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肿上声 [zhòng,轻重][zhǒng,种子][详注1][详注2][冲着][详注3][迅速]


注1:茸 音冗。草生貌。《前汉·司马相如传》丛以茏茸。《师古注》聚貌。
注2:蛩 音拱。虫名,百足也。《尔雅·注疏》蚰𧍢,江东人呼蛩。音巩。
注3:筩 音勇。箭室。《左传·昭十三年》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注》冰,箭筩盖,可以取饮。
末字词组
端拱阴拱闲拱仰拱假拱栾拱扶拱叶拱
高拱深拱把拱走拱静拱高居深拱打拱墓木已拱
垂拱斗拱大拱冢木已拱交拱横拱小拱盘拱
星拱森拱朝拱肩拱亮拱平拱尖拱 
环拱张拱合拱鞠拱执圭端拱连拱斜拱 

词语解释:端拱  拼音:duān gǒng
(1).正身拱手。指恭敬有礼,庄重不苟。《庄子·山木》:“﹝ 孔子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 颜回 端拱还目而窥之。”《晋书·隐逸传·张忠》:“冬则緼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南史·王球传》:“ 王弘 兄弟贵动朝廷, 球 终日端拱,未尝相往来。” 清 刘大櫆 《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每垂髫自内庭徐徐行至学舍,北向端拱立,长揖乃就坐。”
(2).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魏书·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 唐 欧阳詹 《珍祥论》:“即虐如 秦皇 ,虽车辙遍于宇内,不如 太宗 端拱於堂上也。”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以端拱之尊比义,取产泽之灵合符。”
(3).谓闲适自得,清静无为。《晋书·阮孚传》:“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词语解释:高拱  拼音:gāo gǒng
(1).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墨子·非儒下》:“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 汉 贾谊 《新书·权重》:“力当能为而不为,畜乱宿祸,高拱而忧其纷也。” 宋 王安石 《李璋下第》诗:“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羣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深居高拱,不如询访臣邻;批答详明,不若亲承颜色。”
(2).高高凸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正殿之后,层臺高拱,上建 法云阁 。”
词语解释:垂拱  拼音:chuí gǒng
(1).垂衣拱手。谓不亲理事务。《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孔颖达 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后多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雍容垂拱,永永万年。”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戈直 注:“垂拱者,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也。” 太平天囯 周际玱 《建天京于金陵论》:“由是肃体统,大一尊,一人垂拱於上,万民咸归於下。”
(2).形容无事可做。 汉 贾谊 《旱云赋》:“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农夫垂拱而无聊兮,释其锄耨而下泪。”《南史·梁吴平侯景传》:“领军管天下兵要, 宋 孝建 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垂拱而已。” 茅盾 《动摇》九:“现在这县城里又是平静得象死一般了。县党部委员们垂拱无事。”
(3).形容不费力气。《战国策·齐策五》:“当是时, 秦王 垂拱受 西河 之外……衝櫓未施,而 西河 之外已入於 秦 矣。”《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
(4).犹袖手。形容置身事外。《史记·黥布列传》:“夫 汉王 战於 彭城 , 项王 未出 齐 也,大王宜骚 淮南 之兵渡 淮 ,日夜会战 彭城 下;大王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 淮 者,垂拱而观其孰胜。”
(5).谓两手重合而下垂,表示恭敬。《礼记·玉藻》:“凡侍於君,绅垂,足如履齐,颐霤,垂拱,视下而听上。” 孔颖达 疏:“拱,沓手也。身俯则宜手沓而下垂也。” 宋 叶适 《祭王木叔秘监文》:“曷徐其行!曷亟其止!垂拱之侍,无几日尔。”
词语解释:星拱  拼音:xīng gǒng
谓如众星环绕北斗。语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诸山来朝,势若星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之制》:“镶黄、正黄居都北址,次两白,次两红,次两蓝,皆四周星拱,以环禁城。”
词语解释:环拱  拼音:huán gǒng
(1).犹环绕。 唐 杨炯 《浑天赋》:“天有北辰,众星环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远近群峯环拱,亦佳境也。”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夫夷之南,万山环拱。”
(2).犹禁卫。 唐 白居易 《姚成节右神策将军知军事制》:“环拱之职,得不勉歟!”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一:“及前宰执侍从大第,环拱盖以百数。”《宋史·仪卫志一》:“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衞。”
词语解释:阴拱  拼音:yīn gǒng
谓暗中坐观成败。《汉书·黥布传》:“今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 淮 者,阴拱而观其孰胜。” 颜师古 注:“敛手曰拱;孰,谁也。言不动摇,坐观成败也。”按,《史记》作“垂拱而观其孰胜”。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雪并示韩持国》:“胜负观两豪,吾衰但阴拱。” 宋 汪藻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词语解释:深拱  拼音:shēn gǒng
(1).高拱。言敛手安居,无为而治。《史记·李斯列传》:“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汉书·蒯通传》:“足下按 齐国 之故,有 淮 泗 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 齐 矣。” 颜师古 注:“深拱,犹高拱也。”
(2).两手抱拳致敬。 宋 王安石 《寄赠胡先生》诗:“羣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词语解释:斗拱  拼音:dǒu gǒng
亦作“ 斗栱 ”。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礼记·礼器》“山节藻棁” 唐 孔颖达 疏:“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 洪武 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亦作“鬭拱”。亦作“鬭栱”。 即斗拱。 唐 元稹 《连昌宫词》:“虵出燕窠盘鬭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参见“ 斗拱 ”。
词语解释:森拱  拼音:sēn gǒng
犹高大。 唐 陆龟蒙 《野庙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室,峻之以陛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
词语解释:张拱  拼音:zhāng gǒng
张臂拱手以为礼。《论语·乡党》“翼如也” 宋 邢昺 疏:“张拱端好,如鸟之舒翼也。”
词语解释:闲拱  拼音:xián gǒng
清闲。拱,拱着手不办事。 唐 张说 《岳州行郡竹篱》诗:“始果游处心,终日成閒拱。”
词语解释:把拱  拼音:bǎ gǒng
尚未成材的树木。喻小的才能。 宋 苏轼 《送周正孺知东川》诗:“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词语解释:大拱  拼音:dà gǒng
形容粗大。拱,两手合围。《尚书大传》卷二:“ 武丁 之时,桑穀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 郑玄 注:“两手搤之曰拱,生七日而见其大满两手也。”《史记·封禅书》:“后八世,至 帝太戊 ,有桑穀生於廷,一暮大拱,惧。”
词语解释:朝拱  拼音:cháo gǒng
环绕,拱卫。 唐 刘禹锡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见徵继作》诗:“ 湘 西古刹双蹲蹲,羣峯朝拱如骏奔。”《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众峰朝拱,列嶂环围。”
词语解释:合拱  拼音:hé gǒng
犹合抱。形容动植物等物体粗大。《韩诗外传》卷五:“盈把之木,无合拱之枝;滎泽之水,无吞舟之鱼。”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曲女城》:“暑往寒来,垂荫合拱。”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赵齐嵩》:“俄而随云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麟甲焕然,摆头而双角出,蜿身而四足生,奋迅鬐鬣,摇动首尾,乃知龙也。”
词语解释:仰拱  拼音:yǎng gǒng
见“倒拱”
词语解释:走拱  拼音:zǒu gǒng
指斗拱。 明 汤式 《一枝花·黄鹤楼》套曲:“架飞楹联走拱不下 班 倕 ,敞天窗攒藻井堪攀翼軫。”
词语解释:冢木已拱  拼音:zhǒng mù yǐ gǒng
比喻老死多年。《穀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将袭 郑 , 百里子 与 蹇叔子 諫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 秦伯 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 范宁 注:“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词语解释:肩拱  拼音:jiān gǒng
跨越洞口的一种结构,中部为平直的过梁,其两端由自墙上排出的梁托所支承,牛腿下缘常成凹曲线
词语解释:鞠拱  拼音:jū gǒng
弯曲。《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黄人瑞 ﹞就把烟籤子递给 翠环 。 翠环 鞠拱着腰烧了一口,上在斗上,递过去。”
词语解释:假拱  拼音:jiǎ gǒng
一种不穿入结构、只用作装饰以使房屋的一面与另一有真正拱形孔洞的面相协调的封闭拱
形象似拱而实际并非拱结构的构件
词语解释:静拱  拼音:jìng gǒng
静静地拱手而坐。 晋 支遁 《八关斋会诗序》:“於是乃挥手送归,有望路之想。静拱虚房,悟外身之真。”
词语解释:交拱  拼音:jiāo gǒng
谓两手合抱。《淮南子·缪称训》:“交拱之木,无把之枝。”
词语解释:亮拱  拼音:liàng gǒng
日落后和日出前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一种朦胧的光带——亦称“曙暮辉弧”
词语解释:执圭端拱
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
词语解释:栾拱
屋架中承受梁木的曲木
词语解释:高居深拱  拼音:gāo jū shēn gǒng
谓高居帝位,垂拱而治。《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
词语解释:横拱  拼音:héng gǒng
横肱拱立。 唐 杜牧 《战论》:“六郡之师,厥数三亿,低首仰给,横拱不为,则沿 淮 已北,循 河 之南,东尽海,西叩 洛 ,经数千里,赤地尽取,才能应费,是天下三支财去矣。”《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横拱者,言横其两肱,拱立而事其帅,他无所为也。”
词语解释:平拱  拼音:píng gǒng
我国有些石桥的拱形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拱的弧矢和跨度相比要小的多,这样的拱称“平拱”。 茅以升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我国石拱,一般都是半圆形,如 卢沟桥 ,但这个桥( 赵州桥 )的拱形却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因而拱顶在拱脚水平线上的高度,不是圆的半径,而是大大小于半径,这个高度叫做‘弧矢’。如按这桥拱形的圆弧说,圆的半径应当是27.7米,但因只用了一个弧,拱的弧矢就只有7.23米,和拱的跨度相比,约五分之一,这样的拱,叫做‘平拱’。”
词语解释:连拱  拼音:lián gǒng
连臂合抱。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在予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
词语解释:扶拱  拼音:fú gǒng
树木茂盛粗大貌。 宋 苏辙 《登真兴寺楼赋》:“林阜蔚以扶拱兮,浩合沓而穰穰。”
词语解释:打拱  拼音:dǎ gǒng
礼节的一种。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走到马前,躬身打拱。”《说唐》第六六回:“﹝ 英盖史 ﹞到了仪门下马,走到里边,看见 程咬金 、 尉迟恭 坐在堂上。心内大惊,只得上前打拱。”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接着,两厢里一般老年太婆、中年大嫂,以及年岁参差的掌柜们,也都冲着他打拱的打拱,作揖的作揖,满口道喜,道贺。”
词语解释:小拱  拼音:xiǎo gǒng
见“ 小共 ”。
词语解释:小共  拼音:xiǎo gòng
亦作“ 小拱 ”。小法。《诗·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庞。” 毛 传:“共,法。”《孔子家语·弟子引》:“ 孔子 和之以文,説之以诗曰:‘受小拱大拱,而为下国骏庞。’” 王肃 注:“拱,法也。”
谓少与相聚。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非意所钦重者,而来戏调蚩笑友人之闕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于不共;亦勿大求矜,趋以不言答之。”
词语解释:尖拱  拼音:jiān gǒng
每边都由起拱点上升到中间顶尖的拱
亦称“哥特式拱”,拱的顶端呈尖端态
词语解释:斜拱  拼音:xié gǒng
轴线不垂直于其面的拱
侧壁与面不成直角的拱
词语解释:叶拱  拼音:yè gǒng
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环拱靠近胸口。《尚书大传》卷五:“ 子夏 叶拱而进。”《孔子家语·辨乐》:“ 师襄子 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 王肃 注:“叶拱,两手薄其心也。”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我趋承叶拱,钦捧纶音宣帝宠。”
词语解释:墓木已拱  拼音:mù mù yǐ gǒng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此谓墓地之树,大可两手合围。后因以“墓木已拱”为慨叹人逝已久之词。 宋 范祖禹 《答刘仙尉书》:“近《资治通鑑》印本奏御,因思同时修书之人墓木已拱,存者唯僕,尤可感叹!”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词语解释:盘拱  拼音:pán gǒng
犹环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余初自 曹溪 华首门 下瞰之,见其寺沉沉直坠壑底,以为光从窅闃中上腾,乃鼯栖虺伏之窟,及至,而犹然在万壑盘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