《昭义军事宜状》:“节度使不合出子城,诸城门亦合先布腹心把捉。”《旧五代史·外国传一·契丹》:“尔先復命,我续将马万骑至 幽镇 以南,与尔家天子面为盟约,我要 幽州 令 汉 儿把捉,更不復侵入 汉 界。”
(2).纠结。 五代 齐己 《灵松歌》:“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蹌立在青崖前。”
(3).执持;掌握。 唐 僧璨 《信心铭》:“梦幻空花,何劳把捉!”《朱子语类》卷十六:“今人在静处,非是此心要驰騖,但把捉他不住。”《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船过了 宿迁 ,入了 黄河 ,卒然大风刮将出来,船家把捉不住,顷刻间把那船帮做了船底。” 郭沫若 《文艺论集·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命究竟怎样才可以把捉?这是一件很难说明的事。”
(4).卡住。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咽喉被药把捉,难叫难号。”词语解释:把作 拼音:bǎ zuò
当做。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记得 太行山 百万,曾入 宗爷 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作诗不学六朝,又不学 李 杜 ,只学那嶢嵠底,便学得十分好后,把作什么用!”词语解释:把家 拼音:bǎ jiā
管理家务。《金瓶梅词话》第四六回:“一生操持,把家做活。” 赵树理 《福贵》:“ 福贵 长到十二岁,他爹就死了,他娘是个把家成人的人,纺花织布来养活 福贵 。” 石灵 《捕蝗者》:“你们小弟兄,要争气,把家,成家立业,不说呼奴使婢,就是丰衣足食,我死在地下,也就闭眼了。”词语解释:把柁 拼音:bǎ duò
见“ 把舵 ”。
词语解释:把舵 拼音:bǎ duò
亦作“ 把柁 ”。 掌舵。亦泛指掌握方向。 宋 陈傅良 《闻叶正则阅藏经》诗:“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这已经迫于必要了,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顺水固然好得很,然而还是少不得把舵的。”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近来以为应当得 芬姑 这么一个女人,作他生命之舟上把舵的人。”词语解释:把风 拼音:bǎ fēng
把守望风。《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强盗须问某人为首,某人为从……何人在外把风,何人在内收拾财物。”《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大凡作强盗的,敢於拦路劫财了,断不是三个五个,内中有瞭高的,把风的,动手的,接赃的,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人。” 王朝闻 《凤姐的个性与共性》:“读者也许会奇怪,这小道士不比她家里替 贾琏 把风的小丫头,她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火气,骂得这么刻薄?”词语解释:把竿 拼音:bǎ gān
杂技之一。攀援竹竿。 清 钮琇 《觚賸·俺达纵暴》:“又取民间子十五以下为把竿之戏,二竿长丈,以篔簹为之,礱节莹皮,其光可鑑,教之攀缘上下,盘舞竿头。”词语解释:把柄 拼音:bǎ bǐng
(1).柄。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诗·小雅》传:‘秉,把也。’古以‘秉’为‘柄’,故今谓‘柄’为‘把柄’,或直言‘把’。” 柳杞 《好年胜景》:“那倒垂着的柳枝上挂着一把铁笊篱,笊篱的把柄向上招摇着,向下垂着圆圆的网盘。” 张勤 《民兵营长》:“梭镖把柄上还吊着一束红缨子。”
(2).喻指凭证。多指进行交涉或要挟的凭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交了这一主大银子,难道不要讨一些把柄回去?”《红楼梦》第二一回:“这是一辈子的把柄儿!好便罢,不好偺们就抖出来!” 巴金 《秋》一:“最好我们这一房的人不要给人家抓住说闲话的把柄。”
(3).操守;主意。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五十》:“当得大忿懥、大恐惧、大忧患、大好乐而不动,乃真把柄也。”《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4).把持;霸占。《元典章·户部八·盐课》:“教人买出盐来把柄著行市,掯勒百姓。”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如今那好家财则教我那姐夫 张郎 把柄,今日着 刘引孙 剗地受苦。”词语解释:把刀
掌刀,上灶烧菜词语解释:把做 拼音:bǎ zuò
当做。 宋 郑域 《念奴娇·戊午生日作》词:“嗟来咄去,被天公、把做小儿调戏。” 宋 张枢 《南歌子》词:“琵琶可是不堪听,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词语解释:把门 拼音:bǎ mén
看守门户。 宋 杨万里 《松阙》诗:“竹林行尽到松闕,分付双松为把门。”《三国演义》第二回:“ 张飞 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驛,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 郭小川 《矿工不怕鬼》诗:“口上站着凶狠狠的把门鬼。”词语解释:把持 拼音:bǎ chí
(1).握,拿。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2).专揽;控制。 汉 班固 《白虎通·号》:“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王政。”《新五代史·宦者传论》:“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清 方苞 《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我那媳妇倒是把持得住,仍旧是稳稳静静的服侍着我,看着孩子过日子。”词语解释:把与 拼音:bǎ yǔ
给予;送给。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王医》:“须是多把与官家喫。”《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你与我将这封书去四十五里把与官人。”词语解释:把予 拼音:bǎ yú
拿给词语解释:把头 拼音:bǎ tóu
(1).犹开头,入手。《朱子语类》卷二十:“只云‘其为人孝弟’,则和逊温柔必能齐家,则推之可以仁民,务者朝夕为此,且把这一箇作一把头处。”
(2).旧时称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的行帮头目。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穷汉每将绰号称,把头每表德呼。”《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我知道你在这屋里成了把头,把这打来不作準。”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回到工棚子以后,我把要 刘德昆 给我们带路的决定向所里‘工人代表’--实际上是把头的 侯申志 讲了,这是必要的手续。”词语解释:把鼻 拼音:bǎ bí
犹把柄。凭据;缘由。 明 沉浮中 《绾春园·失诗》:“我与你纵是后会有期,将甚么做个把鼻?”《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自古及今,那见卖柴的人做了官?却説这没把鼻的话。”词语解释:把麻 拼音:bǎ má
唐 宋 时,封王及任免将相等重大事件,以白麻纸书写诏书。宣诏时指定专人在旁提示,称为“把麻”。《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通事舍人宣詔,旧命拾遗团(圈)句把麻者,盖謁者不知书,多失句度,故用拾遗低声摘句以助之。” 宋 庞玉英 《文昌杂录》卷一:“及 吕温 为拾遗,被唤把麻不肯去,遂成故事。拾遗不把麻自 吕 始。时 柳宗元 戏 吕 云:‘幸识一文半字,何不与他把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苏子容 诗云:‘起草才多对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盖昔时宣制,皆曼延其声,如歌咏之状。”词语解释:把关 拼音:bǎ guān
(1).把守关隘。《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总兵官严号令,把关谨謓。” 明 杨慎 《西路杂述》诗之四:“把关 苗 子面,开店主人心。”
(2).比喻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严格掌管。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我大脑没把关,说冒了。” 管桦 《闯台》:“不是别的,没人把关,我怕你们栽跟斗!”词语解释:把笏 拼音:bǎ hù
持笏。指做官。 金 元好问 《送王亚夫举家归许昌》诗:“前途兀兀黑於漆,昨日把笏今扶犂。”词语解释:把弄 拼音:bǎ nòng
犹把玩。 宋 陆游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之五:“明年即八十,日月难把弄。”词语解释:把浅 拼音:bǎ qiǎn
谓把守浅涸河道以防备敌人渡河袭击。 宋 陆游 《南唐书·刘仁赡传》:“自 杨氏 有 吴 ,岁暮 淮 涸,輒增戍以备侵軼,谓之把浅。”词语解释:把拱 拼音:bǎ gǒng
尚未成材的树木。喻小的才能。 宋 苏轼 《送周正孺知东川》诗:“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词语解释:把戏 拼音:bǎ xì
(1).魔术;杂技。《元史·祭祀志六》:“祥和署掌杂把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所扮者备极世间骗局丑态……杂耍把戏等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做把戏者,暗藏一物於盆盎衣袖之中,做定而令人射覆。”
(2).指戏文、故事等曲艺。 元 杨立斋 《哨遍》套曲:“更那椀清茶罢,听俺几回儿把戏也不村呵。”
(3).比喻能耐,手段,花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十箇指头儿,自来不孤你,这一回看你把戏!”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欲将这把戏都参破。”《红楼梦》第十六回:“你别兴头,才学着办事,倒先学会了这把戏。” 续范亭 《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这些把戏,我们先进的人士,先进国民党员,早已看的清清楚楚。”
(4).乱子;丑事。《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莫非女孩儿不从,在轿里又弄出什么把戏?” 清 李渔 《风筝误·导淫》:“等他女儿弄些把戏出来,待我拿住筋节,省得他欺负别人。” 茅盾 《春蚕》四:“那晚上 荷花 和 阿多 的把戏,也是她们谈话的资料。”词语解释:把牢 拼音:bǎ láo
牢靠(多用于否定式)例如:这个人做事不把牢。词语解释:把如 拼音:bǎ rú
(1).犹把似。譬如。 宋 刘克庄 《乍归》诗:“把如为客看,还得似家无?”
(2).犹把似。不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婆婆娘儿好心毒,把如休教请俺去。及至请得我这里来,却教我眼受苦。”词语解释:把脉 拼音:bǎ mài
按脉,诊脉。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二折:“我昨日请一箇太医把脉,那廝也説的是,道我气裹了食也。”《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既是相公身有病,须当把脉看虚真。” 茅盾 《童年·长寿夫妇的悲剧》:“ 姚医生 凝神静气,为 长寿 把脉,然后又问了饮食情况。”词语解释:把卖 拼音:bǎ mài
沿门卖货的小贩。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有银匠姓 郭 ,年三十餘,隻身独处。市西有一把卖嫗,常诣买卖釵鐶之属。”词语解释:把交 拼音:bǎ jiāo
交付;交代。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序:“ 屏山 临终出此书付 敬鼎臣 曰:‘此吾末后把交之作也,子其祕之,当有赏音者。’”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我今日为头便把交,争奈在前事乱如牛毛,有人若是但论着,休想道肯担饶。”词语解释:把下 拼音:bǎ xià
犹拿下。《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孙操 大駡 子之 :‘贼臣安敢欺君篡国?’ 子之 大怒,遂令金瓜把下者。”《七国春秋平话》卷中:“ 燕王 闻奏大怒,喝令金瓜武士把下者。”词语解释:把背 拼音:bǎ bèi
犹把鼻。来由。《雍熙乐府·〈新水令·禄山忆杨妃〉套曲》:“往常时胖得来无把背,如今瘦得来忒恁地!”词语解释:把舵 拼音:bǎ duò
亦作“ 把柁 ”。 掌舵。亦泛指掌握方向。 宋 陈傅良 《闻叶正则阅藏经》诗:“孰与瞻斗车,把柁行江湍。”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这已经迫于必要了,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顺水固然好得很,然而还是少不得把舵的。”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他近来以为应当得 芬姑 这么一个女人,作他生命之舟上把舵的人。”词语解释:把素 拼音:bǎ sù
持斋吃素。《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吃斋把素用工夫。”词语解释:把界军
守边军队词语解释:把猾 拼音:bǎ huá
狡猾。 元 董君瑞 《哨遍·硬谒》套曲:“谩把猾,枉占奸。”词语解释:把绝 拼音:bǎ jué
把守截断。 唐 李德裕 《赐张仲武诏意》:“如万一清朝官健,禁戢不定,抽归 太原 ,已令把絶 雁门 ,遏其归路,卿便须出军掩袭,勿遣漏失凶徒。”词语解释:把细 拼音:bǎ xì
仔细;小心。《水浒传》第六四回:“你若这般把细,何年何月,能够建功?你不去便罢,我今夜自去。”《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到是 玉娥 教他:‘且慢……未知 黄郎 真心何如?’这也是把细处。” 茅盾 《子夜》五:“他这人,就是把细得很,这也是他的好处。”词语解释:把酒持螯 拼音:bǎ jiǔ chí áo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语本《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傅尃 《满江红·八月五日联句》词:“把酒持螯,问今日、不知何夕。”词语解释:把箱 拼音:bǎ xiāng
戏曲演出放置銮仪兵器道具的箱子。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把箱则鑾仪兵器备焉。”词语解释:把稳 拼音:bǎ wěn
把持稳妥;稳当可靠。《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将牢太过耳” 元 胡三省 注:“将牢,谓先自固而不妄动也,犹今人之言把稳也。”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二十分把稳,再没甚疑心了。” 阮章竞 《漳河水》诗:“有空多擦枪常瞄准,打仗的时候更把稳。”词语解释:把都 拼音:bǎ dōu
见“ 把都儿 ”。
词语解释:把都儿 拼音:bǎ dōu ér
亦作“ 把都 ”。 蒙古语勇士、武士的音译。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把都儿!把 毛延寿 拿下,解送 汉 朝处治。”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帅北》:“把都们抢进壍江去!”《说岳全传》第三七回:“ 粘罕 大怒,吩咐把都儿们,将 王鐸 家私抄了,房屋烧燬了。”词语解释:把话 拼音:bǎ huà
说话。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七出:“只怕哥哥把话不準,迷恋着红裙。”词语解释:把都儿 拼音:bǎ dōu ér
亦作“ 把都 ”。 蒙古语勇士、武士的音译。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把都儿!把 毛延寿 拿下,解送 汉 朝处治。”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帅北》:“把都们抢进壍江去!”《说岳全传》第三七回:“ 粘罕 大怒,吩咐把都儿们,将 王鐸 家私抄了,房屋烧燬了。”词语解释:把臂入林 拼音:bǎ bì rù lín
谓与友人一同归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公 道:‘ 豫章 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七贤,指竹林七贤。 唐 陈子昂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诗序:“忽闻二星入井,四牡临亭,邀使者之车,乃故人之驾,隐几一笑,把臂入林。”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使 蒲君 留仙 见之,必欣然把臂入林,曰:‘子突过我矣,《聊斋》之后有替人哉!’”词语解释:把色 拼音:bǎ sè
(1). 宋 元 杂剧、 金 院本演出时的乐工。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勾曲》:“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台颜,把色合曲。”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
(2).指伎乐的乐官。也称色长。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末]著 李薄头 去。[祗候]也不要他。[末]着 王把色 引着粧旦色去。[祗候]都不要,只要 蓝采和 去。”词语解释:把腕 拼音:bǎ wàn
握住手腕。表示亲密。《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 策 曰:‘ 子义 捨我,当復与谁?’饯送 昌门 ,把腕别曰:‘何时能还?’”词语解释:把守 拼音:bǎ shǒu
看守;守卫。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大内》:“内后门名 和寧 ……把守卫士严谨。” 洪深 《赵阎王》第一节第一幕:“营长的钱,您倒小心,肯这样的把守着。”词语解释:把式匠 拼音:bǎ shì jiàng
见“ 把势 ”。
词语解释:把势 拼音:bǎ shì
亦作“ 把式 ”。
(1).武术的架式。亦指武艺。《英烈传》第十二回:“这些人説:‘我们有眼不识 泰山 。 俞三官 ,你何故不做箇把势我们看看。’”《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那 回 子平日是晓得些把势的人,谁知触怒了凶神,什么把势还待使得出来?叫他就像驱羊遣狗相似。”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平日,这里说相声的、耍狗熊的、变戏法的、数来宝的、唱秧歌的、说鼓书的、练把式的,都能供给他一些真的快乐。”
(2).亦称“ 把式匠 ”。地主等雇佣来护院的庄客、打手。《负曝闲谈》第十回:“大家带了把式匠,挑了帐篷锅灶,拿了器械,把了鹰,牵了狗,家人小子有些气力的,都跟了去。”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那孩子的父亲,全身披麻戴孝,手里打着招魂幡,由两个看家护院的把式看着,跟在死鹰后边。”
(3).老手;行家。《西游记》第三二回:“那魔是几年之魔,怪是几年之怪?还是箇把势,还是箇雏儿?” 峻青 《海啸》第三章:“全是多年在河里和海上行船的老把式,什么风浪也经受得起的。”
(4).本领;技能。 康濯 《春种秋收·工人张飞虎》:“你若说:‘ 张飞虎 ,你把式真不赖!’他便笑着说:‘可别客气!没能耐,多多包涵!’” 宋之的 《故乡》:“年轻力壮,没把势,顶个屁用!”
(5).旧社会称妓女行业。《海上花列传》第三回:“ 双玉 无倽,把势里头要名气响末好。”《冷眼观》第十四回:“后来闹得一蹋糊涂,要不是 金小桃 神通一点,这碗 上海 把势饭,还想有他吃的吗?”词语解释:把式 拼音:bǎ shì
见“ 把势 ”。
词语解释:把势 拼音:bǎ shì
亦作“ 把式 ”。
(1).武术的架式。亦指武艺。《英烈传》第十二回:“这些人説:‘我们有眼不识 泰山 。 俞三官 ,你何故不做箇把势我们看看。’”《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那 回 子平日是晓得些把势的人,谁知触怒了凶神,什么把势还待使得出来?叫他就像驱羊遣狗相似。”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平日,这里说相声的、耍狗熊的、变戏法的、数来宝的、唱秧歌的、说鼓书的、练把式的,都能供给他一些真的快乐。”
(2).亦称“ 把式匠 ”。地主等雇佣来护院的庄客、打手。《负曝闲谈》第十回:“大家带了把式匠,挑了帐篷锅灶,拿了器械,把了鹰,牵了狗,家人小子有些气力的,都跟了去。”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那孩子的父亲,全身披麻戴孝,手里打着招魂幡,由两个看家护院的把式看着,跟在死鹰后边。”
(3).老手;行家。《西游记》第三二回:“那魔是几年之魔,怪是几年之怪?还是箇把势,还是箇雏儿?” 峻青 《海啸》第三章:“全是多年在河里和海上行船的老把式,什么风浪也经受得起的。”
(4).本领;技能。 康濯 《春种秋收·工人张飞虎》:“你若说:‘ 张飞虎 ,你把式真不赖!’他便笑着说:‘可别客气!没能耐,多多包涵!’” 宋之的 《故乡》:“年轻力壮,没把势,顶个屁用!”
(5).旧社会称妓女行业。《海上花列传》第三回:“ 双玉 无倽,把势里头要名气响末好。”《冷眼观》第十四回:“后来闹得一蹋糊涂,要不是 金小桃 神通一点,这碗 上海 把势饭,还想有他吃的吗?”词语解释:把拏 拼音:bǎ ná
牵引;把握。《说文·豕部》:“豝,牝豕也。从豕巴声。一曰:一岁能相把拏也。”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不由我心中自警,百般的把拏不定。”词语解释:把把 拼音:bǎ bǎ
把粪便。 元 无名氏 《岳飞精忠》楔子:“得了胜的着他帅府里就掛元帅印,输了的都罚去 史家衚衕 喫把把。”《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如今自己挑了黄怱怱的一担把把,这臭气怎生受得?”词语解释:把截 拼音:bǎ jié
把守堵截。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又令入内西头侍奉官、走马承受公事 石全正 把截十二盘路口。”《西游记》第六一回:“我领西天 大雷音寺 佛老亲言,在此把截,谁放你也?”词语解释:把拦 拼音:bǎ lán
拦阻。《金瓶梅词话》第九七回:“自从 春梅 这边被 敬济 把拦,两家都不相往。”《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人家的汉子,你要不给他个利害,致的他怕了咱,只针鼻子点事儿,他就里头把拦住不叫咱做。”词语解释:把总 拼音:bǎ zǒng
(1).总管。《水浒传》第四四回:“又令 陶宗旺 把总监工,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
(2). 明 清 各地总兵属下以及 明 驻守京师三大营、 清 京师巡捕五营皆设把总,为低级武官。 清 代 四川 、 云南 等省土司也设有土把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宣化 等驛,原属把总管理,故有军夫名色。”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词语解释:把搔 拼音:bǎ sāo
谓用手指搔痒。《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復多蝨,把搔无已。” 李善 注:“把,蒲巴反。”五臣本作“杷”。词语解释:把鲊 拼音:bǎ zhǎ
扎成束的鱼制食品。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煇 后观《琐碎録》内一条,京师 东华门 何 吴 二家造鱼鮓,十数臠作一把,号把鮓,著闻天下。文士有为赋诗,夸为珍味。”词语解释:把子 拼音:bà zi
(1).即靶子。射击的目标。把,用同“ 靶 ”。 明 戚继光 《纪效新书·射法》:“凡射,或对贼对把,站定观把子或贼人,不许看扣。”《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下西川传续集》:“把你身躯为把子,活取心肝下酒巡。”
(2).传统戏曲演出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有静坐炼丹的仙人,也有打脸打把子的戏子。” 锺秀 《送戏下乡的热心人》:“为演好戏,她起五更练把子功,终于按期演出了《白蛇传》。”
(3).扎成束的东西。 明 张萱 《疑耀》卷五:“今 江 南女儿未破瓜者,额前髮缚一把子,即 张子野 词‘垂螺近额’, 晏小山 词‘双螺未学同心结’。‘垂螺’、‘双螺’即把子也。” 罗石贤 《斑鸠子叫》三:“﹝他﹞走到近边,近头的一个伸起腰来放油菜把子。”
(4).量词。束,捆。多指捆拢而能用手抓起或提起的长条形物。《红楼梦》第四九回:“你快瞧瞧去,大太太一箇姪女儿, 宝姑娘 一箇妹妹,大奶奶两箇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如:一把子柴;一把子韮菜。
(5).量词。伙,群。 贺敬之 丁毅 《白毛女》第一幕:“天下着麻杆子雨,从南边山上下来了一把子队伍,叫红军。”
(6).量词。指某些抽象的事物。 老舍 《骆驼祥子》八:“拉车是苦事,可是我要是男的,有把子力气,我愣拉车也不去当巡警。”如:加把子劲儿。
(7).结义兄弟,盟兄弟。 田汉 《咖啡店之夜》:“你们俩拜了把子了!”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十章:“ 金鳄 结交人面广了,便纠集本地的‘三十六猛’拜把子,组织‘金兰社’。”
(8).木排。 胡英 《守夜》:“突然从暮色苍茫的烟溪上头飞来一只把子。他没在意,以为是山里哪个大队放把子出山。”
柄。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宝剑的把子上也有‘明二’两个字的铭章。” 顾晓阳 《老泥瓦匠》:“﹝你﹞可别再擼锄把子了。”词语解释:把掌 拼音:bǎ zhǎng
即巴掌。《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卞福 还正酣睡,那婆娘三四个把掌打醒,数説一回,打駡一回,整整闹了数日。”词语解释:把滑 拼音:bǎ huá
控制住使不滑倒。 明 吴宽 《雪后入朝》诗:“天门晴雪映朝冠,步涩频扶白玉阑。为语后人须把滑,正忧高处不胜寒。”词语解释:把晤 拼音:bǎ wù
握手晤面。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后余官 白下 ,而 烛亭 亦就幕 江 南,常得把晤。”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幼时同袍, 苏 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词语解释:把棍 拼音:bǎ gùn
光棍,流氓。 清 成瓘 《篛园日记》卷六:“ 顾氏 《日知録》:‘ 明 泰昌 元年,御史言京师奸宄游手,有谓之把棍者,谓之拏讹头者。’按把棍者尤害平人,今刑书已定光棍例,列于不赦之条矣,后又有泼蓑、泼靴之号。”词语解释:把揽 拼音:bǎ lǎn
把持包揽。《禅林宝训》卷三引《与山堂书》:“嗟乎!苟以一身之资,把揽一院之事,使小人不蒙蔽,纪纲不紊乱,而合至公之论,不亦难乎!”《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所以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説事过钱。”词语解释:把场 拼音:bǎ chǎng
戏曲用语。谓演员初登台,因经验不足,不谙舞台规律,其师长在旁照料、提示。 徐迟 《牡丹》二:“ 老牡丹花 坐在乐队席中,在鼓手旁边为她把场,发现女弟子具备着这样一种进入角色的能力,大为惊奇。”词语解释:把饭叫饥 拼音:bǎ fàn jiào jī
比喻多此一举。 宋 苏轼 《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飢,聊发千里一笑。”词语解释:把体面 拼音:bǎ tǐ miàn
谓注重礼貌;按照礼节。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小姐,把体面拜哥哥者。”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二折:“兀那秀才,你过去把体面见员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