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一抹擦抹点抹口抹遮抹辱抹毁抹突突抹抹
涂抹领抹腻抹句抹扎抹捻抹帑抹触抹
浓抹揩抹刀抹删抹标抹打抹漫抹结抹
电抹拭抹量抹勾抹搪抹浓妆艳抹改抹裹抹
撚抹丝抹除抹倒抹灭抹浓装艳抹揣抹着抹
批抹丢抹颩抹都抹东涂西抹淡妆浓抹札抹石抹
抹抹挥抹削抹都都抹抹东摸西抹淡妆轻抹油抹盖抹

词语解释:一抹  拼音:yī mǒ
(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宋 陆游 《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 王西彦 《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
(2).一闪而过。 宋 苏轼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诗:“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马轻衫来一抹。” 宋 杨万里 《馀干泝流至安仁》诗:“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齐。《宋史·宋辙传》:“今欲於 定西城 与 陇诺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数十里。”《金瓶梅词话》第九回:“这妇人一抹儿都看在心里。”
(4).一笔勾消。 清 杨昭 《闲止书堂集钞跋》:“岂意对面九嶷,前言一抹,贪天功为己力,掠人美以自荣。”
(5).一直;一味。《荡寇志》第七七回:“忽听得喊杀之声,一抹地追寻来,祇道你遇着歹人,却为你同二位表兄厮杀?”《荡寇志》第八二回:“却説 丽卿 一抹地鎗挑剑砍,衝出重围。”
一弹;一奏。抹,指弹奏弦乐的一种指法。谓轻轻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诗:“红霞一抹《广陵》春, 定子 当筵睡脸新。”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一擦或一摸。《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破这个架式是用左胳膊横着一搪,封在面门,顺着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拧,将他身子拧转过来,却用右手从他脖子右边反插将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黄鶯搦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刘福生 用手把脸一抹,鼻子眼一紧蹙,扎撒着两只大手,发疯地扭起腰来。”
词语解释:涂抹  拼音:tú mǒ
(1).使油漆、颜料、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宋史·蔡攸传》:“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渫謔浪语,以蛊帝心。” 巴金 《春》一:“天空变成一片明亮的淡青色,上面还涂抹了几片红霞。”如:门窗刚涂抹了油漆;先用土霉素药膏涂抹患处,然后进行包扎。
(2). 唐 卢仝 《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以指写字绘画,多用作谦词。 宋 陈亮 《与韩无咎尚书》:“今但与妻孥併力耕桑以图温饱,虽书册亦已一切弃去,况更能脩饰语言,作少年涂抹事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谢天香 道:‘不敢説能,粗学涂抹而已。’” 清 赵翼 《浙二子歌赠张仲雅程春庐两孝廉》诗:“歛眉敢復夸涂抹,曳足犹思观鼓噪。” 王统照 《短篇小说选·序言》:“也由于疏懒,一想过去涂抹的文字,便不愿重看。”
(3).随意地写或画。 宋 刘克庄 《再获一砚自和》:“拊摩无粟向肌起,涂抹有花从笔生。” 元 方回 《力学》诗:“涂抹餘千纸,浮沉等一沤。”
(4).涂改,抹去。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殿试策》:“上疑首卷有私,於二甲卷首得 罗万化 ,置於第一,其卷字多涂抹者。”
词语解释:浓抹  拼音:nóng mǒ
厚施脂粉。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之二:“若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粧浓抹总相宜。” 金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之一:“翠叶轻笼豆颗匀,烟脂浓抹蜡痕新。”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每天傍晚时候,如果天气不坏,这两旁行人道上拥挤着的是艳装浓抹的妇女与闲散无愁的男子。”
词语解释:电抹  拼音:diàn mǒ
极言其消逝之快。 宋 苏轼 《木兰花令》词:“佳人犹唱 醉翁 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宋 袁去华 《谒金门》词:“客里光阴电抹,不记离家时节。” 金 元好问 《太原赠张彦远》诗:“平生我亦识翁人,惆悵流年如电抹。”
词语解释: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词语解释:批抹  拼音:pī mǒ
(1).犹言批注校改。 明 唐顺之 《与两湖书》:“《汉书》批抹约四五十传,亦颇尽之,并奉返以全信。”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文章圈点》:“ 櫟园 评曰:若细论之,无论批抹,即一点亦有难下处。”
(2).犹吟玩。 清 陈维崧 《沁园春·为泗州谢震生广文题影兼送其之任山阳》词:“纔成半闕凄凉,忽念尔将离黯自伤。记淡月微风,曾经批抹;好花新茗,相与平章。”参见“ 批风抹月 ”。
词语解释:批风抹月  拼音:pī fēng mǒ yuè
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 元 乔吉 《绿幺遍·自述》曲:“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词语解释:抹抹  拼音:mā mā
揩抹干净
词语解释:擦抹  拼音:cā mǒ
揩拭。《红楼梦》第四十回:“ 李紈 清晨起来,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 褚一官 一面答应,便同 华忠 等把桌子擦抹乾净出去。”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陈奶妈 ﹞提起袖口擦抹眼角,走到方凳子前坐下。”
词语解释:领抹  拼音:lǐng mǒ
领系之类服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正月》:“及州南一带,皆结綵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正月》:“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 宋 无名氏 《阮郎归·端五》词:“及妆时结薄衫儿,蒙金艾虎儿,画罗领抹襭裙儿,盆莲小景儿。香袋子,搐钱儿。”
词语解释:揩抹  拼音:kāi mǒ
擦抹,抹去。《水浒传》第六回:“就灶边拾把草,把春臺揩抹了灰尘。”
词语解释:拭抹  拼音:shì mǒ
揩擦。《水浒传》第七五回:“ 阮小七 叫上水手来,舀了舱里水,把展布都拭抹了。” 管桦 《在妇产院里》:“她把朱漆板柜拭抹得干干净净。”
词语解释:丝抹  拼音:sī mǒ
指弦乐器。后讹称“细末”。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细末将来》:“州郡公宴,将作曲,伶人呼细末将来,盖御宴进乐,先以絃声发之,后以众乐和之,故号称丝抹将来。今所在起曲先以竹声,不惟讹其名,亦失其实矣。”
词语解释:丢抹  拼音:diū mǒ
妆扮。 元 刘廷信 《折桂令·忆别》曲:“娇模样甚实曾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 明 朱权 《荆钗记·庆诞》:“年华老大双鬢皤,胭脂腻粉幸丢抹。”按,“丢抹”也写作“抹丢”、“颩抹”、“抹颩”,义并同。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一折:“説着他这种田呵,我三衙家抹丢;道着他这放牛呵,我十分的便抖擞。”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村势煞捻着则管独磨,樺皮脸风痴着有甚颩抹,横死眼如何有个分豁!” 元 高安道 《哨遍·疏淡行院》套曲:“妆旦不抹颩,蠢身躯似水牛。”
词语解释:挥抹  拼音:huī mǒ
弹奏。 唐 李绅 《悲善才》诗:“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
词语解释:点抹  拼音:diǎn mǒ
(1).评点。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未几,以《左传》託其点抹,其见赏识如此。方欲荐用,而 林 卒。”
(2).搽抹。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发将怎样梳掠,口脂将怎样点抹:关于这些,他全都想象不出来。”
词语解释:腻抹  拼音:nì mǒ
(1).谓沾污。《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脚下那双皂靴底儿上的泥只管腻抹了个漆黑,帮儿上倒是白脸儿扯光的一层尘土。”
(2).涂抹。如:腻抹墙壁。
(3).即抹子。泥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搽的那脸,倒相腻抹儿抹的一般乾浄。”
词语解释:刀抹  拼音:dāo mǒ
旧时一种女式小脚鞋子。《雍熙乐府·〈一枝花·题小脚〉》:“见他爱煞,立钦钦穿一对新刀抹。那周正,那如法,载不起东风大路刮。”
词语解释:量抹  拼音:liàng mǒ
小觑;蔑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妾往常酒布袋将他廝量抹,怎想他也治国平天下。”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哎!你箇喫戏寃家,来来来将人休量抹。”
词语解释:除抹  拼音:chú mǒ
除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烟花簿上除抹了姓名,交絶了怪友和狂朋,打併的户浄门清。”
词语解释:颩抹  拼音:biāo mǒ
忸怩作态;妆扮。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樺皮脸风痴着有甚颩抹?横死眼如何有个分豁?”
词语解释:削抹  拼音:xuē mǒ
删改抹去。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二把事领余文去,以四君文畀余,曰:‘灯下乞细为削抹,明晨欲早呈主人也。’”
词语解释:口抹  拼音:kǒu mǒ
油嘴滑舌。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三折:“那恰便似一部鸣蛙,絮絮答答,叫叫吖吖。覰了他精神口抹,再言语还重打。”
词语解释:句抹  拼音:jù mǒ
谓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 清 黄宗羲 《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 鹿门 八家之选,其旨大略本之 荆川 、 道思 ,然其圈点句抹,多不得要领。”
词语解释:删抹  拼音:shān mǒ
谓删除,勾掉。 元 张可久 《红绣鞋·西湖雨》曲:“删抹了 东坡 诗句,糊涂了 西子 粧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疑犯》:“其间大蠹闻风夤缘贿纵,删抹姓名,名曰卖访。”
词语解释:勾抹  拼音:gōu mǒ
勾销;涂抹掉。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这个不打紧,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注上三十岁,有九十九岁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号件》:“如比日,该吏不禀,即以延捱作弊,重责,其销过废牌,即勾抹存署内,以备查考。”
词语解释:倒抹  拼音:dǎo mǒ
见“ 倒沫 ”。
词语解释:倒沫  拼音:dǎo mò
亦作“ 倒抹 ”。 方言。絮絮叨叨地纠缠不休。《醒世姻缘传》第三八回:“他摇头不摔脑的,那里肯听?倒抹到日头待没的火势,方才同着 狄周 回到下处。”《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他倒沫寻趁你,你白日里躲着些儿,别大往屋里去。”
词语解释:都抹  拼音:dōu mǒ
方言。嘟起嘴巴不吭声。《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 狄希陈 都抹了会子,蹭到房里。”
词语解释:都都抹抹  拼音:dōu dōu mǒ mǒ
见“ 都都磨磨 ”。
词语解释:都都磨磨  拼音:dōu dōu mó mó
亦作“ 都都摸摸 ”。亦作“ 都都抹抹 ”。 方言。畏缩不前貌。《醒世姻缘传》第四五回:“他娘説:‘这天老昝晚的了,你往屋里去合媳妇做伴去罢。’ 狄希陈 都都摸摸的怕见去。” 黄肃秋 校注:“都都摸摸:踅磨、拖延时间、不肯前进。”《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 狄希陈 都都磨磨,蹭前退后,那里敢进去。”《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 相于廷 去后, 狄希陈 都都抹抹的怕见走。”
词语解释:遮抹  拼音:zhē mǒ
遮掩;遮没。 茅盾 《雾》:“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云--依然遮抹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
词语解释:扎抹
缠绑;收拾
词语解释:标抹
屋梁上的短柱
词语解释:搪抹
敷衍
词语解释:灭抹
埋没
词语解释:东涂西抹  拼音:dōng tú xī mǒ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宋 陆游 《阿姥》诗:“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粧。”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正如市倡东涂西抹,忽见 谢 家夫人萧散,自有林下风采,亦復可喜。”
(2). 唐 薛逢 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 逢 回避, 逢 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误半生。”《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三生贱士,一介穷儒。左枝右梧,未免儿啼女哭;东涂西抹,不救命蹇时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亦作“ 东抹西涂 ”。 清 龚自珍 《金缕曲·沉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祇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说岳全传》第七十回:“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最喜欢东涂西抹,想必是他写的。”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郭频伽论诗两则》:“ 宋 ‘四灵’之论五律曰:‘一篇幸止四十字,再加一字,吾未如之何矣!’ 金源 党竹豀 之论七律曰:‘五十六字皆如圣贤,中有一字不经鑪锤,便若一屠沽子厠其间也。’语皆名雋,可为东涂西抹者下一针砭。”
(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梁启超 《新民论》第二节:“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顰,吾未见其能济也。”
词语解释:东摸西抹  拼音:dōng mō xī mǒ
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形容事务琐碎。 谢觉哉 《干劲》:“有人说:不是我没有劲,而是这个工作不适合我的脾胃,东摸西抹,提不起劲。择事而后有劲是落后的想法。”
词语解释:辱抹  拼音:rǔ mǒ
辱没。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若使他仍前迎新送旧,贤家可不辱抹了高才大名!”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我家是勅赐义门 李氏 ,怎敢辱抹家门。”《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若教出去求乞,岂不辱抹门风,被人耻笑!”
词语解释:捻抹  拼音:niǎn mǒ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词语解释:打抹  拼音:dǎ mǒ
(1).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 张諤 建言:‘往者衙前经歷重难,皆得场务酬奬,享利过厚。其人见存者,请依新法据分数应给钱緡外,餘利追入官谓之打抹。’”
(2).示意;打发。《水浒传》第二一回:“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水浒传》第七二回:“ 燕青 只怕他口出讹言,先打抹他和 戴宗 依先去门前坐地。”
(3).揩拂。《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一面点了茶,一面下去打抹春檯。”《儒林外史》第十回:“众人都失了色,忙将这碗撤去,桌子打抹干净。”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 陈医生 打抹着两袖上的灰土的渍痕,微愠地说:‘你这个人本无道理!’”
词语解释:浓妆艳抹  拼音:nóng zhuāng yàn mǒ
见“ 浓粧艷抹 ”。
妆饰艳丽。《水浒传》第二五回:“ 武大 一病五日,不能够起。更兼要汤不见,要水不见,每日叫那妇人不应;又见她浓粧艷抹了出去,归来时便面颜红色。”亦作“ 浓妆艷抹 ”、“ 浓装艷抹 ”。 巴金 《家》三十:“她穿得比以前漂亮,而且是浓妆艳抹,还戴了一副长耳坠。” 洪深 《民间的戏剧艺术》:“女的仍由男的装扮,浓装艳抹,妖娆非常。”
词语解释:浓装艳抹  拼音:nóng zhuāng yàn mǒ
见“ 浓粧艷抹 ”。
词语解释:浓妆艳抹  拼音:nóng zhuāng yàn mǒ
见“ 浓粧艷抹 ”。
妆饰艳丽。《水浒传》第二五回:“ 武大 一病五日,不能够起。更兼要汤不见,要水不见,每日叫那妇人不应;又见她浓粧艷抹了出去,归来时便面颜红色。”亦作“ 浓妆艷抹 ”、“ 浓装艷抹 ”。 巴金 《家》三十:“她穿得比以前漂亮,而且是浓妆艳抹,还戴了一副长耳坠。” 洪深 《民间的戏剧艺术》:“女的仍由男的装扮,浓装艳抹,妖娆非常。”
词语解释:淡妆浓抹  拼音:dàn zhuāng nóng mǒ
见“ 淡粧浓抹 ”。
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粧浓抹总相宜。”亦作“ 淡妆浓抹 ”。《黑籍冤魂》第十八回:“衣裳着得也俏,淡妆浓抹,总称他的高兴。”
词语解释:淡妆轻抹  拼音:dàn zhuāng qīng mǒ
略加妆饰打扮。《水浒传》第四五回:“只见那妇人从楼上下来,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粧轻抹。”
词语解释:毁抹  拼音:huǐ mǒ
勾销作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颜巽 ﹞自是豪猾益甚,以药涂盐钞而用,既毁抹,赂主者浸洗之,药尽而钞不伤,虽老于其事者,不能辨。”《元典章·户部十三·私债》:“民间私借钱债,验元借底契,止还一本一利。其间虽有续倒文契,当官毁抹,并不准使。”
词语解释:帑抹  拼音:tǎng mǒ
戎服的异称。《旧唐书·令狐楚传》:“诸道新授方镇节度使等,具帑抹,带器仗,就尚书省兵部参辞。”《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一作“弩帓”、“奴袜”。
词语解释:漫抹  拼音:màn mǒ
涂抹。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陶隐居又启》:“按此卷是 右军 书者惟有十一条,并非甚合迹,兼多漫抹,於摹处难復委曲。”
词语解释:改抹  拼音:gǎi mǒ
(1).涂改。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予幼学为诗,未尝经先达改抹。” 元 陈草庵 《山坡羊》曲:“千古史书难改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每起问过口供,即将所写口供取来亲看一遍……且既经寓目,吏书此后不敢改抹作弊。”
(2).改变;变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贤不是九伯与风魔,世言了怎改抹?” 凌景埏 校注:“改抹,变更、改动。” 元 王晫 《折桂令·问双渐》套曲:“ 小苏卿 窰变了心肠,改抹了姻缘。”
词语解释:揣抹  拼音:chuāi mǒ
拉扯抚摸。《元典章·户部四·不收继》:“四更前,有哇男 傅天寿 将哇哥揣抹,不曾成姦。”
词语解释:札抹  拼音:zhá mǒ
犹缠束。《西游记》第四三回:“好和尚,脱了褊衫,札抹了手脚,轮着降妖宝杖,扑的一声,分开水路,钻入波中。”
词语解释:油抹  拼音:yóu mǒ
上漆上油。《廿载繁华梦》第二七回:“所有墙壁,自然油抹一新。”
词语解释:突突抹抹  拼音:tū tū mǒ mǒ
形容磨蹭。借故拖延时间。《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你是个人!嗔道你突突抹抹的不家去,是待哄我睡着了干这个!”
词语解释:触抹  拼音:chù mǒ
碰擦。
词语解释:结抹  拼音:jié mǒ
结束;结果。 元 顾德润 《点绛唇·四友争春》曲:“不放一时花,空负三生梦,我与你结抹了青楼卷宗。”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打叠下新诗样,结抹在瑶釵上。输情已逐青鸞往,传言谩学 红娘 莽。”
词语解释:裹抹  拼音:guǒ mǒ
(1).含混遮掩。《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这个当儿,幸得 张亲家太太 问了 珍姑娘 一句话……又惹得大家一笑,才把 珍姑娘 这句玉兔金金丝哈的笑话儿给裹抹过去了。”
(2).搀杂。如:没留神把他的书给裹抹过来了。
词语解释:着抹  拼音:zhe mǒ
折磨;捉弄。 元 王仲元 《普天乐·春日多雨》曲:“炉烟飘,怨气浮,襟袖溼,啼痕污。无限凄凉来著抹,瘦身躯怎生存活。”
词语解释:石抹  拼音:shí mǒ
姓。 辽 之 述律氏 , 辽 亡入 金 ,改为 石抹氏 。 汉 姓称 萧 。 元 有 石抹也先 。见《元史》本传。
词语解释:盖抹  拼音:gài mǒ
涂改;掩盖。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着一片志诚心盖抹了漫天谎。” 王季思 校注:“盖抹亦即改抹……改抹,盖涂改文字之意。”《醒世姻缘传》第三八回:“先生查考他,自家又会支吾, 狄周 又与他盖抹了,从未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