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肴平声 [náo][jiāo jiào,使也][páo][pāo][鞭鞘][chāo][bāo páo,炮制][páo][zhāo][áo qiāo][páo][páo][póu][náo][páo][bāo][jiǎo jiào][chāo chao][cháo chāo][音庖。与掊同。][liáo][xiāo][详注1][máo][详注2][liáo náo][淫也]


注1:鄗 音敲。水名。《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又《字汇补》居嚣切,音郊。地名。与郊同。《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左传·文三年》作郊。
注2:佼 与郊同。《史记·赵世家》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
首字词组
抛掷抛撒抛别抛珠滚玉抛置抛声抛车抛售
抛却抛荒抛出抛朵抛空抛数抛砖引玉抛卖
抛弃抛梁抛除抛拂抛脸抛声炫俏抛泊抛丸
抛官抛青春抛落抛扔抛毬乐抛垛抛盏抛乡离井
抛砖抛石抛盘抛持抛家髻抛歌抛声调嗓 
抛离抛躲抛文抛头露面抛射抛塼抛沦 
抛舍抛撇抛开抛尸抛费抛锚抛物面镜 
抛亸抛曲抛废抛调抛腔抛漾抛割 
抛闪抛球乐抛洒抛露抛堶抛物线抛光 

词语解释:抛掷  拼音:pāo zhì
(1).投;扔。 唐 曹唐 《织女怀牵牛》诗:“封题锦字凝新恨,抛掷金梭织旧愁。” 元 宋无 《鲸背吟·抛矴》:“想见夜深抛掷处,警鱼错认月沉鉤。”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狐祟》:“衙斋有狐作祟,白日抛掷沙土,污秽几席。”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几个西洋孩子站在池边叫喊地向它们抛掷石子。”
(2).丢弃;弃置。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上:“帝饮之甚欢,因请 丽华 舞《玉树后庭花》。 丽华 辞以抛掷岁久,自井中出来,腰肢依拒,无復往时姿态。”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把你似粪堆般看待,泥土般抛掷。” 清 吴伟业 《临顿儿》诗:“我本贫家子,邂逅遭抛掷。” 沙汀 《选灾》:“于是他又开始工作,什么顾虑他都抛掷脑后。”
词语解释:抛却  拼音:pāo què
亦作“拋却”。 丢弃。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敬真》:“ 守真 诗曰:‘共作云山侣,俱辞世界尘。静思前日事,抛却几年身。’”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之五:“叵耐为人情太薄,几度思量,真拟浑抛却。”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若使兵部尚书,一日杀一个,我只索抛却。若使一月杀一个,还须做他。”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你教我们把一切懒惰、苟安的毛病都一起抛却。”
词语解释:抛弃  拼音:pāo qì
丢弃;扔下。 元 杨暹 《西游记·逼母弃儿》:“匣子里安藏,水波边抛弃。”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夜香》:“痛儿夫夭亡,不得耀门墙,抛弃萱花堂上。” 巴金 《沉默集·春雨》:“她在家里本来过得好好的,却抛弃了一切来跟我。”
词语解释:抛官  拼音:pāo guān
辞官,弃官。 宋 杨万里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诗之三:“眠云跂石十餘年,回首抛官一瞬间。”
词语解释:抛砖  拼音:pāo zhuān
见“ 抛砖引玉 ”。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相传 唐 人 赵嘏 有诗名,至 吴 , 常建 欲得其诗,知其必游 灵岩寺 ,遂先题诗二句于壁, 嘏 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 常建 诗不及 赵嘏 ,故人谓 建 乃抛砖引玉。见 清 西厓 《谈徵·言部·抛砖引玉》。 常建 为 玄宗 开元 时进士, 赵嘏 于 武宗 会昌 二年进士及第,时 建 已早卒。所传 建 题句待 嘏 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元 贯云石 《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张抗抗 《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 抛甎引玉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 抛塼 ”。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
词语解释:抛离  拼音:pāo lí
离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她们乡关咫尺,却因病抛离父母。”
词语解释:抛舍  拼音:pāo shě
抛开,撇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妾情愿和番,得息刀兵,亦可留名青史。但妾与陛下闈房之情,怎生抛捨也。” 明 高明 《琵琶记·散发归林》:“最苦生离难抛捨,未知再会何时也。”《白雪遗音·玉蜻蜓·显魂》:“你高堂大厦都抛捨,到如今,只落得朦朧夜影入帘笼。”
词语解释:抛亸
犹抛躲。 宋 柳永 《鹤冲天》词:“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嵗月相抛嚲。”
词语解释:抛闪  拼音:pāo shǎn
丢弃,舍弃。《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休抛闪了恩爱夫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担阁的男游别郡,抛闪的女怨深闺。” 明 《杀狗记·妻妾共议》:“每日与非亲同欢宴,把骨肉顿成抛闪。”
词语解释:抛撒  拼音:pāo sā
丢弃散落。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你这廝平昔之间,扭曲作直,抛撒五穀,伤残物命,害众成家,你怎生能勾发跡那!”《醒世姻缘传》第二回:“抛撒了家业,或是淘碌坏了大官人,他撅撅屁股去了,穷日子是你过,寡是你守。” 魏巍 《山雨》第六章:“你就比如这烧了一冬的炉灰,你们怕都扔了,我是一小撮也没抛撒。”
词语解释:抛荒  拼音:pāo huāng
(1).已垦田地因天灾人祸等未继续耕种而任其荒芜。 宋 无名氏 《一剪梅》词:“ 山东 、 湖北 又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 苏州 太守 王肃斋 ,牵粮颇称为公。然 崑山县 高乡 之田粮额加重,田皆抛荒。”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在这些土地上,主要采取抛荒轮休的方法进行耕种。”
(2).荒废;荒疏。《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又是个诚实人,算了算也乐得作桩事儿,既帮助了亲戚,又不抛荒岁月,便一口应承。”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八》:“不过我想这实在难对付,譬如要我去和此辈周旋,就必须将别的事情放下,另用一番心机,本业抛荒,所得的成绩就有限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三:“父亲把家业抛荒了二十年,但逼到临头,为儿女的养育计,终竟不能不重整旗鼓了。”
词语解释:抛梁  拼音:pāo liáng
旧时营造房室上梁时,总匠师以馒头从梁上向四面上下抛掷,而诵上梁文。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抛梁东,东去金根御六龙,祥云未出参天岳,喜气先生见日峯。”其下还有“抛梁西”、“抛梁南”、“抛梁北”、“抛梁上”、“抛梁下”等语。 宋 范成大 《赠寿老》诗:“ 眉菴寿老 长随喜,好箇抛梁祝愿文。”参见“ 上2梁文 ”。
词语解释:抛青春  拼音:pāo qīng chūn
酒名。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钱仲联 集释引 洪兴祖 曰:“ 东坡 云:‘抛青春必酒名。’”
词语解释:抛石  拼音:pāo shí
安置在抛车上掷击敌人的石块。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下:“有一卒曰:‘此可用抛石击去其首。’……﹝ 智兴 ﹞乃与抛发一石,正中其首,随石迸落。”参见“ 抛车 ”。
词语解释:抛车  拼音:pāo chē
古代军中用以发石击敌之车。车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中立独木,首端以窠盛石,人挽而投之。以其石声震烈,又称抛雷、霹雳车。《后汉书·袁绍传》“ 操 乃发石车击 绍 楼,皆破,军中呼曰‘霹靂车’” 唐 李贤 注:“以其发石声震烈,呼为‘霹靂’,即今之抛车也。”《新唐书·东夷传·高丽》:“ 勣 列抛车,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輒溃。”
词语解释:抛躲  拼音:pāo duǒ
亦作“拋朵”。亦作“拋趓”。 回避;抛弃。 宋 柳永 《定风波》词:“镇相随,莫抛朵。针綫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间如间阔。”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只为婚姻事成抛趓,劝不醒痴迷 楚子 ,直要娶薄倖 巫娥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拾画》:“断烟中见水阁摧残,画船抛躲。”
词语解释:抛撇  拼音:pāo piě
抛开;丢弃。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你如今娶了这个妇人,将俺那二十年儿女情分,都抛撇得无了。”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年兄年弟,休得抛撇。” 太平天囯 石达开 《入剑门》诗:“抛撇妻孥戴覆盆,含冤难復叩天閽。”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又谁知薄幸的人儿,口是心非,到今日抛撇下我,成就他的金玉良缘。”
词语解释:抛曲  拼音:pāo qǔ
谓写新词供歌者歌唱。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四:“杏园抛曲处,挥袖向风斜。”
词语解释:抛球乐  拼音:pāo qiú lè
同“抛毬乐”。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词语解释:抛别  拼音:pāo bié
(1).犹言几日不见。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写像》:“这几日小弟在寓中,有些小恙,不曾时常来看得老兄与 云娘 ,抛别、抛别。”
(2).别离。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抛别了我的妻儿,我是忍心,但我也无法两全。”
词语解释:抛出  拼音:pāo chū
谓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装到 汕头 的二十一支三百八十件,装到 汉口 广州 的二十一支一共八百三十二件全抛出了。”现亦指提出某种主张、发表某种言论。
词语解释:抛除  拼音:pāo chú
(1).丢弃,抛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集梦》:“紫燕分飞去釵梁,一笑抛除薄倖郎。”
(2).扣除。由总数中除去。 赵树理 《三里湾·非他不行》:“要是入了社,连土地带劳力可以分到八十八石粮,单干要比入社多二十石,再抛除七石粮的零工工资,也还多十三石。”
词语解释:抛落  拼音:pāo luò
丢落,掉在。昆曲《十五贯》第六场:“大人! 尤葫芦 卖肉为业,误将铜钱抛落地上,也是有的,不足为奇。”
词语解释:抛盘
预定一虚位价格,约期交货,不随市价涨落
词语解释:抛文  拼音:pāo wén
故意显弄文才。 艾芜 《印度洋风土画》一:“大约他对于这位爱抛文、爱嘲弄又好带研究样子的青年人,早就感到一些不满吧。”
词语解释:抛开  拼音:pāo kāi
摆脱;扔掉。例如:抛开他的政治上的主子,发动一场革命。
放弃,停止。例如:他抛开其他一切事情,单做他想做的事。
词语解释:抛废  拼音:pāo fèi
(1).荒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 休 , 图 之中表,长於八韵,向与 子华 同砚席。晚年抛废,归 镜中别墅 。”
(2).犹抛荒。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垦荒田》:“人民流散,渐致抛废。”
词语解释:抛洒  拼音:pāo sǎ
流出或像液体那样流下。例如:为了掩护朝鲜姐妹,你慷慨地把最后一滴热血抛洒。
词语解释:抛珠滚玉
比喻流泪
词语解释:抛朵  拼音:pāo duǒ
见“ 抛躲 ”。
词语解释:抛躲  拼音:pāo duǒ
亦作“拋朵”。亦作“拋趓”。 回避;抛弃。 宋 柳永 《定风波》词:“镇相随,莫抛朵。针綫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有意诉衷肠,争奈母亲侧坐,成抛躲,咫尺间如间阔。”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只为婚姻事成抛趓,劝不醒痴迷 楚子 ,直要娶薄倖 巫娥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拾画》:“断烟中见水阁摧残,画船抛躲。”
词语解释:抛拂  拼音:pāo fú
甩动;挥舞。 唐 沉亚之 《柘枝舞赋》:“振脩袖以抛拂兮,韜纤肱以糅綰。”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飞掠的车龙更抛拂他们成万条宛转的金翼。”
词语解释:抛扔  拼音:pāo rēng
投掷。 管桦 《惩罚》五:“把万恶的侵略者卷进你的浪涛深处,再抛扔到半天空里,狠狠地摔打在礁石上。”
词语解释:抛持  拼音:pāo chí
抛弃。 元 王伯成 《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套曲:“浮云世态将人赚,识破也诚何以堪……抛持尽雀巢燕垒,虎窟龙潭。” 元 白贲 《醉花阴》套曲:“正欢娱谁想便离合,白日且由闲。到晚来冷清清独卧,他,抛持杀人也呵。”
词语解释:抛头露面  拼音:pāo tóu lòu miàn
(1).旧谓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封建道德认为是不体面的事。《荡寇志》第七二回:“至於小女,素日亦不抛头露面,今日因他的母亲阴寿,故到 玉仙观 里进香,不意弄出这等事来。”川剧《柳荫记》:“嘿,自古以来,女子应该谨守三从四德,岂能抛头露面,有玷门庭?” 梁斌 《播火记》二:“姑娘家年轻轻的,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抛头露面……多么不好!”
(2).今泛指公开露面。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他在暗里给他拿点子,鼓劲儿,倒比自己抛头露面强得多。” 刘心武 《班主任》:“他的父母感到再也难在老邻居们面前抛头露面,便通过换房的办法搬了家。”
词语解释:抛尸  拼音:pāo shī
方言。詈词。谓在外游荡。 叶紫 《丰收》四:“你近来专在外面抛尸,家中的什么事情都不要管!”
词语解释:抛调  拼音:pāo diào
丢弃,抛掉。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想着燕尔新婚那一宵,怎下得把奴抛调。”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大捷》:“明光光十万甲兵刀,成抛调,残箭引弓弰。”
词语解释:抛露  拼音:pāo lù
暴露。《金瓶梅词话》第八九回:“好奶奶,想着他怎生抬举我来,今日他死的苦,是这般抛露丢下,怎不埋葬他!”
词语解释:抛置  拼音:pāo zhì
抛弃不管。 清 孙枝蔚 《蒿里曲》:“此曹有母復有妻,谁令抛置古城东。”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六节:“有此三者,此论似可抛置。”
词语解释:抛空  拼音:pāo kōng
卖空。又称做空头。商业用语。谓交易时,手中无现货而卖出期货。 茅盾 《子夜》十一:“刚才 壮飞 一路埋怨我本月四号边没有胆子抛空,现在又掯住了不肯脱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朱延年 过去开出五万多支盘尼西林的抛空账单,三个月取货,现在都到期了。”
词语解释:抛脸  拼音:pāo liǎn
丢脸,失面子。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词语解释:抛毬乐  拼音:pāo qiú lè
(1).原为五言六句, 唐 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 刘禹锡 ,四十字者始于 冯延巳 ,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 柳永 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唐 刘禹锡 《抛毬乐》词之二:“幸有《抛毬乐》,一桮君莫辞。”参阅《词谱》卷二。
(2).曲牌名。一名《綵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词语解释:抛家髻  拼音:pāo jiā jì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新唐书·五行志一》:“ 唐 末京都妇人梳髮,以两鬢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重点檀唇臙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
词语解释:抛射  拼音:pāo shè
投掷或发射某物;特指用钓鱼杆将诱物或诱饵抛出
词语解释:抛费  拼音:pāo fèi
抛撒,糟蹋。 元 王祯 《农书》卷七:“四五月麦熟,带青收一半,候熟收一半,若过熟则抛费。”
词语解释:抛腔  拼音:pāo qiāng
犹开腔,开口说话。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五:“ 刘老二 才又说:‘大爷,他是想走这个买卖,跟我抛腔,我没理他,他说过五月三十,再不赎就撕票了!’”
词语解释:抛堶  拼音:pāo tuó
亦作“拋垛”。 相传古有击壤,以抛掷砖块为戏。 宋 时寒食有掷砖块之俗。后世易瓦石为铜钱,遂变游戏为赌博。见 清 西厓 《谈徵·事部·抛堶》。 宋 张侃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 明 杨慎 《俗言·抛堶》:“ 宋 世寒食有抛堶之戯,儿童飞瓦石之戯,若今之打瓦也。”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八:“纔看抛堶过冷节,落花飞絮滚成团。” 清 赵翼 《春兴》诗:“自笑童心除未尽,拔河抛垛尚能嬉。”
词语解释:抛声  拼音:pāo shēng
扬声作态。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端的个不见实心,但听抛声,尽是虚脾。”
词语解释:抛数  拼音:pāo shù
公布的数目。《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访闻近年所在和糴,未得朝廷抛数,预行多敷。”
词语解释:抛声炫俏  拼音:pāo shēng xuàn qiào
谓娇声娇气,卖弄风骚。《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本妇也在门首抛声衒俏。两箇相见暗喜。”
词语解释:抛垛  拼音:pāo duǒ
见“ 抛堶 ”。
词语解释:抛堶  拼音:pāo tuó
亦作“拋垛”。 相传古有击壤,以抛掷砖块为戏。 宋 时寒食有掷砖块之俗。后世易瓦石为铜钱,遂变游戏为赌博。见 清 西厓 《谈徵·事部·抛堶》。 宋 张侃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 明 杨慎 《俗言·抛堶》:“ 宋 世寒食有抛堶之戯,儿童飞瓦石之戯,若今之打瓦也。”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八:“纔看抛堶过冷节,落花飞絮滚成团。” 清 赵翼 《春兴》诗:“自笑童心除未尽,拔河抛垛尚能嬉。”
词语解释:抛歌  拼音:pāo gē
卖唱。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写像》:“奴家姓 华 ,小字 行云 , 长安 人氏,不幸门户单贫,落籍上厅行首,抛歌卖笑。”
词语解释:抛塼
见“ 抛砖引玉 ”。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相传 唐 人 赵嘏 有诗名,至 吴 , 常建 欲得其诗,知其必游 灵岩寺 ,遂先题诗二句于壁, 嘏 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 常建 诗不及 赵嘏 ,故人谓 建 乃抛砖引玉。见 清 西厓 《谈徵·言部·抛砖引玉》。 常建 为 玄宗 开元 时进士, 赵嘏 于 武宗 会昌 二年进士及第,时 建 已早卒。所传 建 题句待 嘏 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元 贯云石 《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张抗抗 《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 抛甎引玉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 抛塼 ”。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
词语解释:抛锚  拼音:pāo máo
(1).投锚水中使船或其他水上浮动工具泊定。《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分付水手,将船湾泊,水底抛锚,崖边钉橛。”
(2).谓汽车等发生故障而停止行驶。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由于车子在炸弹坑里终年颠簸,长期失修,在刚刚接近一个小山顶时抛锚了。” 夏衍 《长途》四:“押车的和司机们都急了,大概是抛锚吧?”
词语解释:抛漾  拼音:pāo yàng
抛弃。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天那!这原是萱亲赠别妻抛漾,今復覩旧形像。” 清 洪昇 《长生殿·哭像》:“説什么生生世世无抛漾,早不道半路里遭魔障。”
词语解释:抛物线  拼音:pāo wù xiàn
数学名词。平面上一个动点P与定点O和固定直线AB保持相等的距离(即PQ=PO)移动时所成的轨迹。其中固定点O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将一物体向上斜抛出去所经的路线就是抛物线。
词语解释:抛车  拼音:pāo chē
古代军中用以发石击敌之车。车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中立独木,首端以窠盛石,人挽而投之。以其石声震烈,又称抛雷、霹雳车。《后汉书·袁绍传》“ 操 乃发石车击 绍 楼,皆破,军中呼曰‘霹靂车’” 唐 李贤 注:“以其发石声震烈,呼为‘霹靂’,即今之抛车也。”《新唐书·东夷传·高丽》:“ 勣 列抛车,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輒溃。”
词语解释:抛砖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相传 唐 人 赵嘏 有诗名,至 吴 , 常建 欲得其诗,知其必游 灵岩寺 ,遂先题诗二句于壁, 嘏 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 常建 诗不及 赵嘏 ,故人谓 建 乃抛砖引玉。见 清 西厓 《谈徵·言部·抛砖引玉》。 常建 为 玄宗 开元 时进士, 赵嘏 于 武宗 会昌 二年进士及第,时 建 已早卒。所传 建 题句待 嘏 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元 贯云石 《斗鹌鹑·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得福。”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天缘巧合》:“君勿靳此,亦抛砖引玉耳。” 张抗抗 《淡淡的晨雾》:“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亦作“ 抛甎引玉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甎引玉,却引得个墼子。’”亦省作“ 抛塼 ”。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谨作小楷一本寄上,却求为书,抛塼之谓也。”
词语解释:抛泊  拼音:pāo bó
抛锚停泊。 宋 文天祥 《渔舟诗》序:“二十八日,乘风行入 通州 海门 界。午,抛泊避潮。” 清 林则徐 《会札南澳镇谕令外船一律呈缴烟土稿》:“兹又有夷船四隻,先后驶来抛泊。”
词语解释:抛盏  拼音:pāo zhǎn
契丹 族的一种祭祀礼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有屋室碑石,曰‘陵所也’。 兀欲 入祭,诸部大人惟执器者得入。入而门闔。明日开门,曰‘抛盏’,礼毕。问其礼,皆秘不肯言。”
词语解释:抛声调嗓  拼音:pāo shēng diào sǎng
谓故意提高嗓门。《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但是到船中来,里头添茶暖酒,十分亲热;又抛声调嗓,要他晓得。”
词语解释:抛沦  拼音:pāo lún
丢弃沦落。 清 刘大櫆 《罗西园诗序》:“夫文章之传于后世,必其有得於天地菁英之气,如珠如玉,如珊瑚木难,抛沦粪土而宝光夜发,望气者皆能见之。”
词语解释:抛物面镜  拼音:pāo wù miàn jìng
反射面与抛物面的反射镜。将发光点放在抛物面镜的主焦点上,光线经镜面反射后都平行于主轴射出。追光灯、探照灯内都有一抛物面镜,使光源位于其焦点就能得到定向照明的平行光束。反之,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经抛物面镜反射后都将会聚在焦点上。如微波通信接收天线采用抛物面结构,使微弱信号会聚并加强。
词语解释:抛割  拼音:pāo gē
抛离割舍。 清 刘大櫆 《乞公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飢乏……甚则抛割妻孥,与人为僕妾,犹不足以自赡。”
词语解释:抛光  拼音:pāo guāng
对工件进行擦光的加工方法。工作时,一般用附有磨料的布、皮革或木材等软质材料的轮子(或者用砂布、金属丝刷)高速旋转以擦拭工件表面,提高其表面光洁度。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如液体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等。
词语解释:抛售  拼音:pāo shòu
大量卖出。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由于 桂 柳 撤退,军事实在不利,因而人心不安,都在抛售囤货。”
词语解释:抛卖  拼音:pāo mài
压低价格,大量出售。 秦牧 《莽原语丝》:“你在那里问朋访友,常常可以在主人家里看到 俄 式的厚重雕花的大家具,那大抵是在 东北 解放之后, 白俄 们继续向 澳洲 、 美洲 等地搬迁时大批抛卖出来的。”
词语解释:抛丸  拼音:pāo wán
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参见“ 弄丸 ”。
词语解释:弄丸  拼音:nòng wán
(1).古代的一种技艺,两手上下抛接好多个弹丸,不使落地。《庄子·徐无鬼》:“昔市南 宜僚 弄丸,而两家之难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 庖丁 之解牛, 伯牙 之操琴, 羿 之发羽, 僚 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因用以喻娴熟巧妙,轻松不费气力。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 战国 虎争,驰説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水浒传》第二八回:“掀天揭地英雄手,拔石应宜似弄丸。”
(2).蜣螂的异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蜣蜋能以土苞粪,推转成丸,圆正无斜角……一曰转丸,一曰弄丸。”
词语解释:抛乡离井  拼音:pāo xiāng lí jǐng
离开家乡故土。 靳以 《去路》二:“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 刘白羽 《新社会的光芒》:“那时在烧杀抢掠的恐怖下,无数群众抛乡离井,逃向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