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深挖耳挖擦尔挖开挖挑挖窇挖盗挖 

词语解释:深挖  拼音:shēn wā
深深地发掘或挖掘
词语解释:耳挖  拼音:ěr wā
掏耳垢的用具。常以竹、木、牛角或金属制成。有时也作为饰物,其末并可用来剔牙。《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亦称“ 耳挖子 ”。《红楼梦》第二八回:“只见 凤姐儿 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这时候他娘儿两个头上的金簪子、银耳挖子,统通被差上拿去,説是贼贜,要交给老爷的。”
词语解释:擦尔挖  拼音:cā ěr wā
彝 族男子所穿的黑色斗篷。《中国民间故事选·阿龙寻父》:“ 阿龙 不慌不忙,打开母亲给他的红布包,里面是一件无袖无领的黑色的擦尔挖。”
词语解释:开挖  拼音:kāi yà
挖。《清史稿·河渠志一》:“上令取直向南而东,展宽开穵,俾溜势直注正 河 ,较为得力。”
词语解释:挑挖  拼音:tiāo wā
亦作“ 挑穵 ”。 挖掘。《清会典事例·工部·各省营房》:“ 道光 二十五年…… 復州 挑穵战壕长一千八十丈,添置烟墩七座。”
词语解释:窇挖  拼音:báo yà
刨挖。 明 熊廷弼 《六驳兵科疏》:“连夜窇穵,墙被人畜践滑,皆前牵后拥始得过。”
词语解释:盗挖  拼音:dào yà
私自偷挖。穵,通“ 挖 ”。《清史稿·河渠志一》:“ 桃源 姦民 陈瑞 因河水盛涨,纠众盗穵 于家湾 大堤,放淤肥田,致决口宽大,掣全溜入湖。”