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肿上声 [zhòng,轻重][zhǒng,种子][详注1][详注2][冲着][详注3][迅速]


注1:茸 音冗。草生貌。《前汉·司马相如传》丛以茏茸。《师古注》聚貌。
注2:蛩 音拱。虫名,百足也。《尔雅·注疏》蚰𧍢,江东人呼蛩。音巩。
注3:筩 音勇。箭室。《左传·昭十三年》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注》冰,箭筩盖,可以取饮。
首字词组
拱手拱辰拱斗拱动拱己拱顶拱玩拱抱
拱北拱卫拱树拱候拱宸拱挹指麾拱棚 
拱璧拱高拱别拱墓拱形拱袂拱桥 
拱木拱圣拱鼠拱坝拱辰管拱柱拱揖指挥 
拱把拱挹拱伏拱嘿拱服拱柙拱架 
拱揖拱听拱门拱廊拱揖指麾拱花拱押 
拱立拱默拱手听命拱圈拱揖指撝拱火拱枓 
拱极拱护拱券拱度拱绕拱肩拱拜 

词语解释:拱手  拼音:gǒng shǒu
(1).两手相合以示敬意。《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此神尝与 鲁班 语…… 班 于是拱手与言。” 宋 徐铉 《稽神录·姚氏》:“举身长毛,拱手而立。”《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众人拱手听命。” 李栋 王端 《彩云归》:“ 魏芝圃 听了 圆觉 的话……拱手致谢。”
(2).谓无为而治。《战国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须,天下徧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动容变色而海内震恐。”亦谓帝王权力旁落。《新唐书·上官仪传》:“由是天下之政归於后,而帝拱手矣。”《三国志平话》卷下:“天下之权尽归 司马 , 少帝 拱手而已。”
(3).极言轻易。《战国策·秦策四》:“ 齐 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於是 秦 人拱手而取 西河 之外。”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令 延岑 出 汉中 ,定三辅, 天水 、 陇西 拱手自得。” 鲁迅 《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譬如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必不容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一样。”
(4).犹束手。谓无能为力。《魏书·天象志三》:“及 齐王 殂而 西昌侯 篡之, 高武 子孙所在棊布,皆拱手就戮。”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诛利口》:“遂使贼将寒心,谋夫拱手。”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若决 河 ……及其崩溃四出,放乎四百里之间,拱手而莫能救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发疹,徧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拱手。”
词语解释:拱北  拼音:gǒng běi
犹拱辰。 唐 戴叔伦 《赠徐山人》诗:“针自指南天窅窅,星犹拱北夜漫漫。” 唐 罗邺 《春晚渡河有怀》诗:“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后晋群臣酒行歌》:“剑佩儼如林,齐倾拱北心。”
词语解释:拱璧  拼音:gǒng bì
大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 孔颖达 疏:“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后因用以喻极其珍贵之物。《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北周 王褒 《〈象经〉序》:“片善崇於拱璧,一言踰於华袞。” 唐 刘禹锡 《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辱貺之喜,信踰拱璧。” 明 王世贞 《题〈宋仲珩方希直书〉》:“而百六十年间,学士大夫宝之若拱璧。” 阿英 《西门买书记》:“就是遇到残本,也视若拱璧。”
词语解释:拱木  拼音:gǒng mù
(1).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韦昭 注:“拱木,大木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后因称墓旁之木为拱木。亦婉指已死。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敛魂。” 唐 白居易 《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僕见曾孙。” 宋 苏轼 《祭堂兄子正文》:“两塋相望,拱木参差。”
词语解释:拱把  拼音:gǒng bǎ
指径围大如两手合围。《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杨伯峻 注:“ 赵岐 注云:‘拱,合两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此言树之尚小。”《后汉书·崔駰传》:“譬犹 衡 阳之林, 岱 阴之麓,伐寻抱不为之稀,蓺拱把不为之数。”《云笈七籤》卷十五:“夫十围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臺,起於足下。”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一年开花,二年结果,三年拱把,十年合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下有巨池,野藕已花。”亦以喻指弱小或成长初期。 宋 苏轼 《送王竦朝散赴阙》诗:“擢子拱把中,云有驥騄姿。”
词语解释:拱揖  拼音:gǒng yī
亦作“ 拱挹 ”。
(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汉 郑玄 注:“趋行拱揖之容。”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 唐 张绍 《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诗:“ 杨老 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2).环绕卫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元 周琦 《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又有 白蚌 、 甘丹 、 色腊 、 寻鹅 四大寺,远近拱挹。”
词语解释:拱立  拼音:gǒng lì
肃立,恭敬地站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自日宴至于夜分,终不敢就坐,拱立於前。”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孙奭侍读上益庄》:“ 孙奭 尚书侍读 仁宗 前,上或左右瞻视,或足敲踏牀,则拱立不读。”《水浒传》第一○九回:“话説当日 宋江 升帐,诸将拱立听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性恭谨》:“﹝ 何煟 ﹞每得各省同寅亲友公文书启,命僕开函时,必起而拱立,两手捧诵,诵毕,然后坐。”
词语解释:拱极  拼音:gǒng jí
犹拱辰。《旧唐书·礼仪志二》:“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正献公 知 扬州 ,《贺景灵宫成表》有云……迴廊曼衍,图拱极之近僚;祕殿重深,列仪坤之正位。”
词语解释:拱辰  拼音:gǒng chén
拱卫北极星。语本《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后因以喻拱卫君王或四裔归附。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陛下若骑从轻驰,则道途无拱辰之备。”《宋史·外国传三·高丽》:“载推柔远之恩,式奬拱辰之志。”
词语解释:拱卫  拼音:gǒng wèi
环绕;卫护。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自 大寧 撤防, 东胜 失守,关隘弥近,拱卫宜严。”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四方得拱卫之势,国家有磐石之安。” 杨朔 《泰山极顶》:“那拱卫在 泰山 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 徂徕山 等许多著名的山岭。”
词语解释:拱高  拼音:gǒng gāo
钢板弹簧中主弹簧片与簧眼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词语解释:拱圣  拼音:gǒng shèng
宋 代禁军之一。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 狄武襄 状貌奇伟,初隶拱圣籍中为 延州 指使。”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按《宋史·兵志》:‘拱圣指挥二十一。’ 乾德 中,选诸州骑兵送闕下,立为驍雄,后改驍猛。 雍熙 四年,又改拱辰,未几改今名。盖拱圣为殿前司所属禁军之一。”参阅《宋史·兵志一》
词语解释:拱挹  拼音:gǒng yì
见“ 拱揖 ”。
词语解释:拱揖  拼音:gǒng yī
亦作“ 拱挹 ”。
(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汉 郑玄 注:“趋行拱揖之容。”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 唐 张绍 《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诗:“ 杨老 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2).环绕卫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元 周琦 《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又有 白蚌 、 甘丹 、 色腊 、 寻鹅 四大寺,远近拱挹。”
词语解释:拱听  拼音:gǒng tīng
犹恭听。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拱听讜言,申旦忘寝。”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铭》:“皇太子每起立拱听。”《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 备 当拱听明诲。”
词语解释:拱默  拼音:gǒng mò
亦作“ 拱嘿 ”。
(1).拱手缄默。《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晋 陆云 《国人兵多不法启》:“是以自来拱嘿,未敢多言。”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帝自此御朝,即拱默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摇首。”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 熹皇帝 拱默,中人有窃政者, 于廷 即去言路亦当言。”
(2).指垂拱无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一节:“他们援道释儒,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认为人君应当拱默,委政臣下。”
词语解释:拱护  拼音:gǒng hù
犹拱卫。《宋史·岳飞传》:“ 建康 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 淮 ,拱护腹心。”《明史·孙继鲁传》:“夫 紫荆 诸关之拱护京师,与 雁门 诸关之屏蔽全 晋 ,一也。” 清 黄遵宪 《出军歌》:“蜿蜒海水环其东,拱护中央中,称天可汗万年雄。”参见“ 拱卫 ”。
词语解释:拱卫  拼音:gǒng wèi
环绕;卫护。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自 大寧 撤防, 东胜 失守,关隘弥近,拱卫宜严。”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四方得拱卫之势,国家有磐石之安。” 杨朔 《泰山极顶》:“那拱卫在 泰山 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 徂徕山 等许多著名的山岭。”
词语解释:拱斗
环卫北斗星
词语解释:拱树  拼音:gǒng shù
(1).指大树。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拱树霜摧,脩庭草委。”
(2).指墓木,坟墓。 唐 陈子昂 《为人陈情表》:“宿草成列,拱树荒凉。”
词语解释:拱别  拼音:gǒng bié
拱手而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既而相对词竭,遂拱别归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学规仪注》:“诸生大门外道傍打恭送,众各拱别。”
词语解释:拱鼠  拼音:gǒng shǔ
黄鼠的别名。《关尹子·三极》:“圣人师蜂立君臣,师蜘蛛立网罟,师拱鼠制礼,师战蚁置兵。”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拱鼠形如常鼠,行田野中,见人即拱手而立,人近欲捕之,跳跃而去。 秦川 有之。”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三·黄鼠》
词语解释:拱伏  拼音:gǒng fú
敬服。《西游记》第一回:“众猴听説,即拱伏无违。”《西游记》第十五回:“若问时,先提起‘取经’的字来,却也不用劳心,自然拱伏。”
词语解释:拱门  拼音:gǒng mén
上端呈弧形的门。亦指门口由弧线相交或由其他对称曲线构成的门。 朱自清 《威尼斯》:“它也是三层,下两层是尖拱门。”《花城》1980年第4期:“ 周筠 匆匆走进刻着‘仙人洞’三个大字的圆拱门,立即惊叹地站住了。”
词语解释:拱手听命
服从对方,不敢反抗
词语解释:拱券  拼音:gǒng xuàn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词语解释:拱动  拼音:gǒng dòng
耸动。 萧军 《八月的乡村》四:“ 铁鹰队长 看一看他微笑着,鼻子起着拱动的折纹。”《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她努力用机械的编织动作,来压抑前晚开始从心底往上拱动的‘危险’思绪。”
词语解释:拱候  拼音:gǒng hòu
拱手相候;恭候。 元 施惠 《幽闺记·请偕伉俪》:“回去禀復老爷,扫门拱候。” 明 李贽 《与李惟清》:“大承顾不敢不拱候,利见大人也。”《西游记》第五一回:“请 大圣 早去早来,我等只在此拱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愚兄在此拱候多时了。”
词语解释:拱墓  拼音:gǒng mù
指老悖将死。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元戎逼胁於垂堂,老将因循於拱墓,於是 粤 东要抚之势成,而边陲割地之议起矣。”参见“ 拱木 ”。
词语解释:拱木  拼音:gǒng mù
(1).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 韦昭 注:“拱木,大木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后因称墓旁之木为拱木。亦婉指已死。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敛魂。” 唐 白居易 《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僕见曾孙。” 宋 苏轼 《祭堂兄子正文》:“两塋相望,拱木参差。”
词语解释:拱坝  拼音:gǒng bà
水平断面呈拱形的拦河坝。 陈毅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拱坝拦洪水,阔海注清波。”
词语解释:拱嘿  拼音:gǒng hēi
见“ 拱默 ”。
词语解释:拱默  拼音:gǒng mò
亦作“ 拱嘿 ”。
(1).拱手缄默。《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晋 陆云 《国人兵多不法启》:“是以自来拱嘿,未敢多言。”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帝自此御朝,即拱默不言。大臣奏事,可即肯首,不即摇首。”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公墓志铭》:“ 熹皇帝 拱默,中人有窃政者, 于廷 即去言路亦当言。”
(2).指垂拱无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一节:“他们援道释儒,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认为人君应当拱默,委政臣下。”
词语解释:拱廊  拼音:gǒng láng
教堂侧廊上层的走廊或露天通道,典型的为中殿连拱和高侧窗之间的一层通道
词语解释:拱圈  拼音:gǒng quān
方言。谓母猪生崽。《中国民间故事选·蛇郎》:“我给你好猪拱圈来。”原注:“母猪生子叫‘拱圈’。”
建筑物中的弧圈形部分。
词语解释:拱度  拼音:gǒng dù
轻微凸度、拱形或曲度(例如梁、甲板或道路的)
词语解释:拱己  拼音:gǒng jǐ
垂拱。谓无为而治。《汉书·高后纪赞》:“ 孝惠 、 高后 之时,海内得离 战国 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 惠帝 拱己。” 颜师古 注:“垂拱而治。”
词语解释:拱宸  拼音:gǒng chén
唐 五代 禁军之一。《新唐书·宦官传下·田令孜》:“ 令孜 自署 剑南 监军使,閲拱宸奉鑾军自卫,昼夜驰入 成都 ,固表解官求医药,詔可。”《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
词语解释:拱形  拼音:gǒng xíng
弧形。 杜鹏程 《工程师》一:“两个桥墩,拱托着一个巨大的拱形钢梁。”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 铁琴铜剑楼 。”
词语解释:拱辰管  拼音:gǒng chén guǎn
古乐器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鼓吹部有拱辰管,即古之叉手管也, 太宗皇帝 赐今名。”《宋史·文苑传一·和岘》:“乐器中有叉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乐, 峴 即令乐工调品,以谐律吕,其执持之状如拱揖然,请目曰‘拱辰管’,詔备于乐府。”
词语解释:拱服  拼音:gǒng fú
敬畏,服从。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我想 唐 家国坐 咸阳 ,人心拱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众人拱服而散。”
词语解释:拱揖指麾  拼音:gǒng yī zhǐ huī
同“ 拱挹指麾 ”。 《淮南子·览冥训》:“拱揖指麾,而四海宾服。”
词语解释:拱揖指撝  拼音:gǒng yī zhǐ huī
同“ 拱挹指麾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随本消息》:“拱揖指撝,诸侯莫敢不出。”
词语解释:拱绕  拼音:gǒng rào
环绕。 严复 《天演论·察变》按语:“古者以大地为静居天中,而日月星辰拱绕周流,以地为主。”
词语解释:拱顶  拼音:gǒng dǐng
穹窿状覆盖物的顶部
词语解释:拱挹指麾  拼音:gǒng yì zhǐ huī
谓从容安舒,指挥若定。《荀子·议兵》:“ 汤 武 之诛 桀 紂 也,拱挹指麾,而彊曓之国莫不趋使。”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任将》:“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
词语解释:拱袂  拼音:gǒng mèi
(1).执袖。《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至於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与此长乖。”
(2).犹拱手。极言轻易。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周秦总论》:“今日説合从,则欲悉虑以摈孤 秦 ;明日説连衡,则欲拱袂而臣六国。纷纷籍籍,各是其谋,以争相雄长。”
词语解释:拱柱  拼音:gǒng zhù
一根垂直的构件(如壁柱或柱),从它建起穹肋,并且通常是簇柱之一或构成较大墩子的一部分
词语解释:拱柙  拼音:gǒng xiá
见“ 拱押 ”。
词语解释:拱押  拼音:gǒng yā
拱揖示敬。一说,檃括。 汉 仲长统 《昌言·损益》:“夫如此,然后可以用天性,究人理,兴顿废,属断絶,网罗遗漏,拱押天人矣。”《后汉书·仲长统传》作“拱柙”。
词语解释:拱花  拼音:gǒng huā
我国早期一种不着墨的雕版印刷方法。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衬托画中的行云流水、花卉虫鱼,使画面更富神韵。 刘国钧 《中国的印刷》五:“1644年,他( 胡正言 )又兼用餖版和拱花两法印刷了《十竹斋笺谱》,不但色彩鲜明,而且云纹水波都一一凸现在纸面。”
词语解释:拱火  拼音:gǒng huǒ
〈方〉(~儿)用言行促使人发火或使火气更大:他已经烦得够受的,你就别再~了。
词语解释:拱肩  拼音:gǒng jiān
(1).双肩上耸。《红楼梦》第五一回:“只有他穿着那几件旧衣裳,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
(2).桥梁弧形顶部两旁之间的三角地带。《文物》1963年第9期:“在桥面和拱圈之间,拱顶两旁都有三角地带,这地带叫拱肩。”
词语解释:拱玩  拼音:gǒng wán
拿着赏玩。 清 黄景仁 《灵壁磬石歌》:“后人好尚乃大异,用作拱玩搜巖岑。”
词语解释:拱棚  拼音:gǒng péng
顶部成弧形、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的棚,用于冬季培育花木、蔬菜、秧苗等。
词语解释:拱桥  拼音:gǒng qiáo
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其建造材料有砖、石、混凝土或钢材等。
词语解释:拱揖指挥  拼音:gǒng yī zhǐ huī
同“ 拱挹指麾 ”。 《荀子·富国》:“拱揖指挥,而强曓之国莫不趋使。”挥,一本作“ 麾 ”。
词语解释:拱架  拼音:gǒng jià
建筑物中弧形的支架。
词语解释:拱押  拼音:gǒng yā
拱揖示敬。一说,檃括。 汉 仲长统 《昌言·损益》:“夫如此,然后可以用天性,究人理,兴顿废,属断絶,网罗遗漏,拱押天人矣。”《后汉书·仲长统传》作“拱柙”。
词语解释:拱枓  拼音:gǒng dǒu
即枓栱。《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报应录·李明府》:“其金釵并盒子,在堂西拱枓内。”参见“ 枓2栱 ”。
词语解释:拱拜  拼音:gǒng bài
维吾尔语。墓穴。《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神仙老人住在 喀什 郊外 玉素甫哈地尔罕 陵墓旁的一个破旧的拱拜里,时常十天半月地出去游荡。”原注:“拱拜,墓穴。”
词语解释:拱抱  拼音:gǒng bào
(1).两臂合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蹷於崖岸,拱抱之梁,每沉溺於川谷者,何哉?”
(2).环抱。 闻一多 《艺术底忠臣》诗:“其中只有 济慈 一个人是群龙拱抱的一颗火珠。”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第十一章:“群峰拱抱的 翻身坞 里,响起了轻松的歌声和嬉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