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抓拏 拼音:zhuā ná
以手取物。词语解释:抓角儿
头顶两旁梳扎的髻词语解释:抓彩 拼音:zhuā cǎi
用抽签或其他方法来决定是否得彩词语解释:抓心挠肝 拼音:zhuā xīn náo gān
比喻十分难受。例如:妈妈急得抓心挠肝,想去看看吧,工作脱不开。——关庚寅《“不称心”的姐夫》词语解释:抓工夫 拼音:zhuā gōng fū
挤时间,抽空。京剧《猎虎记》第八场:“嫂子请放宽心,至迟明天,我抓工夫必到。”词语解释:抓差 拼音:zhuā chāi
捕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两人挎着屯子里新起出来的两棵九九式大枪……连夜赶到县里,再搭火车上 吉林 榆树 去抓差去了。”词语解释:抓心 拼音:zhuā xīn
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 柳青 《狠透铁》:“他只生自己的气,因为自己是党所依靠的人,理应给社员办好事情而办不好,真急得他抓心啊。”词语解释:抓弄 拼音:zhuā nòng
挣钱。 老舍 《赶集·柳家大院》:“现在我在街上摆卦摊,好了呢,一天也抓弄个三毛五毛的。” 王统照 《沉船》:“好好的年头,谁愿意舍家离业地跑?幸而我还会这点手艺,到那边也许容易抓弄。”词语解释:抓周 拼音:zhuā zhōu
亦作“ 抓周 ”。 旧俗婴儿周岁,父母陈列各种小件器物,听任抓取,以试测其未来志趣和成就。《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年正是你的週岁,我去给你父母道喜。那日你家父母在炕上摆了许多的针线刀尺,脂粉釵环,笔墨书籍,戥子算盘,以至金银钱物之类,又在庙上买了许多耍货,邀我进去一同看你抓週儿。”《负曝闲谈》第一回:“我却记得你抓週的日子,犹如在目前一样,叫我怎样的不老!”《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抓周,然后订婚、结婚……都要请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大吃大喝,热闹一番。”
见“ 抓週 ”。词语解释:抓会 拼音:zhuā huì
旧时由亲友若干人组会储金的一种方式。用抓阉或用骰子摇点来分配得会的先后,故称。有一定的会金和日期,其金额视会的大小而定。参阅 李家瑞 《北平风俗类徵·宴集》。词语解释:抓壮丁 拼音:zhuā zhuàng dīng
旧时官府强征青壮年男子当兵服劳役,也称“抓丁”词语解释:抓兵 拼音:zhuā bīng
旧军队强抓公民服兵役词语解释:抓哏 拼音:zhuā gén
戏曲中的丑角或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在表演时,即景生情地临时编出台词来逗观众发笑。词语解释:抓举 拼音:zhuā jǔ
体育竞赛举重项目之一。运动员须以连续动作用两手抓提杠铃,利用下蹲或箭步的惯性使手臂伸直支撑杠铃。参见“ 挺举 ”、“ 推举 ”。词语解释:抓乖弄俏 拼音:zhuā guāi nòng qiào
耍聪明,卖弄乖巧。《西游记》第五六回:“ 沙僧 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亦作“ 抓乖卖俏 ”。《红楼梦》第六九回:“ 秋桐 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 贾母 、 王夫人 等。”词语解释:抓丁 拼音:zhuā dīng
抓壮丁。旧称强行抓青壮年男子去当兵。《红旗歌谣·今日是主人》:“ 苗 家宽心呵,没有人逼租也没人抓丁。” 王维舟 《川东游击军的斗争》:“领导农民进行反对军阀抓丁派款,斗争恶霸地主。”词语解释:抓了芝麻,丢掉西瓜 拼音:zhuā le zhī má , diū diào xī guā
比喻只顾小的而丢了大的。 谢觉哉 《不惑集·抓》:“不要抓了芝麻,丢掉西瓜。”词语解释:抓劄
束扎。 元 锺嗣成 《一枝花·自序丑斋》套曲:“有时节软乌纱抓札起钻天髻,乾皂靴出落着簌地衣。”词语解释:抓乖卖俏 拼音:zhuā guāi mài qiào
见“ 抓乖弄俏 ”。
词语解释:抓乖弄俏 拼音:zhuā guāi nòng qiào
耍聪明,卖弄乖巧。《西游记》第五六回:“ 沙僧 道:‘莫争讲,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亦作“ 抓乖卖俏 ”。《红楼梦》第六九回:“ 秋桐 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 贾母 、 王夫人 等。”词语解释:抓斗 拼音:zhuā dòu
一种依靠斗壁的闭合和张开,以进行自动装卸的机械装置。词语解释:抓挠 拼音:zhuā náo
(1).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梁建 两手不住地抓挠膝盖。” 梁斌 《播火记》六:“ 春兰 见 冯焕堂 用饭碗砍破了爸爸,把身子一纵,跳过去抓挠 冯焕堂 。”
(2).抓取,获得。《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 贤慧 是个要脸的人,决不能为了多抓挠几个钱,叫全市工人指脊梁骨。”
(3).喻指做事、干活。《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二人正在那里打点,只见 安公子 亦跑来帮着抓挠。”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趁现在精力还达得到,赶紧抓挠几年。”
(4).比喻凭借,依靠。 袁静 孔厥 《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订了好些条纪律…… 大水 可乐了,说:‘要这么着,我这队长也有个抓挠啦!’” 南丁 《科长》:“ 王科长 捉摸不透,因此,他的心空荡荡的,没有个抓挠。”词语解释:抓攫 拼音:zhuā jué
抓拿;抢夺。 鲁迅 《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弄文艺的人们大抵敏感,时时也感到,而且防着自己的没落,如飘浮在大海里一般,拼命向各处抓攫。” 骆宾基 《老爷们的故事》四:“ 古儿鲁 老爷用一百公斤的力量坐住椅子并舞手抵拒 卢儿古 老爷的抓攫。”词语解释:抓摸 拼音:zhuā mō
捉摸,猜测。《红楼梦》第八五回:“ 薛姨妈 和 宝釵 在家,抓摸不着;过了两日,只见小廝回来,拿了一封书,交给小丫头拿进来。”词语解释:抓挠儿 拼音:zhuā náo ér
小儿伸屈手指玩乐嬉戏。例如:瞧乖乖抓挠儿的样子多好玩儿。词语解释:抓子儿 拼音:zhuā zǐ er
小儿游戏之一。用手抛抓果核、石子或装有沙泥的小布包以比赛胜负。《红楼梦》第六四回:“ 宝玉 遂一手拉了 晴雯 ,一手携了 芳官 进来看时,只见西边炕上 麝月 、 秋纹 、 碧痕 、 春燕 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呢。” 冰心 《冬儿姑娘》:“这孩子可是利害……四五岁的时候,就满街上和人抓子儿、押摊、耍钱,输了就打人,骂人,一街上的孩子都怕她!”词语解释:抓头不是尾 拼音:zhuā tóu bú shì wěi
形容慌张的样子。《三侠五义》第四三回:“一时间下人手忙脚乱,抓头不是尾,拿拿这个不好,动动那个不妥。”词语解释:抓尖要强 拼音:zhuā jiān yào qiáng
遇事抢先逞强。《红楼梦》第七四回:“﹝ 晴雯 ﹞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 西施 样子,在人跟前能説惯道,抓尖要强。”词语解释:抓总儿 拼音:zhuā zǒng ér
负责把握全局情况词语解释:抓扎 拼音:zhuā zhā
扎缚;扎束。《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当夜越出 陕州城 ,抓扎起衣服,从城壕浅处,去过对岸。”《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 任珪 ﹞起来抓扎身体急捷,将刀插在腰间,摸到厨下,轻轻开了门,靠在后墻。”词语解释:抓手 拼音:zhuā shǒu
拉手词语解释:抓寻 拼音:zhuā xún
寻找。《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客官坐稳,我替你抓寻去,寻得下莫喜,寻不来莫怪。”《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正要 阳穀县 抓寻哥哥,不料又在 清河县 做了都头。”《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家人喘息定了,方唤几个生力庄客,打起火把,覆身去抓寻。”词语解释:抓篱 拼音:zhuā lí
即笊篱。用竹蔑、柳条、铁丝之类编成的一种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水中捞东西。亦用以喻漏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正是冬天买夏衣,那得閒钱补抓篱。”词语解释:抓鸡虎 拼音:zhuā jī hǔ
黄鼠狼的俗称。 祖慰 于力 《逮“抓鸡虎”》:“叔叔阿姨们,你们见过抓鸡虎吗?就是那个偷鸡贼黄鼠狼呀。”词语解释:抓破面皮 拼音:zhuā pò miàn pí
见“ 抓破脸皮 ”。
词语解释:抓破脸皮 拼音:zhuā pò liǎn pí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亦作“ 抓破脸子 ”、“ 抓破面皮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词语解释:抓缚 拼音:zhuā fù
捆扎;扎缚。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八月十八日……竝出 候潮门 。先命脩内司於 浙江亭 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王招宣 府里抓缚着小鰲山,今夜亦放灯。”词语解释:抓纸卷儿 拼音:zhuā zhǐ juǎn ér
旧时做小生意的人所采用的类似赌博的一种推销方式。 李家瑞 《北平风俗类徵·游乐》:“社会上的生意玩艺儿,近于赌类的居多,诸如菱角绊儿……骨牌、抓子儿、抓纸卷儿、汪杆条(就是三根签儿),无不讲究耍钱。”词语解释:抓紧 拼音:zhuā jǐn
紧紧地把握住,不放松。 赵树理 《三里湾·“这日子不能过了”》:“分开家这几天, 能不够 更抓紧时间教了 小俊 一些对付 玉生 的原则和办法。” 李準 《李双双小传·春笋》:“今年节令早,天气也暖得早,耕地要抓紧。”词语解释:抓破脸皮 拼音:zhuā pò liǎn pí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亦作“ 抓破脸子 ”、“ 抓破面皮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词语解释:抓阄儿 拼音:zhuā jiū ér
对难以确定的事或分配物品时,事先写在纸片上,卷团后随机抓取定夺词语解释:抓赌 拼音:zhuā dǔ
捉拿赌徒,查禁赌局词语解释:抓石子 拼音:zhuā shí zǐ
小儿游戏之一。抛抓石子以赌胜负。 李文元 《婚事》:“女娃们正在吵闹着抓石子玩。”参见“ 抓子儿 ”。
词语解释:抓子儿 拼音:zhuā zǐ er
小儿游戏之一。用手抛抓果核、石子或装有沙泥的小布包以比赛胜负。《红楼梦》第六四回:“ 宝玉 遂一手拉了 晴雯 ,一手携了 芳官 进来看时,只见西边炕上 麝月 、 秋纹 、 碧痕 、 春燕 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呢。” 冰心 《冬儿姑娘》:“这孩子可是利害……四五岁的时候,就满街上和人抓子儿、押摊、耍钱,输了就打人,骂人,一街上的孩子都怕她!”词语解释:抓点 拼音:zhuā diǎn
在选择的单位重点加强某一项工作以获取经验,推广到其他部门或单位。例如:抓点带面。词语解释:抓权 拼音:zhuā quán
掌权。 茅盾 《子夜》五:“现在我得的线索是有一家现成的信托公司情愿和我们合作--说是合作,实在是我们抓权!”现多用于贬义,谓攫取权力。词语解释:抓饭 拼音:zhuā fàn
维吾尔 等族人民最喜爱的饭食之一。维吾尔语称朴劳。用大米和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等焖熟,净手抓食,故称。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十五日》:“包饺食毕,重整席面,又有抓饭,以大盘盛出……主人以手抓而食之,客则侑以刀叉。”词语解释:抓札 拼音:zhuā zhá
束扎。 元 锺嗣成 《一枝花·自序丑斋》套曲:“有时节软乌纱抓札起钻天髻,乾皂靴出落着簌地衣。”词语解释:抓髻 拼音:zhuā jì
旧时指头发上拢,绾在头顶上或两旁的一种发式。形如握拳,表示未婚女子的身份。《老残游记》第二回:“停了数分鐘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陕北民歌选·迎春揽工》:“三月里哟三月三, 李大女娃 草窑钻;身铺麦秸头枕砖,抓髻压倒偏又偏。”词语解释:抓耳搔腮 拼音:zhuā ěr sāo sāi
见“ 抓耳挠腮 ”。
词语解释:抓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亦作“ 抓耳搔腮 ”。
(1).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个是处。”《镜花缘》第十八回:“ 多九公 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公子只急得抓耳挠腮,闷了半日。”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二:“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他急得抓耳挠腮。”
(2).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西游记》第二回:“ 孙悟空 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平山冷燕》第十一回:“ 宋信 听了,喜得抓耳挠腮,满心奇痒,哈哈大笑。”《文明小史》第五一回:“ 饶鸿生 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老残游记》第三回:“ 姚云 翁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而又通达人情,熟諳世势怎样,説得宫保抓耳挠腮,十分喜欢。”词语解释:抓膘 拼音:zhuā biāo
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并注意适当使用等措施,使牲畜肥壮。词语解释:抓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亦作“ 抓耳搔腮 ”。
(1).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个是处。”《镜花缘》第十八回:“ 多九公 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公子只急得抓耳挠腮,闷了半日。”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二:“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他急得抓耳挠腮。”
(2).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西游记》第二回:“ 孙悟空 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平山冷燕》第十一回:“ 宋信 听了,喜得抓耳挠腮,满心奇痒,哈哈大笑。”《文明小史》第五一回:“ 饶鸿生 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老残游记》第三回:“ 姚云 翁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而又通达人情,熟諳世势怎样,説得宫保抓耳挠腮,十分喜欢。”词语解释:抓获 拼音:zhuā huò
捕获词语解释:抓牛鼻子 拼音:zhuā niú bí zi
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词语解释:抓角 拼音:zhuā jiǎo
(1).谓头巾两边扎成角儿。《水浒传》第三回:“ 史进 头戴白范阳毡大帽,上撒一撮红缨,帽儿下裹一顶浑青抓角软头巾。”《水浒传》第七回:“ 智深 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鬢环。”
(2).指儿童头上挽的两个小发髻。《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这里上学时还小哩,头上紥著抓角儿。”词语解释:抓茬儿 拼音:zhuā chá ér
方言。找茬儿。故意挑别人的小毛病。词语解释:抓阄 拼音:zhuā jiū
每人从预先做好记号的纸卷或纸团中摸取一个,以决定谁该得什么或做什么。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岂有伉儷之大,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鬮之灋行之乎?”词语解释:抓辫子 拼音:zhuā biàn zi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词语解释:抓瞎 拼音:zhuā xiā
谓忙乱着急,不知所措。 老舍 《四世同堂》八:“咱们要是不预备下点酒儿肉儿的,亲戚朋友要是来了,咱们岂不抓瞎?”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他不是这块的人,找不到路,可抓瞎哎?”词语解释:抓药 拼音:zhuā yào
(1).中药店店员按照药方配药。如:他的工作是在药店里抓药。
(2).拿着药方到中药店买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大凡到药铺里抓药,药铺里总在药方上盖个戳子,打个码子的。”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妈妈的死》诗:“指导员抓药回来了,没进家就听见 端阳 的哭声。”词语解释:抓破脸子 拼音:zhuā pò liǎn zǐ
见“ 抓破脸皮 ”。
词语解释:抓破脸皮 拼音:zhuā pò liǎn pí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亦作“ 抓破脸子 ”、“ 抓破面皮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词语解释:抓夫 拼音:zhuā fū
亦作“ 抓伕 ”。 旧军队强迫老百姓充当夫役。《中国歌谣资料·红军纪律真正严》:“红军纪律真正严,不抓伕,不捐钱,公买公卖给现钱。” 浩然 《石山柏》:“在旧社会,统治者们除了征税、抢粮、抓夫之外,哪里会想到这个野山小村呢?”词语解释:抓拿 拼音:zhuā ná
办法。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这个坚实乐观的人,第一次遭到烦扰的袭击了,简直就同一个处在这种境况的平常人不差上下:一点抓拿没有!” 沙汀 《过渡集·控诉》:“这一来, 张二 他妈忽然感觉得没丝毫抓拿了,但也更加气愤。”词语解释:抓尖儿 拼音:zhuā jiān er
抢先讨好。《红楼梦》第六五回:“或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説,他先抓尖儿。”词语解释:抓小辫子 拼音:zhuā xiǎo biàn zi
见“抓辫子”
词语解释:抓辫子 拼音:zhuā biàn zi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词语解释:抓拿骗吃 拼音:zhuā ná piàn chī
招摇撞骗。例如:这家伙是抓拿骗吃搞惯了的,改造了两次,还改不了老毛病。词语解释:抓尖卖乖 拼音:zhuā jiān mài guāi
遇事抢先卖弄乖巧。《白雪遗音·岭儿调·红楼梦》:“最可恨,抓尖卖乖 王熙凤 。”词语解释:抓揽 拼音:zhuā lǎn
牵扯。词语解释:抓掀 拼音:zhuā xiān
取用,花费。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我着他,拣口儿食,换套儿穿,任抓掀,不是我拨万论千,常拚着卖了城南 金谷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