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拨拼音:bō 繁体或异体字:撥属 曷韵
 
 
撥 bō〈动〉 
〈名〉(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同本义撥,治也。——《说文》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又如:拨烦(治理烦杂的事务);拨乱(治理乱政;平定祸乱);拨畦(整治田畦);拨通(开导;启发)拨动东西;分开;拨开香炉风雪拨帘看。——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乃奋臂以指拨眦。——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聊斋志异·促织》又如:拨风(像拨开大风的样子,速度异常之快);拨火儿(拨动火种使火烧得旺,比喻挑拨);拨置(挑拨);拨嘴(拌口舌);拨正(拨动使正;曲与直)调拨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又如:拨款;拨降(发下);拨发(调拨发运);拨换(调换);拨兑(调拨;掉换)废弃秦拨古文。——《史记·太史公自序》又如:拨置(废置;挑拨);拨弃(抛开,丢弃);拨捐(犹泼弃,倾弃)排除虽然如此,早晚定拨冗而来。——毕魏《三报恩》断绝,折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诗·大雅·荡》弹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碰撞;撞击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掉转 。如:拨转(掉转;转动;回心转意);拨转文词(调转话题) 
〈量〉拨子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唐·白居易《琵琶行》 
一群因共同利益、目的或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 。如:分成两拨儿 康熙字典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北末切,音鉢。 《說文》治也。《詩·商頌》𤣥王桓撥。《公羊傳·哀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於春秋。又除也。《前漢·司馬遷傳》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又發揚貌。《禮·曲禮》衣毋撥。又《增韻》捩開也。又轉之也。《戰國策》弓撥矢鉤。《註》撥,弓反也。又葬具。《禮·檀弓》廢輴而設撥,竊禮之不中者也。《註》撥可撥引輴車,所謂紼也。又鼓弦之物。《唐書·蘇頲傳》皇甫恂使蜀,檄取庫錢,市琵琶捍撥玲瓏鞭,頲不肯予。又叱撥,良馬名。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襏切,音跋。 絕也。《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又《詩·朱傳》叶方吠切,音廢。 又叶必列切,音龞。 義𠀤同。又《唐韻》《集韻》𠀤普活切,音潑。 芟草也。與發同。亦作𢯸。又撥剌,張弓貌。《張衡·思𤣥賦》彎威弧之撥剌。《註》剌,音力達反。又《史記·索隱》房越切,音伐。 謂大楯也。《史記·孔子世家》會于夾谷,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劒撥,鼓譟而至。《集韻》作瞂。考證:〔《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疏》撥者,撥去之,去其餘根,故猶絕也。〕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當先箋後疏。謹改爲箋撥,猶絕也。疏撥去餘根,故猶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