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筱上声 [liǎo,未了,了得][shǎo,多少][憂也][ǎo,夭折][liǎo][tiǎo,挑拨][详注1][biào][jiǎo][rǎo][详注2][《集韻》丑小切。輕走貌。][yǎo][音藨。鸟毛变色也。本作皫。]丿


注1:剽 漂上声。末也。《庄子·庚桑楚》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注2:僚 音了。好貌。《诗·陈风》佼人僚兮。《陆氏曰》亦作嫽。
首字词组
挑灯挑花挑唆挑唇料嘴挑三拨四挑衅挑拨离间 
挑战挑弄挑拨弄火挑嘴挑三拣四挑牙虫  
挑拨挑动挑头子挑三嫌四挑三检四挑牙料唇  
挑明挑逗挑大梁挑三豁四挑得篮里便是菜挑牙  

词语解释:挑灯  拼音:tiǎo dēng
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唐 岑参 《邯郸客舍歌》:“ 邯郸 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宋 秦观 《次韵公闢闻角有感》:“秉烛何人犹把盏,挑灯有女正穿针。”《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 许武 日则躬率童僕,耕田种圃,夜则挑灯读书。”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如果我们在夜里挑灯闲谈,是可以谈它整个晚上的。”
词语解释:挑战  拼音:tiǎo zhàn
(1).激使敌方出战。《左传·宣公十二年》:“ 赵旃 求卿未得,且怒於失 楚 之致师者,请挑战,弗许。”《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越椒 连日挑战, 郑 兵不出。”
(2).谓首开衅端。《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我 华 人之忠信勤俭,彼皆不言……而惟专心致志,以与我族挑战。” 老舍 《柳屯的》:“对于 夏二姑娘 的许给一个‘军官’,她认为这是 夏大嫂 诚心和她挑战。”
(3).鼓动对方与自己竞赛。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六:“他一上任便订下一个计划,以工作比赛向第六处挑战。” 草明 《乘风破浪》六:“我们小组负责帮助她,你们班负责帮助男的,我们来个互助挑战好不好?”
词语解释:挑拨  拼音:tiǎo bō
(1).拨动灯芯使灯火明亮。引申为启发。《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我费许多力挑拨儞,儞因何得恁么辜负耶!” 南唐 李昇 《咏灯》:“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心不尽心。”
(2).拨物使动;挑动。《朱子语类》卷九四:“踏着动的机,便挑拨得那静的。”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一庙三怪》:“闻琵琶琅琅作声,若有人挑拨之者。” 续范亭 《警告中国抗战营垒中的奸细分子》:“无孔不入,无地不钻,来挑拨 中国 的内战。”
(3).播弄是非,调唆。《水浒传》第二一回:“是谁挑拨你,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外人説的闲是闲非都不要听他,押司自个做主张。” 老舍 《全家福》第三幕:“我妈妈对她那么无情,他总是忍着,没有挑拨过是非。”
(4).逗引,撩拨。《白雪遗音·玉蜻蜓·露像》:“明晓 志贞 生母无疑,何故又以戏言挑拨?”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二回:“其实这两条腿,除富于挑拨性而外,不见得怎样美。”
词语解释:挑明  拼音:tiǎo míng
公开,揭开。《花城》1981年第6期:“ 多妞 的心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要找 长喜 谈谈,把关系挑明。”《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嫌少哇,说个数吧,反正挑明了就这么回事啦!”
词语解释:挑花  拼音:tiǎo huā
(1).刺绣。亦指某种刺绣的针法。如十字挑花,即在平布上依纱眼用花线逐眼扣上十字形,组成各种花纹。
(2).织花布或织锦缎时,依据花样设计,在经线上挑成花本,作为织花的根据。花本经计算经纱根数后,用钩针或梭子顺次将一部分经纱挑起,而后让纬纱穿过,逐梭交织,呈现花纹。
词语解释:挑弄  拼音:tiǎo nòng
(1).挑逗戏弄。《京本通俗小说·海陵王荒淫》:“再不敢挑弄 贵哥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2).挑拨,搬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伙光棍﹞专一捕风捉影,寻人家闲头脑,挑弄是非,扛帮生事。”
词语解释:挑动  拼音:tiǎo dòng
(1).撩拨逗引;拨动。《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以琴心挑之” 唐 颜师古 注:“寄心於琴声,以挑动之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谁知人心不同,到挑动了家长的一个机括,险些儿送了 秀童 的性命。”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一:“他跨进家里的门槛以前,早打定主意设法和她离婚,提不出啥理由来,就有意挑动她的感情。”
(2).开挖,疏浚。《元史·河渠志三》:“先是岁庚寅, 河 南北童謡云:‘石人一隻眼,挑动 黄河 天下反。’”
(3).挑拨煽动。如:挑动武斗。
(4).指向上掀扬的动作。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他有点不服劲,挥着桑杈增加了挑动的次数, 黄大牛 挑一下他便挑两下。”
词语解释:挑逗  拼音:tiǎo dòu
亦作“挑斗”。 撩拨;逗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瑶琴是你抚咱,夜间曾挑鬭奴。”《西游记》第六十回:“ 大圣 见他这等酣然,暗自留心,挑鬭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哪里?早晚仔细。’”《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且説 相如 久闻得 文君 小姐貌美聪慧,甚知音律,也有心去挑逗他。” 草明 《乘风破浪》五:“他对她的种种暗示和挑逗,只是采取了欣赏的态度,并无反应。”
词语解释:挑唆  拼音:tiǎo suō
挑拨教唆。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好言语往来收撮,则办得两下里挑唆。”《水浒传》第二二回:“那 张三 又挑唆 阎婆 去厅上披头散髮来告。”《老残游记》第十八回:“为甚的把月饼里加进砒霜去,陷害好人呢?必有坏人挑唆你。”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三章:“我娘受了人家的挑唆,冷了你啦。”
词语解释:挑拨弄火
挑逗;拨弄火舌
词语解释:挑头子
挑起事端;借端生事
词语解释:挑大梁  拼音:tiǎo dà liáng
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小说月报》1981年第11期:“ 陶红杏 在 桑家班 挑大梁,挂头牌,名噪 北运河 二百八十里。”《中国青年》1983年第11期:“公司经理希望 秦政 来 蚌埠 安家落户,搞自行车新品种的开发工作,挑大梁。”
词语解释:挑唇料嘴  拼音:tiǎo chún liào zuǐ
见“ 挑牙料唇 ”。
词语解释:挑牙料唇  拼音:tiǎo yá liào chún
摇动嘴唇。谓吵嘴,争吵。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箇谁是谁非。”
词语解释:挑嘴  拼音:tiǎo zuǐ
挑拣食物。 吴晗 《献身祖国地理调查研究工作的徐霞客》:“不挑嘴吃,什么东西都可以吃饱。”
摇口舌,说空话。 明 无名氏 《庆赏端阳》第二折:“论起来 柴绍 武艺高, 建成 元吉 ,则是挑嘴。”
词语解释:挑三嫌四  拼音:tiǎo sān xián sì
见“ 挑三拣四 ”。
词语解释:挑三拣四  拼音:tiǎo sān jiǎn sì
谓挑挑拣拣,嫌这嫌那。 徐特立 《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周立波 《盖满爹》:“学堂里买菜,爱挑三拣四,价钱又压得太低。” 金近 《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我为你黑间白日的操心,好容易找下这么个媳妇,你还挑三嫌四的。”
词语解释:挑三豁四  拼音:tiǎo sān huō sì
谓挑拨是非。《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这们个搅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长的舌头,谁家着的他罢?”《醒世姻缘传》第九六回:“你不知道他浅深,就拿着他两个当那挑三豁四的浑帐人待他,这不屈了人?”亦作“ 挑三拨四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八:“这家伙在挑三拨四,我去闯破她不呢?”
词语解释:挑三拨四  拼音:tiǎo sān bō sì
见“ 挑三豁四 ”。
词语解释:挑三豁四  拼音:tiǎo sān huō sì
谓挑拨是非。《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这们个搅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长的舌头,谁家着的他罢?”《醒世姻缘传》第九六回:“你不知道他浅深,就拿着他两个当那挑三豁四的浑帐人待他,这不屈了人?”亦作“ 挑三拨四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八:“这家伙在挑三拨四,我去闯破她不呢?”
词语解释:挑三拣四  拼音:tiǎo sān jiǎn sì
谓挑挑拣拣,嫌这嫌那。 徐特立 《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周立波 《盖满爹》:“学堂里买菜,爱挑三拣四,价钱又压得太低。” 金近 《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我为你黑间白日的操心,好容易找下这么个媳妇,你还挑三嫌四的。”
词语解释:挑三检四  拼音:tiǎo sān jiǎn sì
见“ 挑三拣四 ”。
词语解释:挑三拣四  拼音:tiǎo sān jiǎn sì
谓挑挑拣拣,嫌这嫌那。 徐特立 《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周立波 《盖满爹》:“学堂里买菜,爱挑三拣四,价钱又压得太低。” 金近 《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我为你黑间白日的操心,好容易找下这么个媳妇,你还挑三嫌四的。”
词语解释:挑得篮里便是菜  拼音:tiǎo de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
喻胡乱收取,不计好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乡里是要紧归去之人,挑得篮里便是菜,一个信送将进去,登时把 陈定 放了出来。”
词语解释:挑衅  拼音:tiǎo xìn
亦作“ 挑衅 ”。 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 明 张景 《飞丸记·埋轮没产》:“使其出则挑衅,没则徼功,待上无礼,驭下少恩,这也是有的。”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论》:“ 宋 之亡也, 秦檜 、 汤思退 之流,日以‘挑衅’之説,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 峻青 《海啸》第二章:“ 黑老五 却没有掏枪,反而双手往胸前交叉着一抱,轻蔑地一笑,挑衅地看着 市川 。”
词语解释:挑牙虫  拼音:tiǎo yá chóng
旧时以剔除牙虫治病为名的骗术。 沉从文 《新湘行记》:“此外还有载客的通车,车上坐着新闻记者……以及近乎挑牙虫、卖膏药的,陆续来去。”
词语解释:挑牙料唇  拼音:tiǎo yá liào chún
摇动嘴唇。谓吵嘴,争吵。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箇谁是谁非。”
词语解释:挑牙  拼音:tiǎo yá
牙签。《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便向袖中取出汗巾,连挑牙与香茶盒儿,递与 桂姐 收了。”《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汗巾头上还繫一副乌银挑牙,一个香袋。”
词语解释:挑拨离间  拼音:tiǎo bō lí jiàn
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闻一多 《最后一次的讲演》:“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七章:“不是你上了什么人的当,反动派是喜欢我们起内讧,喜欢挑拨离间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