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摩抚 拼音:mó fǔ
(1).用手抚摸;摩擦。 宋 王炎 《题唐人〈浴儿图〉》诗:“有犬斕斒受摩抚,与人习熟无猜疑。” 明 唐顺之 《旸公吴公传》:“尝侍上卧,至以肩倚上,或摩抚玉体。”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他说完这些话,把冻得红紫的双手摩抚着。”
(2).犹安抚。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见后进中异常者必摩抚之。”《金史·雷渊传》:“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臺以下皆摩抚之。”词语解释:镇抚 拼音:zhèn fǔ
(1).安抚。《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以镇抚其社稷。”《史记·淮阴侯列传》:“因请立 张耳 为 赵王 ,以镇抚其国, 汉王 许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张延雋 之为 晋州 行臺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埸,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 薛铁山 死,州民无主,虑不逞者为变。故 罕之 ( 李罕之 )专命镇抚,取王裁旨。”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 满 人治理 中国 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
(2).偏指安抚。《左传·襄公十年》:“ 向戌 辞曰:‘君若犹辱镇抚 宋国 ,而以 偪阳 光啟寡君,羣臣安矣,其何貺如之?’”《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如 陕 ,镇抚 关 外父老。” 颜师古 注:“镇,安也;抚,慰也。”
(3). 南宋 初在 金 、伪 齐 接壤的 淮南 、 京东 西 、 湖南 北 诸路分置的特别行政区。其长官为镇抚使,其官署称镇抚使司。 宋 叶适 《上殿札子》:“夫徒鉴 五代 之致乱而不思 靖康 之得祸,故 李纲 请裂 河南 为藩镇, 范宗尹 尝割边面为镇抚,皆随以废格。”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4). 元 万户府及都威卫使司所属掌理军匠的镇抚司(所)之长官。《元史·百官志五》:“﹝左都威卫使司﹞镇抚所,镇抚二员,都目一员……﹝右都威卫使司﹞镇抚司,镇抚二员,都目一员。”《元史·百官志七》:“﹝万户府﹞镇抚司,镇抚二员, 蒙古 、 汉 人参用。”词语解释:独抚 拼音:dú fǔ
(1).独自持有。 晋 陶潜 《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2).独自弹弄。 唐 卢照邻 《失群雁》诗:“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鵾弦犹独抚。”词语解释:安抚 拼音:ān fǔ
(1).安顿抚慰。《东观汉记·鲍永传》:“拜僕射,行将军事,将兵安抚 河东 。” 唐 李德裕 《赐回鹘可汗书》:“朕念其无主可归,且令安抚。”《花月痕》第四回:“於是合兵一处,搜杀城中番、 回 各匪,救灭烟火,安抚良民。”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七:“招呼伤员的人,象慈母一样的安抚每一个伤员。”
(2).指安抚使。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帅幕》:“安抚之权,可以便宜行事,如俗谓先施行后奏之类也。”《宣和遗事》后集:“ 师师 道:‘恰去的那箇人,也不是制置并安抚,也不是御史与平章,那人眉势教大!’”《三国志平话》卷中:“可加三江大都督兼 豫州 牧水军都元帅, 江 下十三郡安抚,食邑万户,又赐紫金鱼袋一条。”词语解释:规抚 拼音:guī fǔ
仿效;依循。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朱淛》:“《兰陔诗话》:‘其诗舂容和粹,无穷愁牢骚语,虽不规抚 柴桑 ,其兴趣正自相同。’” 孙中山 《自传·革命之主义》:“予之谋 中国 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 欧洲 之学説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鲁迅 《坟·看镜有感》:“但我也有一面日用镜,薄而且大,规抚 汉 制,也许是 唐 代的东西。”词语解释:监抚 拼音:jiān fǔ
(1).监察安抚。《诗·大雅·常武》“大师皇父,整我六师” 唐 孔颖达 疏:“命为太师之公者,皇父使之监抚军众。” 唐 杜牧 《周元植除凤翔监军制》:“控 秦 塞之西,扼 胡 苑之左,乃睠 岐 陇 ,为国藩墙,命以监抚,宜崇班秩。” 清 沉复 《浮生六记·中山记历》:“本岛能 中山 语者,给黄帽,为酋长,岁遣亲云上,监抚之,名奉行官。”
(2).指监国、抚军,为太子的职责。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皇上垂拱巖廊,积成庶务,式总万机,副是监抚。”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彤闈问竖,礼崇监抚之威;黼席兴贤,义极君亲之爱。”《旧唐书·韦皋传》:“伏望权令皇太子监抚庶政,以俟圣躬痊平。”词语解释:巡抚 拼音:xún fǔ
(1).巡察安抚。 汉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城。”《北齐书·后主纪》:“是月,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人户。”《明史·太祖纪三》:“乙丑,皇太子巡抚 陕西 。”
(2).官名。 明 洪熙 元年始设巡抚专职。 清 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明史·宣宗纪》:“大理卿 胡概 、参政 叶春 巡抚南畿 浙江 ,设巡抚自此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朝廷见他强干精明,材堪大用,便放了 四川 巡抚。”《清史稿·职官志三》:“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羣吏,会总督以詔废置。”
(3).指任巡抚之职。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乾隆 ﹞五十九年, 毕秋帆 先生奉命巡抚 山东 。”词语解释:养抚 拼音:yǎng fǔ
抚养。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后姊 燕 早卒,有遗腹女 娥 在襁褓。后年十二,伤 娥 早孤,躬自养抚,由为闺门所敬。”词语解释:存抚 拼音:cún fǔ
安抚;慰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汉书·张敞传》:“愿尽力摧挫其暴虐,存抚其孤弱。”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録用材能,存抚良善,号令严明,所至一无所犯。”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笺》:“赐号易名,賻以泉币,閔恤存抚,不一而足。”词语解释:媚抚
抚爱;取悦词语解释:按抚 拼音:àn fǔ
安抚。《三国志·魏志·郭淮传》:“ 淮 遂进军,追至 彊中 , 维 退,遂讨 羌 迷当 等,按抚 柔 氐三千餘落,拔徙以实 关中 。” 宋 王安石 《送苏屯田广西转运》诗:“驱除久费兵符出,按抚纷烦使节移。”词语解释:绥抚 拼音:suí fǔ
安定抚慰。《汉书·翟方进传》:“是以广立王侯,并建曾玄,俾屏我京师,绥抚宇内。”《旧唐书·令狐楚传》:“ 楚 绥抚有方,军民胥悦。”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三十日》:“其用意在绥抚其民人,辑和其部族,垦闢其荒地,联络其邦交,沉几观变,引而不发。”词语解释:填抚 拼音:tián fǔ
亦作“ 填拊 ”。 镇定安抚。填,通“ 镇 ”。《荀子·君道》:“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王 引兵东定 三秦 ,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抚諭告,使给军食。”《新唐书·李景让传》:“母欲息众讙,召 景让 廷责曰:‘尔填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寧,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 宋 曾巩 《王制二》:“填拊方夏,实諉在王,时其勉之。” 王闿运 《黄淳熙传》:“ 湖南 巡抚 骆秉章 ,用 左宗棠 言,广用奇吏,填抚府县。”词语解释:宣抚 拼音:xuān fǔ
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宣和遗事》后集:“ 徽宗 詔 童贯 復行宣抚 云中 等路。”《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九月,戊申朔,分天下为十八道,遣使宣抚。” 吴玉章 《辛亥革命》:“而 清 朝政府也吓得手忙脚乱,刚调用 岑春煊 入 川 宣抚,又下令 端方 派兵镇压。”词语解释:爱抚 拼音:ài fǔ
关怀体恤,疼爱抚慰。《宋史·范仲淹传》:“ 仲淹 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张贤亮 《灵与肉》:“他没有受过多少母亲的爱抚。”词语解释:慰抚 拼音:wèi fǔ
亦作“ 慰拊 ”。
(1).安抚;抚慰。《汉书·匡衡传》:“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上輒以詔书慰抚,不许。” 宋 费衮 《梁溪漫志·东坡卜居阳羡》:“ 坡 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嫗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嫗。’” 金 王若虚 《病中》诗:“三时劳慰拊,甚愧古人真。”《水浒传》第一○七回:“ 卢俊义 慰抚劝劳,就令 武顺 镇守城池。”
(2).谓安慰抚摩。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有如慈母的双手。”词语解释:循抚 拼音:xún fǔ
犹安抚。《战国策·齐策六》:“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於民。”《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二千石勉加循抚,无令失职。” 宋 李纲 《宫祠谢表》:“蒙起废于丘壑之间,使收功于桑榆之日,荡攘群盗,循抚疲民。”词语解释:怀抚 拼音:huái fǔ
安抚。《后汉书·种暠传》:“诚心怀抚,信赏分明,由是 羌胡 、 龟兹 、 莎车 、 乌孙 等皆来顺服。”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 常山 揣朝廷方用恩泽,怀抚方伯。”词语解释:优抚 拼音:yōu fǔ
优待和抚恤。如:健全工作制度,以便切实做好优抚军烈属和安置复员军人的工作。词语解释:训抚 拼音:xùn fǔ
(1).训诲安抚。 前蜀 杜光庭 《王谠修醮拜章词》:“或详评狱讼,赏刑有爽於重轻;训抚师徒,沮劝有亏於申令。”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盖务训抚吾民,使安其业,不以非义动。”
(2).教育抚养。 元 袁桷 《外祖母张氏墓记》:“遂具昔之训抚行事,立石于墓,俾勿坠。”词语解释:调抚 拼音:diào fǔ
谓调弄和按抚管弦。弹奏,吹奏。 唐 李濬 《摭异记》:“ 龟年 遽以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 龟年 以歌。”词语解释:边抚 拼音:biān fǔ
指边境地区的督抚。 明 袁宏道 《录遗佚疏》:“今大僚边抚,在在乏人。” 明 卢象昇 《请饬兵政疏》:“谨照腹抚谓之提督,边抚谓之赞理,守巡兵备各道,不论边腹,皆谓之监司。”词语解释:豫抚 拼音:yù fǔ
犹安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自豫抚题定之后,一切使客差员,大半皆由东路送往迎来,日无寧晷。”词语解释:吊抚 拼音:diào fǔ
存问抚恤。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及 真宗 即位,会 继迁 为 罗潘友 所杀, 真宗 因洗涤其罪,弔抚其孤,赐之节鉞,使长不毛之地。”词语解释:倾抚 拼音:qīng fǔ
倾身抚掌。指喜乐过度而有失常态。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使言諍厌,宾友清耳,笑不倾抚,左右悦目。”词语解释:中镇抚 拼音:zhōng zhèn fǔ
六朝 时对中军、镇军、抚军将军的合称。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六朝 人称……中军、镇军、抚军将军为中镇抚。”词语解释:案抚 拼音:àn fǔ
安抚。《汉书·礼乐志》:“乌乎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 王先谦 补注:“案,即安也。”词语解释:柔抚 拼音:róu fǔ
怀柔安抚。《宋史·外国传三·高丽》:“柔抚四封,庶混并之无外。”词语解释:搏抚 拼音:bó fǔ
见“ 搏拊 ”。
词语解释:搏拊 拼音:bó fǔ
(1).古乐器名。《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孔 传:“搏拊以韦为之,实之以糠,击之以节乐。”《释名·释乐器》:“搏拊,以韦盛糠,形如皷,以手拊拍之也。”《明史·乐志一》:“﹝ 洪武 ﹞二十六年又定殿中韶乐:簫十二,笙十二……柷一,敔一,搏拊二。”
(2).拍击。谓鼓掌。 汉 马融 《长笛赋》:“失容坠席,搏拊雷抃。”
(3).亦作“ 搏抚 ”。弹奏。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窗棂小妇》:“三僧同榻,二僕在门外,已灭烛就枕, 湍 善鼓琴,暗中搏拊不止,二僧亦未交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音乐·琴》:“携古琴过此,寳惜甚至,因搏抚之际,误触坠砌下石上。”词语解释:将抚 拼音:jiāng fǔ
治军。《北史·崔延伯传》:“ 延伯 善将抚,能得众心,与 康生 、 大眼 为诸将之冠。”词语解释:治抚 拼音:zhì fǔ
犹治理。 冰心 《三寄小读者》六:“又如我们觉得老大的 中国 ,不拘谁做总统,只要他老老实实,治抚得大家平平安安的,不妨碍我们的游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词语解释:揆抚 拼音:kuí fǔ
审度省察。 三国 魏 曹丕 《让授禅表》:“内自揆抚,无德以称。”词语解释:探抚 拼音:tàn fǔ
犹勘察。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无论老林深矿,无一不闢,雪山冰海,探抚日深,利源皆出。”词语解释:收抚 拼音:shōu fǔ
(1).收容安抚。《后汉书·臧洪传》:“ 洪 收抚离叛,百姓復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太宗 ﹞乃命副都统 霸奇兰 率兵逾 黑龙江 ,收抚其未服壮丁二千四百有奇。” 姚雪垠 《长夜》四十:“他既然收抚了姓 安 的,我姓 李 的他别想收抚。”
(2).指收留抚养。 巴人 《读〈红缨〉和〈白兰花〉书后》:“遗孤小 培原 为一老妇所收抚。”词语解释:拯抚 拼音:zhěng fǔ
救济安抚。《晋书·桓伊传》:“ 伊 随宜拯抚,百姓赖焉。”词语解释:拍抚 拼音:pāi fǔ
轻轻拍打抚摸。表示安慰和亲昵。 冰心 《南归》:“母亲半闭着眼,我轻轻的替她拍抚着。”词语解释:招抚 拼音:zhāo fǔ
招安,使归附。《后汉书·贾琮传》:“ 琮 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惠化》:“ 阎伯屿 为 袁州 时,征役烦重, 袁州 先已残破。 伯屿 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復。” 明 刘基 《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 宝定 ,招抚 松阳 、 遂昌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 川 楚 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词语解释:恩抚 拼音:ēn fǔ
谓抚育之恩。《晋书·刘曜载记》:“妾少养於叔,恩抚甚隆,无以报德。”词语解释:救抚 拼音:jiù fǔ
救济安抚。《尉缭子·守权》:“若彼城坚而救不诚,则愚夫蠢妇无不守陴而泣下,此人之常情也。遂发其窖廩救抚,则亦不能止矣。”词语解释:惠抚 拼音:huì fǔ
加恩体恤。《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词语解释:捍抚 拼音:gǎn fǔ
守卫安抚。《后汉书·班超传》:“今置校尉以扞抚 西域 ,设长史以招怀诸国。”词语解释:就抚 拼音:jiù fǔ
接受安抚。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周思兼》:“亟作小木牌数千为招辑语,散置四郊,皆得就抚为良民。”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苏福省减赋诏》:“欣然就抚,各安农业。”词语解释:怜抚 拼音:lián fǔ
爱抚。《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无名氏《河东记·萧洞玄》:“乳母抱儿出,众中递相怜抚。”词语解释:制抚 拼音:zhì fǔ
治理安抚。 唐 钱珝 《授郭师简右卫制置使右羽林将军制》:“方资制抚之勤,遂假陟迁之宠。”词语解释:厉抚 拼音:lì fǔ
勉励抚慰。《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厉抚名将,略地疆外。”词语解释:剿抚 拼音:jiǎo fǔ
征剿和招抚。《花月痕》第四七回:“ 荷生 引见后,特旨召问剿抚机宜。” 王闿运 《衡阳彭公行状》:“ 楚 豫 无兵,促公驰赴,兼询剿抚之宜。”词语解释:督抚 拼音:dū fǔ
总督和巡抚的并称。 明 清 两代最高地方官,兼理军政、刑狱。《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王忠 年六十餘,止一子 王彪 ,颇称驍勇,督抚留在军前効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袁翁》:“翁自此富甲一县,已而生子,子生孙,皆能读书上达,有仕至尚书者,督抚者。”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财力相君,权倾督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